书城教材教辅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2616900000008

第8章 成长障碍扫描(1)

学校是大多数青春期少年的“第二个家”,他们的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性格的养成也很大程度上受于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

佛经云:“有漏皆苦”。这里的“漏”,就是指“烦恼”。烦恼与痛苦是孪生姐妹,无法分离。烦恼使年轻的心灵饱受煎熬,严重的致摧毁肉体,造成心理疾病,甚至是将人推向自杀。其实灾难、困苦不可怕,可怕的是青少年们因此而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从而走上堕落。

学校是青少年快乐的天堂,同时也是烦恼的集结地,剖析他们的烦恼,从中就可以找到“不自信”的病发痕迹,从而找到病原体,逐而根除。

1老师不喜欢我

上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在生活中有很多青少年不喜欢上学的理由居然是“老师不喜欢我”,实属让人感到很诧异,老师应该是学生心目中最亲近的人才对。

老师不给“我”发“糖”

冰冰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女孩,平时在学校里总是沉默寡言,她虽然很努力,但每次的成绩都是中游。一到周末,老师都会把几个学生叫出去谈话,或是差生,或是优生,但就是轮不到自己。

冰冰总是在想,自己就那么令老师讨厌吗?在一次元旦晚会上,老师再一次忽视了角落里的冰冰。因为老师在给班级同学发糖时,刚好在冰冰那里糖没有了,结果,老师也没有重新拿糖给冰冰。

冰冰在那一刻愣住了,老师没有给自己发糖,别的同学都有,就只有自己没有。从此,冰冰也开始讨厌老师,处处与老师作对。冰冰总是对其他同学说,那个发糖的老师一点都不好,有时还称自己很恨那个老师。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冰冰的心情。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就如同自己的一片天,如果能够得到这片天的庇护,对其来说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老师并不是真正的神圣的一片天,老师也是有思想的人,因此,或是误会,或就是真实存在的,一些学习等各方面都不太优秀的学生的怨师情绪都特别大。

的确,老师可能对学生们的管教态度,有严缓之分、亲疏之别,也可能根本不予以管教,但是,即使真有如此情形,极可能为偶发事件,或是学生多心所致,也可说是老师因孩子们的性格不同所施行的不同教育方法。总之,学生要学会辨正地看待老师,不要自作主张找一些老师不喜欢自己的理由,然后自影自怜。

学生讨厌老师的几种类型

老师不喜欢“我”的结果就是“我”也不喜欢老师,在学校里以与老师处处作对为乐。通常情况下,学生最讨厌以下几种类型的老师:

第一种,嫌贫爱富型。一些家境贫苦的学生最易有这种想法,平时看到老师总是对那些有钱有权的学生格外上心时,就会对老师产生厌恶之情。

第二种,偏好整差型。一些学习较差又性格内向的学生最易产生这种厌师情绪,他们以们就是因为他们学习差,所以才得不到老师的尊重。所以有一日当差生和好学生吵架时,差生就会特别在意老师的言行。

第三种,靓丑有别型。一些长相普通的学生最易给老师划上这一型。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相普通的学生把老师不喜欢自己的理由通通都归结到了长相上。

总之,这几种类型的学生都是自卑心极重的学生,他们总是很在意老师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如果老师无意间对自己笑一下,就会想入非非,认为老师在偏爱自己;如果老师无意间忽略自己一次,就会自己找一些老师不喜欢自己的理由。自信心十足的学生根本不会去注意老师的态度,只要可以教授自己知识就行了。

自信对青少年来说很重要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本来可能有十分的干劲,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学生必须尊敬老师,这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教师也是人,难免有缺点、有错误,如果因为教师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就不尊敬,那是不对的。

2同学总是瞧不起自己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

——杰里米·泰勒,美国政治家

有很多青少年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因为他们过于自卑,总是感觉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瞧不起自己,从而过度地影响到自己的交际。

青少年时代,本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一些青少年却染上了交往困难的“怪病”不能顺利地与同学正常交往,难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引起的“继发性”心理问题也不少:孤独感、空虚、心情压抑、失落感、同学感情淡漠,甚至自杀等。心理学家归其原因就在于交往中的不自信。他们常常将自己限制在旧有的交往范围内,不敢涉足新的交际圈,总认为别人会瞧不起自己,也没有信心去与陌生人交往。在交往中过于自卑的情况,多发生在女生身上,女生在交往中不如男生积极主动。

朋友,请抬起你的头

小溪是一名17岁的高二学生,她是一个很在乎别人想法的人,性格内向,平时不善言谈,朋友也不多,所以遇到事情,她通常都是一个人解决。

小溪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老师说,这样的成绩是最危险的成绩,如果努力些,将来就能考上大学;但是如果维持原有水平,就很可能在高考中落榜。为此小溪也很苦恼,看看现在也和她一个班的几个初中同学,他们的成绩以前都不如小溪,现在却都比小溪好,这让小溪更加难受。

小溪不明白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也不想去问周围的人。因为在这所重点中学里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地学习,她感觉不到真正的友谊,甚至有很多时候,小溪都觉得大家都看不起她。大家总是在背地里嘲笑她的脑子越来越笨,是一个愚钝的人。

有时候在校园里,偶尔碰到以前初中的同学冲她笑,她都觉得他们的笑暗藏深意。怀疑他们是在笑自己的衣服穿得很古板,笑自己愚钝的表情。更为可怕的是,小溪的脑袋长得又大又圆,这往往会被认为是聪明的象征,可是小溪却感到自己笨极了。

慢慢的,小溪不再信任身边任何一个人,有苦也自己一个人吞。小溪发现自己再也抬不起自己的头了。

案例中的小溪就是因为过于自卑而导致了交往障碍,总觉得有人在背地里嘲笑自己。其实,一个敢说敢做,有活力有自信的人从来都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言论,因为自己给了自己足够的自信。

如何拥有交友的自信

1主动接触身边的同学。平时不喜欢接触同学的人,周围的同学已经习惯了不与他接触,很少有人能主动接触这些人,因此要想建立其良好的友谊,就要有意识地主动接触身边的同学,特别接近那些你认为忠诚、朴实,且不捣闲话的同学,并经常交往与他们玩耍,进而尝试从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和交往。因为,忠诚、朴实且不捣闲话的同学,一般情况下包容性比较强,容易相处,他们也不会歧视你。通过玩耍你既可以与同学发展关系,也可以交到好朋友,先建立一个小的人际关系范围。另外,主动找一些同学或朋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进行交谈,逐渐发展到交谈其他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不仅会发现自己很健谈,而且也很受别人欢迎。当你有了一定的人际圈子之后,再尝试与更多的人交往,这样交往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大家了解了你,也就会喜欢你。

2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不仅仅是热爱集体的表现,也是获得别人认可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建立友谊的重要方式。主动参加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尽可能的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些活动由于随着生理机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这样就更有利于你更多地了解他人和他人更多地了解你,随着了解程度的加深不仅会促进人际和谐,而且也会逐步提高你的自信心,建立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参加集体活动,要主动热心,用自己热诚打动周围的同学。

3亮出你的优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点,由于平时与同学交往过少,同学们对自己的这一点了解的并不是多,这是勇敢地亮出己的特长或优点并勇敢地拿出来与他人在相对有利于人文环境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你在欣赏自我的同时,充分发挥其长处,以博得他人对你崇拜,得到他人的认可。

没有自信的青少年不仅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还自己瞧不起自己。学校交往只是交际的一小方面,青少年一定要培养自己的交往自信,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社会中,有和谐的人际交往。

3受厌学情绪困扰的我

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

——苏格拉底(古希腊)

厌学是青少年在学习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从心理学上来看,厌学是指青少年消极地对待学习的不良反应,它主要表现为青少年不了解知识的重要性,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一般患有厌学症的青少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厌学和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从青少年的表现来看,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绩,严重的则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都是自卑惹的祸

小琳因为在初中时学习及行为习惯较差,所以原学校拒绝收她在本校就读高中,后来经过父母委托关系,转进了别的学校读高中。但在入学考试时她的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因此,她整天愁眉苦脸,思想负担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班主任曾多次找她谈话,才了解到小琳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差,而且在以前的学校“名声”又不好,总担心在班上的其他同学看不起,还担心将来别人都考上如愿的大学而自己却考不上。为此,她整天抬不起头,上课也不专心听讲,发言也不积极,和同学相处也很被动,所有同学们都很疏远她并认为她不善于交往。小琳整天沉默寡言,甚至有辍学的想法,她经常跟父母说“不想上学了!”“读书没意思!”这一点非常令家长大伤脑筋。

小琳就是一个典型自卑者,由于他的自卑使她背负了相当重的精神负担,从而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了厌学的情绪。

产生厌学的心理的原因

厌学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表现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外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会引起青少年消极心理。厌学症是青少年在学习上受到内外的不良反应而造成的,其中这一现象的青少年的厌学率最高。厌学心理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不正确的学习方法造成的厌学心理。有的青少年性格要强,过分的追求高分数,于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希望自己能考出一个好成绩来报答老师和父母。可事与愿违,由于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结果还是事倍功半。由于考试遭受屡次失败,产生青少年对自己的能力耿耿于怀,因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2过大的学习压力造成的厌学心理。小聪是某重点中学的优等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过努力进入了一个重点高中,但是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中却只占了一个中下等的位置。这次考试对小聪打击很大,他觉得重点高中高手如林,自己不如别人,感到压力很大。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他的学习成绩也是一次不如一次,于是慢慢产生了厌学情绪。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学校和家长又给予过高的期望。因此,使青少年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加上时间的紧迫,减少了青少年的自由控制的时间,导致青少年不会与别人沟通,把遇到的各方面困难都压抑在自己心里,时间长了形成性格内向,注意力有偏差而导致厌学情绪。

3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造成厌学情绪。青少年本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造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于是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消极的情绪不管做什么事都敷衍了事,做作业时甚至出现抄袭现象;由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产生叛逆心理和对抗情绪,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心理。

4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产生的厌学心理。小华的父母都是高中学校的老师,从小就对她严格管教,对于学习成绩要求很高。进入重点中学后,更是以全国知足大学为高考的目标。小时候的她迫于父母压力,学习一直较好。但进入青春期后,逐渐有自己的思想,她对父母的要求开始越来越反感,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为了跟父母“作对”,她慢慢开始讨厌学习,上课走神、功课抄袭,导致成绩一降再降,其父母束手无策。每位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过分地要求孩子要注重学习。如果成绩考不好,不分青红皂白,不是打孩子就是骂孩子,这种不良的行为不但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还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厌学的情绪随之产生了。

如何培养学习自信

古人云:人不自信,何以信之?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谁还能够相信他。因此,有厌学情绪的青少年的当务之急是要培养自信,学习自信。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两种重建学习自信的学习方法:

1睡眠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就是把录有白天所讲课业内容的MP3或磁带,在睡觉之前播放,使一个人在睡眠中也能够继续读书。这种研究和实验在苏联很盛行。这种方法跟催眠的原理相同,本来,一个人在熟睡之前,或尚未完全清醒之前,能产生一种很特殊的催眠状态,那么,我们可以将录好音的课业内容,趁自己在无意识的催眠状态下,罐进脑海里。在催眠地状态下,时间久了就会有显着的效果,使青少年能够轻松地应对学习压力从而找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