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262900000037

第37章 下篇 创业是金,守业是银:犹太人的“理财经” (1)

下篇 第六章创业是金,守业是银:犹太人的“理财经” (1)

勿以钱少而不理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许多工薪阶层或中低收入者抱着“有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的观念,他们普遍认为每月固定的工资收入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就差不多了,哪来的余财可理呢?“理财投资是有钱人的专利,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仍是一般大众的想法。

事实上,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理财。举个例子,假如你身上有5万元,但因理财错误,造成财产损失,很可能立即出现危及你生活保障的许多问题,而拥有百万、千万、上亿“身价”的有钱人,即使理财失误,损失其一半财产亦不至影响其原有的生活。因此说,必须先树立一个观念,不论贫富,理财都是伴随人一生的大事,在这场“人生经营”过程中,愈穷的人就愈输不起,对理财更应严肃而谨慎地去看待。

理财投资是有钱人的专利,大众生活信息来源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理财方略是服务少数人理财的“特权区”。如果真有这种想法,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芸芸众生中,所谓真正的有钱人毕竟占少数,中产阶层工薪族、中下阶层百姓仍占大多数。由此可见,投资理财是与生活休戚相关的事,没有钱的穷人或初入社会又无固定财产的中产“新贫族”都不应逃避,运用得当还可能是“翻身”的契机呢!

其实,在我们身边,一般人只会说穷,时而抱怨物价太高,工资收入赶不上物价的涨幅,时而又自怨自艾,恨不能生在富贵之家;或有些愤世嫉俗者更轻蔑投资理财的行为,认为是追逐铜臭的“俗事”;或把投资理财与那些所谓的“有钱人”画上等号,再以价值观贬低之……殊不知,这些人都陷入了矛盾的逻辑思维——一方面深切体会到金钱对生活影响之巨大,另一方面却又不屑于追求财富的聚集。

犹太人认为:理财,便是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的效能。比如说,你拥有一辆汽车,可以自己用,每天上下班和出门旅游;也可以租出去收取租金。因此,选择一辆汽车作为理财目标,可以解决个人的行走问题,也可以以之谋利。广义的理财则包含了负债的管理,也就是运用他人的资金来增加自己的财富。如你向银行或朋友借钱,若借钱利率为10%,而你运用这笔资金的年收益率为15%,那么你就有5%的净收益,该收益也就是你管理负债的成果。负债管理还包括消费信贷在内,即向银行借入资金购买房子或汽车,日后分期还款。

理财,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毫不夸张地说,在凡人那里,个人理财是一辈子的事,不论政治社会是动荡或安定,不论货币政策是松是紧,不论经济是繁荣还是萧条,也不论个人际遇顺利还是充满挫折,只要你生活在世上,便要有起码的经济能力,就得要学会理财。而正确的理财观念和行为,是妥善运用钱财,在现有钱财的基础上赚取最大的财富,过最好的生活,这是理财的目的。上面说到的社会富裕,是正确理财、科学理财的基础,拥有大量财富的人比普通人拥有更多的理财机会和理财压力。

在长期的经商生涯中,犹太商人充分研究了自己民族的致富之道后,发现了理财的五个基本法则,每个法则都是得知怎样创造财富的法宝。这些法宝能使你所拥有的价值至少增加十至十五倍,能够很容易增加你的收入。

理财的第一个法则是想如何理财,也就是有理财的意识。比如:我如何在更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成本并提升品质?有什么新的技术可使公司竞争力提升?

理财的第二个法则就是怎样维持财富。唯一的方法便是支出不要超过收入,同时多方投资。

理财的第三个法则就是要增加你的财富。你要想加快致富的速度,就要把过去赚得的利润再投资——而不是花掉的。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支出不要超过收入,并且多方投资,把赚得的钱再拿出来投资,以求得“利滚利”,这样所赚得的钱往往能实现倍数增长。

理财的第四个法则便是保护你的财富。处在今天这个诉讼漫天的社会里,许多人在有钱之后反而失去安全感,甚至比没有钱时更没有安全感,只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比任何时刻都有可能被别人控诉。你是否把保护财产列入考虑范围呢?若是你目前还没有考虑,就应该多跟专家商量,并且多跟那些专家学习,就如同你人生中其他的学习一样。

理财的第五个法则就是懂得享受财富。当你致富之后,不要舍不得去享受快乐,大部分人只知道拼命赚钱,等攒到一定的财富时才去享受,除非你能够把提升价值、赚取财富跟快乐联系在一起,否则就无法长久地做下去。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的观念是,既知每日生活与金钱脱不了关系,就应正视其实际的价值,学会像犹太人那样理财。当然,过分看重金钱亦会扭曲个人的价值观,成为金钱的奴隶,所以才要诚实面对自己,明白自己对金钱究竟持何种看法,所得是否与生活不成比例,金钱问题是否已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避免之痛”。

总之,不要因为钱少而忽视理财,要知道小钱就像零碎的时间一样,懂得充分运用,时间一长,其效果自然惊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有一个清醒而又正确的认识,树立一个坚定的理财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一定要牢记犹太人的经验:勿以钱少而不理财。

有钱不置半年闲:学会让死钱变成活钱

一个犹太财主有一天将他的财产托付给三位仆人保管与运用。他给了第一位仆人5份金钱,第二位仆人2份金钱,第三个仆人1份金钱。犹太财主告诉他们,要好好珍惜并妥善管理自己的财富,等到一年后再看他们是如何处理钱财的。

第一位仆人拿到这笔钱后进行了各种投资;第二位仆人则买下原料,制造商品出售;第三位仆人为了安全起见,将他的钱埋在树下。一年后,财主召回三位仆人检查成果。第一位仆人和第二位仆人所管理的财富皆增加了一倍,财主甚感欣慰。唯有第三位仆人的金钱丝毫没有增加,他向主人解释说:“唯恐运用失当而遭到损失,所以将钱存在安全的地方,今天将它原封不动地奉还。”

犹太财主听了大怒,并说道:“你这愚蠢的仆人,竟不好好利用你的财富。”

第三位仆人受到责备,不是由于他乱用金钱,也不是因为投资失败遭受损失,而是因为他把钱存在安全的地方,根本没有好好利用金钱。

“有钱不置半年闲”,与其把钱放在银行里面睡觉,靠利息来补贴生活费,养成一种依赖性而失去冒险奋斗的精神。不如活用这些钱,将其拿出来投资更具利益的项目。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捕捉金钱,收获财富,使钱生钱,就得学会让死钱变活钱。千万不可把钱闲置起来,当做古董一样收藏,而要让死钱变活钱,就得学会用积蓄去投资,使钱像羊群一样,不断地繁殖和增多。

犹太富商凯尔,资产上亿美元,然而他却很少把钱存进银行,而是将大部分现金放在自己的保险库里。

一次,一位在银行有几百万存款的日本商人向他请教这一令他疑惑不解的问题。

“凯尔先生,对我来说,如果没有储蓄,生活等于失去了保障。你有那么多钱,却不存进银行,为什么呢?”

“认为储蓄是生活上的安全保障,储蓄的钱越多,则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程度越高,如此积累下去,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这样,岂不是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把自己赚大钱的机会减少了,并且自己的经商才能也无从发挥了吗?你再想想,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光靠利息而成为世界知名富翁的?”凯尔不慌不忙地答道。

日本商人虽然无法反驳,但心里总觉得有点不服气,便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反对储蓄了?”

“当然不是彻头彻尾的反对。”凯尔解释道,“我反对的是,把储蓄当成嗜好,而忘记了等钱储蓄到一定时候把它提出来,再活用这些钱,使它能赚到远比银行利息多得多的钱。我还反对银行里的钱越存越多时,便靠利息来补贴生活费。这就养成了依赖性而失去了商人必有的冒险精神。”

凯尔的话很有道理,金钱只有进入流通领域,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为,躺在银行里的钱,几乎和废纸没有什么区别。

犹太人经商,很重要的秘诀是不把钱放在银行变成存款。18世纪中期以前,犹太人热衷于放贷业务,就是把自己的钱放贷出去,从中赚取高利。到了19世纪,直至现在,犹太人宁愿把自己的钱用于高回报率的投资或买卖,也不肯把钱存入银行。

攒钱是成不了富翁的,只有赚钱才能成富翁,这是一个普通的道理。并不是说攒钱是错误的,关键的问题是一味地攒钱,花钱的时候,就会极其吝啬,这会让你获得贫穷的思想,让你永远也没有发财的机会。

有句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还有句话说:“花钱如流水。”金钱确实流动如水。它永远在不停地运动、周转、流通,在这些过程中,财富就产生了。像过去那些土财主一样,把银子装在坛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万年还是只有这么多银子,丝毫没有增值。

善于把握投资机会

生活中有很多人,当他们面临投资良机时,却退缩了,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恐惧,一开始就害怕灾难。出于这种消极情绪,他们决定不投资,或者是把不该卖的卖掉,把不该买的买回,投资行为的发生完全依赖于乐观的猜测或悲观的预感。如果他们有一点点犹太人的投资知识和投资经验,并且做好准备的话,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