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264000000027

第27章 左手《沉思录》卷十一(2)

第二,思考一下别人在用餐时、在睡觉时、在别的场合都是怎样的?他们遵从怎样的思想支配?在他们冒犯别人的时候,他们是带着怎样的骄傲的?

第三,如果别人正在做着他们所做的事情时,我们不必感到不快;而人们有时候会出于无知而不知不觉地在做着不正当的事情。但在他自己来说,他只是在追求他的真理,因为没有一个灵魂是会放弃追求真理的。他也不愿意被剥夺宇宙赐予他的为人处世的能力,所以当他由于无知犯错而被人指责不正直、背信弃义、贪婪的时候,他是很痛苦的。

第四,要想到,你自己也和他们一样,犯了很多不自觉的错误。也许你已经纠正了这种错误,但难保你不会再犯。何况你戒除这些错误,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不纯的动机,比如出于怯懦,或者害怕失去名誉,或者其他的原因。

第五,当你在断定别人在做着不正当的事情时,你也要想一想你的判断是否正确,因为很多事情其中另有隐情。我们必须了解更多,才能对别人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六,在你烦恼、愤怒和悲伤时,想一想生命是很短暂的,也许下一秒你就会死去。

第七,困扰我们的实际上并不是别人的行为,而是你对于这些行为的看法。那么消除这种看法,放弃那些认为某件事情是极恶的东西的判断,你的怒火就能够得到平息。那么怎么才能消除这种判断呢,只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别人的行为并不是你的耻辱。只有你自作的恶行才是你的耻辱。如果你为别人的行为也感到耻辱,那你就是在代替那些强盗或恶人受过了。

第八,要想一想,由于这种行为引起的烦恼和愤怒带给我们的痛苦,比这种行为本身带来的痛苦要多得多。

第九,保持一种和善的气质是令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但要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一种表面上故作的微笑。始终和善地对待他人,即使最暴躁无礼的人,也不会对你怎么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用一种温和的态度纠正他的错误,你要以这种语气说:“孩子,不要这样。我们是被宙斯派到一起来共同合作的,他将不会让我受到伤害,而你却在伤害你自己。蜜蜂,还有其他的动物,都是这样,它们都不会像你这样伤害自己。”用这样的口吻,循循善诱地告诉他这些道理,不带着任何双重的意向,不带着任何斥责、怨恨的感情,亲切和善地关心他的感受,而不要做给旁人看。即使有人在场,也要做得与他独处一般安静。

如果有人冒犯你,请先不要愤怒,愤怒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会让自己过于激动,没有办法运用理性正确地看清问题,被愤怒蒙蔽了双眼、蒙蔽了心灵,从而不能正确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判断事物的好坏,这是毫无益处的。其实真正打扰我们的不是别人的行为,因为那些行为的根基是在让他们支配的原则中,打扰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意见,只有我们自己的意见才会对我们的行动产生影响。所以,先放弃你对一个行为的判断吧,那才会让愤怒消失,才会让你回归到理性上来。

和善宽厚的人更有男子气概

记住这九条训诫,把它当做缪斯女神赐予你的礼物,让你在有生之年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因别人而烦恼、愤怒,和对别人阿谀奉承,都是不利于公众利益的。在你准备动怒的时候,让这样的念头出现在你的脑中吧:被冲动支配是缺乏男子气概的。真正的男子气概是包容、宽厚这些更令人愉悦的品质。具有这些品质的男子同样是富有精力、智慧和勇气的。而那些受制于愤怒的人们却不拥有这些。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摆脱冲动,那他就更具有掌控自己的力量。愤怒和痛苦一样,都是一种软弱,它能摧垮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向自己缴械投降。

但如果你愿意,缪斯女神还会赐给你一个礼物,那就是:不要奢望别人不会做坏事,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只许恶人去伤害别人,而不来伤害你,那也是不理性和霸道的。

世间最珍贵的财富不是金银财宝、万贯家财,而是拥有一颗宽厚和善的心。胸襟坦荡,是内在的修养,也是一种由此表现出来的气质,这样的人才更有力量、更有精力、更勇敢。

自古以来,真正的大丈夫都是能做到以“仁义”为先,是注重道义的人,讲究的是要有骨、有气,要挺起胸膛、正直无私,具有顶天立地的骨气。

自古表现大丈夫情怀的诗数不胜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人读来,仍然气冲霄汉,令人激动不已。其实人性中最伟大的,最能体现男子气概的是和善宽厚这种品质。

确立并保持一个始终如一的目标

你要时刻注意在理性思考中容易发生的四种偏离,要设法避免这四种偏离:在你出现多余的想法时,你要告诉自己,这是不必要的;在你作出不正当的选择时,你要告诉自己,这是偏离公众利益的;在任何情况下,你要确定你所说的话表达你真实的思想,因为一个人不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最荒唐的事情之一;不要自怨自艾,因为那等于你在承认自己某些神圣的部分已经屈服于某些低俗腐朽的部分,比如身体的享乐和放纵。

那些存在于你身体里的属气和火的东西,虽然它们的趋势是上升的,但还是服从于宇宙的旨意,被向下挤压,保留于你的躯体之内;那属土和水的部分,虽然它们的趋势是向下沉淀的,但它们也服从宇宙的旨意,被提高在你的躯体里占据一个并非它自然拥有的位置。所有的东西都坚守岗位,服从整体。而只有你的理智不安于室,不肯服从宇宙的旨意而要往相反的方向去,这不是很奇怪吗?而那只是一个符合它本性的安排啊。放任、愤怒、痛苦、悲伤和畏惧,只是一个偏离本性的人的行为。当你抱怨自己的遭遇时,你的理智也放弃了它的岗位。因为人的职责除了行事公正之外,还有对神明的虔诚。而对神明的虔诚,就是接受神明的安排,与他人和谐共处,为公共谋福祉。这一点甚至高于正义。

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应该要确立一个始终如一的目标,只有这样,他的整个人生才是统一和一致的。那么这个目标应该是什么呢?事物的是非善恶上人们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在关系公共利益的事物上,人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基于宇宙赋予人类的宗旨,我们应该把这种社会性的目标作为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这样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指向这个目标,我们一生中的所有作为也将保持一致。

不要忘记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的故事,以及城里老鼠的恐惧。

苏格拉底曾用妖怪的名字拉弥亚来指责乌合之众的意见是在吓唬小孩。

如果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善,而只是在某些关系到共同利益的事物上有一致的意见,在这利益失去时,再去寻找新的目标,这样就不会有一个始终一贯的目标,而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去行动。当没有了某种利益,也失去了目标,没有了前进的动力,生活陷入了一片茫然。在一生中都拥有同一和一致的目标时,无论看什么事情和做什么事情,都有了一个标准,就像心里有了一杆秤,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上面来称一称,就会发现利益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不断想着以前时代的某一个有德之士

古代斯巴达人常常在举行公众庆典时在遮阳棚里为陌生人安排座位,而自己则随便找个地方坐下。

珀迪克斯邀请苏格拉底到他的宫殿去做客,苏格拉底拒绝了。他说:“我不愿意以一种最不体面的方式死去。”意思是,他不愿意接受别人自己无法报答的恩惠。

伊菲索斯人的作品里有一句名言:牢记一位古代的有德之士,并引以为师。

毕达哥拉斯嘱咐说,我们在清晨的时候应该要抬头看天,然后思索天上的星球是怎样日复一日地在以同样的方式做着同样的工作,它们是怎样的单纯、得体、有序。这提醒我们同样要遵守自然的法则。

想一想苏格拉底在赞蒂帕拿走了他的外套后,给自己裹上一件毛皮时,是怎样安然端坐的;而在他的朋友为他不体面的穿着而感到羞耻时,他又是如何解释的。

阅读、写作,只有先在别人的指导下学会,才能去指导别人。生活的技巧中也是如此。

只有疯子才会在冬天的时候找寻无花果;孩子死了,还要哭喊着去寻找孩子的人也是一样。

埃比克太德说,当你在亲吻你的孩子的时候,你应该在心里默念说:“明天他也许就要死去。”有人反对说,那多不吉利啊。埃比克太德说,错,这只是自然的行为,没有什么吉利不吉利。如果这也是不吉利的话,那收割麦穗也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了。

青葡萄、紫葡萄、干葡萄,事物的每一步都在变化,不是变化到消失,而是变化到另一种形态。

古代斯巴达人在举行公共庆典时常常为陌生人在遮阳棚里安排座位,而他们自己则随便在什么地方坐下。

不要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不顾其他人的感受,抬头看看天,同一片蓝天下,以前某个有德之士是怎样去做的。在自己行动之前,多想,多回忆,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看以前的有德之士是怎么去做事情的,自己与他们的差别在哪里,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在哪里,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什么,是不是对公共利益有害,等等。然后,再去行动,可能会有和以前想象的不同的效果。

没有任何人能夺走我们的自由意志

埃比克太德说:“没人能夺去我们自由的意志。”

他还告诫我们,我们必须有一套表达我们赞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活动和场景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尊重目标的价值,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要摒除过分的感官欲望,从不回避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任何事情。

埃比克太德还说:“我们所要做的最要紧的事,最要争论的问题,乃是我们是要做一个头脑清醒的人还是要做一个糊涂的人。”

苏格拉底启发世人说:“你想要什么呢?理性的人的灵魂还是不理性的人的灵魂?”

“有理性的人的灵魂。”

他又问,“想要那些灵魂中的什么呢?健全的,还是畸形的?”

“健全的。”

“那你为什么不去找它们呢?”

“因为我已经有了。”

苏格拉底说:“那你们为什么还要争吵呢?”

人身的自由只是一种形式,只有意志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前者可以受到外在的控制,而后者是不受外界控制的。有时候,受到利益的驱使或是某种外力的牵制,那样的意志不是自由的。依靠理性的判断,用自己的力量从这样的外力中解脱出来,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也就是意志的自由。这意志的自由是靠我们自己争取的,只受到自己本性的控制,任何人都是不能从我们手中夺走的。只有意志自由了,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获得生命的超越,达到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