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狂人末日
2642400000011

第11章 失守诺曼底,狂人的末日终于降临

1943年,这对于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来说,这一年无疑是一个被诅咒了的年份。当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失利的时候,意大利和日本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7月25日,意大利发生政变,希特勒的重要盟友墨索里尼被捕;日本也陷入了亚洲战场的泥潭之中,面对即将到来的失败正在做着最后的挣扎。然而,对于希特勒来说,1943这一年,则意味着其政治生命和肉体生命都进入了最后的时段,因为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正在团结起来向其发动最猛烈的进攻。

面对着一连串的失败,希特勒也不再像之前一样自信满满,他和之前唯一保持一致的就是歇斯底里的叫喊,对着将军们叫喊,对着士兵们叫喊,对着命运叫喊,可是他已经无法再左右自己的命运。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卡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宣布对日作战的目的是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在签署了《开罗宣言》之后,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又在德黑兰举行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会议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代号“霸王战役”——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即将在法国诺曼底上演。

1944年6月6日,在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准备之后,以反法西斯国家组成的同盟国共调集了288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了法国的诺曼底——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战”正式上演。

为了取得这次登陆战役的成功,盟军进行了战略欺骗——只有当德军统帅部做出错误的判断之时,才能够保证登岛作战的突然性,对于整个战役的成功与否有着重大意义。因此,盟军在东南部地区伪装了部队和登陆船只,还让巴顿将军在英国进行战前演说,再加上异常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得德军统帅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认为盟军会在加莱海滩登陆,甚至他们认为盟军在英吉利海峡上的活动只是为了牵制德军在西线的兵力。毕竟,盟军为了迷惑德军指挥部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比如说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还找了一位非常像蒙哥马利的人在北非冒充蒙哥马利,迫使防守诺曼底的德军统帅隆美尔一直以为蒙哥马利就在北非。

6月6日黎明的诺曼底和往常一样平静,待在工事中的德军丝毫不会想到盟军会在这一天实施抢滩登陆计划。所以,就在德军不注意的时候,盟军的抢滩登陆开始了。然而,这次抢滩登陆作战并不是一个小规模的偷袭,很快反应过来的德军立刻对登陆的盟军进行了猛烈的打击。霎时间,刚刚还一片平静的诺曼底海滩马上就变成了一个屠宰场,枪炮声、叫喊声、哭泣声等各种声音夹杂在一起,整个诺曼底海滩看上去就像一个被打翻了的马蜂窝。

此时,希特勒正在酣然入睡,接到战场报告的工作人员却在发愁,如何叫醒希特勒将诺曼底战场的战报交给他。上午9点钟,战场上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使得工作人员硬着头皮叫醒了正在熟睡的希特勒。希特勒拿着报告径直来到了会议室,此时将军们正焦急地围着地图和各种图表争吵着,看见元首进来后他们立刻变得安静了下来,希特勒看了身边的每一个人,面无表情地说到:“我一直梦寐以求的敌人终于来了,我可以真正地与他们迎面相对了。”

很快,德意志通讯社对着全社会宣布,“敌人的入侵已经开始了”。

6日下午,盟军在30英里长的战线上展开了攻击,德军辛苦经营的海岸防御工事面临着全部被摧毁的危险。在这登陆战中,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要属奥马哈海滩了,其全长6.4公里,又有几十米高的悬崖,地形易守难攻。负责攻击奥马哈海滩的是美军第9军,战斗一开始就不断地有士兵倒下,原先情报上显示只有一个后备团的兵力,结果却是隆美尔亲自调遣的第9军团352步兵师的一个主力团在守护滩头,抢滩登陆的32辆两栖坦克一靠岸就被击毁了27辆,大批的士兵挤在滩头被德军的炮火狂轰,整整两个小时之内阵亡了2500名士兵,没有一名美军士兵成功登上西段的海滩,在东段也仅仅是占领了一个9米宽的海滩,登陆行动完全失败。

就在陆军迟迟无法登陆奥马哈海滩的时候,美国海军指挥官派遣17艘驱逐舰不顾鱼雷和暗礁的危险,直接前进至距离奥马哈海滩730米处,对德军的防御工事进行近距离打击。紧跟着,美军的突击队也在炮火的掩护下顺利登上了霍克海角,发现德军用来震慑美军驱逐舰的155mm口径的海岸炮竟然都是用电线杆伪装的。于是,没有了惧怕海岸炮威胁的美国海军立刻前进至滩头,肆无忌惮地用火炮抵近德军防御工事进行射击,顺利为陆军打开了一条登陆通道。

除过奥马哈海滩之外,其他的海滩登陆都比较顺利,盟军几乎没有费什么大的代价就占领了滩头阵地。6日晚上,盟军已经在30英里长的战线上成功登陆,德军的海岸防御工事基本被全部摧毁——6月6日,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24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就这样在战火与鲜血中度过了。

盟军的抢滩登陆成功,使得希特勒非常失望,他之前认为诺曼底防线根本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击破。第二天,希特勒马上将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隆美尔也决心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大举反击。可是,令希特勒和隆美尔更郁闷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这支装甲部队从200公里外急匆匆赶来的时候,盟军的飞机给予了其毁灭性的打击,只有零星的小股部队抵达预定目标地点,但是这些小股部队也成为了盟军枪炮下的牺牲品。至此,德军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决定性的大规模反击了。

6月14日,盟军突破德军在圣索沃地区的防线,最终于6月16日攻占了圣索沃。面对快速逼近的盟军部队,希特勒对该地区的四个战斗师下达了拼死坚守的死命令。但是,隆美尔却认为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应该将部队调往塞纳河进行防御。可是,此时已经像一个输红了眼的希特勒根本听不进去正确意见,他直接拒绝了这一建议。不过,当盟军快速突破圣索沃地区的时候,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反对将这4个战斗师撤了出去,为德军的负隅顽抗保留了一些实力。

6月18日,美军攻占了科汤坦半岛中部的巴内维尔。

6月19日,美军出色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掉头直取蒙特堡,将科汤坦半岛拦腰切断。

6月25日黄昏,美军第7军冲进了约瑟堡的市区,次日,城防司令施利本将军和港口海军司令亨尼克少将一起宣布投降。

6月29日,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晋见希特勒,汇报了当前的战局。希特勒对此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并将所部改称第5坦克集团军,以党卫军上将豪瑟接替刚刚病故的多尔曼上将任第7集团军司令。

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具有极强机动力和突击力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巴顿率领下,踏上了欧洲大陆,成功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7月17日,加拿大皇家空军喷火式战斗机扫射击中隆美尔的汽车,令他身受重伤,被迫退出指挥岗位。

7月20日,希特勒遭遇了军队人员的刺杀,这使得他对将军们失去了信任。

8月25日,盟军攻占巴黎——诺曼底登陆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得希特勒的纳粹政权的覆灭速度进一步加快。

看着距离柏林越来越近的盟军,希特勒依旧强作镇定地向身边的人宣称:“我们还有机会,我们会守住德国,让这帮家伙感受到了我们的厉害!”可是,他不知道,现在的负隅顽抗就如同螳臂挡车,注定不会取得他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