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狂人末日
2642400000002

第2章 引子

第一帝国,一个象征着强盛与辽阔的名字,因为它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荣耀之冠。

第二帝国,一个意味着强权与武力的名字,因为它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荣誉徽章。

第三帝国,一个邪恶又充满血腥气息的名字,因为它是希特勒的纳粹政权的代名词。

第四帝国,一个充满着张力又有着巨大冲击的名字,却令很多的风云人物闻之色变,因为它是希特勒阴魂不散的象征。

第四帝国,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概念,因为它只是出现在档案文件上,从来没有人见过它在现实中存在的样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建立在传闻中的“帝国”,却如同一根鲠骨让二战时期的风云大佬们难受了很多年,因为没有卡在脖子上,而是卡在了心里……

1947年春天的一个早晨,空气中还弥漫着二战遗留下来的硝烟味,不过和平的气息早已经像春风一样吹遍了世界上的大多数角落。一封标着“高级机密”的文件夹放在了美军元帅艾森豪威尔的办公桌上。当艾森豪威尔抽出文件后马上睁大了双眼,这份文件是中情局特别间谍小组递交的报告,报告中证实了他一年多来的一个疑问——“二战狂人”希特勒并没有自杀身亡,而是乔装打扮逃出了柏林,现在藏身德国海德尔堡附近的威恩海姆地区,正积极地和纳粹余孽一起筹划建立新的纳粹组织,即所谓的第四帝国。

纳粹元首希特勒到底是死是活?第四帝国又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

这不仅仅是艾森豪威尔最为关注的问题,站在地球另一端的斯大林也同样持怀疑态度——1948年4月,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比尼斯曾回忆说:“在波茨坦会议期间,斯大林端着一杯酒离开座位,非常友好地和我碰杯,我问他:‘斯大林元帅,你对希特勒之死怎么看?’斯大林回答说:‘他没死,他逃到了西班牙或阿根廷。’”

1946年,一块带有弹孔的头骨被苏联红军在希特勒官邸的地堡中发现,当时综合各方面原因考究之后,各界人士几乎一致认为,这块头骨就是希特勒的,最后这个头骨被当做重要的历史文物保存了起来。

2009年9月27日,英国《卫报》爆出了这样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美国康涅狄格州考古学家和骨骼专家尼克·贝兰托尼证实,这个珍藏了几十年的头骨,根本不是希特勒的,而是一位年纪不足40岁的女性,她的身份尚不清楚。

一个带有纳粹意味的概念,一块带有弹孔的头骨,就让这位罪恶滔天的恐怖大亨的死亡成为了惊天谜题。实际上,我们关心的并不是希特勒有没有自杀?什么时候死亡的?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这位曾经的维也纳流浪汉是怎样发迹的,他的人生到底是如何的跌宕起伏,以及——1945年4月30日下午3点,德国总统府内的地堡中到底上演了怎样的剧情?

我们相信,历史终究会给我们一个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