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狂人末日
2642400000003

第3章 1889,战争狂人降生在莱茵河畔

公元1889年,这是看上去平静的有些平常的年份,但是对于犹太人来说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年份。

1月13日,法国作家左拉(Zola Emile)在《震旦报》上发表公开信,开头一句是“我控诉”。他揭露了法国总参谋部陷害犹太人军官德雷福斯的阴谋。很不幸的是,左拉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但是他的影响力大不过当时欧洲社会上的反犹浪潮。

这年2月23日,法国军方以“诽谤罪”对左拉提出公诉,左拉被判一年徒刑,罚款3000法郎。然而,更为不幸的事情还未发生,那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混世魔王”将在两月后出生……

4月20日晚6点半,莱茵河畔的奥地利小镇布劳瑙非常地寂静,一家叫作波默的小酒馆坐落在小镇的一角,客人稀稀落落,一个房间里传出一声声婴儿的啼哭,声音清脆悦耳,透着新生儿特有的生机与朝气,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出生之时有着平常孩子一样哭声的婴孩,几十年后会成长为那个屠杀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一生叱咤风云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元首。

“战争狂人”阿道夫·希特勒降生了。

希特勒出生在一个小酒馆里,并不意味着他的家境太过贫穷,他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是当地海关的一位小官员,同时也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希特勒的母亲克拉拉是阿洛伊斯的第三任妻子,同时也是他的侄女。希特勒并不是这个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他还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一位同父异母的姐姐,是他父亲和一位叫做弗朗席斯卡的酒店厨娘同居所生的孩子。实际上,希特勒也不是母亲克拉拉的第一个孩子,克拉拉之前和阿洛伊斯生下了三个孩子,但是都不幸夭折了。

如果有人想问问希特勒为什么会在后来变得那么的残暴?莱茵河畔走出了歌德、海涅、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等艺术家,为什么还会走出希特勒这样的“人类刽子手”呢?那么这种在世人看来颇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也可能成为答案的一种,这种甚是关系可能赋予了希特勒不同常人的性格和气质。

希特勒3岁的时候,父亲阿洛伊斯被调任到德国的巴伐利亚邦工作,他们一家都迁到了巴伐利亚邦的帕骚市生活,这是希特勒第一次到德国生活——他是一个德意志人,但绝不是一个地道的德国人。

直到6岁的时候,希特勒才跟着父亲回到奥地利。然而,在德国的三年生活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的印象。此后的一生中,他经常向人提起德国给他的幼年时光留下的美好印记,是他一辈子最难以忘怀的事情。

再次回到奥地利之后,希特勒一家住在林茨郊外的哈费尔德的一座漂亮的宅院里,房子的周围中满了各种果树,还有一条小溪流。搬到这里后不久,希特勒就被送到了费士哈姆去上小学,希特勒每天早上会跟异母姐姐安格拉一起去学校。在这段时间里,希特勒还迎来了自己的同父同母的妹妹,宝拉·希特勒。

由于父亲非常希望希特勒将来能够跟自己一样,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公职人员,便严格地督导其学业。因此,希特勒在小学表现的非常优秀,三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他连续获得了12门“100分”。可以说,幼年的希特勒不但学业很好,也是一位非常可爱健康的孩子,在参加唱诗班的活动中深深迷恋上宗教的他,发誓自己长大一定要当一位牧师。放学回家之后,他常常把家中女佣的围裙当作牧师的“法衣”绑在身上,跳到餐厅的高靠背椅子上,模仿着牧师的样子,一遍又一遍地进行长篇的说教。

然而,这种幸福快乐的日子却是非常短暂的,因为阿洛伊斯为希特勒选择的小学是四年制的。当四年级一毕业,他就被送到了林茨市的六年制中学读书。

还没有完全从小学生的角色中转变过来的希特勒,才上中学没多久就由优秀学生变成了一名偏科生——数学课和自然课考试不及格,并因此而留级。学习上的挫折严重影响到了处于成长期的希特勒,他开始变的落落寡欢,离群索居,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性格逐渐变得孤独起来。

随着学业的继续,希特勒的偏科情况没有得到好转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了,他的数学等科目经常需要补考才能过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开始影响了希特勒,并且为日后那个“战争恶魔”的形成起到了启蒙作用,这个人就是希特勒的历史老师莱奥波尔·波茨,他是一名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希特勒最喜欢的就是他讲授的古代日耳曼人的故事以及授课时打出的与德意志有关的幻灯片。

此外,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也是一名具有德意志民族主义情绪的人,他也对希特勒的民族情结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这样,刚刚上中学没多久的希特勒就和一些高年级同学一样,成为了哈布斯堡多民族帝国即奥匈帝国的反对派,主张将奥地利并入德国组成德意志国,反对多民族的奥匈帝国。

就在希特勒越来越喜欢阅读历史的时候,人生中的第一次不幸也悄然而至——1903年1月3日,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因为中风而去世。可以说,父亲阿洛伊斯的去世是希特勒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希特勒在感到悲伤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的轻快感,因为随着父亲的离去,原先家里弥漫的紧张高压气氛也慢慢消失。14岁的希特勒成为了家中唯一的男人,性格软弱的母亲对于希特勒来说,根本不需要服从,甚至家中的一些家务活也需要听从他的安排。

父亲的过世并没有让这个家庭一下子陷入贫穷,因为母亲每个月还能够从政府手里拿过一笔数目很可观的养老金和子女抚养费(直到24岁)。由于母亲根本无法约束他,希特勒越来越散漫,他的偏科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中学三年级的升级考试中,希特勒的法语课没有过关,后来虽然补考过关了,但是学习成绩太差却使得他失去了继续在林茨六年制中学学习的机会。无奈之下,希特勒只能到距离林茨市四十公里元的施泰尔州立四年制中学去就读。在这里,他住进了一件出租房里,远离家庭的所带来的孤独与苦闷开始困扰他,因此他开始厌恶学习,并且越来越憎恨学校,平日用画画和读课外书的方式去打发时间。

这年秋天,他终于领到了四年制中学的毕业证书,其中他又一次参加了补考。希特勒的中学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不出意外的话他将和其他的同龄人一样进入综合性高中继续自己的学生生涯。但是,希特勒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继续求学的权利,他的肺部有一点点小毛病,结果这成为了他拒绝求学的理由——他让柔弱的母亲相信,如果继续求学会让他这个宝贝儿子无法存活下去,辍学是唯一能够保住他生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