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趣谈
2645400000124

第124章 论“888”韩伯泉

在广东人的心目中,尤其是在操用广州方言珠江三角洲经营金贸的商界行业中,“8”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数目字。为什么呢?因为粤语“8”与做生意发财的“发”,兴旺发达的“发”读音相近,所以它同有关的一些数字组合起来,通过谐音的意念,就会像魔方那样起着奇异的变化,构造出一个个诱人的“招财进宝”图像,且看:

上述例,以“8”为中心数字可以不断向外拓伸,与其他数字组合成各种数码。这些数码,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着“发财”这个主题,例如:

“88”:“88”与粤语“发发”为谐音,意谓“大发财”。

“98”:“9”与粤语“久”为谐音,“98”意谓“长久地(不断地)发财”。

“138”:“3”与粤语“生”为谐音,“138”意谓“一生(都)发财”。

“168”:“6”与粤语“路”为谐音,“168”意谓“一路(都)发财”。

“2828”:“2”与粤语“易”为谐音,“2828”意谓“易发易发”(“容易发财、容易发财”)。

“3838”:“3838”与粤语“生发生发”为谐音,意谓“一生都发财、一生都发财”。

“328888”:“328888”与粤语“生易发发发发”为谐音,意谓“一生都容易发财,发发发,不断发”。

“1688889”:“1688889”与粤语“一路发发发发够”为谐音,意谓“一路发、发、发、发到够”。

与此相反,粤语1至10这十个数字中,生意人中最忌“5”。因为“5”粤语的读音与“唔”很接近,而“唔”是“不”、“没有”、“无”的意思,所以“58”则变成“唔发”也就是“没有发”。再如,“5358”,粤语读作“唔生唔发”,意谓“无生无发”,也就是说“没有生路没有财路”,那当是只有死路一条了。诸如此类的数码,粤人都视之为“骤忌”之言(倒霉的话)。如若门牌、车牌、电话号码编排上这类的数码,则认为碰上晦气,是不吉之兆。富户之家或有权有势者,则挖空心思把其变换。闻说有些人,为获取一组吉利的数码,不惜挥霍重金,时会出现“888”的争夺战。据圈内的人说,观看一个人的来头、分量、地位,用不着看其衔头,只看其车牌号码和名片上的住宅号码,或看其电话号码就可以掂定。更为有趣的,吉利的数码,居然也与传统的官本位发起了挑战,有的厅局级的“皇冠”小轿车只有一个“8”,而有些乡镇企业的老板,其“奔驰”车却有四个“8”。笔者在这方面没有作过专门的调查,但据一位记者发现:“32288(生易易发发)、33388(生生生发发)、666888(禄禄禄发发发)、33838(生生发生发)这类‘大吉大利’的电话号码,其主人往往是财大气粗的总经理之类。越往珠江三角洲基层上走,这一规律性现象表现越突出”(详见《羊城晚报》1989年4月17日头版)。

缘何会出现此种奇怪的社会现象呢?依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与粤人崇尚兆头的民俗心理有关

表面看来,“888”这类数码,是属于一种“数字游戏”,任何数码都是一种数目的符号。本来是没有“社会”意义的。可是,从民俗心理考察,这些数字一旦组合成数码之后,再通过人们的意识反馈,于是那些数码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加之粤俗崇尚“兆头”,好讲“寓意”,所以,但凡对一种事物名称的叫法,或对一组数字的读法,都会附会或引申出多种含义。比方说对于食物名称的“寓意”,猪舌(头)的“舌”,与粤语做生意亏本的“蚀”读音相同,故避讳叫“猪舌”(蚀),而称之为“猪”(利):“大吉大利”的“利”粤语同音,如猪、牛、羊等等,推而广之,连人的舌头也呼之为“人”。再有,苹婆果(相传是三藏法师从西域携来,梵语曰苹婆,其子皮黑肉黄,熟食味甘),粤人忌讳叫它为“苹婆”,因广州“苹婆”与“贫婆”同音,贫者,穷困也;出言叫贫,不吉,因此另起别名,美其名谓“富贵子”。诸如此类的叫法,审其意盖出自趋吉避凶此种民俗心态。至于数字组合从其谐音去判定其意头之好坏,视“8”(发)为吉兆,“5”(唔)为凶兆,以笔者之见大抵上也是出自此种心态。

从信俗这一角度上来说,它与求神占卜的性质是一样的,都同属于“前兆述信”。只不过,求神占卜是以神灵卜文或通过其他器物(杯卜、米卜、蛋卜、鸡卜、龟卜等等)来预示吉凶之兆;而数码之兆意,则从数字组合成之谐音去判定其吉凶之意头。二者都有浓厚的个人感情神秘色彩和“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潜意识,所以有很大的随意性。“4”有人视之不吉之数字,说“4”与粤语“死”同音,由“4”所组合之数码当然也就“不吉祥”了“1348”便认为是“一生死发”。可是有人解释则与此相反,认为“死”是“拚命”的意思,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数码——“一生拼死命地发财”。另有一种解释认为:“4”与粤语“实”是谐音,而“4848”便变成了“实发实发”。这都是一种无稽之谈,只是玩弄数字变法而已。不过,变来变去,都没有离开祈求者梦想发财致富的那种世俗心态。近十年,由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率先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发展迅猛。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其竞争意识相当剧烈,暴起暴落,在社会舞台上常常戏剧性地演现,少数人渴望发财致富,但又感到无法掌握住自己的命运,于是便把“运气”寄托于“神灵”保佑,或祈望于冥冥的超自然力,因此,忠勇不二的关大帝、手托元宝之赵公元帅,还有土地爷、灶君爷以及“福、禄、寿”三星,连同枯燥的数码,统统都成了某些人追求发财的灵丹妙药。“恭喜发财”——希望承其贵言:“888”(发发发)——愿能承其吉兆。

凡此等等,无不与信俗这种心理相联系。

——与香港的社会风气影响有关

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国际贸易的商埠,大亨云集,商场竞争十分激烈;现代物质文明与古老精神文化同时并存。一方面高楼林立,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之科技设施;另方面庙宇晨钟暮鼓,香火缭绕,求签问卜的生意兴旺,所以有人评论说,港人相信命运的思想,比之于广州内地城市要严重得多。此说并非虚言,据香港报纸披露,黄大仙庙旁的一条小巷子里(俗称“解签街”),就有130多个解签摊档,有300多人是靠吃“解签饭”的。有名气的解签先生,日收入数百元至一千港元是常事。至于说到一个“吉祥”的“8”字号车牌数码,竟然可以拍卖到几十万港元之巨。下榻酒店大厦,或租用的办公写字楼,绝不住“13”号码的房间,故“8”字号的编码到处可见,形成一条以“8”字号的多支流的流向,不晓得其中奥妙者,必定搞得晕头转向。珠江三角洲毗邻香港,粤港两地居民往来频繁,其民间文化沟通之渠道密布。粤地之居民,以前虽然也有讲究数字谐音兆头寓意的风俗习惯,但不那么严重,而且比较注重“9”这个数字。粤语“9”与“久”读音相同,视“9”为“长长久久”之意,因此在日常交往的礼俗中,惯以“9”这个数字喻之为吉祥之兆(例如喜宴九款等式,订婚茶礼要九担头,等等)。但是,自近年香港崇尚“888”这股“吉祥风”吹进来之后,很快就被珠江三角洲一带之商界人士所接受,而且出现了“888”之“争夺战”。亦由此可见,粤港两地民俗之认同性其关系密切之深远矣。

此外,依笔者之见,粤人迷信“888”这个数码还与我国古代的思想观念也有一定关系。“8”这个数字,从我国古代起就包含有各方之意。俗语说“四面八方”、“八方”是“四面”(东、南、西、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总称。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浔衍益”之言。“衍”余多之意,“益”充满之状,都有盛多的意思。金贸商行中喜用“益昌”、“益盛”这类的商号名称,大概也是取其“东南西北财源广进”之美寓。我国《周易》“八卦”的八种图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8种自然现象,寓示着人类社会发迹之根基。我国又有“八风”之说,据《说文》释:“风,八风也。东方曰明遮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意谓八面来风,广集四方之灵气。由此观之,“八”(8)在古人思想观念中是蕴含有兴盛、旺发的意思,而这种传统观念,与现代经商者之心态自然相通的。因此,由“8”演化为“发财”之“发”的吉祥语,看来非是偶然的社会现象,也绝非是香港的“舶来品”,而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的。

总之。“8”与“发”虽是粤语之谐音,但它又是我国古代思想观念与古粤风习相融合沉淀而成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很值得我们去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