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中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平天下即为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
儒家认为,不能以善、德感化百姓,百姓对朝廷就不能信服,信服不够而身体服从,不过是迫于权势表面上不得不服从,而心里不会服从。所以,作为帝王、大臣仅自己有德善还不够,只是具有能够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统治者还必须大善及天下百姓、大德及国家人民,才能树大信于百姓,才能大化天下人民,才能算是“平天下”。
正如《中庸》所云:“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什么是三不朽
三不朽这个思想出自《左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了这么一件事情: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朽不朽”的问题。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受封为贵族,经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时期,世代受封,延续千年以上,长盛不衰,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不朽了?
叔孙豹回答,这不能算不朽,只能说是世禄。他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故而三立,后世也叫三不朽。
我们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归结起来,高层次的,很有价值的,就是这三不朽。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立功、立言也就是“三做”,即做人、做事、做文章。
三不朽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三不朽精神的内涵概括地讲就是以德治国,文明和谐,勤政为民,鞠躬尽瘁。
立德为道德上的成功,在道德上成为圣人,譬如古代的圣贤之士;立功为事业上的成功,但事业上的成功有时会伴随着机遇的偶然碰撞;立言为学问上的成功,每个平凡的人只要通过努力,都能在学习的领域有所成就。
立德者或许没有机遇或者天赋,难于立功立言;立功者可以立德,却难于立言;立言者也可以立德,却难于立功。
怎样努力践行三不朽
立德,也即做人,第一位的是坚持人格操守。人格修养问题,应当是光明磊落,比较无私,比较聪明,比较看得清楚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不迷惑,比较看得明白世事的是非曲直即不违规,气定神闲,举重若轻,平常心。
立功,也即做事,要取平常心,做非常事。“非常”就是“不平常”“不一般化”,就是有点突出,有些特点,比前人、他人更高或者更好或者更多。
再就是一个人,可以做不成大事,但不可以不做事;可以做不成许多事,但不可以不努力做成几件事。在做事问题上的实事求是,应当最好去做那些数量不受限制只要个人刻苦努力就有可能成功的事情,而不去强“不可”以为“可”,做那些有许多限制的事情。
立言,即做文章,应当坚持读书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前人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我们才能把所任的本职做得更好。
什么是大一统
大一统思想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主张。追溯大一统思想之源,可上至《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公羊传》作了集中论述,其他儒家经典也有很精彩的论述。
《公羊传·僖公四年》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桓公元年说:“王者以天下为家。”《公羊传·隐公元年》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正式提出了“大一统”,但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西汉董仲舒对此作了发挥和说明:“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王吉传》也说:“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东汉何休对此进行了解释:“《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卿位;以诸侯之卿位,正境内之治。诸侯不上奉王之政则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后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则不得为政,故先言王而后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则无法,故先言春而后言王。”
经过董仲舒和何休之解释,大一统成为中国历代皇帝和儒家政治家的治国理念,也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所孜孜追求的目标。
如何理解大一统
大一统观念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文化的永恒主题。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割据时期,还是统一时期,各个封建政权无不以大一统作为思想和行动的指南,无不以国家统一大业作为首要任务。
纵观历史,中国大一统观念的主要表现是中华共同始祖的追认、汉文明的主导地位、华夏正统观念的鼎立,以及龙的图腾崇拜。
几千年来,中华大一统思想不断与时并进,逐渐内化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依靠这种进取精神和宽厚美德,中华大一统文化得以绵远流长,生生不息。当前,中华民族在整体上空前团结统一,不是偶然的,而是大一统文化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的历史证明,国家统一时,往往伴随繁荣富强,声名远播;国家分裂时,往往带来山河破碎,社会动荡。追求统一,反对分裂,这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基本观念和共同心声。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只有统一,中华民族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统一,中华民族才能够走向振兴和壮大。中华文化的大一统特质既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也决定了未来中国具有光明前景的文化走向。
怎样增强华夏凝聚力
如何实现大一统,儒家学者主张要处理好两个大的关系,即三纲六纪和华夷之辨。
三纲六纪是在三纲五常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三纲源于孔子和孟子,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奠定了三纲说的基础。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之德,也是由孔子和孟子首先提倡的。
在董仲舒三纲五常说的基础上,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三纲六纪》,确立了三纲六纪的九大关系:“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兄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强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纪纲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
三纲六纪讲的实际上是处理九个方面的关系,即国家与人民、父子、夫妇、父亲的兄弟、自己的兄弟、族人、母亲的兄弟、师长与朋友。这些关系处理好,国家自然会安定团结。这正是我们目前所最需要的。
华夏文明在世界上是一种伟大的文化体系,对于中国人民,它是一种向心力、回归的力,它是统一中国的凝聚力,因为它不具有狭隘的民族意识,更不是并吞一切的大民族主义。
它是民族意识的升华,它是一种标准、一种水平,达标者为中国、为华夏,落后者为夷狄、为野蛮。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华夏、进为中国。
这华夏与夷狄都不是指定某一地区某一民族,而是一种范畴,用以衡量各族之文化水平,作为大一统的标准与条件。这样的“大一统”,才是真正的一统。我国历史之所以长期处于统一中,这种凝聚力是起了巨大作用的。
什么是平天下
平天下语出《十三经注疏》:“修身及家,平天下。”孔颖达解释平天下之平为散财,既均之意。子曰:“分散者,仁之施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大学》原典对于平天下有诸多阐释,如“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等。
平天下的平字解作“治也”“定也”,见诸《书·大禹谟》:“地平天成。”《诗·小雅·常棣》:“丧乱既平。”解作“均等也”,见诸《易·乾卦》:“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
如何理解平天下
儒家非常注重或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均要从修身开始,以修身为基础。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大学》篇有一段论述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和和气气平天下
中国人自古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念,而要达到这种成功人生的至高境界,一个朴素而深刻的和字,可谓贯穿始终,发挥着独一无二的巨大作用。
对于个体的人而言,和是一种修养。一个能够彬彬有礼、不易动怒、容忍克制地温和待人处事者,体现出的是君子之态。而总是和颜悦色、笑脸迎人的人,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总能赢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所谓和气生财,和顺通达。
对于家庭而言,家庭也是一个天下。中国人最信奉“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环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家人互敬互爱,宽容大度而不斤斤计较,真情仁爱而不自私偏狭,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自然就能不断走向“万事兴”的目标。《礼记》中有“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之说,讲的也是以“和”齐家的道理。
什么是廉政
《晏子春秋·问下四》:“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吴则虞集释引王念孙曰:“案‘政’与‘正’同,《文选·运命论》注引作‘廉正’。”
儒家廉政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儒家思想的合理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廉政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力之所在。儒家思想之所以长期流传并产生影响,基础在儒家思想内含丰富的廉政思想。如果没有廉政思想的支撑,儒家思想可能早已不复存在,更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
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儒家,从“政者,正也”的立论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为官从政、修身养性的原则和规范,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儒家廉政思想。
儒家廉政思想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翻开儒家典籍,随处可见廉政的格言、警句,涉及方方面面;儒家廉政思想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是一个严谨、丰实的思想体系,具有弘扬正气、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的功能;儒家廉政思想在效用上具有超时代性,许多精辟论断超越了时空,不仅过去、现在,将来也仍有其自身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思想史、廉政建设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加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
儒家廉政思想主要内容
一是“廉政先廉吏”。儒家学者普遍认为,廉政必先廉吏。因此,在儒家廉政思想中,大多主张把廉作为官吏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官员淡泊明志、慎独律己,做到“克己以廉”,提高自身克己奉公、反贪拒贿的素质。
如果说“以廉为本”的主张为儒家廉政思想奠定了理论基调,那么,“廉政先廉吏”的思想则反映了儒家的具体廉政方略,是“以廉为本”主张的具体化。
“知耻而明德”。儒家思想家认为,大之于治国平天下,小之于修身齐家,知耻与否是衡量是非、忠奸、曲直的一个精神标尺,也是鞭策和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内在动力。
孔子以“行己有耻”“有耻且格”等思想作为教导学生修身明德的标准。至于《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一说,则把耻提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因为必须有勇气才能知耻。
“君子有敬畏自省之心”。行廉政,拒腐败,心中应该有个畏字支撑,这就是儒家畏的哲学。孔子对此有“三畏”之说,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在此三畏之中,天命,即“天所赋之正理也”,此乃人力所无可转变者,故不可轻渺之。
儒家廉政思想现实意义
儒家主张以廉为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与我们党“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思想一脉相承;儒家主张“廉则明”“廉生威”,这与我们党廉洁奉公的要求一脉相承;儒家主张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一脉相承;儒家主张以德治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与我们党以德治国的思想一脉相承;儒家的“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与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一脉相承。
可以说,正是有了儒家廉政思想等优秀廉政传统的有益营养,正是有了对儒家廉政思想等优秀廉政传统的吸收、借鉴和改造,新时期廉政文化才有了牢固的根基,才有了丰富的内容,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怎样在治国中做到廉政
“立志明德”,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修养。立志为修身之首。历史和现实表明,信仰和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
“尊廉抑腐”,倡导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孔子对政字有个很好的诠释。他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他的另一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落脚点也在于此。
“知荣明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刻警醒自己不要逾越道德底线和行为边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什么是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语出《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唯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邦本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政治思想,古代治政典籍对其重要性有大量的论述。如《礼记·大学》说:“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唐朝张九龄《千秋金鉴录·劝民》说:“民者国之本也,唯本固而后邦宁,邦宁而后国治”;明朝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说:“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等。
从这些论述可以知道,安邦治国,最重要的就是安抚百姓。领导者能否熟谙安民之道,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领导者自身的前途与命运。
如何理解民为邦本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这些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减轻当权者对老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但是,他们提出以人为本或民本思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正像毛泽东说的那样,剥削阶级讲“爱民”同爱牛差不多,为的是用牛耕田,从牛身上挤奶。
作为领导者应该明白民为邦本的道理。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民为邦本,本固方能邦强。
怎样以民为邦本
爱民,不要殃民。是爱护人民还是践踏人民,是领导者胜败存亡的关键。
富民,不要伤民。努力“修富民之政”,防止出现“未能使百姓安乐”“民劳未康”、民怨沸腾的局面。
教民,不要愚民。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中国古代鼎盛的汉唐等朝代,教化、礼仪等都是很受重视的。但也有些统治者不仅不重教化,而且实施愚民政策。如周幽王愚弄人民,最后落了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保民,不要扰民。这句话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指要通过打击敌人保护人民,不要与敌人同流合污骚扰人民。另一方面,要通过为民请命保护人民,不要为了迎合上司或从自己的主观臆断出发恣意骚扰人民。
什么是劳心者治人
劳心者治人语出《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此话的意思就是: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劳心的统治人,劳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得养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要由人来养活,这是天下普遍的原则。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孟子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命题,是孟子对于社会分工问题的系统论述,对后世产生过深刻影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这一思想被奉为圭桌,似乎已成千古不易之理。
如何理解劳心者治人
孟子所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论断是讲的社会分工问题。而且,《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已经说过:“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所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孟子的时代早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现象,他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加以概括,而在“或劳心,或劳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著名“公式”而已。
由此,孟子一方面的确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他又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被批倒批臭。
平心而论,关键是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问题。从总体和全程的角度来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反动透顶的学说,而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社会分工现象的概括。
因此,就实际情况而言,治人的劳心者也需要不断“充电”,才能担当起他所担当的责任和义务。否则,就只能被“能者上、庸者下”的潮流所淘汰。
什么是和天下
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论述极多。《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士而怀居,不足与为士矣。”《荀子·解蔽》“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表达出儒家由己达人,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的强烈愿望。
范仲淹《岳阳楼记》将其演变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把这一愿望具体化了,士大夫无时不忧,无处不忧,无事不忧。
由此可见,和天下理想社会是儒家传统理想社会最重要的内容。
儒家没有狭隘利己的民族主义思想,而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天下为公”的胸怀及以“平天下”为己任的气魄充分体现出儒家传统的博大性与包容心。
如何理解和天下
伴随儒家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天下反映了多种内涵。主要有五种概述:
一是和平。《周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和平”的社会。“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和的标志是国家不发生冲突和分裂,各民族不起战争,和平相处。
二是仁和。儒家先哲无不重视理想法律社会境界的提高,无不重视经世致用的治民实学。外王一直成为儒家思想的实践因子。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仁和”的社会,这与他的“仁学”精神是一致的,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合”观念相吻合。
三是和一。荀子在孔子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从当时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和一天下社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包括两各方面个内容,一是“和天下;二是“一天下”。荀子是非常强调了天下一统的,一方面肯定了君主的一统天下,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他所倡导的民之一统。
四是大和。李觏在《礼论第一》中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天下大和”的社会理想:“饮食既得,衣服既备,宫室既成,器皿既利,夫妇既正,父子既亲,长幼既分,君臣既辨,上下既列,师友既立,宾客既交,死丧既厚,祭祀既修,而天下大和矣。”
五是和乐。最早描述和乐理想社会的是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律书》中毫不掩饰地称赞说:“故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周敦颐在《通书》中专辟《礼乐》一章作了论述。周敦颐说:“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怎样做到仁和天下
论语云:“万事和为贵”。其和有三贵,乃是应天、地、人三和而贵。这三和即:天气清和,地气钟和,人气平和。人和则地和,地和则天和。
世上凡事皆以和为贵,事事以礼让为本,忍人所不能忍,所谓凡事让一步,可保百年身。
人的喜怒哀乐,行为得失所感召的灾祥,不仅关系到自身,其影响可波及家庭、团体,甚至社会、国家,其责任的轻重不同,造成的后果也多种。孔子言:“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和,不是退让,不是躲避,而是力量的蓄积。
《中庸》所述: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之德,保全五常之道,则为天下至圣。和,不是喏喏的卑谦,不是外强中干的霸权,而是强势的平常之心,是强者的礼仪之态。
心存和之理念,学会适时地“弯腰”,学会合理地谦恭,学会适度地用“理直气和”代替“理直气壮”,必能更有效率地达到目标。
什么是同天下
《礼记·礼运》中孔子把上古的黄帝、尧、舜所治理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称为大同社会,是最理想的社会,大同的本质特征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同天下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同天下理想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臣者,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地疲老残疾,其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
康有为的“大同世界”思想很有特色。康有为对社会的政治制度进行过有意义的探索,并参与维新,尝试改良实践,试图开列医治晚清颓势的神奇药方。
他将《礼运》中的“小康”“大同”与“三世说”相提并论,设计人类社会从“据乱世”经“升平世”,即小康到“太平世”,即大同的社会发展路径。“以传闻世为据乱世,所闻世托生平,所见世托太平。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
怎样认识儒家的大同
在孔子看来,春秋社会“天下无道”,应当由此混乱局面逐渐推进到小康,后世再由小康社会进一步推进到大同。
在政治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破除性别界限,提倡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
在经济上,财富由社会分享而“不必藏于己”,人人参加劳动而“不必为己”。破除私有制度,主张财产公有。
在人际关系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互相照顾,彼此友爱,男女、老幼各得其所。这是一个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盗窃乱贼,人人无忧无虑,可以夜不闭户的社会。
什么是一天下
一天下语出《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占有的某一领域。
董仲舒一天下包括哪些内容
一天下理想社会构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这个社会有国君。他们不敢有君民之心,是为了长期做人民的君主。
这个社会是统一的,是以君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这个社会是有等级制度的,所以要亲亲、尊尊。
这个社会轻徭薄赋,实行“什一而税”,一年只征人民三日的役力,又不夺民时,他还主张“限田”。限制私有土地的最高数量。
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从君主那里就很开明,对人民“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社会上没有怨恨,没有愤怒,强者和弱者能和平共处,也没有以谗言害人和妒忌别人的人。在这个和谐的社会里,连毒蛇猛兽也是温顺的。
怎样理解朱熹一统的内涵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以“平天下”为外王核心,无疑“天下一统”观是其中重要内容,朱熹承续了荀子、董仲舒的思想。朱熹的“天下一统”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天下万物一统于理。朱熹的理是继承是个总括,在理之统帅下,才可以有分殊。“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盖以乾位父,以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所谓理一。”
二是天下社稷一统于王。“夫土地者,天下之大本也。《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
三是天下治权一统于君。认为“君臣之际,权不可略重,才重则无君”。
什么是公天下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于能,讲信修睦。《十三经注疏》解释为:“公,共也,禅让授之圣,不家之。”
这只是夏商周初时期人们对“天下为公”的释义,夏商之际对于天下而言,主张传位于有贤、有能、讲信修睦有德之人,而不能搞家天下,到孔孟之时已经发展成为非一人之天下的“公天下”之义,也就是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所释“天下为公”的“天下成为公共的”之义。孔孟“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一姓一家”的思想更具有民主性。
“天下为公”虽然是古语,但依然铿锵有力、意犹未尽。“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数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和精神境界。
公天下的内涵是什么
“公天下”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朱熹提出“善与人同,公天下之善而不为私也”“但论治体,则必如是,然后能公天下以为心,而达君臣之义于天下,使其恩礼足以相及,情意足以相通,且使国家各自爱惜其土地、人民,谨守其祖先之业以遗其子孙之计,但凡为宗庙社稷之奉,什伍闾井之规,法制数度之守,亦皆得以久远相承。”
二是公法,“天下之所共由。《孟子》有曰:“执之者,士之职所当然。舜之不敢禁者,不以私恩废天下之公法也。”董仲舒则指出法是“公天下持平之器”,是“立公弃私”的“天下之法”,所以,必须做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严格依法办事。“公道达而私门塞”。
统治者守法、依法本身,就是在“去私情,立公道”,而“公道行,则天下之治通;公制立,则私曲之情塞矣”。如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怎样做到天下为公
做到天下为公就是做到无私。
无私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为实现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要无私奉献,不懈努力,奋斗不止。尤其是领导干部,更应率先垂范,成为楷模,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建设的大潮中,坚定意志,不折不挠,全力以赴。
无私是未雨绸缪的渐进。“人之初,性本善”,私心不是与生俱来,是逐步演变的结果。为此,去私贵在慎始,自始防范,自终谨慎,始终无滋生私心的土壤,始终无产生私心的温床;否则,如任私心膨胀,如纵私心发展,势必酿成大祸,势必贻误终身。
什么是仁政
仁政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
孔子在对仁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孟子发挥孔子学说,明确提出仁政的主张。《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孟子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政治理想。
仁政的内涵是什么
仁政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统治者要仁厚、仁慈、仁恕,作人民的仁义表率。如儒家说统治者要“居仁由义”“仁义为本”“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唯仁者宜在高位”,都是主张统治者以自己的仁德或仁义修养感化人民。
二是对人民要实行仁慈的政治,切不可苛刻或残酷。这就是儒家经常讲的“杀一无罪非仁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哀矜折狱”“省刑罚、薄敛赋”“富民养民”。
之外,仁政似乎还有更高一层意思,就是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政治,就是儒家所谓“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政治,这就是儒家经典讲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所谓“参天地,赞化育”的政治,就是今天所云“环境友好型”的政治。仁的原始含义是互通,那么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和谐互通就是仁的最高境界了。所以,仁政实际上也有这三重含义。
孟子是怎样实行仁政的
一是赢得民心。民心即孟子所说的人和,民心为天下之本,而仁政又为争取人和之本。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是要实行仁政,首先就必须由国家向百姓提供一份赖以生存的、为生活所必需的产业作为物质基础,因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三是做好社会分工,各司其职。《孟子·滕文公上》:“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这段话从生产分工的必然性推论出阶级分工的必然性。
四是强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群体意识。《孟子·离娄下》:“舜,人也,我,亦人也。”“尧、舜与人同耳。”对于国家的治理,不但君主有责百姓也有责。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的是农,有的是工,有的是商,有的是游民,有的是奴隶,但“天”都可以“降大任于是人”,不仅可以为贤相,而且还可以为圣君。这实际是承认了民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
基于政治平权、人格平等的观念,孟子在君臣关系上作了许多精彩的论述。《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他认为君和臣民是一种对等关系,君对臣民怎么样,臣民就可以对君怎么样。这种以“腹心”对“手足”、以“国人”对“犬马”,以“寇仇”对“土芥”的关系,完全是一种政治平等的关系。
从君民人格平等、政治平权说到君权民与说、民贵君轻说,孟子实质上已形成了系统的民主思想。这种民主思想尽管和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有低、高级之分,但主张主权在民、否定君主的绝对专制则是相同的。
什么是良知
良知是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族主义,自大古原人之世,其根性固已潜在。远至今日,乃始发达,此生民之良知本能也。”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就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王阳明所说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王阳明所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也就是天理、天则、道”。他说:“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良知即是道”“良知即是天理”。如“人皆有之”“非由外铄”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等。
良知的内涵是什么
人性良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耻。知耻,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以后的长时期中,耻也都列为孝悌忠义廉耻八德之一。
知耻,是道德的自觉。有羞耻心,人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于心不安,自觉不做会招人瞧不起的事。知耻,才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行之皆宜。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可救药。这就是俗话说的“人无廉耻,无法可治”。
二是知愧。知愧,就是知道惭愧,知道内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知愧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
所谓愧则有悔,愧则有疚,悔疚则伤及神明,内心的安宁从此遭到破坏,整日处于恐惧之中,这惩罚并不算轻。知愧而忏悔,知愧而努力。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也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四个大字:问心无愧。
三是知恩。知恩,就是常怀感恩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姿态,是人性的一种证明,是一种社会行为的反省和成熟。日月生辉,雨雪滋润,大自然哺育了万物生灵;父母养护,师长教诲,亲朋们扶助着我们成长。
人生在世,谁能够离开社会而生存,谁没有受过别人的恩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倘若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若非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了。
怎样理解政治良知
政治良知的力量是一种健全人格的力量。政治的良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靠长久的修养和积累。
政治良知坚信理想、道德、情操、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消失;希望上不愧对国家,下不愧对百姓。一个人如果心无旁骛,一身正气,他就能拥有一种清洁而高远的人生。
政治良知要求洁身自好。不断加强品行修养,培养健康情趣,节制不良欲望,不去低俗场所。要择善而交,见贤思齐。
政治良知要求加强学习。学习是提高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工作能力,才能经常“以史为览、以人为鉴”,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不易迷失方向,书写好人生。
政治良知要求有荣誉感和责任感。荣誉感既是一种义务责任,又是一种道德情感和优秀品质。荣誉感和责任心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有强烈的荣誉感;有强烈的荣誉感,才会有敢于承受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
什么是天时
儒家对天时的解释有三点。一是天道运行的规律,如《易·乾》:“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二是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如《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王霸》:“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三是指天命,如《汉书·王莽传下》:“推是言之,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周书·李穆传》:“周德既衰,愚智共悉,天时若此,吾岂能违天。”宋秦观《贺苏礼部启》:“殆亦天时之有数,岂伊人力之能为。”《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吾今奉天征讨而诛独夫,公何得尚执迷如此,以逆天时哉。”
怎样把握天时机遇
把握自然天时。商人具有职业家的敏感性,能预测市场行情。
把握市场天时。最关键的一点是对商业机会的把握。
把握政策天时。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市场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如何与这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政策宽松,对搞活经济,搞活企业,开拓市场,也是一个难得的天时,乃天赐商机也。
把握机会天时。商机虽然无限,有时却是很有限的,你差它一点,它差你一万,甚至差你一辈子。如果我们处处留心观察实际生活,就不难发现,从机遇的角度看,多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往往会给某事物的发展带来一个可遇不可求的难得机会,而且瞬息即逝,你迅速抓住了便能成功;如果你的动作或反应迟钝了那么一点,或者是不到位,机会就会从你的眼皮底下溜之而去,甚至造成终身的遗憾。
什么是地利
儒家对地利有两种解释。一是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土地条件。如《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二是地理优势。《史记·楚世家》:“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翅,方三千里,则秦未可得独招而夜射也。”
天时通常指大环境,乃天下大势也,地利则指的是小环境,指我们所处的周边局势。
怎样把握地利优势
关于经商的地利,首先,应该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有村,乡镇,县城,县级市,地级市,省会,直辖市六个级别,有的人可能适合在农村,有人可能适合在城市,还有人不同时间适合在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地利的一个内涵。
其次,地利还指方位。
再有,地利还包括良好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等。
当然,仅仅靠地利只是一个内容,但这个内容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天时我们不能改变,只能顺,人需要摸索和磨合地利。
对于地利的把握,推而广之,兴兵择“地”、经商问世、“地有六形”“兵有六败”。用兵作战,都要了解地形地利。
什么是人和
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人事和协,民心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清洪升《长生殿·定情》:“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更有人和胜天时,地利攻守相攸关。”
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最大的商务社交平台。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进行比较。强调战争中人和的作用。并由人和推演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
怎样营建人和文化
一个团队的成功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条必定是部门中的领导者与下属、员工与员工之间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大家拧作了一股绳。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人和。
一是创造部门文化,强调部门的集体性,树立你部门特有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是不要在员工中制造敌对情绪,良性竞争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小心不要让它变了质。
三是确保部门中的人知道整体的任务是什么,知道自己的工作在完成整体的任务中重要性,以激发下属的责任感,让他们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请你牢牢抓住人和这一有利要素。
整体把握天时地利人和
凡是中国人,大概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但怎样真正的认知和善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天时地利人和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这就是缘。既然遇到了就要万般珍惜,好好把握。与其说天时地利是外来不可控的,还不如说天时地利是我们自己造就和运用的。机会对每一个人是一样的,对天时地利不同理解和运用,则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运用不好,则可能劳而无功处处碰壁;运用得好,则事半功倍如鱼得水。
怎样做以民为天的领导者
首先是确立以民为天的观念。以民为天是唯物史观的中国式表述,即要把人民看得像天一样是最高、最大、最神圣的,因而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其次是提高以民为天的本领。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努力使自己成为立场坚定的领导干部和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第三是施行以民为天的举措。要善于为民谋划,勤于为民办事。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贵在一个勤字。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子女上学、看病就医、就业、住房、物价上涨等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也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如果说以民为天精神是一棵大树,那么思想观念就是它的根基,能力本领则是它的枝干,实际举措则是它的硕果。要根深、枝壮、果硕,就要经常培土施肥、修枝剪枝和防止病虫害。因此,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学习、深入实践、联系群众,才能坚定信仰、拒腐防变、干出业绩,从而成就有真正价值的美好人生。
如何理解地生万物
地生万物有两层内涵,一是理顺平凡与伟大的关系,二是倡导保护生态平衡。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缩影,宇宙万物无不由道生成,所以道就是宇宙。
道与天地相比,道为大;天与地相比,天为大;地生万物,地与万物相比,地为大;王与百姓相比,王为大。道大,天大,地大,都是相对的,王大也是相对的。
老子把四大之一的王作为突出的重点,其原因在于百姓与王的关系最为密切。贵为万物之灵的人还必须接受王的统治,不理顺人与王的关系,人也就不再是自由平等的了。
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则反。”国家的统治者应当心存大道,明白平凡与伟大的辨证关系,倘若不明白对立转化这一客观规律,反而自以为大,那就说明,这时的王已经死了。因为,他已经远离了人民。既然与人民对敌,那么新的王也就在人民的反抗中诞生了。
地生万物,生生化化,万物回归大地,循环不息。大地为万物之母,人受大地的承载之恩,应该效法大地的运行规律而行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要节约用水,保护水利之源,提高土地和水的利用率,确保人类正常发展,做到天人合一。
老子道的哲学理念就在于为人类指明合乎自然规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国之道。
管理者尤需尊重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包括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两方面内容。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集中体现在规律的不可抗拒性,如果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不顾及事物的客观规律,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离开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执政理念。这说明了管理者实施以德从政的必要性。
不懂得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最终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说明了管理者实施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人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丰富的人学思想,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首先,在中国哲学家眼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即天人是合一的。例如老子认为“天人玄同”,即人应效法天,求得天人合一。
他主张“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而解其纷,是谓玄同”。孟子认为“天人相通”,他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也就是说天道、地道和人道都是一个道理,都是易理在社会、自然和人事等各个方面的体现。
可见,天地之道被赋予了价值的含义,成为了人道生成的依据和所要追求的目标。中国哲学探讨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立足于世界整体,从天、地、人三个层面或维度思考世界的本质,而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探讨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应有的和最高的境界。
其次,中国哲学人的本质观是“人禽双重化”“圣凡双重化”“性情双重化”。中国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人不是禽,但有禽的属性;人是社会性的,有欲望但应是高尚的;人所以如此因为人本身具有性与情两种本性。换言之,中国哲学人的本质观的基本特征即人是双重化的,是人禽、圣凡、性情双重化的人。
总之,中国哲学在事实层面,界定人禽之别,指出人具有人性和兽性的,强调人必须完善自己的现实根由;在价值层面,通过圣凡之辨,强调了人应达到的价值目标,圣人之境界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的最高价值预设;在必然性层面,界定性情的内涵,在宇宙本体论的意义上论证了人的本质的最终根源,实际上完成了对人的本质的形而上的论证。
当代的人学研究,重点在于把握时代精神,在前沿课题和根本问题上下功夫,找到当代中国人学建构真正的立足点和坐标方位。这个主攻方向,为当代执政理念注入了新的元素。
怎样贯彻新时期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两大执政理念。这两大执政理念,是对中国古代哲学中人学思想的继承并赋予了新意。
国家工作人员,包括最高领导人,是人民的公仆。担任各种领导职务的共产党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也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本,官不是本,只能是以民为本,决不允许反过来,搞以官为本。
执政党是搞法治,还是搞人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执政理念。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一是,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做主自然成为党组织工作的核心;二是,人民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得到制度和法律的有效保障;三是,党组织不是政府,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党政必须分开。执政理念的转变,是进行党的机关和国家机关的改革,落实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这方面的任务还很艰巨。
怎样理解和为贵
和是和谐,是和平,是和合。而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则是和为贵。“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今天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
孔子说:“和为贵,讼则凶。”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前者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后者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多元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语·子路第十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似乎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就自身而言,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协调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见到旁人的成功就一窝蜂随大流地摹仿别人,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不和谐。对他人而言,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
以和为贵的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瑰宝。和为道,和为贵,和为宝,和谐是中国人的名片,中国人骨子里就浸透着和的血液。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反之,同而不和就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
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
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那就是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只要愿意共存共荣,就必然要磨合。磨合就是通过接触、交流、对话来建立共识,以达到和的理想境界。
管理者要做到以和为贵,积极地调适矛盾,将和谐作为管理的一大法宝,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双方和谐合作,共创未来的劳动之中。
在主动调和矛盾,以和为贵中,也要做到孔子所要求的君子“群而不党”“周而不比”,即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讲团结而不相互勾结。
强调以和为贵,并不是要一团和气,搞庸俗的关系学,而是要和而不同、不同也和。我们要在保持个性相互促进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气融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什么叫作仁厚
《围炉夜话》中说:“治术必本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虚浮也。”
“治术”即治理国家的方法;“儒术”即儒家的方法。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之所以必定要本于儒家的方法,主要的原因乃在于儒家的治国之道都出于仁家宽厚之心。
仁厚的内涵是什么
一种学说能否运用于社会,往往决定于它是否能使社会得到安乐。治理国家是一种大学说的运用,儒家的学说之所以一直为我国所奉行,乃在于它的一切思想皆出自一个仁字。
因为有仁心,所以不忍见人痛苦,要使每一个人都幸福,要使老有所安,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这样的理想,正是现代最先进国家所致力追求的,也就是一种人间乐园的理想。而儒家治术之所以一直为历代所重用,亦在于它这种由仁出发而臻世界于大同的理想。
古人凡事讲求实在,有本有源,绝不做一些虚浮无根的事。现代人有的则不一样,许多事只顾今日不顾明日,只看眼前看不将来。今天才会走,明日便想飞,终日想天外有横财飞来,尽想投机取巧,这便是做事不踏实,尽打高空而不知从根做起。所以今人不如古人,内缺所实的内涵,外欠确实的作为。
中国式管理就是合理化管理。可是在合理化之外,还要注意安人,我们叫作人性化管理,中国人最讲仁。仁是安人之道,就是用仁心去安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恰到好处。
怎样做到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要求是管理过程中切实做到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作用。从而营造一种氛围:促人提高,催人奋进;提高一种精神:鼓励创新,反对蹈常袭故;塑造一个团队:精诚团结,携手共进;携造一个平台,发展自我。
遵循一个规则:公平、公正、公开。
实现一个目标:优质、高效、低耗为核心,既强调灵活,又注重规则;既予人宽松,又给人压力;既强调自我管理,又注重引导人向良性发展,帮助人提高提升为根本的管理思想。
尊重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能容纳人,对一些好的建议要虚心接受,在工作安排中不要有私心,给人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理解人。管理中出现不良现象或问题时,不要一味的责备人,应客观的分析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
要信任人。应该相信对方,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此才能大胆的开展工作。
要培训人。要求在平时善于指导培养新人,给予更多的可供学习的机会。
要帮助人。给予成员更多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凝聚力、向心力和大家的归属感,使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才能激发优秀人才的激情和创造力。
人性化管理是制度化管理下的延伸和补充,是随着发展和组织的情况变化应运而生的。相对于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更有弹性和更能体现人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
虽然制度化管理是根本是基础,人性化管理是补充是完善,有它们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硬的管理有利于建立秩序,软的管理有利于推动协同、和谐、个性张扬和创新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