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道与人道
2648800000014

第14章 不得动,不得忘的修禅术

唐朝诗人白居易晚年信佛,有一次向惟宽禅师请教道:“身、口、意应该怎么样修行呢?怎么让它们三个都达到自己的最高境界呢?”

惟宽讲解道:“最高的智慧,在身上实践就是‘律’,在口中说出就是‘法’,在心上领会就是‘禅’。应用的有三个方面,其实质都是一个。这就好比江淮与河汉,各地叫法不一样,其实都是水。水就是它们的实质。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合为一体而修炼,身口意其实都是心。为什么你偏偏要给它们区别开来呢?这种‘分别心’是虚妄啊!”

白居易听不懂了,问道:“既然没有分别,还修什么心呢?”

惟宽说:“谁要你修心了?心本来就没有损伤,哪里用得着修?记住,无论是肮脏还是干净,一切都不可起念!”

白居易还是不明白:“肮脏的念头不可以起,难道干净的念头也不可以起吗?”

惟宽说:“对!人的眼睛里面能够装东西吗?当然不能。黄金是珍宝,可是把它放到眼睛里面,它就成为疾病。乌云遮蔽天空,白云同样遮蔽天空。”

白居易更糊涂了:“无修无念,那和凡夫俗子又有什么不同呢?”

惟宽道:“不修行的凡夫俗子长期懵懂无明,过于注重外在修炼的佛教徒叫做执着,摆脱这两个弊病的才能叫做真正的修炼;真正的修炼,不得动,不得忘,勤者近执着,忘即落无明,这就是禅宗的心要!”

白居易终于明白了,后来终于成为佛教修行实践的行者。

禅之心语:

智慧的形式有很多种,有时候,它在田间;有时候,它在闹市;有时候它在哲人那里,有时候它又在凡人那里;有时候它在书上,有时候它在生活中。可是,最终智慧要落在心里,生根发芽,为人所用,才是真正地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