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娇娆女皇武则天
2649800000009

第9章 得宠失宠

一个偶发事件,改变了武才人的命运。

李世民在涉猎宫中藏书时,偶读到一秘记,秘记云:“唐三世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一惊,喃喃自语:“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他百思不解,于是连夜把长孙无忌、李淳风等几位重臣招来商议此事。

李淳风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五行之术,他的师父就是那位名震天下,说武照儿定为人主的袁天罡。袁天罡去世后,“天下第一相士”的荣誉称号被李淳风继承。

听了皇上的叙述,李淳风当即奏道:“陛下,那个克星也许可能就在这宫殿之中!甚至已在陛下身边!皇上,我好像已看见这个人了,这个人已经出现在您身边了!”

李世民道:“如此说来,朕将搜检宫内,凡疑似者尽杀之。”

李淳风道:“启陛下,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杀恐枉及无辜。望陛下深思之。”

“据此看来,只能听其自然?”

“陛下明鉴,天命不可违。且据上象所示,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

李世民突然想起武才人:“等等,我想起一个姓武的人来了!可她只是个小女孩啊。”

李淳风神秘地说:“臣观此番天象,这个人,自今以后不过三十年当称王天下,将大唐子孙斩杀殆尽。”

李世民难以置信:“你越说越玄乎了!难道我大唐江山还会葬送在一个侍女手里?朕戎马一生,浴血百战,方打下这大唐江山!一个姓武的小宫女都唯恐不测,那也太草木皆兵了吧!况且那武才人是开国功臣武士彟之女,朕何忍加害于她!”

长孙无忌:“陛下,天命不可违。如三十年后该有此劫,那时此人已老,人老多慈心,祸害总会可控。如现在杀了此人,上苍还可能生出个新的来代替她,那时就会更狠毒!所以陛下如不忍诛杀,可将其终生困于宫中!”

李淳风:“依你之见难道还得姑息养奸?”

长孙无忌:“陛下可将此人困居深宫永无出头之日!如此即可防范她万一出来犯我大唐江山!”

李淳风:“此计甚好。皇上既可不枉杀无辜又可谨防她狐媚惑主,只是得从此冷落了她!”

李世民默然无语良久,长叹一声:“可惜了。”

因为秘记中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语中,有一武字,李世民此后不再召武照侍寝。

从此,李世民开始讨厌“武”字。当时李君羡已封武连郡公,任武卫将军,小名五娘子。李世民忆及此事,命御史奏称李君羡与妖道通信谋为不轨,遂下诏斩之。

可是武照不知道这个事情啊,她夜夜盼望太监来下诏侍寝多得召幸,皇上宠爱,慢慢得到权力。

整整一年过去了。三百六十五天,武照空盼了。

在这期间,武照读书入迷,把欲望全忘掉了。她不再盼望召幸侍寝,她认为皇上已把她忘掉了。她有时想起徐士杰,但她已知再与徐士杰幽会绝无可能,所以只是想想罢了。

这一年之中,徐士杰与武照曾相见过,但都无机会多交谈。徐士杰虽有一身武功,也不敢贸然去武才人宫中幽会。因为人多,有武功的人也多,他不敢冒险。如果事发,他自己死了是小事,定会毁了武才人。

其实,李世民并未忘掉武照,一天半夜,突然有诏,令武才人侍寝。

武照自己出乎意料,掖庭宫中凡听到诏令的人也都感到意外。这是从前未有过的事,被冷落了近两年的一个才人,复被召幸侍寝。

武照香汤沐浴后,被领到皇上的寝殿。

凝视着在替自己捶背的武照,李世民决定把秘记的事情说给她听:“武照,你知道吗?我曾经看过一本书,里面说是有一个姓武的人有一天会夺走我李唐江山!你相信吗?”

武照从他试探的目光里明白了该怎么说:“皇上,臣妾以为这是杞人忧天!”

李世民:“哦?有何说法?”

武照:“皇上,臣妾以为,自古以来,江山更替改朝换代,皆因民心所向!岂会因区区一本迷惑小书而江山兴亡!”

李世民惊奇地望着她:“嘿,你这黄毛小丫头居然还明白江山兴衰的道理!”

武照:“皇上所说民心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乃千古明理!”

李世民更是吃惊:“啊,你连我说的这些话都知道?”

武照:“皇上乃千古一帝,大唐盛世固若金汤必将传至千秋万载,自然不会相信这种传播妖言迷惑朝堂的乱世之书!依我看,皇宫里不许有这种不祥之物,应该一把火烧了才是!”

李世民:“对啊,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如此深明大义!从今往后,你就在朕身边协理政事,处置行文!”

武照:“是,皇上,臣妾遵旨。”

过了几天,李世民下诏,令武才人为皇上随侍。

从这以后,武才人与李世民形影不离。

一天李世民下朝,似乎很高兴,对武照说:“朕好久未骑过马了。听说爱卿善骑,就陪朕驰马如何?”武照答应:“臣妾遵旨!”

内侍省遣人告知殿中省尚乘局。李世民一行前呼后拥而至。太宗问:“可有新到良驹?”

太监跪答:“回皇上,吐蕃新贡一批千里驹,皆已驯服,唯一匹狮子骢未及驯服。”

李世民说:“牵来朕瞧瞧!”

太监答:“皇上,此马野性不改,恐惊圣驾。”

李世民一听,兴奋不已,大声说:“但牵来无妨。”

太监得旨,速入马厩,牵出一匹高头大马,几名驯马太监围护,生怕惊了圣驾。太宗抬头观看,只见它高昂头顶,口中不住嘶鸣喷吐,四蹄踢踏,确是一匹桀骜不驯的良马。

众随从大臣皆劝李世民不要乘骑未驯服之烈马。

李世民不服气地道:“朕要试试看,它又能烈到哪里去?”

李世民犟劲上来了,置众臣之言于不顾,牵过马来,自己牵着走了几步,又绕了几个小圈,看不出这马烈在哪里。他自己动手,紧了紧肚带,扯了扯缰绳,然后认蹬,一翻身跃上马背。李世民屁股刚落在鞍子上,其马不奔不跑,却蹦跳起来,前竖蹄、后尥蹶子。竖蹄时,后腿直立;尥蹶子时,后蹄离地有一人高。且是前一下,后一下连续着。这样的烈马,人所未见。尽管李世民骑过不少次马,他是马上打过仗的人,但是,却仍被这马折腾得坐不住马鞍,被一下子扔在地上。

众大臣、随从、亲近侍卫、太监一下子围上去,有的人亲手去扶皇上,有的人口中不住地慰问。李世民被扶起来了。李世民没理睬众人问候,他却用眼去找那匹烈马。他看见了,却是随身侍从武照在用手拉住马,便说:“真龙驹也,若能驯服,必是一匹千里马。”又向内侍太监们说,“谁能驯服,赏银百两,绢绣十匹。”

侍者们无人敢应。谁料武照说:“皇上,妾斗胆应旨。”

皇上惊奇地看着她,朗声问:“武才人能行吗?汝如何驯之,说来让朕听听,朕即敕太监们如法驯之。”

有人小声嘟囔道:“此烈马连驯马师都认为难驯,你又有何高招?”

武照说:“请皇上赐妾三物:铁鞭、铁锤、匕首。”

李世民不解,笑问:“要此三物何用?”

武照对李世民道:“皇上,驯此马可用三招。第一招,先抽它三百鞭子。如其不服,继用竹抽打三百下,如仍不服,只需一把尖刀或一柄铁锤,尖刀可刺其喉,铁锤可击其头,结果定会服的。”

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诚如卿言,这匹良驹不是被卿刺死了吗?”

笑着笑着,他的心里突然感到震惊,心说:这个小女子外表如此婉丽,性格却如此刚烈,手腕又如此狠毒,果然未出朕所料。

武照见皇帝沉思,又进一步解释:“良驹骏马,正可为君主乘骑。驯服了则用之,驯不服还要它何用?”

有些人听了暗笑,笑武才人,仅为一随侍,却在皇上面前大谈狂话。

皇上没有责斥武才人,只是对武才人看了几眼,眼神里更多的是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