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2651000000019

第19章 为牛僧孺造势

现在的聪明人,都懂得名人效应:出一本书,要请名人题签,不管他的字写得好赖,只要他是名人;还要请名人写个序,不管他懂不懂文章,只要他是名人。有了这两条,这本书准畅销。依此类推,要推出一个产品,就不惜重金请名人做广告;要推出一个艺坛新人,就要找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出来捧场……其实,这种把戏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我们聪明的祖宗们早就熟谙这一套。古时不是有个说法吗?“伯乐一顾,价增三倍。”伯乐善相马,在这个行当中,他无疑是个权威。不好的马他是不会看的。凡他看过的马,人们一定认为是好马。所以只要他看一眼你的马,马价立刻上涨三倍,这就是名人效应。韩愈对此道也颇为精通。

韩愈为求官,求过不少名人。而当他成为名人后,不但有很多人去求他,而且他还主动利用自己这无形资产去为他所看好的人造势,扩大其影响,他和皇甫湜去拜访神童李贺就是一例,而动静闹得更大则是他和皇甫湜为牛僧孺造势。

牛僧孺(780—848),元和三年(808)良方正对策第一。后官至宰相,是中唐以后政坛上“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领袖。而牛僧孺当年出名,和韩愈还有些关系。据五代王定保《唐摭(zhí,拾,捡)言》载:

牛僧孺始举进士,致琴书于灞(河)、浐(河)间,先以自己的诗文谒见韩愈和皇甫湜。他先到韩愈处,正逢韩愈外出,只好留下诗文。不久,韩愈拜访皇甫湜,而牛僧孺也到了皇甫湜住处。二人看了牛僧孺的名片,都很高兴,接待并询问他的住所,牛僧孺说,我刚把自己的诗文呈于大师,我的进退都听你们的。我的行李还放在京郊。二人看其诗文,大喜,认为是好文章。牛僧孺谈到考虑住所问题,二人沉默了好久,说:可先租一所庙院。牛僧孺照办,二人又教导他:某一天可去游青龙寺,到傍晚再回来。二公并辔至,在其门上写下大名曰:“韩愈皇甫湜同访几官,不遇。”第二天,京城名士都来观看,牛僧孺因此名声大振。

韩愈、皇甫湜巧设了一个造访不遇的局子,引得京城名士都来观看,利用这些免费广告,使得牛僧孺这个年轻举子一下子名满京师,这对他后来的及第和迁升都起了重要作用。不过牛僧孺也确实是个人才,曾官至宰相,他没有让韩愈、皇甫湜这两位名人枉费心机。

这是韩愈、皇甫湜把自己的名人效应用到极致的例子。古今这样的例子还不少。这是名人成功的例子,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声望为贤才开辟了畅达的仕途,是对社会的贡献,故为人们所乐道。但古往今来相反的例子也不少。名人得了不肖之子的好处,违心地把“弱智”者当“天才”吹捧,结果不但不肖者身败名裂,而且这名人也廉价地毁掉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岂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