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2653800000005

第5章 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周,战国时宋国蒙城人。他曾当过蒙城的漆园吏。漆园,古地名。其位置,一说在今河南商丘市北,一说在今山东荷泽北,一说在今安徽定远县东。漆园,又有人说不是地名,而是庄周为吏时所管理的事务——漆事;而蒙城,则指安徽蒙城,即庄周的故里又有安徽蒙城之说。

庄周的生卒年其说不一,一说生年不详,约卒于周赧王四十年(公元前275年),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持此说。一说约生于公元前350年,约卒于公元前270年,《中华文学通史》持此说。一说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Ⅱ卷》及商务印书馆的《辞源》均持此说。

庄子的学问渊博,被史学家和文学史家誉为“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也持这种说法。

《庄子》一书中,有他的作品,也有冠他的名而实属他那一学派的作品。这部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朝时有52篇,现在仅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种。其中,“内篇”有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约十多万字。这些文字“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人认为《庄子》中只有“内篇”是庄子所作,其他“外篇”、“杂篇”不是庄子的作品。但根据司马迁的《史记》所言:“作《渔父》、《盗跖》、《窃箧》以诋呲孔子之徒。”这些篇目,都不是“内篇”的作品,所以也很难说仅“内篇”是庄周所作。

关于庄子的故事,史书上记载不多。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可说是记载得最丰富和详细的了,但也只有二百多字。不过,即使这样,它也成为了最宝贵的文献资料。从这点滴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周家境贫寒,曾“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居住在穷街陋巷,以织鞋为生。由于庄子多用寓言,有些作品“皆空语无事实”,故当时的“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但这时,有一个君王独具慧眼,那就是楚威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但庄周清静为气,不愿与世俗同流,给以拒绝。当时“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就是说,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良,就派使者携带重金去延请他,以国相的地位相许诺。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者说,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贵的地位。可是,您难道没有见过在郊祭中当牺牲的祭牛吗?很好地饲养它几年,给它披着华丽的衣物,准备着让它进入大庙当祭祀的牺牲。但是,到了祭祀的时候,虽然想当一只小猪,难道能够吗?您快走吧,不要用这些东西来亵渎我。我宁愿游戏在污渎之中而自快,也不为那些拥有国家大权的人所羁绊。我终身不做官,以快慰我的心志。

与这个故事内容相近的还有《秋水》中的一段记载。其文说:庄周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致言问候,说“愿以境内累矣”。意思是请他出来做官,委他以国家社稷的重任。听到这个话后,庄周仍然拿着钓竿,不予理睬地说:“我听说,楚国保存着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楚王用丝巾覆盖着它,用竹器装盛着它,把它珍藏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这个龟,是愿意死了以后做个骨壳被珍藏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塘里爬呢?”两位使者说:“当然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塘里爬。”庄周说:“那么,你们回去吧,我将拖着尾巴在泥塘里爬。”

庄周的确终身不仕,在平凡乃至贫困的生活中,他心骛四亟,意游八方,时而北溟,时而南海,逍遥于天地,齐衡于古今,论道说术,传播他的哲学思想。他续写了与儒家学说具等同地位的道家学说。

关于庄周的故事,由于史料短缺,除了从有些史料的简单记叙和有些文学著作的偶尔提及中寻找外,主要是从《庄子》的一些片段中去发现了。

在《庄子》中,常为人提到的是“庄周梦蝶”、“鼓盆而歌”、“鱼与非鱼”、“鼓腹而游”等一些故事。“庄周梦蝶”见于《庄子·齐物论》。原文是“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从前庄周做梦,化变成了蝴蝶,好一只活生生的蝴蝶啊!它多么自鸣得意哩!一会儿醒了,原来是赤条条地躺着个庄周。这就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而庄周和蝴蝶,肯定是有分别的。这就叫做万物变化之理。)这个故事,反映了庄周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在他看来,事物都不是静止、一成不变的。庄周既可以变成蝴蝶,蝴蝶也可以变成庄周。这样的思想,在《庄子》的另外篇章中也有所体现,如“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如果没有外界的存在,也就没有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的存在,外界的存在也就没有什么可取,即没有什么意义了)。又如“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彼和此是正在生成之中的说法。虽然,正在生成也就是正在死亡,正在死亡也就是正在生成。正在适合也就是正在不适合,正在不适合也就是正在适合。适应着是,也就是适应着非,适应着非,也就是适应着是。因此,圣人不遵从这是非的道路,而是用天理来烛照事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又如,“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这个就是那个,那个也就是这个;彼也是一种是非,此也是一种是非;果然是有彼此的区别呢?还是没有彼此的区别呢?)

“鼓盆而歌”见于外篇《至乐》第二章,其中说: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好友惠施去吊唁。没有想到庄子不但没有悲痛,反而敲着盆子唱歌。惠施批评他说:“你与她共同生活这么多年,她又为你生养了孩子,现在,人老了,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你还敲盆唱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在她将要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悲痛呢?但是,当我想到她的元始,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连气也没有,掺杂在迷迷茫茫恍恍惚惚的无形之中。慢慢地变得有了精气,精气又渐渐地变得有了形体,形体又逐渐变得有了生命。今天又变到了死亡。这是同于春夏秋冬四时的规律而运行啊。她已经安安适适地静卧在了天地这个巨大的卧室之中,而我却哇哇地哭号起来,自己都认为这是不通于生命之理的,所以,就不哭了。”这里,透射着庄周的生命哲学。他认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生死为徒,吾又何患?”(《知北游》第一章)。“生之来,不可却,其去,不能止。”(《达生》第一章)等等。庄周的生命哲学,被当代一些研究生死问题的哲学家所引用。他的死亡哲学正确与否,有待哲学家们去评定;但他对生与死的理智的、达观的态度,对后人也许有一点启示。

庄周的生命哲学中表现着他对人世的厌恶与批判的态度。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个骷髅。庄子向它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后就枕着它睡觉了。睡到半夜,骷髅托梦给庄周说:“人死了,就没有君王在上,也无须称臣在下了。没有了四时的事情要做,快快乐乐地在天地间度时光。即使是南面为王的快乐,也赶不上啊。”庄周说:“我请主管生死的司命让你复生,给你骨肉肌肤,给你父母妻子,给你乡邻朋友,你愿意吗?”骷髅深深地、把眉头皱得很紧地说:“我怎么能够放弃南面为王的快乐而重新受那人间的痛苦呢?”(《至乐》第四章)由这里可以看出,庄周认为人世间比地狱更令人恐怖。这里透露着一种对现实的厌弃和批判。

“鱼与非鱼”的故事,反映了庄周的论辩能力。故事见于《秋水》篇最后一章。庄子与惠施同游于濠水的桥上,一条白鱼跃出水面。庄子说:“白鱼从从容容地出来游水,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会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啦。你,本来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理由是很充足的了。”庄子说:“让我们从头说起吧。你刚才说‘你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了,还来问我;我是从濠水上知道的。”这里,庄周巧妙地抓住了惠施的“你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来反驳惠施。意思是,惠施的这种说法是肯定庄子已经知道鱼之乐了。因此用它来反驳“不知鱼之乐”的论点是不攻自破的。

“鼓腹而游”反映了庄周复古的观念。他说:“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此话所在的文章《马蹄》,几乎整篇都是赞美和向往远古时代的。由于向往古代,就又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出对现实的批判态度。

除了这些人们常说的故事外,在《庄子》中,还有一些内容,可以把它当作庄周的故事来看待。其中之一是“惠子相梁”的故事。惠子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周前去看望他。有人就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代替你的相位的。”于是,惠子就产生了恐惧,怕自己的相位不保,就在全国搜查庄子,一连搜寻了三天三夜。庄子知道后,前去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剜雏(属凤凰一类),您知道吗?这种鸟,从南海出发,向北海飞去。一路之上,非梧桐树而不栖息,非竹子的果实而不食用,非甘甜的澧泉之水而不饮用。在这里,有一只鹞鹰抓了一只老鼠。剜雏从它的跟前飞过,鹞鹰抬头望着剜雏说:‘吓!’今天,您又想以您的梁国‘吓’我吗?”(《秋水》第六章)意思是,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据说,在生活中,庄周和惠施是好朋友,书中这样记载,恐怕是借人说事吧。

《庄子·山木》第六章说,一天,庄周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拖着系着麻绳带子的破鞋从魏惠王的跟前经过,魏惠王问他如何困顿到了这个样子?庄周说:“我是贫穷,不是困顿啊。士人身怀道德而不能推行于天下,那是困顿;衣服破了,鞋子有洞了,那是贫穷,不是困顿。这就是所谓的生不逢时啊!君王难道您没有见过蹦蹦跳跳的猿猴吗?它们得到了丹、梓、豫樟一类的高大挺直的树木,在上面攀缘或在藤蔓间跳来窜去,在树上像君王一样。即使是后羿或蓬蒙也不能藐视它们。但是,如果它们来到了柘、棘、枳、枸一类矮小多刺的树丛之间,树枝一有振动,他们就非常害怕。这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筋骨太硬不够柔软的缘故,而是因为它们所处的地势不足以施展它们的能力。今天,我处在昏君乱相之中,而想不受困顿,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这就是比干所以受到惩处的原因啊!”在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庄周的辩才。魏惠王本来想羞臊一下庄周,没有想到却遭到了庄周这样一番反讽。

在《庄子》中,可以看作庄子故事的记载还有论鲁儒士的故事。据《庄子·田子方》所载,有一次,庄子觐见鲁哀公。(作者注:疑原书有误。鲁哀公是孔子时代的人物,比庄子早二百年。)鲁哀公说:“鲁国的儒士很多。很少有修习您的方术的。”庄子说:“鲁国的儒士不多。”鲁哀公说:“我们全鲁国的人都穿着儒服,怎么说儒士不多呢?”庄子说:“我听说,儒士,戴圆帽子的,知道天时,穿方头鞋的,懂得地势。佩戴用五色丝绦系玉佩的人做事当机立断。君子有那种道术的,不一定都穿那种服装。穿那种服装的也未必有那种道术。您假若以为不然,何不向你们全国发一个号令:‘没有这种道术而穿这种服装的,就判他的死罪。’”于是,哀公就向全国发布了这个命令。五天之后,鲁国没有人敢穿儒服了。一天,只见一个穿着儒服的人站在殿门前。鲁哀公立即召见了他,向他询问国家大事,众多难题都没有把他问倒。庄周说,“在鲁国,可以称为儒者的,只不过一个人罢了,能够说很多吗?”

当然,这些记载很可能只是托人言事,但既是《庄子》所记,肯定就是庄子或蒙庄学派的主张或观点了。

在《庄子》一书中,充分地表现了庄子及其门人弟子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是“道”、“无为”、“顺应自然”以及对儒家的一些诋毁的观点等。“道”是庄子的核心思想。但是,“道”是个什么东西,庄子论述得十分玄妙。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第二章)可见,道是有情有信,无形无为的。它高、它深。它可以被人传授,但不能被人接受。它可以被人获得,但不能被人看见。它自成一体,以自身为本元,以自身为根基。在没有天地之前的远古时代,它已经就永恒地存在了。它能生出鬼神和上帝,生出苍天和大地。把它放在天地未生之前也不为高,放在上下四方之下也不为深。它先于天地而生也显不出长久,生长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也不显得衰老。在《知北游》第七章中又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孰知形形之不形乎……”

道既然是自然而生,人们又必须遵从于道,所以就必须顺应自然。因此,由“道”就产生出“顺应自然”的思想。《应帝王》最后一章说了一个极端的故事:南海的天神鲦和北海的天神忽经常在中央的天神混沌那里做客,混沌很好地招待了他们。为了答谢混沌的盛情,鲦和忽就想:人类都有七窍主管视、听、吃饭、出气等功能,而混沌却什么也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一个来吧。于是,他们就每天给混沌凿一个窍。到了第七天,混沌就死掉了。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必须顺应自然,不能违反自然的道理。混沌本来就是混沌的,这是天之所属,不能违反。一旦改变它“混沌”的天性,它就死了。

伯乐相马,因发现了千里驹而传为美谈。但是,庄子却认为“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过也。”(马的真知、本能所以变得像盗贼一样奸诈,那是伯乐的罪过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按《庄子》的观点,马,本来就是自然形态的动物,是伯乐调教了它,“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辔……”使“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而马之死者过半矣。”改变了马的本性,就伤害了马的生命。虽然使它有了人为的能力,但是却违反了马的天性。这是伯乐的罪过啊。

由顺应自然而产生了“无为”的思想。“无为”是《庄子》思想的精髓。在《庄子》中,无处不贯穿着无为的思想。“无为”,顾名思义是无所作为,要求顺天地而活,应自然而生,无思行动,无求所为。《庄子》追求无为,是因为他认为,天地本来是无为的。“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和,万物皆化(两种无为混合一起,就能生化出万物)。”(《至乐》第一章)他还认为,无为可以定是非。庄周是是非不定论者,他说过,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是非是不能肯定的。但是,无为却可以定是非。他说:“吾以无为诚(真正的)乐矣,又俗(可理解为“大众”、“众人”)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天下是非,果未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只有无为才接近生存)。”(《至乐》第一章)

在《庄子》看来,无为是至高至贵的。因为无为能以自保。其中最生动的例子是木匠石评树的故事。木匠石到齐国去的路上有一棵巨大的栎树,但木匠石一眼也不看它。他的徒弟问他,这么大的一棵树,你为什么看也不看一眼。木匠石说:“算了吧,别说它了!这是棵没用的松散的树木。用它做船,就沉;用它做棺材,就会很快地腐烂;做器具,很快就会毁坏;做门窗,就糟烂;做梁柱,就生蛀虫。这是棵没用的树。正因为他无用,所以他才这样长寿啊。”木匠石回到家里,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栎树问他:“你将用什么树来比喻我呢?你要用那些结果子的树来比喻我吗?那些树,因为能长出美味的果子,因此总遭人践踏采摘,弄得大枝子被扯断了,小枝子被扯歪了,这都是因为它们有果实给人们吃带来的苦处啊,所以它们受到了委屈,不能够得到善终。我企求没有用处。假如我有用,还能长到这么大吗?你这样一个松散人,怎么能够懂得松散木的妙用呢?”(《人间世》)这样的观点,同样的故事在《逍遥游》、《德充符》、《山木》中也有表现。这是《庄子》无为思想的重要原因。

不过,“无为”比之于道,仍是“道”为重要。一次,庄周到朋友家做客,朋友杀雁款待他。童子问主人,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要杀哪一只。主人说,杀不能叫的。童子不理解,请教庄周:树因无用而保天年,雁却因不能叫而被杀掉,先生站在哪一边。庄周说:“周将取夫才与不才之间。”因为“才与不才之间,似是而非也……不能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必然的……要想免除罪累,只有游浮在道德之乡。”(《山木》第一章)

庄子的“无为”主张还包含着“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古之畜(包容)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庄子还认为,“无为而无所不为”。“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无为”还包括着“反机巧”。“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有机心与胸者,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者,则神生(心神,神情)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如此说来,庄周的思想是极端消极出世的,其实也不尽然。他虽有众多的出世之论,但仍有些对现实的激愤,如《窃箧》中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等。可见对于庄周也不能简单论之。

庄周曾隐居南华山,因此,《庄子》又被人称做《南华经》。鲁迅说,“文辞之美富者,实唯道家……今存《庄子》。”又说,庄子文辞“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谭正璧曾说,庄子“其文纵横跌宕,奇气逼人。胸宇宏豁,识趣灵峻,极尽变化幽渺之致,实是战国时代惟一文学大家”。鲁迅比较老子和庄周时说:“老子尚欲言无有,别修短,知黑白,而措意于天下;周则并有无、修短、黑白而一之,以大归于‘混沌’。”因此,“中国出世之说,至此乃始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