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2695900000004

第4章 加减博弈:如何让他人接受自己(3)

“谁?”阿尔伯特亲王又问。“维多利亚。”维多利亚女王放低声音回答道。门还是没有开。这时,维多利亚忽然明白了,家是一个只讲爱的地方,这里没有什么女王和臣民,只有妻子和丈夫。维多利亚不得不第三次举起那只刚刚放下王笏的玉手继续敲门。

“谁?”阿尔伯特亲王再次明知故问。“你亲爱的妻子。”维多利亚女王那带着一丝惭愧的声音谦卑而轻柔。

维多利亚女王的话刚刚说完,卧室的门就开了,迎接她的是满含深情的阿尔伯特亲王。

维多利亚女王运用的策略就是加减法中的自减法,她通过不断自降身段,终于敲开了被丈夫反锁的门。虽然世界上绝大多数门是专门为金钱、为权力、为尊荣而开放的,但总有一些门,只有摘下你的王冠、抖落掉外面世界涂在你身上的金粉的谦卑者才能进入,比如爱之门。进不了这扇门,女王就有国无家了。

请求他人帮个小忙——帮助他人维护“自尊心”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发明家及哲学家。作为政治家,他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作为外交家,他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为美国争取到了法国的支持,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作为科学家,他在电学上的成就显著,其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词汇;作为发明家,他创造了双焦距眼镜、里程表和避雷针……然而,除了以上种种发明之外,富兰克林还发现了可以用“麻烦”来赢得对手的尊重。

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州立法机构任职时,一位不友好的立法者常让他头疼不已。那位立法者还公开发表了一篇篇幅很长的诋毁富兰克林的演说辞,措辞尖锐。在那位立法者眼里,富兰克林简直一文不值。

面对这种状况,富兰克林真的有点手足无措了。但几乎是只用了一夜时间,富兰克林就成功地让那位反对自己的立法者转变为了他终生的朋友。

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在解释如何赢得那位立法者的尊重与友情时,富兰克林这样说:

我从没想过要委曲求全来博得他的好感,但一段时间后,我萌发出了用其他方法的念头。在听说他收藏了几部稀世奇书之后,我给他写了一封短信,表示我十分想读一读这些名贵而罕见的书,希望能借其中一本书拜读几日。他一接到我的信,立刻把书给了我。一周后我把书还给他,同时夹了一封十分热情的信,表达了我对书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他的衷心感谢。后来,我们再在国会见面时,他对我说话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态度还很礼貌。此后,他表示愿意随时为我提供帮助。我们成了好朋友,这样的友谊一直维持到他去世。这真是应了那句格言:“为你做过好事的人,比之受过你恩惠的人,更能为你提供再次的帮助。”

多年后,乔恩·杰克(JonJecker)和大卫·朗迪(DavidLandy)通过实验证实了富兰克林的说法。他们先把参与实验的所有人分为两组,让两组人都从乔(乔恩·杰克的实验助手)那里赢一些钱。然后乔向其中一组实验人员提出了归还所赢的钱的要求,而另一组人员则未被提以这样的要求。最后,由所有参与实验的人以匿名方式表达是否喜欢乔。

杰克和朗迪发现,那些被要求还钱的人对乔更具好感。实验表明,富兰克林的这一心理策略是正确的,虽然他的观点看上去并不符合逻辑。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当他人拜托自己帮个小忙时,自己通常会非常高兴,特别是当他人所恳求的东西又恰恰是自己最拿手或最得意的东西时,尤其会感到高兴,人就是这样。

富兰克林的这一策略正好契合了普遍存在于人类天性中的这种潜在的需求,所以,它才取得了如此巨大而明显的成效。

富兰克林通过向那位立法者借书这一小小的举动,已经在向对方暗示自己十分推崇他,从而主动将自己放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无形中抬高了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这样,那位立法者就好比是高高在上的惠恩于天下大众的救世主,而富兰克林只是乞求他给点帮助的普通民众。这就很好地满足了对方“受尊重的心理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便是:富兰克林通过借书激发了对方的“自尊心”,而维护“自尊心”的欲望是人类所有欲望中最强烈的。所以,在既能让他人满意,但又不会很麻烦他人的情况下,我们主动请求他人的帮助,就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怎样借钱最省事

加减法策略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谋略之中,如果说“登门槛效应”是加法策略的一个表现形式的话,那与之相对应的将其道反而用之的“留面子效应”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减法策略。

“留面子效应”(DoorInTheFaceEffect),是指人们在向别人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之前,先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待别人拒绝之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比较小的要求来,别人答应自己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向别人借钱不管对谁来说都是个难题,然而如果能够巧妙运用“留面子效应”,你就会发现它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试想一下你找朋友借100元钱的情景。你可以这么问:“嗨,老朋友,借我100块钱花花吧?”

照这样问,你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借钱做什么?我还缺钱用呢!”

可是,如果换种说法:“老同学,我最近手头很紧,借1000块钱给我救急,行吗?”

“什么?我哪有那么多,我也正用钱。”在朋友拒绝了这个要求后,你再提出只借100块钱的要求。这样一来,朋友就比较容易答应借给你了。美国心理学家查尔迪尼曾经进行过这样一项实验。

在实验中,查尔迪尼先要求20名大学生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大学生们断然拒绝了。

随后,查尔迪尼又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让这些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结果这次有50%的人接受下来。而当他直接向另一些大学生提出这个要求时,只有16.7%的人同意。

其实,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这从被直接提要求的大学生中只有16.7%的人表示同意便可以看出来。但为什么把这个要求放在另外一个较困难的要求之后,就会有50%的人接受呢?

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首先,第一个很大的要求与后面一个小一点的要求形成了对比,让人更容易接受那个小一点的要求。其次,当一个人拒绝别人后,心里总会有一种歉意,而此时你再提出另一个请求,作为对你的让步做出的回应,他也会做出相应的让步。

现在我们又学到了一点,那就是——如果对某个人提出一个很大且被他拒绝的要求后,接着再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这就是我们所要讲的“留面子效应”。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鲁迅也曾提到过这一效应,在杂文《无声的中国》里,鲁迅这样写道: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

许多人正是利用这种策略去影响他人,当他们想让别人为自己处理某件事情之前,往往会先提出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要求。待别人拒绝且怀有一定的歉意时,再提出自己真正要对方办的事情。由于前面的拒绝,人们往往会为了留住面子而接受随后的要求。

精明的商家也经常使用这种策略。每逢新装上市,各品牌都贵得让人咋舌,毕竟,并不是每个人的腰包都那么让人有底气啊。可你偏偏就信赖这个牌子。凭心而论,薄薄的一件衣服不值那么多钱,但权衡一下,若能便宜一点,就冲着这牌子也要把它买下来!

你的这点心思商家是非常清楚的。他们适时制造出各种名目,使出他们的杀手锏——打折。5折、7折,折扣打花了你的眼,也平衡了你的心理:毕竟只花了一半的钱就买了名牌产品呢!打折正是商家屡试不爽的“法宝”。

一个9岁小孩的谋略

中国男人的长辫子和中国女人的小脚板是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历史“特产”,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其遗产远远不只是这些象征着中国愚昧、落后的旧的传统道德观念,还有先辈留给我们的几乎人人都会用的谋略。

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收养了亲戚家的一个男孩。一天,男孩看见自己的养父坐在院子的角落里一边抽着闷烟,一边唉声叹气,便关心地上前问道:“爹,你遇上什么烦心的事了吗?”

“一个9岁的小毛孩,告诉你也无济于事,去找伙伴们玩吧,别管大人们的事。”

“你还没告诉我呢,怎么就知道不管事。说给我听听嘛!”男孩哀求道。

经不住男孩的再三纠缠,养父道出了自己心中的苦水:“我特别想有个自己的孩子,跟你也可以做个伴啊,可你娘怎么也不同意。”

“原来爹是为这事发愁啊,这好办,我有办法,保证娘明天就会同意。”男孩一说完,就连蹦带跳地跑出去找同伴们玩耍了。

第二天早晨,刚吃完早饭,男孩就拿着一把尺子一本正经地在屋子里量来量去。养母从外面进来,看见忙忙碌碌的养子很是不解:“你在干吗呢?”

“我先量量这屋子的大小,看等我长大了,这房子能卖多少钱。”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你把房子卖了,那我和你爹住哪儿啊?”养母继续问道。“那我可管不着了。”男孩放下手中的尺子,抬起头看着养母脸上诧异的表情,他知道自己的方法管用了。就在当天晚上,养母宽衣上床,小声地对丈夫说:“孩他爹,我们要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吧。”

这就是一个9岁小孩子使用的谋略,他用一个预期要用的减法(不孝顺养父母),成功说服了自己的养母去做一件她原本不愿意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