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2706800000027

第27章 用人之道

比尔·盖茨没有大公司总裁常有的威严和高高在上的作风。他当然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有时甚至十分严厉,但他却决不会因别人冒犯他而记恨在心。

他不喜欢人人都当应声虫,有时甚至会假装反对某人的意见,以试探对方是否真的对自己的意见有把握,并且不惜因此冒犯自己。

比尔·盖茨对下属在工作上的要求是异常严格的,他对鲍默尔就是一例。鲍默尔可称得上是比尔·盖茨的挚友,他们曾经在哈佛大学同窗学习。他毕业后,又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没等拿到学位就去一家公司跑销售,在经营上和软件设计上都有独到之处。他于1980年来到微软,担任总裁特别助理,是比尔·盖茨的得力助手。然而,即使像鲍默尔这样的资深人物,一旦工作上出了差错,比尔·盖茨也要对他大发雷霆,甚至要炒他的鱿鱼。

微软公司招募人才的对象,主要是美国的17所大学,加拿大的四所大学和日本的六所大学。他们总会不时派人到这些学校去物色人才。

微软公司招募人才的标准,除了智商要高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要求。他们希望自己的员工能满负荷地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能直截了当地谈论自己的看法而不遮遮掩掩。

一旦微软公司初步看中某个学生,就会向他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灵活多变的,富有开放的色彩。哪怕从学生回答问题的声调中他们也能看出一些东西,比如此人是否精力充沛,自我期望值是不是太高。微软公司的人才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他们把这些来自名牌大学,经过严格考核的高素质人才视为自己的一笔财富。到1983年,全公司已有雇员450名,其中100名为程序员。这些人继承并保持了自阿尔伯克基创立公司以来具有的典型作风:疯狂地工作,也疯狂地玩乐。程序员完全是由比尔·盖茨和鲍默尔亲自挑选,在公司享有许多特权。

即便是刚离开学校来到公司的程序员,也有自己的一间独立的办公室。一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得意地说:“在微软公司里,软件工程师得到了一切最好的东西,打从第一天上班起,你就拥有自己的办公室,这实在太好了,对新手也如此待遇的公司,再也找不到第二家。对于一个刚刚跨出校园的学生给予这样的待遇,才能把世界上最著名大学的高材生网罗到手。”

比尔·盖茨不仅对每个年轻人的相貌都谙熟于心,而且对他们的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都能如数家珍般地倒背如流。有一次,比尔·盖茨同一名高级经理到一处工地去,行经停车场时,他毫不迟疑地向那位经理讲出哪辆车的主人叫什么名字。这并非比尔·盖茨有意去记住这些号码,只不过因为他同那些程序员混得太熟,而且对他们非常关注而已。比尔·盖茨希望他的程序员跟他一样,每周工作60~80小时。一位程序员感慨地说:“你身处这样的环境,身边所有人都如此刻苦,就连掌管这个公司的人也是如此。因此你也不得不这样做。”在微软公司,人们艰苦工作已蔚然成风,甚至大有走火入魔的趋势,以至有时比尔·盖茨反而得招呼大家悠着点,可小伙子们仍然充耳不闻。这时候,比尔·盖茨就不得不使出他的绝招,把房门锁上,强制大伙休息。

程序员们的努力是有回报的,他们都被纳入了公司股票分配体系之中,公司股票一上市,他们全都成为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