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百家姓(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2721700000003

第3章 赵zhào

【历代名人】

赵武灵王:战国时赵国君主,积极倡导改革,推行“胡服骑射”政策,使赵国成为强国。

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

赵奢、赵括父子:赵奢善用兵,因功被封马服君。赵括善于纸上谈兵,短于实践,被秦名将白起击败于长平,四十万赵军被活埋。

赵普:蓟(今北京市西南)人,北宋初期的贤相,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誉。

赵孟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代杰出书画家,其笔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对后世影响甚深,人称一代宗师。

赵之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末三大画家之一,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影响甚深。

【姓氏溯源】

赵姓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出自嬴姓,是古帝王少昊的后裔。赵姓的具体祖先是少昊的裔孙,造父。据说,造父是西周时着名的驾车能手,曾经在华山得到过八匹骏马。他把八匹马驯好以后,一起献给了周穆王。周穆王用这些马,配上上好的马车,让造父驾驶,到处游玩。有一次,他在昆仑山遇见了西王母,流连忘返,呆了好几年。直到听说徐偃王造反,率领三十六个诸侯国一起进攻周都,才慌忙让造父驾车返京。由于造父驾车及时赶回,才让周穆王平定了叛乱,穆王因此把赵城封给了造父作为食邑。从此,造父的后代就住在赵这个地方,并把赵作为姓氏。

另一支为少数民族改姓赵氏。

赵姓早期都是在北方发展。公元前四零三年,赵国建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直到公元前222年,被秦国所灭。从秦朝开始,赵姓就逐渐向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发展。到清朝康熙年间,赵姓进入台湾。赵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洪洞、天水、邯郸、东武、南阳、金城、下邳、四川、新安、敦煌、常熟和上饶等。

“百家姓”编于宋朝,皇帝的的姓氏是国姓,所以放在第一。“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