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2749900000019

第19章 性格论

Vériét真,或真理,或中国古哲所云止于至善,或亦可谓之道,乃是人感觉想象之一种标准,为人类精力所赴之最高目的,故亦即科学、文学、艺术之共同目的。人类智慧活动各有其倾向,工作各守其本能。于是,文艺与科学各就其领域,以探索研究真理。于是,工作者各自有其工具,如音乐家应用高低之音阶,画家用深浅之色彩,舞蹈用屈伸之姿态,而科学家用积量之等差。因此,宇宙万有为此三种人分析、抑碎、融会、配搭,以发掘造化之神秘与人力之奇妙。吾今拟述吾艺术家所应用之唯一原料“性格”。造化与人性概可分为三种性格,即阴阳、刚柔及其中间性格。如直属刚,曲属柔,热属阳,而寒属阴。但其间有温,或波浪纹之线,则其中间者也。

此仅为笼统之性格,尚非本文所立论之主意也。近代中国作家恒忽略抽象名辞之真义。如性格(Caractère),往往误当作个性(Personnalité)。其实,个性应释作中国“太上有立德”之德,乃从铁砂中冶成之纯钢,非原料中兼包善恶美丑之性格也。

纯钢在铁砂中,纯糖在植物中,纯盐在水中。艺术当务之急乃在获取此包含丰富美质之原料,而撷冶、提吸其精英,从粗暴中得雄壮,从琐碎中得博丽,从平淡中求冲逸,从凌乱中致娴雅。更从而使之升华上达庄严、静穆、高超之至德,即至善尽美,人类功能可跻之极度。运以吾人精妙之思,使此诸德交响合奏,约之以和,乃行媲美造化之伟大艺术品。证以作品,如周公、庄姜之诗,左传之写,郑子产中庸说诚,王羲之书法,陶渊明之抒情诗,司空图之诗品。欧洲艺术,则若巴尔堆农额刊、米开朗琪罗之《摩西》、拉斐尔《雅典学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吕特《出发》,皆德之大成,金声玉振,由有我以至无我,所谓与天地合一。

美不必出于一致,善不必出于一途,因各个性格之不同也。如美味,有以脆,有以酥,有以嫩,有以厚,有以清。而必求其极致。但艺术家之成功或天才之形成,必自臻一。最重要之德曰和(Harmonie)。

艺术家天秉之性格,自然易为造化中相类之性格所激动,而有以表现。天秉有厚薄,即天才之大小也。顾教育之功,可以人力补其不足,唯于原秉赋者无功。

故欲完成一己,亦可谓发挥个性,除洗练其德性、淘汰砂砾以外,必须兼备其相反性之一面,如能刚而不能柔,能大而不能小,则将缺乏德之和。盖此艺者,用钢而已,非无柔也;显其大而已,非不能小也。故仅有一面不得谓之全,且往往觉其残废,不可不知也。

1941年4月1日槟城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