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察秋毫的故事
2758800000095

第95章 完璧归赵

战国后期,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得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便提出用十五座城来和赵国交换,目的是试探赵国的虚实,制造吞并赵国的口实。

秦国别有用心的要求,给赵国君臣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无形中也为蔺相如步入仕途,展示政治才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赵惠文王接到秦王以十五城换玉璧的来信后知道秦王包藏祸心,便与大臣们商议对策。有人建议:派一智勇双全之人带璧去见秦王,见机行事。宦官缪贤奏道:“臣下舍人蔺相如足智多谋,可当此任。”赵王便命蔺相如出使秦国。

蔺相如来到秦国,晋见秦王,相如将玉璧献上。秦王见玉璧晶莹剔透,浑然天成,十分高兴。欣赏一阵后,又交于身旁美人和近侍把玩。相如见秦王并无用十五城换玉璧的诚意,便心生一计,上前说道:“这璧上有点微瑕,请让我指与大王看。”

秦王不知是计,将璧交给相如。相如手捧玉璧,连退几步,背靠柱子,大声道:“这‘和氏璧’乃天下至宝。今见大王将宝璧随意交与近侍和美女把玩,用来戏弄于我。足见大王毫无诚意。我已将璧收回,如大王逼我太甚,我便将头和璧一同撞碎在这根殿柱之上!”秦王怕真的撞碎宝璧,连声道歉,并召来主管大臣,指着地图上的十五座城,说一定交给赵国。

相如此时清楚秦王用的是缓兵之计,自己不妨将计就计,免得失去玉璧。于是,又对秦王说:“大王如真有诚意,应斋戒五天,举行隆重的受璧换城仪式,那时我再将璧奉上。”秦王无奈,只得答应了相如的要求。相如趁秦王斋戒的时候,化装出城,抄小路悄悄回到了赵国。

五天斋戒之后,相如又来到秦国王宫,昂首对秦王说:“秦国自穆公以来,先后有二十个国君,办事多不讲信用。如今,我也怕受大王的骗,所以已将玉璧送回赵国了。秦强赵弱,大王只要派个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刻派人前来献璧。如果大王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敢欺骗秦国而把璧留下来呢?我欺骗大王该死,就请把我扔到滚开的锅里吧。”

骄横的秦昭襄王一反常态,说道:“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送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放他回赵国。赵王怎能为一块璧而得罪秦国呢!”

蔺相如大智大勇,不辱使命,被赵王封为上大夫。后来,秦国没有割城给赵国,赵国也没有把玉璧送给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