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豺折箭
“典源”
《魏书·吐谷浑传》: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释意”
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让儿子们各自拿过一支箭来,他把每支箭都轻易地折断,扔到了地上。过了一会儿,阿豺又让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也拿一支箭并把它折断。慕利延毫不费力地就折断了。阿豺又让他拿十九支箭来并同时折断。慕利延竭尽全力,怎么也折不断。阿豺总结说:“你们知道了吧?单独一支容易折断,聚集起来就难以摧毁了。只有大家万众一心,同心协力,我们的江山才会牢不可破。”
“含义用法”
后世用阿豺折箭的典故说明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阿斗
“典源”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释意”
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是个出了名的庸碌之辈。阿斗刚刚登上皇位时有诸葛亮等旧臣全力辅佐,还可以维持下去。诸葛亮死后,蜀国越来越衰弱,朝政日益腐败,最终被魏国打败并吞并了它。
那时,魏国由司马昭专权,魏主曹奂不过虚有其名。刘禅投降魏国后,司马昭叫来刘禅对他大加训斥,然后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住宅,拨给费用,供他享乐。
刘禅开始以为司马昭要杀他,谁知反而受封,不过是离开了故都成都,迁往魏都洛阳,刘禅这才安心。第二天亲自到司马昭府里向他谢恩。司马昭设宴招待他。在宴会上,宾主一起欣赏了魏国的歌舞。原蜀国的官员很是难堪,只有刘禅看得很高兴。司马昭又让人表演蜀国的歌舞,蜀官们更是伤心落泪,而刘禅却嬉笑自若。司马昭也颇感叹,问他是否思念自己的故国,刘禅却认为这里很让他快乐,他一点也不留恋故乡。
“含义用法”
后人用“阿斗”的典故讥笑不争气、没出息、不能守业的人;又用“乐不思蜀”的典故形容其留恋异地,不思故土。也作“刘阿斗”,“扶不起的阿斗”等。
爱妾换马
“典源”
唐李冗《独异记》:“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
“释意”
东汉末年,丞相曹操的第三个儿子叫曹彰,他从小不喜欢读书,而喜欢学习武艺。长大后,性格豪爽,膂力过人,擅长骑马射箭。曹操曾经训斥他说:“你不读诗书,只喜欢骑马击剑,这是匹夫之勇,将来谁看得起呢?”
而曹彰内心却认为男儿应当像卫青、霍去病(均为西汉名将)一样,率领铁骑纵横边戎,驱除鞑虏,建功立业,这才是真正的大事业。
曹彰十分喜欢战马。他平常骑的是一匹从西域大宛国买来的汗血马,奔驰起来疾如追风。一天,曹彰带着侍从出城打猎,遇见一个年轻的猎手骑着一匹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的雪练白马飞驰在猎场,那猎手一箭就射中了一只野兔。曹彰上前结交,打算骑上对方的白马试试。
那猎手也是一位贵胄子弟,他看到曹彰的气派,非常人能比,忙问他的出身。得知是曹三公子,便答应让他试马。
曹彰接过缰绳,纵身跃上马背,两腿轻轻一夹,那雪练马顿时撒开四蹄,在光洁的大路上狂奔起来。他在猎场奔驰一周,回到原地后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世上难得一见的好马。
他想商量着买下猎手的白马,但猎手面有难色,不肯割爱。
曹彰决定不再打猎,盛情邀请猎手来到自己府中,设酒相待。席间,曹彰召来一群年轻的歌妓,一个个都长得很美,曹彰提出愿意用其中的一位美妾来与白马交换。
猎手对美貌歌妾十分动心,于是他挑选了一位最美的歌妓,以此来与白马交换。
从此,曹彰给这匹骏马取名“白鹘”并用它取代了原来的汗血马。他曾骑着它北征乌桓,大胜而还。当他骑着“白鹘”凯旋而归时,连曹操都高兴地称赞他立了奇功。
“含义用法”
后来,“爱妾换马”这一典故用来借指马的名贵;或者形容人的倜傥风流;或者泛指宝物互相易换。
安居乐业
“典源”
《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又见《汉书·货殖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此据《老子》。
“释意”
老子所处的年代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当时,阶级斗争非常激烈,人民不满意自己的“食”、“服”、“居”、“俗”、不“重死”,纷纷武力反抗,一时之间,战争频频发生。
老子想象出了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世界,建立一个国小人少的社会。这个社会不讲究物质生活,不用提倡精神文明,人民没有大的智慧,满意于朴素、简单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就会使他们觉得饮食香甜,衣服美好,住宅安适,一切生活很安乐。
老子的这种想象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一种倒退。但他的动机是反对奴隶制,反对一个阶级剥削压迫另一个阶级。从这一点来看却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含义用法”
用此典故喻居有定所、乐于工作的社会安乐蓝图。
安贫乐道
“典源”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又见《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仰慕之。”此据《论语》。
“释意”
春秋末期有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叫孔丘,他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即“忠恕之道”。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刑杀。他的学说对封建统治有维护的作用。在孔丘的学说中,劝人安贫守法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他曾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并把这个作为标准来衡量他的学生品行的好坏。
相传,孔丘教过的学生有三千人,其中七十二位贤人最有名。在这七十二人中,有一个孔丘最为得意的弟子叫颜渊,就是一个安贫乐道的典范。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丘曾称赞他说:颜渊真是贤德啊!
他虽然贫居陋巷,只有一小竹篮子干粮,一瓢水,也从来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含义用法”
“安贫乐道”后来多指虽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剥削阶级提出的一种骗人的思想,意思是要人们安于穷苦生活,愉快地接受他们的统治。
安于故俗
“典源”
《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释意”
商鞅名公孙鞅,因是卫国人,又被称作卫鞅。因为变法有功,他被秦国国君赐名商鞅。
商鞅十分擅长研究刑法。他在魏相公孙座手下当中庶子时,得到公孙座的赏识并被举荐给魏惠王,但魏惠王没有重用他。
公孙座死后,商鞅投奔秦国。秦孝公与他谈了三次以后,觉得他很有本事,便任命他为左庶长,让他制定变法的新法令。但朝廷的一些大臣不赞同商鞅的作法,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大臣甘龙说:“古代的圣人都是不改变民俗而教导他们;智慧的君主也是不变换法令而治理国家。这样不必花费很大力气,按照旧的法令办事,官吏熟悉,百姓也习惯,没有必要非变法不可。”
商鞅驳斥甘龙说:“你的观点不对。平庸的人才习惯于老习俗,对于这样的人,不能与他们谈论变法、革新的道理,因为他们的思想过于保守了。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怎么可以不思改变?贤者智人作法更礼,而愚人不肖者不明变通,才阻拦限制实行变法!”
大夫杜挚也反对商鞅说:“反正效法古人和遵循古礼是不会出现过错的。”
商鞅针锋相对,批驳他说:“治理国家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更没有一套固定的办法。商汤和周武都没有效法古制,却得了天下;夏桀和殷纣遵循古法,却灭亡了。所以说,遵循古法也可能出错,违反古例也可能成功。”秦孝公赞同商鞅的观点,坚决地支持他改革法规。不久,商鞅制定了一套新法令,比如百姓五家为一保,十保相连;一家犯罪而九家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罪;投降敌人的要斩首,私藏罪犯的要判罪;有功的封赏进爵……新的法令施行之后,效果很明显,十年之内,秦国的社会安定,山无盗贼,道不拾遗,家富人足,百姓安居乐业。秦孝公提升商鞅任大良造,商鞅又将秦国划分为三十一个县,设置县令、丞等官吏,丈量土地,统一量器,使秦国在诸侯国中称霸一时。
“含义用法”
“安于故俗”意思是安于老一套的习俗,用以形容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求革新。
暗箭伤人
“典源”
《左传·隐公十一年》,又见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伤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以不备也。
“释意”
郑庄公派兵攻打许国,出征前任命颍考叔为大将,公孙子都和瑕叔盈为副将。子都没有当上大将,心中极为不满,他内心嫉妒颍考叔,不听从他的指挥。
颍考叔作战勇猛,身先士率,杀了敌方大将数名,立了大功。许国军士抵挡不住,撤回城中,坚守不战。颍考叔命令士兵用土垒台,以便跳墙进攻取得胜利。垒台完毕,颍考叔手执武器,跳上城头,进行厮杀。正在此时,公孙子都暗中竟下毒手,对准颍考叔暗放一箭,正中背心,颍考叔滚下城来,立即身亡。瑕叔盈以为颍考叔被敌人射死了,急切率领士兵冲上城头,猛打猛攻来为他报仇。不久城被攻破,许国战败,敌兵纷纷逃亡,许庄公也扮成百姓投奔了卫国。
“含义用法”
人们把公孙子都那种卑劣行为叫做“暗箭伤人”。后人用“暗箭伤人”比喻暗中用阴谋诡计伤害别人。
霸道
“典源”
《史记·商君列传》: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甚也。”
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疆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释意”
春秋战国之交,很多小国纷纷被大国吞并。宋国、鲁国虽然没被兼并,却也默默无闻,以弱国自居。越国自从勾践灭了吴国之后,慢慢地也衰败了。于是,只剩下七个大国势均力敌:齐、楚、魏、赵、韩、燕、秦,也叫“战国七雄”。自从齐威王朝见天子之后,楚、魏、赵、韩、燕五国就公推齐威王为霸主。只有秦国在西方,被中原诸侯看作戎族,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也确实比中原落后。接着又被魏国打败,夺走了河西。这种形势逼得秦国也不得不有所改革。到了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即位的时候,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国开始强盛起来。新君秦孝公认为秦国已经有了些力量,就打算向中原伸张势力。他对中原各国冷落自己十分不满,便下决心一定要把秦国治理好。于是他下令广求贤能之士。
秦孝公的礼贤下士,招来了一个卫国人,叫公孙鞅,又叫卫鞅。他擅长研究刑法,曾经做过魏国相国的门客,但是没被重用。这回他到了秦国,托秦孝公的一个宠臣景监把他介绍给秦孝公。他先跟秦孝公说了一大篇道理,比如仁义道德、尧舜汤等,使秦孝公大打瞌睡。
第二天,秦孝公埋怨景监介绍的人太迂腐,讲的道理不切实际。景监把这话告诉了卫鞅。卫鞅请求再次拜见秦孝公。
五天之后秦孝公勉强答应接见卫鞅。这回卫鞅见了秦孝公就说:“我上回说的是王道。主公要是不喜欢这个,我还有霸道呢。”秦孝公一听“霸道”,十分感兴趣地说:“倒不是我反对王道,只是成效太慢,我等不急,你说说富国强兵的好办法吧。”卫鞅说:“我的霸道能叫秦国马上强大起来。王道在乎顺应民情,慢慢地教导人民;霸道可不能这样,不能总是顺着他们的意思,要用力改变他们的习俗。没有见识的男女们只是得过且过地贪图眼前的好处,看不到以后的幸福。相反的,有魄力的国君眼光远大,他的计策是要顾到将来的。一般人就是不懂得这一点。他过惯了苦日子,反对改变。实行霸道就得有决心,老百姓喜欢的事情,不一定马上就做;老百姓不喜欢的事情,要做的还得做。等到改革有了成效,老百姓得到了好处,他们才会明白。”秦孝公说:“只要你有富国强兵的好计策,我就想办法叫他们服从。”卫鞅说:“要想富,就得发展农业;要想强,就得奖励将士;有了重赏,老百姓就能够拼命;有了重罚,老百姓就不敢犯法。有赏有罚,朝廷才有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秦孝公认为他说的对。卫鞅说:“不过要富国强兵,就得信任人,使他能一心一意地去干。”他要求秦孝公下定决心,考虑清楚,要干就干到底。卫鞅说到这里,就要告辞了。秦孝公说:“别忙,我正听得起劲,你怎么不往下说了呢?”卫鞅故意吊秦孝公的胃口,他和秦孝公约定三天后再把计划说出来。
秦孝公急着想知道卫鞅的下文,第二天去请他。卫鞅坚持要等三天。秦孝公只好耐着性子,又挨了两天。他一听说富国强兵的霸道,就急着要试试。到了约定的日子,卫鞅就把怎么样改革秦国的计策说出来。君臣两个人一问一答,谈了三天,秦孝公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秦国的贵族和大臣们听说后,大加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秦孝公左右为难,他赞成卫鞅改革,但怕反对的人太多,自己刚即位,闹出乱子,只好把计划推迟了两年。他特意再叫大臣们议论变法。甘龙和杜挚出来反对。反对的理由是:风俗习惯是大家所熟悉的,不能改;古代的制度必须遵守,否则会亡国。卫鞅对他们说:“贤明的国君要改变风俗习惯,这样才能带来更多的方便。古代的制度也许正适合古人的需要,后来别的都改变了,以前的制度也就没有用了。成汤和武王改革了古代的制度,国家强大起来;桀王和纣王依循旧礼,却亡了国,所以不学古人也能成功,死守礼法也会亡国。古人有古人的制度,今人应当有今人的制度。要想国家强盛,就得改革制度。死守古法,难免亡国。”秦孝公十分赞同商鞅的观点,他马上就任命卫鞅为左庶长,坚决支持他变法。变法再没人反对,终于得以施行,使秦国在诸侯国中成为霸主。
“含义用法”
霸道,霸主成就大业的谋略。卫鞅运用谋略,步步为营,精心策划,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霸陵呵夜
“典源”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释意”
西汉时期的大将军李广,在与匈奴的交战中屡立奇功,声名显赫。匈奴人很怕他,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有一次李广战败被俘,拼命想办法逃出来,但按当时的法律是犯了大罪,该被杀头。但皇帝念他功劳大,只是罢了他的官,贬为平民,很多年都闲居在蓝田南山中。
有天夜晚,李广带了一个随从出去射猎,与人喝酒喝到深夜才回家。归途中路过霸陵亭,遇上了霸陵县尉。县尉也喝了酒,醉醺醺的。当时的规定是夜晚不准在外行走,县尉就斥令他们不许再往前走。李广的随从很不服气,就对县尉说:“你知道这是谁吗?这是原来的李将军呵!”
县尉却不以为然,他大声叫道:“就算是现任的李将军,也不能违反规定夜间行路,更何况是原来的李将军呢。”
名满天下的李广也在县尉面前毫无办法,只好与随从在霸陵亭住了一夜,第二天天亮才回家。
“含义用法”
后人用“霸陵呵夜”的典故形容人失势后受到欺凌冷遇;也用来抒写失势后的郁闷心情。
霸王别姬
“典源”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垓下,兵尽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意”
楚汉争夺天下,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围困在垓下,眼见敌军越来越多,包围越来越密,而项羽的士兵不断逃亡,项羽感到日暮途穷,十分沮丧。
夜晚来临的时候,项羽在帐中听到一阵“呜呜”的笛声随风飘来,那笛声忽高忽低,如泣如诉,好不令人凄惨!
这是楚国的音乐,项羽以为楚国的土地已经全部被汉军占领了。这时,他听到兵营中传来痛哭的声音。项羽不禁叹息楚军将要灭亡了。
于是他叫来美人虞姬,项羽唱了起来:“力能拔山啊气盖当世,时道不利啊骏马不奔驰。无可奈何啊无可奈何,虞姬呀虞姬,你又怎么办?”这歌声慷慨凄凉,催人泪下。虞姬也跟着反复地唱起来,唱了一会儿,虞姬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拔剑自杀。而项羽站在一旁,不停地流泪。
他的手下也都悲痛欲绝。
“含义用法”
后世以“霸王别姬”的典故形容英雄末路时的悲壮情景;又用“四面楚歌”、“垓下之围”等典故形容穷途受困,四面受敌,处境孤危。也作“拔山曲”。
白虹贯日
“典源”
《史记·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自畏之。
“释意”
战国时,燕国太子丹请来了一个叫荆轲的刺客,叫他去刺杀秦始皇。一天,荆轲对太子说:“为了报答太子对我的恩情,我愿意尽全力去刺杀秦王。我准备带上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和樊将军的头颅去秦国,这样,秦王必然接见我,我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杀死秦王。”
太子丹却很犹豫,认为樊将军来投奔自己,不忍心割下他的头颅。
等太子丹走后,荆轲私下见了樊将军,说服他自杀取得了头颅,然后用一个盒子把它装好。又在赵国购得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淬上毒药。于是,荆轲带着樊将军的头颅、燕国督亢的地图和赵国匕首准备出发。
临行的那天,燕太子丹看到荆轲迟迟不肯动身,就催促他。荆轲不高兴地说:“我本想等一个朋友,但迟迟不来。既然太子催促,那我就动身吧!”说完,荆轲愤然登上车子,不辞而别。此时,太子丹发现一道白色长虹横跨在蓝天之下,他很吃惊,叹息说:“看来这次行动不能成功啊,白虹预兆不祥的事情!”
后来荆轲刺杀秦王果然没有成功,太子丹沮丧地说:“我早已经预料到了!”
“含义用法”
后世以“白虹贯日”表示不祥的征兆。
百战百胜
“典源”
《孙子·谋攻》: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释意”
《谋攻》是《孙子兵法》上卷的第三篇。主要主张用计谋来使敌军屈服。
孙武说:“打仗时取胜的方法中迫使敌人全国投降是上策,起兵去攻打是下策;迫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军(古时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就差些;迫使敌人全旅(古时以五百人为一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差些;迫使敌人全连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连就差些。因此,要想每次打仗都取胜,只有在交战之前,就让敌人处在一定会失败的地位才是好的方法。”
“含义用法”
“百战百胜”就是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即每战必胜。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每战必胜,所向无敌。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典源”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注: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释意”
魏明帝去世以后,把幼子曹芳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可是,司马懿一直就妄图夺取曹氏江山,而曹爽又制服不了他。当时,有一个人叫曹,是曹氏宗室的人。他了解当时曹氏所处的境地,就给曹爽上书,论述历代皇族统治灭亡的原因,奉劝曹爽不但要同本姓的族人建立亲近的关系,而且要与异姓有才干的人建立友好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巩固曹氏的统治,即使有什么变故,也能维持。
曹劝道:“没有泉水,河流就要干涸;树根腐朽,树叶就要枯萎。枝繁叶茂,树根才能得到庇护;枝条凋零,枝干也就孤立了。所以人们常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虫的足多,即使死了也可以维持身体,而不倒下。这句话虽然言浅,但意味深长。”
“含义用法”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用以比喻已经败落的事物,但在一段时期内,尚能维持某些兴旺繁荣的景象。
班荆道故
“典源”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亦名椒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获罪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以草或荆之枝叶铺地,以为坐席。班,布、铺。荆,一说谓草,一说谓木。)相与食,而言复故(指返回楚国事)。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
“释意”
伍举,又名椒举,春秋时楚国大夫,与蔡国大夫声子(即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的父亲伍参同声子的父亲子朝,也是好朋友。两家是世交。
伍举娶了王子牟的女儿。王子牟受封于申(楚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县北),所以称为申公。申公犯了罪,偷偷逃跑了。当时有人谣传是伍举给他通风报信。伍举不免害怕起来,逃到邻国郑国躲藏起来。
伍举觉得在郑国不安全,准备逃到晋国。在郑国都城的郊外,遇到了出使晋国的声子,双方都出乎意料,当然非常高兴。
伍举谈了自己逃出楚国的原因、经过和今后的打算。声子听了,为他感到不平,劝伍举暂时且到晋国去住一个时期,自己再想法让他回国。
声子在晋国办完事来到楚国,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子木(即屈建)接见他,并向他了解晋国的一些情况,子木问声子晋国和楚国相比,哪一国强时,声子认为晋国有很多楚国逃去的人才。接着,声子列举了析公、雍子、子灵、贲皇等几个投奔晋国的楚国人才,指出楚国因为内政腐败,流失了很多人才,并且指出,楚国过去几次被晋国打得大败,都是由于这些人在为晋国设谋划策的缘故。子木听了,恍然大悟。声子趁此提出伍举的事,认为那完全是忌妒他的人恶意造谣,致使人才被吓走。子木当即下令,恢复伍举的名誉和爵位,又派了伍举的儿子椒鸣立刻把伍举从晋国接回。
“含义用法”
人们形容老朋友途中相逢,不拘客套礼节,自由叙谈旧情,就叫“班荆道故”。“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这句话,也有人说作“惟楚有材,晋实用之”。成语“楚材晋用”就是从这句话简化而来的,形容本国、本地、本单位的人才自己不会用,而任其外流,让外国、外地、外单位利用。也作“班荆”、“班荆道旧”、“感叔举”、“席地班荆”等。
半部论语
“典源”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太宗尝以此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释意”
赵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曾在赵匡胤任后周的同州、宋州节度使的时候,在赵匡胤手下担任推官和书记的职务,深得赵匡胤的赏识,被认为是十分难得的人才。
公元960年,赵匡胤以北汉和辽国联合南侵为借口,把军队带到陈桥,在赵普的协助下,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赵匡胤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赵普先被任命为枢密使,后为宰相。
赵普学问不多,对政事力不从心,皇帝劝他多读书,过了不久他的学问便大有长进。赵普在宰相任上,向宋太祖提出了选拔各地精兵充当禁军,削弱地方武力,经常变换军队防地,削弱拥有重兵的大将兵权等建议,都被太祖采纳,对宋朝初期天下安定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继位,赵普仍为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一本《论语》,当宰相很不恰当。宋太宗不相信他的说法。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问他是否真的只读《论语》。
赵普回答说:“我平生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以前凭借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夺取天下,现在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治理天下。”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辞去职位,告老还乡。宋太宗封他为魏国公。同年七月,赵普去世,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时,发现里面只有一部《论语》。
“含义用法”
后来,“半部论语”这一典故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也作“半部佐君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