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藏祸心
“典源”
《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释意”
春秋时期,楚国公子围(或称王子围,即后来的楚灵王)有一次访问郑国。因为楚国是南方的大国,郑国是它北邻边一个小国。郑国很想同楚国交好,郑国大夫公孙段就把女儿许配给公子围做妻子。不料楚国却想趁机派兵入侵郑,名义上是给公子围迎亲,实际上是阴谋吞并郑国。
郑国的子产(当时郑国的执政者)见楚国派兵迎亲,知道他们有其他的想法,便派子羽去婉言辞谢。说:“我们郑国的都城很小,你们来迎亲的人太多,最好不要进城,就在城外举行婚礼吧。”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派代表接见子羽,拒绝了郑国提出的建议,说:“举办婚礼,不能在野外,你们不让我们进城,岂不是要叫天下人都笑话我国的地位低于你国吗?而且还将使我们的公子围犯下欺骗祖先之罪,因为他离国时,曾经恭敬地到祖庙去祭告过祖先呢!”郑国的子羽不得不直截了当,改用强硬的口气说道:“国家小,不算错误;因为国家小而希图仰赖大国,自己不加防备,那才是大大的错误。我们郑国和你们楚国联姻,是想依靠你们大国来保护我们,可是你们‘包藏祸心’,竟然有其他的想法,这是我们绝不能容忍的……”
楚国人见阴谋已经败露,想到郑国已有防备,只得放弃原定偷袭的计划,矢口否认侵略的意图。但是为了面子问题,仍旧坚持要求入城,不过答应楚国迎亲的人一律倒挂弓衣和箭袋(表示弓衣箭袋都是空的,未带弓箭武器),然后入城。子产和子羽这才答应了楚国人的要求。
“含义用法”
后指内心里藏着坏主意。
抱薪救火
“典源”
《史记·魏世家》:“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就是“抱薪救火”这句成语的出处。
“释意”
战国时期,魏国在安王时,连续遭到秦国的侵略。安王元年,秦军攻占了魏国的两个城;第二年又攻占了两个城,并且进逼魏都大梁。韩国派兵去救,也被秦军打败,魏国又割让了几座城给秦国,秦国军队才算撤走了。可是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攻占了魏国的四个城,杀死了魏军四万人;第四年,更把魏国和韩、赵两国的军队,一起打得大败,被杀伤了约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因此失踪。魏国的另一将领段干子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以便换取秦国撤军。懦弱无能的安王,听从段干子的建议,向秦国再一次屈膝求和。
有个名叫苏代的,不赞成魏国的这种妥协政策。他是“合纵抗秦”的创议者和主持者苏秦的弟弟。那时苏秦已死,苏代继承他哥哥的遗志,主张联合六国,一致抵抗秦国。他对安王说:“秦国贪得无厌,你这样牺牲领土、主权,想用柴草去救火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的领土没完,它的贪欲就永远不会满足。这好比救火而用柴草,将柴草一把又一把地投入大火,想这样去扑灭火焰,是办不到的?你的柴草不用完,火也就永远不会熄灭!”
“含义用法”
它比喻这样的一种情况:采取了错误的办法,不但不能消除祸害达到目的,反而使祸害更加扩大和严重了。
北窗高卧
“典源”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释意”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他从二十九岁起到四十岁,由别人推荐,做过几任县令之类的小官。由于官场腐败,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不屑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回到家乡柴桑,过着躬耕自养的田园生活。
由于他家只有几十亩薄田,家中人口又多,又连遭荒年,生活很窘困。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他自以为将不久于人世,便把五个儿子叫到病榻前,对他们说:“我年轻时家境贫寒,不得不奔波谋生。可是我性情耿直,不会阿谀奉迎,如果还在做官,一定会招来祸患,因此十多年前,我就弃官归隐。使你们小小年纪就要打柴担水,下田劳作,我的心中确实也很不好受。但我没有后悔。”
他的儿子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围在病榻边静静地听着。陶渊明问:“你们知道东汉时的王霸吗?”
“不知道!”陶俨等一起说。
“王霸是东汉时的隐士,他高风亮节,一生不愿作官,有一次,他的老朋友子伯派儿子给他送来一封信。王霸看到朋友的儿子衣着华丽,举止文雅,而自己的儿子却蓬发赤脚,举止粗俗,心中不由产生了一种羞愧感,王霸的妻子见了,说:‘你既然已立志归隐,躬耕自养,那么你儿子蓬发赤脚也是必然的。子伯虽然做了官,生活条件优裕,但怎么比得上你的清高呢?你既然不慕恋荣华富贵,自己身上盖着一件破棉袄都没有感到难为情,那么儿子蓬头赤脚又有什么好羞愧的呢?’王霸听了妻子的话,很是感动,后来终身隐居,一直没有出去做官。”
陶渊明讲完王霸的故事,又接着说:“我隐居在这儿,生活虽然艰辛,但心情还是舒畅的。闲时读读书,有了收获,可以高兴得忘了吃饭;尤其是在五六月间,高卧在北窗之下,凉风习习,鸟蝉鸣叫,简直像神仙一样。我多么希望能再有机会躺到北窗下去乘凉呀!但我现在快要死了,只怕以后再也享受不到这种乐趣了!”陶渊明告诫儿子们要团结友爱,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陶渊明本来以为自己不久于人世,所以才挣扎着在病榻上教子。谁知这次谈话以后,他的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病好后,他把这次谈话的内容写成了历来传诵的散文名篇《与子俨等疏》。这是他留给儿子们,也是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含义用法”
后来,“北窗高卧”这一典故用来表示悠闲自适。“北窗叟”用来比喻闲逸自适的人。
比干剖心
“典源”
《史记·殷本纪》: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
“释意”
我国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叫纣。他是一个荒淫残暴的人,并且刚愎自用,不喜欢听从别人的劝告。
周武王准备讨伐殷纣王的时候,殷纣王却毫无改悔之意,越来越荒淫残暴。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微子启多次劝谏他改掉恶习,纣王根本不听他的劝告。在这种情况下,微子就同太师、少师商议,一起到别的地方隐藏起来。纣王的叔叔比干说:“作为臣子,不得不冒死进谏。”于是,他对纣王强行劝谏。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我倒要看看你的心究竟有几个窟窿!”居然杀死比干,取出心来观赏。纣王的堂兄弟箕子惊恐不安,只好装疯卖傻,但纣王还是把他囚禁了起来。殷朝内部人人自危,有人偷偷地拿走太庙里的祭器投奔了周武王。于是,周武王开始率领诸侯军,大举讨伐殷纣王。
“含义用法”
“比干剖心”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这个典故,比喻忠臣被害。也作“比干谏”、“剖心比干”、“七窍比干”等。
鞭长莫及
“典源”
《左传·宣公十五年》: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
“释意”
春秋时期,楚庄王要派申舟出使齐国,从楚国到齐国必须要经过宋国。但楚庄王没有把宋国放在眼里,因此叫申舟不必事先通知宋国,想等到了之后直接要求借道,以此来显示楚国的威风。楚庄王还对申舟说:“宋国人如果敢杀你,我就立刻带兵去讨伐他们,为你报仇。”
申舟经过宋国时,果然被扣留了。宋国大夫华元对国君宋文公说:“楚国使者太无礼!经过我们的国土却不通知我们借道,根本没有把我们宋国看在眼里,实在令人难以容忍,如果杀了楚国的使者,楚王一定会发兵讨伐我们。我们宁可战败而亡,也不能受此屈辱!”于是就杀了申舟。
楚庄王听说申舟被杀,立刻发兵进攻宋国。宋国军队早有准备,楚军攻打宋国几个月都没能取胜,双方相持不下。这时,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去晋国求救兵。晋景公想出兵援救,但大夫伯宗不希望得罪楚国。他对晋景公说:“古语说,马鞭子纵然长,也不能去打马肚子,宋国离我们那么远,我们哪里管得着宋国的事呢?最好是暂不出兵。”晋景公听从了伯宗的意见,没有出兵,只派了一位大夫去宋国敷衍了一番,没有给予任何实质性的援助。
“含义用法”
后人用“鞭长莫及”的典故比喻力量难于达到的地方,或指虽有力量却也很难周到地顾及所有方面。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典源”
《太平御览·人事·口》:福生有兆,祸来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蚁孔溃河,溜沉倾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释意”
宋代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命李等人编撰《太平御览》一书,历时七年写成,共一千卷。这本书引用材料十分丰富,保存了许多原始资料。其中一处这样写到:“福气的到来是有征兆的,祸害的到来也有它的缘由。不要放纵自己的情感做不适当的事情,也不要放松自己的嘴而多说没用的话。小小的蚁穴能使河堤崩溃,小股的水流能够冲倒高山。疾病是由于饮食不慎引起的。灾祸是因为说话过多不妥招来的。”
“含义用法”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意指疾病是由于饮食不慎引起的,灾祸是因为语言不妥招来的。人们把它作为处世的格言。
伯牙鼓琴
“典源”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释意”
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俞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探讨音乐。
一天,俞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艺十分高明,是全国最有名的琴师,便对钟子期说:“我想去拜成连先生为师,学习琴艺,你看怎么样?”
钟子期很支持他。于是,俞伯牙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成连先生家中,虚心地拜成连先生为师。一晃三年,俞伯牙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提高,但他还是没有能够达到得心应手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新乐曲的高度。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俞伯牙说:“伯牙,我的琴艺你已学得差不多了,我已无法再教你什么了。我有一位老师,住在东海,我带你去向他请教,帮助你进一步提高吧!”
伯牙高兴地答应了。
他们驾舟来到东海蓬莱山。成连先生让伯牙先上了岸,说自己去请老师,便驾着小舟走了。伯牙一个人等在山上,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着海浪澎湃的涛声,不由得心潮起伏,涌起了无限的创作激情。他摆好琴,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到琴弦上,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他觉得,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自己的收获大极了。就在这时,成连先生把船撑了回来,一上岸,就向伯牙热烈祝贺。伯牙这才恍然大悟,明白是先生故意把自己留在岸上,让大自然这位教师来教自己的。成连先生听了伯牙的《高山流水》,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好的琴师了!”伯牙向成连先生道了谢,回到了自己家中。钟子期听说伯牙学成归来,十分高兴,前来看望他,问他收获大不大,伯牙说:“我收获如何,弹一曲给你听,你就知道了。”于是,伯牙弹起了《高山流水》。当伯牙弹着“高山”那几章的时候,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像巍峨的高山屹立在眼前!”接着,伯牙又弹“流水”那几章的时候,钟子期又说:“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流水!”过了些日子,钟子期不幸死了。俞伯牙得知这一噩耗,伤心得把自己心爱的琴都摔碎了,悲痛地说:“知音不在人世,我还弹什么琴呢!”
“含义用法”
后来,“伯牙鼓琴”这一典故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者朋友知己心心相印。也作“伯牙琴”、“伯牙曲”、“伯牙弦”、“赏音”、“水深山峨”、“知音”、“钟期”、“钟期耳”、“钟期听”、“高山流水”等。
博浪椎秦
“典源”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释意”
西汉时期,留侯张良是战国时韩国人。他一家五世相韩,祖父、父亲都做过韩的国相。
秦灭韩时,张良没有成年,还没有在韩国做官。秦国统一六国后,秦王自封为“始皇帝”。韩国被灭亡后,张良家仍没有败落,还有仆从三百余人。但是,张良绝不是那种守住家财过太平日子的人。想到韩国对他家恩重如山,他变卖了所有家产,连弟弟死了也不去埋葬,而是努力寻找办法和时机,要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
后来,张良找到一名大力士,此人力大无穷,舞得动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当秦始皇去东方巡游时,张良带了大力士在秦始皇将要经过的博浪沙等候,准备袭击秦始皇。
可惜,大力士的大铁椎没有击中秦始皇,而是误中了他的副车,这次报仇没有成功。
这事大大地激怒了秦始皇,他下令在全国实行大搜捕,捉拿刺客。张良只好隐姓埋名,隐藏在下邳。秦始皇搜查了好久,始终未查出是何人干的。
“含义用法”
后人用“博浪椎秦”或“椎秦报韩”的典故表现志士决心舍家亡身、报国复仇的气概。也作“博浪椎”、“博浪沙”。
不教而诛
“典源”
《论语·尧曰》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释意”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管理政事呢?”孔子回答道:“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就可以管理政事了。”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答道:“君子使老百姓得到好处,而自己却不耗费;让老百姓劳作,老百姓却不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却不凶猛。”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老百姓得到一些好处,而自己不掏腰包呢?”孔子答道:“叫老百姓做对自己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老百姓有好处,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吗?选择老百姓能干的活,让他们去干,谁还会怨恨呢?自己追求仁德而得到仁,怎能叫做贪图财利呢?无论人多人少,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那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君子衣冠整齐,目光严肃端正,使人望而生畏,这不也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那什么是四种恶政呢?”孔子回答道:“事先不教化而杀人,叫做虐;事先不预告,而要求立刻成功,叫做暴;命令下达很晚,又要求限期完成,叫做贼;给人东西,却很吝惜,这就叫做小气。”
“含义用法”
“不教而诛”就是从文中“不教而杀”一语变化来的。它的意思是平时不加管教,一旦犯了罪便轻易处死。可用它比喻平时不教育,一旦出了问题便一棍子打死的作风。
不名一钱
“典源”
《史记·佞幸列传》: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债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释意”
汉文帝时,有个名叫邓通的人。此人本是宫中管船艇的“黄头郎”,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受到文帝宠幸,得了巨额赏赐,当了“上大夫”。邓通没有什么才能,但是很会谄媚奉承。文帝常常到他家去玩,关系十分亲密。后来文帝还把严道的铜山赐给邓通,特许他自铸铜钱。于是大量的“邓氏钱”到处流通。
有一回,文帝身上生疮,邓通为了讨好,用嘴去吮吸疮口上的脓血,文帝让亲生的太子也试着吮吸,太子却不愿意,并且还因此对邓通表示厌恶和怀恨。
文帝死后,太子继位是为景帝,邓通被罢官回家。不久,有人告发他偷出边境铸钱,经过官吏审问查办,还真有这么回事,家产全部被没收充公,还欠了一大笔债。长公主赐给邓通钱,官吏马上又给没收了,身上一个钱都没有。长公主又借给他衣服粮食,他最终在别人家里寄居而死。
“含义用法”
“不名一钱”,一个钱都没有,也作“不名一文”,形容极度贫穷。有时也形容廉洁不贪。
不怕官,只怕管
“典源”
《醒世恒言》二六:俗谚有云:不怕官,只怕管。岂是我管不着你,一些儿不怕我了。
“释意”
宋朝时,有个名叫王进的是东京八十万禁卫军拳棒教头,他的父亲曾经和小流氓高俅比棒,只一棒就把高俅打翻在地,躺了几个月才能走动,因此高俅怀恨在心。十几年过去了,王进的爸爸早已去世,那高俅却因会踢球得宋徽宗赏识,一路升官升到殿帅府太尉(禁卫军元帅)。第一天上任,便发现王进请病假在家未来参见,大怒,派人将王进拿来,问道:“你就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进禀道:“小人便是。”高俅喝道:“你爷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你耍的什么武艺?前官没眼,任你做个教头,如何敢小觑本官,不伏俺点视,推病在家,安闲快乐?”王进告道:“小人怎敢,确实患病未愈。”高太尉骂道:“贼配军,你既害病,如何来得?”王进又告道:“太尉呼唤,不敢不来!”高太尉大怒,喝令左右拿下:“用力与我打这厮!”众多牙将都是和王进好的,只得告道:“今日太尉上任,好日头,权免此人这一次。”高太尉喝道:“你这贼配军,看在众将之面,饶恕你今日,明日再和你理会。”王进谢罪,抬头看了,认得是高俅。出得衙门叹口气道:“俺的性命今番难保了。我以为甚么高殿帅,原来正是高俅。他今番发迹,正待报仇。我不想正属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争得?怎生奈何是好?”——回家后,连夜带了老母,投奔边镇延安府去了。
“含义用法”
后人用“不怕官,只怕管”这个典故,道出了封建社会塔形政权结构中,上级欺压下级,无法无天的人际关系。
不食周粟
“典源”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守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释意”
殷朝末年,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伯夷,小儿子叔齐。国君在位时,有意让叔齐继承王位。国君死后,叔齐觉得自己比伯夷小,就让位给伯夷。伯夷说:“立你为国君,是父亲的意思,我怎么能接受呢?”两人相互推让,都不愿被立为国君。最后,两人弃位逃往西部周文王处。
刚走到半路,伯夷、叔齐碰上周武王的部队。原来周文王已死。武王继承了王位。还来不及埋葬父亲,他就用车载着周文王的雕像,往东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拦住周武王的马头苦苦劝谏说:“父亲死后不埋葬,反而兴兵讨伐,说得上孝道吗?以臣子的身份去杀害君王,说得上仁慈吗?”武王手下的士兵见了,想杀死他俩。姜太公说:“他们是仁义之人。”叫士兵把他俩扶开。
周武王平定殷朝之后,天下都属于周朝。为此,伯夷、叔齐感到耻辱,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采摘蕨菜度日。他俩编了一首歌,歌中唱道:“登上西山啊,采摘蕨菜。残暴代替残暴啊,不知谁是谁非(伯夷、叔齐认为殷和周都是一样的残暴)?神农、舜和禹已经消逝啊,我们将依靠谁?往哪里啊往哪里?生命就这般衰微!”
“含义用法”
后人用“不食周粟”的典故比喻坚决反对某种行动或主张。又用“以暴易暴”表示一种残暴的统治代替另一种残暴的统治。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典源”
《晋书·陶潜传》:陶潜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释意”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也曾有过“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出仕之后,看到社会政治黑暗腐败,官场污浊,他的理想逐渐破灭。
他曾任过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都没有多长时间。四十一岁那年,改任彭泽令。陶渊明嗜酒如命,他说:“我只要能常醉于酒就满足了。”
有一次,上级派一个督邮到彭泽视察,手下官员诚惶诚恐,生怕有所怠慢,并告诉陶渊明应穿好官服,束上腰带,恭敬地迎接督邮。陶渊明听后说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意思是说,他不愿意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卑躬屈膝,向乡里小人弯腰行礼。于是自动解印离职,拂袖而去。只任了彭泽令八十一天。
此后,他再不出来做官,一直躬耕田园,隐居农村。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表达自己对官场黑暗的憎恶,对亲自参加劳动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成为我国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含义用法”
后来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也作“为五斗米折腰”、“折腰”等。
不学无术
“典源”
《汉书·霍光金日传》:然光不学亡术。于大理……(“亡”通“无”)。
“释意”
霍光,字子孟,汉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之弟。霍光也担任过大司马、大将军等要职,对汉朝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但是他居功自傲,不好学习,不明事理。所以《汉书》的作者班固,在《霍光传》中,虽然称赞霍光“匡国家,安社稷”,同时指出霍光“不学亡术。于大理”。
宋朝初年,宋太宗的宰相寇准,同张咏是至交,从青年时代起,两人就互相敬重,关系亲密。张咏在成都做官时,听得寇准要当宰相了,曾对同僚们说:“寇公奇材,可惜学术不足。”意思是说:寇准确是少有的人材,可惜他古书名著读得还不够,处理事情的方法也还不太讲究。后来,张咏任满,从成都回京,寇准正在陕州任职,张咏便顺路去看望他。寇准盛情款待。老友重逢,彼此十分愉快。张咏告别,寇准亲自远送。分手时,寇准还诚恳地请张咏赠言指教,问:“何以教准?”张咏很和善地慢慢答道:“《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不明白张咏这话是什么意思。回到家里,立刻找出《汉书》,翻到《霍光传》这一篇,从头仔细阅读。一直读到快完了,发现“光不学亡术”一句,寇准不禁笑了起来,恍然道:“此张公谓我矣(这是张咏说出我的缺点了)!”
“含义用法”
“不学无术”,后来成为一句成语,原意是指没有学识因而不大懂得方法。我们现在形容缺乏知识、没有本领,就叫“不学无术”。
不越雷池一步
“典源”
《晋书·庾亮传》:亮知峻必为祸乱,征为大司农。举朝谓之不可,平南将军温峤亦累书止之,皆不纳。峻遂与祖约俱举兵反。温峤闻峻不受诏,便欲下卫京都,三吴又欲起兵,亮并不听,而报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既而峻将韩晃寇宣城,亮遣距之,不能制,峻乘胜至于京都。
“释意”
庾亮,东晋颍川鄢陵人,字元规。庾亮仪容俊美,善于谈论,喜好《老子》、《庄子》,讲究礼节。在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召他做官,庾亮不从。后来,他历仕元帝、明帝、成帝三朝,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成帝即位后,他以皇帝舅舅的身份当上了中书令,执掌朝政。他乱杀大臣,引起朝廷内外各种势力的不安。
327年,历阳的守将苏峻、寿春的守将祖约以杀庾亮为名,率军进攻建康。在这之前,庾亮预料苏峻一定叛乱,为了隐住苏峻,庾亮曾建议皇帝召苏峻为大司农。可是,满朝文武都认为不妥,平南将军温峤也几次写信加以制止,所有的人都不肯采纳庾亮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苏峻与祖约都举兵造反了。温峤听说苏峻不肯接受皇帝的诏令,便要从江州率兵去保卫京都,吴兴、吴郡等地又要组织反对苏峻、保卫皇室的义兵,庾亮觉得这样安排不妥,不肯采纳这些建议和要求。他给温峤送去一封信,写道:“我十分担心西部边陲的安危,胜过对历阳方面的担心。你镇守江州,一定要管好自己的防区,不要越过雷池一步。”不久,苏峻的战将韩晃进攻宣城,庚亮派兵拒敌,却抵挡不住,苏峻乘胜到达京都。
“含义用法”
人们用“不越雷池一步”比喻严守成规,不超出一定的范围或界限。人们用“雷池”比喻不可越出的一定范围。也作“不敢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