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3
2783500000192

第192章 德国重整军备

希特勒有一套极端反动的种族理论,说日耳曼民族是“地球上最高级的人种”,应当统治其他民族。他还制造对外扩张的“生存空间论”,说德国人口过剩,必须到国外夺取生存空间,即用武力征服其他国家和民族。他根据这套理论提出了一个狂妄的称霸世界的计划,宣称法国是德国不共戴天的仇敌,应该结果“这个法兰西的多头蛇”;英国已患有不治之症,是一个垮掉的国家,理应灭亡;美国已奄奄一息,只能由德国统治;苏联的广阔领土和无尽宝藏,尤其使他垂涎欲滴。希特勒上台后,采取种种步骤,冲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备限制,疯狂扩军备战。1933年10月,德国借口其他大国不给德国以平等待遇,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此后,德国的军费开支直线上升。1932年德国的军备支出10亿马克,占国民收入的2%;第二年增至30亿马克,占6%;至L938年,达到270亿马克,占国民收入的34%。1935年3月16日,德军发布重整军备的布告,宣布实施国防军法,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与此同时,德国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在戈林“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下,开足马力发展军事工业,德国在1932年只生产36架飞机,到1935年已增至3183架,而1939年则达到8295架,比英国、法国、波兰3国空军力量的总和还要多。1935年6月18日,英国和德国不顾《凡尔赛和约》的限制,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德国可以建造相当于英国水面舰只总吨位35%的军舰和45%的潜水艇,即德国可以把舰队扩大4倍,达到421700吨。至大战爆发时,德国海军在吨位上虽尚不能与英国相比,但却远较英国海军集中,使英国海军吃尽了苦头。随着德国军国主义实力的增强,希特勒迫不及待地开始进行战争冒险。1936年3月7日,德国派3个营为前锋,以闪电般的速度占领莱茵河非军事区。德国总参谋部交给德军一份只准在法军出动时才能拆阅的命令:如遇法军抵抗,立即从莱茵河对岸撤回。希特勒后来也承认:“进军莱茵河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河,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然而,拥有100个师兵力的法军并未采取行动。希特勒的冒险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