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3
2783500000213

第213章 20余国抵制第11届奥运会

1931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了国际奥委会,决定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法西斯主义和称霸世界的计划渗入德国的各个领域,举办奥运会便成了纳粹党宣扬日耳曼民族精神、积极扩军备战的借口。世界进步舆论和国际体育组织的有识之士对纳粹的阴谋有所觉察,纷纷起来反对在柏林举行奥运会。1934年在巴塞罗那再次召开国际奥委会,提出了德国是否有条件举办奥运会的紧迫问题。会上德国保证,一切都将依照奥运会的传统精神去办。但国际奥委会还是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去德国了解情况,以便提出最后建议。委员会在德国搜集到许多有一关粉碎罪行和种族歧视的事实,也摸到了纳粹对这次奥运会的真实意图。但是,国际上的绥靖浪潮却把国际奥委会的某些人士卷了进去,派往德国的专门委员会代表、美国人埃弗里·布伦戴奇回到美国后,发表了一份德国能在柏林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举办奥运会的报告。德国也派人到各国游说,争取支持者。国际奥委会因受希特勒宣传和表面现象蒙骗。最后仍维持原议。1936年3月,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条约,派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引起人们更大的警觉和忧虑。同年6月,法国、英国、比利时、美国等20多个国家在巴黎召开了“捍卫奥林匹克宗旨”代表大会,呼吁“一切善良豁达之士及拥护奥林匹克宗旨的朋友们抵制柏林奥运会,并决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人民奥运会”,与柏林奥运会相对抗。20多个参加国的体育代表团汇集巴塞罗那。7月18日,就在人民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希特勒支持下的佛朗哥在西班牙发动法西斯叛乱,人民奥运会被迫停办。尽管这些国家抵制第11届奥运会最后失败了,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坚决维护奥运会宗旨、反对种族歧视、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与决心,却在奥运会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