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3
2783500000302

第302章 德国吞并奥地利

希特勒对奥地利垂涎已久。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就明确宣称:“日耳曼的奥地利,必须回到日耳曼的伟大祖国。”奥地利人口虽不过700万,但处于中欧心脏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德国如据有奥地利,就可以对捷克斯洛伐克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并打开通往巴尔干半岛的大门。希特勒把吞并奥地利作为对外扩张、争夺欧洲霸权的第一步。希特勒上台伊始,就加紧网罗奥地利法西斯分子,唆使他们制造事端。1934年7月,奥地利的纳粹党徒在维也纳发动叛乱,刺杀了奥总理陶尔斐斯。希特勒原想乘机侵占奥地利,只是由于羽翼未丰,同时惧怕意大利出面干涉,才未敢轻举妄动。1936年7月,德奥签订条约,德国重申承认奥地利的主权。然而就在签约的同时,德国即着手制订、并于次年6月批准了武装入侵奥地利的“奥托方案”。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得到德国的支持,两国开始接近。此后,两国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关系愈加密切。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吞并奥地利的障碍排除了。对于希特勒的侵奥野心,英、法、美统治集团一直采取绥靖政策。英国明确表示,不反对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欧洲秩序变更,“英国所关心的,仅仅是通过和平方式来实行这种改变”。1938年2月,希特勒把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叫到德国“举行会谈”。会谈一开始,希特勒就大肆攻击奥地利政府对德国的“不友好”行为,接着又对奥地利进行威胁恫吓。当天下午,里宾特洛甫交给舒施尼格一份最后通碟,内容包括取消对奥纳粹党的禁令,大赦纳粹罪犯,任命纳粹分子担任要职等。舒施尼格被迫屈服。面对亡国的危险,奥地利广大群众纷纷集会游行。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舒施尼格宣布将于3月13日举行全民投票,就是否赞成保持奥地利的独立举行公决。希特勒闻讯后,立即电令舒施尼格辞职,任命亲纳粹的赛斯·英夸特担任总理,取消公民投票。同时,命令德军入侵奥地利。3月11日晚,德军越过边境,实施占领奥地利的“奥托计划”。14日,德奥正式合并,奥地利成为第三帝国的一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