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3
2783500000079

第79章 德国鲁尔地区危机

1923年1月11日,法国、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为借口,出兵10万人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地区。《凡尔赛条约》签订后,英、法、德、美、意、比诸国的矛盾依然严重存在。德国要求废除和修改条约,法国要求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英、美则不愿德国因赔款而破产,以致影响德国偿付英、美的债务;因此,德国政府在英、美支持下要求延期支付赔款,特别是在1920—1921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22年德国财政发生了严重危机。法国强烈反对德国延期支付赔款,比利时和意大利支持法国。同时,法国的工业和财政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处于极度困难之中,期望通过占领鲁尔从经济上瓦解德国,从德国取得赔款,取得法国冶金工业用的煤炭和焦炭,化学工业用的化学半成品和颜料,以及为亚尔萨斯的纺织品免税输入德国提供保证,以便为法国在欧洲的军事、经济霸权奠定物质基础。但是,对法、比占领鲁尔的行动,英、美持反对立场。德国威廉·库诺政府在英、美支持下,对法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在被占领区企业停工,居民不纳税,不执行占领当局的命令,不给占领当局运货和传递文件。整个德国工业迅速下降,经济陷入混乱,马克下跌,物价暴涨,并引起了行将发生革命的政治危机。萨克森、图林根等地成立了工人政府,10月底,汉堡工人发生武装起义。法国占领鲁尔以后,不仅没有捞到好处,反而使本国经济遭到严重的损失。鲁尔矿区几乎停产,法国生铁产量下降35%,为了维持鲁尔占领军的开支付出了10亿法郎。英国乘此机会把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中。法国占领鲁尔终于失败。1924年7月伦敦国际会议批准的道威斯计划提出,法、比两国军队应立即撤出鲁尔,德国财政经济应接受协约国的监督,实际主要是受英美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