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上)
2783600000029

第29章 军事战争故事(8)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和一个叫秦舞阳的助手,去刺杀秦王,秦王就是秦始皇。荆轲、秦舞阳两人为取得秦王的信任,保证刺杀成功,还带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藏着匕首的地图,来到秦国。

秦王在咸阳宫接见了燕国的两位使者。于是荆轲捧着装人头的盒子,秦舞阳捧着地图上殿。由于秦王一向怕人行刺,所以规定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上殿都不准带武器。他的卫士虽然允许带武器,但只能站在殿外。

荆轲的助手秦舞阳年纪小,没见过这种警卫森严的情景,顿时吓得直哆嗦,连脸色都变了。幸亏荆轲沉着,才没让群臣看出来。

荆轲献上督亢地图,秦王喜上眉梢,因为这督亢之地是当时燕国最富的地方。燕国把这么富裕的地方割让给秦国,他能不高兴吗?秦王让荆轲把地图打开。

荆轲慢慢地把地图展开,图展尽时,露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秦王顿时大惊失色。荆轲趁机一下子扑上去,左手一把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紧握匕首向秦王刺去。谁知秦王力大惊人,挣脱开了,荆轲只撕下了秦王的半只袖子。

秦王想拔剑自卫,但宝剑太长,越急越是拔不出来,只得绕着殿上的柱子来回躲闪,殿前的卫士因为没有命令,谁也不敢上殿。荆轲不顾一切地追着秦王,眼看就要刺着了。正在这时,秦王的御医急中生智,将药箱砸向荆轲,荆轲一愣,秦王趁机拔出宝剑,一剑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忍着剧痛,用力将匕首投向秦王,秦王一闪,匕首刺中了铜柱。

秦王又惊又恨,举剑向手中已无寸铁的荆轲连砍八剑,最后荆轲被一拥而上的卫士乱刀砍死。

太子丹指使荆轲刺杀秦王的事件,引发了秦王提前灭掉燕国的军事行动。第二年,燕国就被秦灭亡了。

这个典故,在最早的时候,是属褒义;后来经过演变,成了贬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形迹败露,真相和本意就完全暴露出来。

陈毅将军曾在《为苏南摩擦答某君》一诗中,精辟地引用了该典故:

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充分揭露了国民党不断制造摩擦的反共用心。

完璧归赵

此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蔺相如对赵国的国君表示,自己愿意带着和氏璧去秦国换十五座城池。如果秦国不给城,他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

战国时,秦国的秦昭王听说赵国得了个稀世之宝——和氏璧。此物呈平圆形,中间有个孔,是稀有的玉。秦昭王非常稀罕这个宝物,就派人送信给赵国的赵王,表示秦国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

当时,秦国非常强大,赵国比较弱小。赵王怕得罪秦国,找来大臣们商量,想找一个合适的人出使秦国。这时,赵国宫中太监总管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说这个人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由他来作为使者肯定能胜任。赵王正急得没有办法,就同意了,让人请来了蔺相如。

赵王见了蔺相如后就问他:“你说,秦国的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来跟我换和氏璧,是跟他换呢,还是不跟他换?”蔺相如想了想,说:“秦国那么强大,不能不给。”其实赵王也知道不给不行。于是他又问蔺相如:“如果秦王得了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主动提出来以城换璧,如果赵国不给璧,那是我国理亏;如果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城,那就是秦国理亏。权衡一下得失,宁可答应秦国,让它去负不讲理的责任。”

赵王想了想,觉得蔺相如说得有理。那么谁来当这个使者呢?蔺相如拍着胸脯说:“如果没有合适的人的话,我就去走一趟吧。秦国如果给我们城,我就把璧留在秦国;秦国如果只想要璧不给城,那我把完整的璧带回赵国。”于是赵王应允了他的办法。

蔺相如到了秦国后,见到了秦王。秦王一看这和氏璧洁白无瑕、烁烁闪光,真是爱不释手。他的大臣也纷纷争相传看,大臣们看完了,又送到后宫让姬妾传看,却压根儿不提交城的事。

蔺相如见秦王根本就没有交换的诚意,就心生一计,等和氏璧送回到秦王手中时,他走上前去说:“这璧上有个小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便命令侍臣将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顿时声色俱厉地说:“赵王斋戒五天,亲手将国宝交给我,我这才奉璧来到秦国。而大王却傲慢无礼,坐而受璧,只顾君臣观赏,却始终不提交城的事,可见以城换璧是骗人的托辞。所以,我要将璧收回,大王如果要逼我,我情愿和璧一起撞个粉碎。”说着,蔺相如装出真就要撞的样子。秦王怕和氏璧撞碎,那就太可惜了!忙赔不是。

他让大臣拿出地图,装模作样地把要割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已经看透了秦王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便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秦王也必须斋戒五天,然后以最高的礼节接受它。”秦王一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答应了。

蔺相如料定秦王不可能给赵国十五座城池。当天夜里,他便派手下化装成老百姓,带着和氏璧回到赵国,实现了“完璧归赵”的诺言。

纸上谈兵

此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上面这段文字,说的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将军赵括,很小的时候就习读兵书,喜欢夸夸其谈。有时,就连他的父亲——身为赵国大将的赵奢都很难驳倒他。但赵奢坚持认为赵括并无真才实学。

赵奢,通晓兵法,英勇善战,当时很受赵国国君赵惠王的器重,被赵惠王封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并列。

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喜欢读兵书,有的兵书,他能大段大段地倒背如流,就连他的父亲赵奢也说不过他。日子长了,赵括便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

赵括的母亲看到儿子这样,认为很有出息,不免常常在丈夫面前夸耀。谁知赵奢却不以为然地说:“用兵事关国家安危,他却说得那么简单容易,实际上他只会纸上谈兵。将来如果赵王让他领兵,必败无疑。”

公元前260年,秦国发兵侵略赵国,赵国的新君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迎战。

廉颇一看秦军太强大了,就在长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高平县北固守,一守就是三年。

秦军远道而来,本想速战速决。现在,廉颇坚守不出,一时无法取胜,就派人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胆也小了。如果派赵括担任主将,秦军必败。

赵国的国王果然中了计,准备起用赵括做主将。大臣蔺相如和赵括的父亲都劝赵王,说赵括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万万不能作为主将。但赵王是死活也听不进去,不仅任命赵括为主将,还赏了好多的黄金、丝绸给赵括。

赵括到了长平后,接过了帅印,立即改变了廉颇的兵力部署,一切按兵书上写的去做。

这时,秦国也换了主帅,任命白起为上将军。白起这个人物可不一般,他曾带领秦军转战韩国、魏国、楚国,屡战屡胜。不讲实际的赵括,此时却改坚守为速战,主动出城与白起硬拼,白起对脱离有利阵地的赵军予以分割包围。

四十多天后,赵军粮尽援绝,军心涣散。赵括率领一支精兵突围,还没冲出多远,就被秦兵乱箭射死了,这主将一死,群龙无首。赵国四十万大军随后全部投降了秦军,白起一看这么多的俘虏,怕看押不住,就把赵国的四十万将士全部都活埋了。

长平之战,由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从实际出发,最终导致了赵军惨败。

这里要提一下1933年9月在红军中实际掌握了军事领导权的李德。这位只知道纸上谈兵的洋教官,不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坚持所谓的御敌于苏区之外的战略方针,指挥弱小的红军与强大的敌军硬打、硬拼,不仅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在长征路上几乎葬送了红军,仅湘江一战,八万红军就损失了五万。

毛泽东不止一次地说过:“教条主义害死人哪!”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这是我军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火牛阵,田单术

这两个典故是一个意思,比喻能兵善战,谋略奇特。它出自《史记·田单列传》,原文是这样的:

燕攻齐,破齐七十二城。田单固守即墨。“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十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遂溃败。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田单用火烧牛尾而后纵牛冲杀燕军,致使燕军大败。

故事说的是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让大将乐毅统率燕、赵、魏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五国联军很快就打下了齐国的几座城池。可是,另外四国的部队越过齐国的边境线后,就各自按兵不动了。只有乐毅率领的燕军乘胜前进,所向披靡,接连攻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一直打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最后,只剩下莒邑和即墨两座孤城了。

当时即墨的守将是田单。田单虽然不是齐国的大将,但他可是文武双全。乐毅率领的燕国大军把即墨围了三年,田单就守了三年,拒不投降。

燕昭王死后,他的独生子燕惠王即位。燕惠王是个喜欢别人奉承的人,而乐毅是一个正直的人,不愿说违心话,燕惠王就对乐毅不满,加上他身边的一些大臣看到乐毅立下了赫赫战功,生怕自己被冷落,就别有用心地常在燕惠王面前诽谤乐毅;田单又使出反间计,在燕国散布乐毅的谣言,说齐军不怕乐毅,就怕骑劫。如果派大将骑劫去攻打这两座城,指日可破。燕惠王果然中计,命骑劫去接替乐毅。

田单一看燕军换将,就着手准备组织反攻。他从城中收集了一千多头牛,在每头牛的两只犄角上都绑上利刃,牛身上披了画有各种神兽的图案,牛尾上系着浸过油的草把,然后,把牛赶出城外。那些牛的尾巴被火一烧,狂奔不已。闯入燕军的军营,乱冲乱撞。田单率五千精兵跟在这些火牛的后面,冲杀出来。一时,燕军不知哪里来的这么多神牛神兽,一个个吓得乱作一团,互相践踏,死伤无数。此时,齐军越战越勇,燕国大军全都葬身在火牛阵中。

田单乘胜前进,不到半年就全部收复了被燕军攻占的七十二座城池。由于田单匡扶社稷有功,最后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

说到火牛阵这个典故,使人联想到《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为抗击日寇,三毛想到在牛背上捆上炸药,去炸日军的炮兵阵地。我军也曾有过用牛群扫雷的战例。随着时代的进步,牛也许不再用于战争,但关于“火牛阵”的典故却很难被人忘却。因为,这个典故在今天为人们带来的是对奇特谋略的新的构想。

因势利导

此典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此话大意说的是: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把大臣们都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大臣们都到齐了以后,齐威王就问:“韩国派使者来向我求救,我们是早去救好,还是晚去救好?”齐威王这一问,他手下的大臣们马上就议论开了,成侯的意见是不救,田忌的意见相反。他认为,韩国被打败了,必然依附魏国,还是早点去救为上策。

正当双方意见相持不下时,孙膑站出来说:“现在韩、魏尚未正式交战,如果早去援救,我国将代替韩国与魏国作战,势必蒙受极大的损失;不如等他们双方的实力都消耗得差不多时,我们再出兵相救,这时可以名利双收。”齐威王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就答应韩国的使者,请他回去转告韩王,齐国会出兵相救。

韩国有了齐国作后盾,就拼命地抵御魏国大军的进攻。双方交战五次,但韩国五次都遭到失败,只好再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一看是时候了,就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孙膑仍用十三年前围魏救赵的老办法,他不去与魏国的大部队正面交锋,而是避实就虚,挥师直逼魏国的都城大梁。

魏军的主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把军队从韩国回撤,没想到,这时的齐国大军已经越过边界,进入魏国境内。

孙膑早料到庞涓势必回撤,就对田忌献策说:“魏军向来强悍勇敢,轻视齐国,以为我军不敢和他们作战。会用兵的人,就要因势利导,引诱他们中计。现在我军进入魏国国境,可用减灶之计来蒙骗他们。”他接着说:“第一天扎营时,要架造供十万人煮饭的灶,第二天架造供五万人煮饭的灶,第三天只架造供三万人煮饭的灶,让敌人以为我们的军队惧战,天天有士兵在逃跑。”

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庞涓一路追踪齐军,看到齐军炉灶天天减少,庞涓中计。于是,他只带了一部分骑兵轻装前进,追赶齐军。

孙膑算好了魏军在天黑时会赶到马陵,马陵在河北省大名东南面。这里两面是山,道路狭窄,地势险要。孙膑就将大军埋伏好,静静地等待魏军进入伏击圈。

夜里,魏军进了马陵道。一时间,齐军万箭齐发,魏军纷纷倒毙,溃不成军。庞涓一看败局已定,就拔剑自杀了。齐军乘胜追杀,彻底打垮了魏国大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以魏军惨败、主帅庞涓自杀而宣告结束。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在佩服孙膑的战略战术精妙的同时,又不免让人回忆起湘鄂赣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那是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的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国民党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的同时,调集6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围剿湘鄂赣苏区。我苏区的红16军决定“因势利导”,同国民党军队兜圈子,以“避其锋芒,打其虚弱”的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这个典故最早记载在《通典》一书中,它的意思是用假象来迷惑敌方,造成敌方的错觉,给敌方以出其不意的攻击。

古今关于“声东击西”的战例很多。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恐怕要算《战国策》中讲的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齐威王四年,就是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依仗坚固的城池,与魏军展开了势均力敌的攻防战。由于赵军孤军奋战,伤亡很大,而且粮食短缺,赵成侯便派人去齐国求救。齐国考虑到,如果赵国被魏国吞并,就等于扩大了魏国的势力,将来势必对齐国构成威胁。齐王决定出兵救赵。

齐国先是以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牵制、拖住魏国,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而齐军主力则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待时机成熟时再大举进兵。这个“声东击西”的战略方针是:先让魏、赵两败俱伤,就算邯郸被攻克,却不会导致亡国;而匆忙回援的魏军也将会被齐军击败,从而达到同时削弱赵、魏两国的目的。齐王命令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大军,日夜兼程,驰援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