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周瑜和程普分别担任左右都督,但东吴对敌斗争的策略主要是周瑜制订的。战后,程普经常夸耀自己,贬低周瑜。周瑜知道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说:“我那时还年轻,没有程公的帮助,是打不了胜仗的。”
周瑜谦逊忍让的态度,传到程普耳中,对程普有所触动。为消除隔阂,周瑜又多次到程普府上探望老将军,程普深受感动。他终于抛开积怨,和周瑜结成了至交。后来,程普逢人便深有感触地说:“与周公瑾相交,真是如饮醇醪,不觉自醉。”“饮醇自醉”这个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周总理与许世友将军喝酒的故事。许世友将军平时好喝点酒,偶尔难免误事。许多老战友劝他,但他却不以为然。一次,周总理特意邀许世友将军喝酒,一人一瓶。结果,许世友将军喝醉了,周总理仍十分清醒。至此,许世友将军才知道,周总理的酒量也很大,但平时又很难见到周总理喝酒,他明白了周总理的用意,并为周总理的人格所深深折服。
忍辱负重
此典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逊案剑曰:‘……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辟,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忍辱负重”这个典故,典源很多,但最能说明其中内涵的是《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陆逊手按佩剑对众人说:“各位都蒙受国家的恩德,应该和睦相处,共同消灭敌人,以报答你们所受的恩典和所负的重任。但是,你们却不服从指挥,这可不应该啊。我虽是一介书生,却是主上任命的。主上所以委屈你们听我的指挥,就是因为我还有些长处,能够‘忍辱负重’的缘故。你们有自己的职责,怎么能够推辞不干呢?军队有军令,是不能违犯的。”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杀关羽之仇,亲率大军讨伐吴国。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领兵与蜀军作战。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上海松江)人,出身江东名望世家。他21岁开始在孙权的手下任职,先后任过都尉、校尉、将军,39岁时被拜为统领吴国军队的统帅。由于陆逊年轻,手下人很是不服。他们有的是孙策时的老将,有的是皇亲国戚,个个骄傲自负,不服从陆逊的命令。陆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了上面的那段话。
等到吴、蜀两军交战结束,吴军火烧蜀军四十多座营盘,绵延七百里,蜀军的舟船器械,水军、步兵的军需物资几乎全部损失殆尽,尸骸顺流而下,塞满了江面。刘备几乎当了俘虏,好不容易才得以退守白帝城。吴军获得胜利,谋略大多出自陆逊,众将这才心服了。大将孙桓还亲自到陆逊的府上道歉。
原来,孙桓是吴军抵御刘备大军的先锋,兵至夷陵,被刘备包围,便向陆逊求救。陆逊从战略全局考虑,决定不分兵去救。众将劝他说:“孙桓是王族,被包围处境很艰难,为什么不去救他?”陆逊胸有成竹地说:“孙桓在军中很得人心,他的城池牢固,粮草也充足,没什么好担心的。等我的计谋实现了,即使不救他,他自然也会解围。”等到陆逊计谋成功,刘备的部队果然溃散,其围也就自解了。孙桓对陆逊说:“先前你不去救我,我的确很怨恨你,直到今天,才知道是你调度有方啊! ”
陆逊领兵当然也受了不少委屈,后来孙权见到他说:“你当初为什么不向我报告众将不听指挥的事儿呢?”意思是说,他可以为陆逊作主。陆逊回答:“我承受的恩德深重,担负的责任大大超过了我的能力。这些将领有的可以成为心腹,有的可以成为战将,有的是有功之臣,都是与主上共同奠定大业的人。我虽然才劣性懦,但私下也仰慕蔺相如、寇恂对人的忍让精神,愿与众人团结一致来完成国家的大业。”孙权听后大笑,称赞他做得好,加任其为辅国将军,并封他为江陵侯。
熟读史书的毛泽东对《陆逊传》中记载的这段话,也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曾批注:“此司马懿敌诸葛亮之智也。”在毛泽东看来,诸葛亮、陆逊、司马懿是三国时分属刘、孙、曹阵营中地位角色相同的高手。
静待其变
此典出自《晋书·晋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令帝持重,以候其变。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迎之,田比仗节立军门,帝乃止。”
“以静制动,以稳待变”,是军事谋略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静待其变”,或者是“静观其变”。它的典源,即出之上面这段文字记载。
这里的亮是指诸葛亮,帝指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温县人,曾任过曹操的主簿,魏明帝时任大将军。他的孙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宣帝。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余万出斜谷,准备与魏国的军队在渭水一带决战。当时魏国认为,诸葛亮远道而来,长途行军,急于速战速决。所以,朝廷命令魏军统帅司马懿坚守不出,不急于与蜀军决战,静观形势的变化。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按兵不动。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用的东西,羞辱讥讽司马懿胆小怯懦,以激怒司马懿。司马懿果然大怒,上表请求决战。朝廷不同意,并派遣一个名叫辛田比的钦差大臣,带着象征着王命的符节充当军师,以监督司马懿。后来诸葛亮又来挑战,司马懿忍无可忍,要出兵应战,辛毗带着符节站立在军帐外,司马懿无法出兵。
其实,司马懿在这里用了一个计谋。他原本就不打算与蜀军决战,所以佯装大怒上表请战,实际是做给别人看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若真想打,何必不远千里向天子请战呢?这样一来,既保全了不甘受污辱的面子,又达到了“以静制动”、“以稳待变”的军事目的。毛泽东后来读史,曾说司马懿的这一手确实高明。
结果,蜀、魏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蜀军不战自退。司马懿静待其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情况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在此之前,诸葛亮的使者来到司马懿军营,司马懿看似不经意地问道:“诸葛亮先生身体可好?每天能吃多少饭?”使者答:“每天能吃三四升米。”又问处理政事情况,回答说:“二十杖以上的罪犯都归他亲自处理。”司马懿事后对人说:“进食已是如此,每件事无论大小事必躬亲,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结果,真被他说中了。所以“静观其变”也是有一定条件的,能否实现,取决于将帅不仅要有良好的修养,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智慧。
正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司马懿虽然算准了诸葛亮不久于人世,但当诸葛亮真的病重逝世后,蜀军秘不发丧,烧掉营盘退走。司马懿率军追赶,蜀军按诸葛亮临终部署,突然掉头列阵,鼓钟齐鸣,好像要回兵相拒,这倒把司马懿吓了一跳,赶紧收兵停止追赶。
直到两天后,搞清诸葛亮真的不在人世了,才再派兵追赶,可已经是为时晚矣,蜀军早已撤走。这就是“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典故,意思是死去的诸葛亮吓跑了活着的司马懿。尽管如此,司马懿仍然不愧为一代帅才。
英雄无用武之地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意思是:虽有本领,却没有施展的地方。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因为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不能发挥其所长。这句典故的典源见《资治通鉴》。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之间激烈地进行争夺天下的斗争。开始时,刘备的力量比较弱小,被曹操追得东躲西藏,先后依附过多人。后来投靠刘表,原想暂居荆州,再图发展。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刘表病死,曹操率大军向荆州压来,刘表的第二个儿子刘琮慌忙出降,荆州落入了曹操之手,刘备不得不退守夏口,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曹操想除掉刘备,进而扫平江南,点马、步、水军十三万,对外号称一百万,水陆并进,沿着长江,浩浩荡荡地进兵。
面对这一严峻态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联合孙权的力量才能抵御曹军,便向刘备请求出使东吴。此时,孙权正屯兵柴桑(今江西九江),面对曹操大军咄咄逼来,是战是和一时拿不定主意。而他手下的大臣,以老臣张昭为首,极力主张降曹,主和派的势力远远大于主战派。
诸葛亮看出,孙权虽犹豫不决,但性格好胜,内心有割据东南,废汉自立,建立帝王大业的志向,便决定用激将法来坚定他“联刘抗曹”的决心。诸葛亮面见孙权后,首先指明形势的严重性,说:“眼下曹操已经削平了北方的割据势力,消灭了袁绍、平定了乌桓,又乘胜攻下荆州,威震四海。天下的英雄豪杰被逼得连用武的地方都没有了。刘备兵败已经逃到夏口,将军您也该估计一下自己的力量,考虑下一步的打算了。”看见孙权沉默不语,诸葛亮故意激他说:“如果你能与曹操抗衡,就趁早与他一刀两断;如果你惧怕曹军,干脆放下武器投降算了。现在你表面上顺从曹操,内心里又不服气,情况如此紧急,又不做出决断,恐怕大祸就要临头了。”孙权反问:“照你的说法,为什么你的主公刘备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回答:“我的主公是当世英雄,人人佩服,目前只是时运不济,但他是绝不会向曹操屈服的。”孙权一听这话,明明是指自己比不上刘备,脸上变了颜色。诸葛亮见目的已经达到,话锋一转说:“其实曹军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远途奔袭,粮草容易不济;北方军队,不习水战,不服水土,实际可用之兵并不像曹操吹嘘的那么多;加上荆州和江南百姓恨透了曹操,东吴又据有长江天险,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与刘备联合,形成鼎足三分局面,还愁阻挡不住曹操吗?”一席话说得孙权转怒为喜。当即表示联合刘备,举兵抗曹。这以后,就有了著名的赤壁大战。
诸葛亮游说孙权,包括《三国演义》中记载的,在此前舌战群儒,驳斥以张昭为代表的主和派,此后计激主战派首领周瑜,都是历史上军事外交的经典范例。正是有了这一成功的外交活动,才使得一代豪杰有了施展自己军事才华的广阔舞台,无数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所向无敌
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以后,统一了北方,逐渐强大起来。公元202年,他为了让割据江东、实力相对弱小的孙权服从自己,于是给孙权写了封信,让孙权把儿子送给他作人质。面对曹操的无理要求,孙权召集文武官员商量对策。文臣张昭等人拿不定主意,而武将周瑜坚决反对,他对孙权说出了文首那一段话。
这段话的意思是:“现在孙将军您继承了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江山,管理着江东六郡的百姓。您统帅的军队英勇善战,粮草充足,全军将士都听从命令。您占据的江东富饶,开山可以炼铜,煮海能够得盐,可以说是国内富足,人心稳定,交通方便,乘船远行,朝发夕至。全军将士,骁勇善战,有刚强果敢的好传统,一定能够勇往直前,战胜任何敌人。有什么困难逼得您走投无路,非要把自己的儿子送给曹操作人质呢?”
接着,周瑜又进言道:“如果把儿子送到曹操那里,我们可就得听曹操摆布了。”这番话语,说到了孙权的心里,他采纳了周瑜的意见,拒绝了曹操的要求。
周瑜知道,曹操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请命前往鄱阳湖,日夜操练水师,整军备战。六年后,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举兵二十万,号称八十万征讨江东。在是战是和的争议中,又是周瑜极力主战,并亲率训练有素的三万水师,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军。真正实现了他所说的“所向无敌”。
以后,人们就用“所向无敌”这个典故比喻一支军队或者一个胆识过人、技艺高超的人,非常强大,没有人能够抵挡。
关于周瑜,史书上有许多记载,喜爱三国人物的毛泽东对周瑜是持肯定态度的。
赤膊上阵
三国的故事我们之所以百听不厌,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三国人物或勇或谋或刚或柔,都很有个性,就拿“赤膊上阵”这个成语来说,足可见“三国”人物性格是多么鲜明。
这个成语本义说的是一个人光着上身冲锋陷阵,引申的意思是比喻不顾一切猛打猛冲的战斗作风,但有时还常常带有贬义,那就是指不讲谋略、鲁莽地进行战斗的意思。
东汉末年,割据西凉的马腾被曹操所杀,马腾的儿子马超,起兵为父亲报仇。马超率领几十万大军攻破长安、潼关后双方在渭水与黄河交汇处摆开战场。排兵布阵后,马超上来挑战。他对曹操说:“听说你的军中有个虎侯叫许褚,这个人在哪里?”当时许褚就站在曹操身后,忙大喝一声:“我就是。”马超一见许褚,手提钢刀勒马而立,好不威风,心中暗暗称赞。曹操回到大营后,逢人便说:“马超听到虎侯的大名吓得不敢应战,缩回去了。”许褚是个性情焦躁的人,他急着要与马超决战,还派人给马超送去了挑战书,上面写到:虎侯单挑马超,来日决战。马超一看挑战书,勃然大怒,挥笔在挑战书上批道:明日誓杀“虎痴”!第二天,两军摆好阵势后,马超挺枪跃马,来到阵前,高声喊道:“虎痴快出来!”曹操见马超一表人才,神态威武,十分爱惜地对众将说:“马超有吕布之勇,切不可小看。”曹操话音刚落,许褚从阵中冲出,马超举枪迎战,二人一来一往,打了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直打得战马都累了,两人又各自回到阵中换了战马再斗,又打了一百多个回合,还是没分出胜负。
这时,许褚杀得性起,只见他拍马回到阵中,卸了盔甲,露出一身强健的肌肉,接着赤膊提刀,翻身上马,再战马超,直把双方将士看得一个个目瞪口呆。刀光枪影,双方又斗了三十回合,许褚一刀砍向马超,被马超灵巧地闪过,同时提枪直刺许褚心窝,许褚忙扔掉大刀,一闪,顺势把刺来的枪夹住,“叭”的一声,马超的枪断成两截,两人就各拿半截枪一通乱打。曹操怕有闪失,忙下令收兵。
马超回营后对部下说,我身经百战,还从来没有见过像许褚这样不要命的,真是“虎痴”。这就是“赤膊上阵”这个成语的来源。据很多老人回忆说,***将军打仗时,也喜欢赤膊上阵。在收复被日寇占领的察东四县时,***将军袒胸露臂冲锋在前,“抗日同盟”
纪念馆有一幅大型油画,描绘的就是***将军赤膊上阵的情景。
负重致远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中这段话,是说陆绩好比一匹脚力很快的马,有超逸的才能;顾劭好比是一头吃苦耐劳的牛,能够负重致远。这就是“负重致远”这个典故的最早记载。通常是指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比喻一个人能够担负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