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每一个青少年都渴望成长,渴望独立自主的感觉,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往往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成熟、时尚。如果社会上大部分成人吸烟,并将敬烟作为一种社交礼节,青少年自然会认为吸烟是一个可接受的社会行为而对其进行仿效。
4.烟草制品轻易可得为青少年吸烟大开方便之门
没有需求,就没有供应;反过来,限制供应,是不是也可以打击需求呢?我国对青少年的烟草供应又是个什么情况呢?首先,我国目前烟草价格偏低,销量前三位的卷烟的价格均在5元/盒以下,使得大部分青少年买烟不存在价格门槛。其次,学校周边的烟草销售摊点众多。北京市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每所中小学校周边平均有2个卷烟零售摊位,最多的高达5个;91%的学生家庭周边200米内有售烟点,45%的学生住宅附近售烟点多达3个以上。第三,国家法律对分支销售卷烟没有明确的禁止,以及“禁止向18岁以下青少年销售卷烟”的法律没有落实和执行。2007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可以从50%以上的流动商贩处和30%的杂货店里买到单支卷烟,90%以上的青少年在买烟时从未遭到拒绝。
五、一级预防策略
(一)政府的控烟政策
史载,康熙皇帝“尤其恶烟”,不仅要求别人戒烟,自己也率先戒烟。他南巡时,见大臣史贻直和陈之龙嗜烟如命,成天烟袋不离手,遂决定拿这两人“开刀”。一日,康熙到山东德州暂住,在宴会上,康熙特赐这两臣水晶烟管各一支,让他们当众吸烟。两人大喜过望,马上装烟点火吸用,岂料刚用力一吸,火焰即随管上升,几乎烧及嘴唇,随即一声爆裂,两人吓得连忙放下烟管不敢再吸。康熙遂借此传旨天下禁止吸烟。这件事当时学士蒋陈钧有记实诗道:“碧碗琼浆潋滟开,肆筵先已戒深杯。瑶池宴罢云屏蔽,不许人间烟火来。”康熙皇帝此举对后来的政府控烟政策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法令是一把尺子,它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有没有超出尺度;它也是一把利剑,谁要是超出尺度就得受到惩罚。青少年吸烟的一级预防首先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才能够顺利进行,法律法规的建立又依赖于政府的力量。政府或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限制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产品。按照WHO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应在适当的政府级别采取和实行有效的措施,禁止向低于国内法律规定年龄或18岁以下者出售烟草制品。WHO的具体推荐措施包括:①要求所有烟草制品销售者在其销售点内设置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清晰醒目告示,并且当有年龄怀疑时,要求每一购买烟草者提供适当证据证明已达到法定年龄;②禁止售货架等可以直接选取烟草制品销售方式,避免无人监督的情况出现;③禁止生产和销售那些形状对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烟草制品,如糖果形、点心形、玩具形等;④确保政府管辖范围内的自动售烟机不能被未成年人所使用,且不向未成年人促销烟草制品。
其次,提高烟草制品的售价来切断青少年的烟草来源。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美国在州级或国家级水平立法,对烟草制品征收更多的税利,使其价格上升。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降低未成年人(13~18岁)以及青年人的吸烟率十分有效。
事实上,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吸烟的问题,在多部法律中对控制烟草已有如下明确规定:
(1)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
(2)禁止在各类等候场所、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放置烟草广告。
(3)禁止利用广播、电视、电影节目,以及报纸、期刊文章,变相发布烟草广告。
(4)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5)烟草销售商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于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表明其身份的证件。
然而,尺度虽有,利剑不出也是枉然。我国的部分控烟法律、法规尚未得到有效的执行,导致青少年控烟的现实有些尴尬。北京市2005年第3季度广告监测结果显示,仅电视媒体就违规播出了351条烟草广告,共涉及6个频道。2005年对北京地区未成年人买烟被拒率的调查结果显示被拒率只有8.17%,也就是说一百个买烟的未成年人中被拒绝的仅有8个左右。调查结果还显示88.6%的未成年吸烟者最近30天买过烟,其中96.8%的学生买到了香烟。为什么烟草广告如此大张旗鼓?为什么未成年人可以几乎毫无阻力获得想要的香烟?因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还有烟草销售商的法律意识淡薄。所以,政府除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外,也应切实加强监督、执行力度。事在人为,天下哪有办不成的事?只要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执行下去,必定可以顺利解决问题。
(二)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吸烟中的作用和策略
如果学校是春日里的蒙蒙细雨,那么青少年就是刚破土的春笋,没有雨的滋润春笋怎能茁壮生长?学校有责任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它对青少年吸烟的预防可以说是责无旁贷。以下的建议或许有助于帮助学校建立有效的预防吸烟策略。
1.争取领导支持,争取政策扶持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句,虽然戏谑讽刺某些为官者的滥权,却也说明了领导统筹调动资源的能力。在学校开展控烟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相关调查发现,控烟成功的学校均在校长的领导下建立了学校控烟领导小组和控烟工作相关制度。在这样的学校里,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参与控烟活动,相互监督,有力地提高了师生和员工的控烟责任感,增强了整个校园的控烟能力。总之,上下同心加上制度的保证为创建“无烟校园”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针对吸烟设立并实行相关校规
控烟计划不能只是口若悬河的演讲或一纸空文,必须白纸黑字拟成校规,否则只是绣花枕头,没有实际效力。如果学校将控烟纳入工作计划,制定控烟的规章制度或校规校纪,明确奖惩,坚持实施,并经常检查、监督的话,青少年的控烟工作一定可以做得非常好。例如,规定教室、图书馆、办公室等场所禁止吸烟,并设醒目标志;倡导教师戒烟,禁止教师在学生面前吸烟;建立教职员工及学生违反控烟规定的惩戒制度等。
3.加强针对学生的控烟教育及拒绝吸烟诱惑的技能培训
没有人生来就知道一切,天才也曾一无所知。可是,火光一闪,一切黑暗都要退避三分,如黑夜般的蒙昧在教育的烛光下不堪一击——唯有教育,可以启蒙。学生们不知道吸烟的危害,是因为教育不够甚至没有教育。所以,将“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等内容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教育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使学生排斥和批判烟草广告所误导的吸烟“成功、独立、性感”等形象。除了书面和口头教育,学校同样应该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预防吸烟的培训和指导,让学生掌握如何拒绝吸烟的技巧,获得社会支持、处理压力的能力,拒绝和抵制诱惑的技能。特别要提出的是,在青少年中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应结合目标人群年龄特点进行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的教育与干预。
此外,无论是幼儿园的儿童,还是初、高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进行吸烟预防教育,其中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应尤其重视。众所周知,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简易到困难的发展过程,越早发现问题就越易于控制,越早解决就能解决得越彻底。防微杜渐才可把吸烟抑制在萌芽状态,病入膏肓才求医问药是不是太晚了呢?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是在高一期间开始吸第一支烟的,在高年级时才开展控烟教育为时已晚。若能抓早抓小,则吸烟人数可望大为减少。基于这个原理,美国已经开始实施了针对幼儿园儿童的预防吸烟策略。
若早期预防措施没能阻止青少年吸烟,那么对已经开始吸烟的青少年应积极提供戒烟指导。具体包括:向打算戒烟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助器具,帮助制定戒烟计划,加强其个人技能的培训,还可以对成功戒烟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总之,应该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手段和方法尽量帮助青少年戒烟。
4.加强针对教师的培训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一个不吸烟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不吸烟的榜样。同样,一个吸烟的教师也可以树起一个反面的“榜样”。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烟草相关知识的培训,首先可以让教师本人从中获益,做到自身不吸烟或戒烟,保护身体健康;其次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青少年吸烟的行为,并教育青少年以积极的态度拒绝吸烟,杜绝社会吸烟诱惑。
5.争取父母和家庭对学校控烟策略的支持和参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控烟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反过来,孩子对家庭来说也有明显的反作用力。学习总是相互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学校可以利用家庭里大人和小孩之间这样一种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与家长加强联系和沟通,让家长监督孩子,同时也让学生利用他们获得的知识、技能,劝导和影响其父母及家庭成员,达到共同参与和支持控烟活动的目的。
6.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控烟环境,媒体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小觑。一个人说的话,通过广播可以让几千几万个人听到。同一个道理,通过宣传,控烟的理念也可以传得更远更广,令更多的人受益。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班会、多媒体宣传网和学习园地等营造无烟、控烟、戒烟的氛围,辅助控烟工作,使其得以顺利实施。
7.定期评估预防吸烟策略的效果
高考前往往有很多模拟考试,每次考完以后都会有一个分数表,成绩好的同学可以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由此可见,考核评估的意义重大。由于预防策略能够在何种程度上起作用是不可知的,所以学校定期评估预防吸烟策略不仅能够科学地评价策略的优劣及效果,而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以提出新的应对措施。
(三)家庭在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其一言一行,甚至举手投足等都很有可能投射到孩子身上,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吸烟可能会引诱他们的孩子吸烟。另外,父母也是青少年获得烟草制品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既然如此,那么在开展青少年控烟活动时就必须重视家长的影响力。通过减少他们的吸烟率,或减少其在青少年面前的吸烟行为,来降低青少年的尝试吸烟行为和吸烟率。父母首先应在孩子面前起表率作用,尽快戒烟并劝导孩子切莫尝试吸烟;对已学会吸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设法帮助他们戒烟。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压力并及时给予疏导,使他们不会求助于烟草。简而言之,父母应该做到自己不吸烟,同时不给青少年创造吸烟的条件。
(四)大众传媒在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大众传媒(如电视、报纸、广播、海报)时常被烟草公司用以进行烟草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细想一下,传媒只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利用它的是哪种人,怎么利用。传媒虽可为害,也可造福。所以,我们可以把传媒应用于宣传吸烟的危害性、戒烟的益处及戒烟知识等。事实上,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控烟知识确实能降低青少年吸烟率。一方面,我们应该从政策、法规层面禁止大众传媒发布烟草广告和进行烟草促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来向广大青少年宣传健康知识,提倡远离烟草。
###六、其他预防青少年吸烟策略的研究
国外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面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蔓延的严峻形势,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已经受到挑战,必须寻求新的、更具生命力的模式。现在,一些新的、以技能为主的干预模式已经出现而且收效甚好,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社会技能训练法(social personal skill approaches),即针对青少年受到的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通过以下3条途径来提高其个人社会适应技能,以达到减少青少年吸烟的目的。
1.识别吸烟诱惑
训练青少年识别并应对各种来自同伴、家庭和大众媒体的吸烟诱惑,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某些消极的社会环境影响及个人情绪。
2.生活技能训练
不管药物多么强大,仪器多么先进,生病的人要康复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免疫力。关于抵制吸烟的诱惑,进行“内功训练”势在必行,尤其是针对那些低自尊、自主性差、易焦虑的青少年,他们易受社会压力影响而成为吸烟者。吸烟常被学生视为减缓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此项训练的目标在于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压力的思维和行为,增强自尊、自主性,以提高自我控制消极行为的能力。该训练分别由不同专业人员带领受训者进行10项生活技能训练,运用多种参与式的教育形式,重点在于提高受训者的自我形象,训练其决策、独立、创新思考、交流技巧和缓解压力等能力和技能。话题可部分针对吸烟行为,部分不直接涉及吸烟行为。根据社会影响理论,这样的交叉方式能更有效地从整体上提高青少年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前面已经提到,吸烟被学生视为处理压力的方式,生活技能训练的目标就是让青少年学会用正确的健康的方式来处理压力。
3.认知发展干预
思想决定行动方向,灵魂决定躯壳的光芒。认知和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青少年吸烟的行为。此项训练的重点就是改变青少年对吸烟的认知和吸烟动机。譬如,许多男孩子将吸烟视为成熟的表现,许多少女将吸烟视为追求性别平等的手段。培训可以使受训者认识到吸烟是个体没有主见、神经紧张、没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表现。这种对吸烟的正确认识将使青少年终身受益。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即使在面对压力或郁闷等负性情绪时,他们选择以吸烟的方式来排解内心压力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少。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未来,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制止烟草毒害青少年,就是制止烟草毒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社会各界应当行动起来,在健全法制的基础上,以学校为重点,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相互配合,多管齐下以求得更好的控烟效果,让烟草远离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