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白话聊斋(上下卷)
2824600000110

第110章 粉蝶

阳日旦是琼州府读书人。一次他从外地回来,船行海上,突然遇上飓风,就在船只将覆没时,不知从哪里漂过来一只空船,阳日旦急忙跳上去。等回过头看时,原来那只船已覆没了。这时,风越来越狂,只好闭上眼睛,一任风将船吹向何处。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风渐渐息了。他睁开眼,忽然见前方有一座岛屿,岛上有成片的屋宇。急忙划船,泊近村口。村中悄无人声,鸡不鸣,狗不吠,走着走着,见有一个向北开的院门,里边松竹蓊翳,苍翠欲滴。当时天已是初冬,院墙内不知是什么花的蓓蕾绽放,春意盎然。阳日旦越看越爱,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便走了进去。远远的,传来一阵琴声,阳日旦停下脚步侧耳听。这时,有个婢女从里边走出,看上去约有十四五岁,生得飘逸俏丽,袅娜妩媚。她瞥见有生人来,急忙转身进房。里边的琴声即刻止歇了,门里闪出一位少年,面带惊讶之色,问阳日旦从什么地方来。阳日旦便将前后经过向少年说了。少年又问阳日旦的族望,他也如实说了。不想那少年高兴地说:“真巧!真巧!你是我的姻亲!”说罢便将阳日旦请进院子。阳日旦打量了一眼,见院中房舍建造得精美华丽,又听到琴声,进房后见里面端坐着一位少妇,正用纤指拨弄琴弦,有十八、九岁,光采照人。她望见来了客人,急忙推开琴想要回避。少年阻止住她说:“不要走,他是你家的亲戚。”便代阳日旦说了族望和身世。少妇又惊又喜地说:“是我的侄子。”于是问阳日旦道:“祖母还健在么?父母今年有多大年龄了?”阳日旦说:“父母今已四十来岁,身体都还健朗;只是祖母六十,而且患有重病,连走路都需要人扶着。侄儿实在不知道姑母是哪一房的,请明告侄儿,以便回去向父母说明。”少妇说:“山高水远,路途迢迢,我和家中联系已中断很久了。你回去后只对你父亲说,十姑问家中消息,他自然便清楚了。”阳日旦又问道:“请问姑父姓什么?”少年回答道:“我姓晏,叫海屿。这岛叫神仙岛,离琼州府三千里,我寄居这里的时间也不长。”十娘转身进内,叫婢女取酒食待客,海鲜蔬果,也叫不上来名称。

吃完饭,引他在园中游玩,桃李含苞,阳日亘深感奇异。晏海屿说:“这里夏季没有大热天,冬季没有大冷天,花四季开放。”阳日旦高兴地说:“这里真是仙乡!我回去后告知父母,将家搬到这里,与你们作邻居。”晏海屿只是微笑。

从园子回书斋后,就点起灯烛,见一张琴横放在几案上,便请姑父弹奏一曲。晏海屿便坐下来调弦正音。十娘从房内出来,晏海屿道:“来,来!你快来为你侄儿弹琴!”十娘就坐下,问阳日旦道:“侄儿想听什么曲子!”阳日旦说:“侄儿从不读《琴操》,实在说不上来想听什么。”十娘说:“你只随意说个题,都可以弹成曲调。”阳日旦笑道:“海风引舟也可以弹成一支曲调么?”十娘说:“可以。”随即拨弦挑勾,奏出一曲,如同有旧谱,声调激越奔腾,起伏跌宕,静心领会,就像自身仍在船中,被飓风所颠簸震荡,剧烈摇晃。阳日旦惊叹不止,问道:“我可以学么?”十娘把琴给他,试让阳日旦用手指勾拨琴弦,然后说:“可以教。你想学什么曲子?”阳日旦说:“刚才弹奏的飓风曲,不知道用几天时间可以学会?请先将曲子抄写下来,以便我吟诵。”十娘说:“这曲子没有文字,我是依据意境谱就的曲。”十娘又起身取来一张琴,比划作出勾剔手势技法,让阳日旦仿效。阳日旦一直练到一更多,等音节基本合拍后,夫妻俩才离去。

阳日旦聚精会神、屏声静气地在烛光下继续抚琴,弹着弹着,突然悟到曲中真谛,不觉缓缓起舞。他猛抬头,忽见那个飘逸俏丽的婢女站在灯下,便惊异地问:“你原来还没有走吗?”婢女嫣然一笑,说:“十娘命我服侍先生睡下,关上门移开烛。”阳日旦细细看去,见婢女美艳绝伦,两眼如秋水盈盈,有无限娇媚,不由心荡神摇。他先是用话去挑逗,婢女只是低头含笑。阳日旦更加难以控制,猛然站起来搂住婢女的脖颈。婢女对他道:“别这样!天将亮,主人就要起身,假如彼此有意的话,明天晚上也不迟。”正亲热间,突然听见晏海屿呼叫“粉蝶”。婢女脸色突变道:“坏了!”急忙跑去。阳日旦偷偷潜到晏海屿住房窗下窥听。只听晏海屿说:“我本来就说这婢女尘缘没有绝灭,你一定要收下她。现今怎么样呢?应当狠狠地打三百鞭!”十娘说:“男女之情一旦萌发,就不好再使唤了,不如为我侄子发落了她吧。”阳日旦又惭愧又害怕,回到书斋中吹灭灯烛上床睡了。

天亮后,有个童子进房来伺候阳日旦盥洗,不再见粉蝶。阳日旦心中惴惴不安,生怕为昨夜的事受谴责,将自己赶走。一会儿,晏海屿同十娘一道出来,似乎压根就没有将昨夜的事放在心上,只是盘问他习琴的体会。阳日旦为他们弹奏了一曲。十娘说道:“虽然还未入神,但十已得九,反复练可以达到美的境界。”阳日旦向二人请求再教他曲。晏海屿便教他一曲“天女谪降”,指法较“海风引舟”曲难,练了三天,才弹奏成调。晏海屿说:“大概就是这样的,自此以后,你只要反复弹奏,直至熟练。弹了这两支曲子,就再没有能难住你的曲子了。”

阳日旦离家日久,很是想念,便对十娘说:“侄儿住在这里,承蒙姑母收留,过得很是快活。只是家中挂念。此地离家有三千里路,哪一天才能到家啊!”十娘说:“这并不难。你来时的那条船还在,我可助你一帆风力。你现在还没家室,我已将粉蝶打发去了。”送给阳日旦一张琴,又取出一包药,说:“回去后,用它医治祖母的病,此药不仅能治病,也可益寿延年。”便将阳日旦送到海岸边,让他上了船。阳日旦在船上找不到桨楫。十娘道:“不需要那东西了。”她解下衣裙,缠绕成风帆。阳日旦担心茫茫大海之上容易迷失方向。十娘说:“不要担忧,你只听凭帆荡漾就是了。”十娘系好帆,走下船去。阳日旦神色凄然,正要与姑母拜别,这时吹起了南风,船离岸已很远了。

阳日旦看船中准备着干粮,可是只够一天吃的,心中暗暗埋怨姑母吝啬。肚子饥饿时,他不敢多吃,惟恐干粮一下子吃完后再没办法,吃下一个胡饼,顿时感觉里外甘甜芳香。余下六七个胡饼,珍存起来。吃下胡饼后,肚子也不再感到饥饿。不久,夕阳西下。阳日旦后悔回来的时候没有向姑母索要烛火。眨眼的功夫,远远地望见了人烟;再细看,却是琼州。阳日旦不由大喜过望。船很快靠了岸,阳日旦解下衣裙,将胡饼包了,向家走去。

进了门,全家老小惊喜异常,他离家已十六年了,才知道他遇见了仙人。阳日旦见祖母老病更加严重,便取出药让祖母服下,沉疴立即除去。家人都感奇怪,纷纷问阳日旦是怎么回事,他便向家人述说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祖母哭着说:“正是你姑母。”

早先,老夫人有个女儿,名唤十娘,天生仙姿。十娘长成后,许给了晏家。晏家女婿十六岁那年进山后,一去不返,十娘等到二十余岁,忽然无病而亡,安葬已有三十多年。听了阳曰旦所说,家人都怀疑十娘没有死。阳目旦取出十娘脱下当风帆的衣裙让家人看,认出是十娘在家时的穿着。阳日旦又将胡饼拿来与大家一同分着吃,吃一个,一整天腹中不饿,精神倍增。老夫人命人挖十娘的墓验看,见那棺木尚在,内中却是空的。

阳日旦离家前,曾聘了姓吴人家的女儿,还没有婚娶。阳日旦十几年不归,吴家女儿便另嫁了人。大家都相信十娘的话,翘首等待粉蝶的到来,然而一年多了,没有一点音讯,才准备另作打算。临县的钱秀才,有个女儿名叫荷生,是远近有名的美人。芳龄十六,未出嫁就死掉三位未婚夫。于是与钱家定下婚约,行了婚礼。荷生入门后光艳无比。阳日旦看她,正是粉蝶。吃惊地问她从前的事,粉蝶却茫然不知。大概粉蝶被驱逐的时刻,就是她降生的日子。

阳日旦每次为她弹“天女嫡降”琴曲,她总是支着腮凝神静想,像是有所领会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