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2825300000018

第18章 宝剑出鞘:十二年磨砺只为关键一击(2)

到了美国之后,科尔一行先去了西海岸的洛杉矶和旧金山,介绍默克尔结识刚卸任的前总统里根,看来科尔对自己这位年轻的女部长相当满意。随后科尔又去了首都华盛顿见了刚打完海湾战争的老布什总统。默克尔给美国媒体几乎没留下印象,像是个局外人一样。每当需要合影的时候,作为德国代表团仅次于科尔的二号首脑,默克尔总是显得有些不够大方,还要她的私人助理舍尔根和科尔的夫人哈内罗尔都在背后推她,方才敢走上前去。不过默克尔在美国的行程可比在以色列的访问舒服多了,在外有科尔独当一面,在内有丈夫绍尔照顾,默克尔在访问之余还和绍尔一起去看了漫画史努比的展览,简单游历了下华盛顿附近的自然景观胜地。

不过不甘自己命运的默克尔也最终认识到,实力不足是自己屡遭不公正待遇的根本原因。而科尔能选择自己做联邦妇女和青年部部长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背景,一位来自东德的年轻女性,随时都会有下一位同样背景的人出现,科尔的宠爱也随时会改变。默克尔觉得没有自己的势力,让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满变数,同时也导致自己说话没有分量,缺乏权威性,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默克尔决定寻找并培养自己的领地。

选举“常胜将军”的唯一政治失败

1991年9月9日,当初对默克尔大力提携过的东德最后一任总理——德梅齐埃宣布辞去所有党政职务。这位曾经为两德统一贡献大力,为东德处理后事的总理,在德国统一后,也因为被曝光曾经与东德情报机构斯塔西合作,被迫辞去包括基民盟副主席、勃兰登堡基民盟主席等职务。这也是德梅齐埃时运不济,当时正值法庭清算东德政府罪行的时候,全德国人都在关注斯塔西的犯罪行径,不少人咬牙切齿地要求法院必须重判那些伤害了东德人的斯塔西成员,连一直躲在苏联的前统一社会党党魁昂纳克都被强制引渡回来受审,德梅齐埃则在这一过程中被曝光出来,愤怒的人们给了他唯一的出路,那就是离开政坛。

德梅齐埃的离开,让默克尔看到了希望,她有望获得一块专属于自己领地。默克尔是从梅前州选出的联邦议员,不过此时梅前州的基民盟主席还依然是当初帮助过她的京特·克劳泽,对克劳泽终究不好下手。另一位曾经的贵人德梅齐埃的辞职,成为默克尔新一轮实力增长的开始。历史总是巧合,以至于后来人们谈到默克尔成功之路时,总会想到每一次都是在她的贵人失势的时候,默克尔崛起,把那些离开的贵人称为默克尔的牺牲品。其实每个人的得势,都意味着必将有一个人失势。这种带有歧视性的想法之所以存在,主要还是因为默克尔是女性。

默克尔决定参选勃兰登堡州的基民盟主席,也就是德梅齐埃曾经担任的职务,不过在科尔表示支持之后,这一决定又变了味,环绕柏林的勃兰登堡州中有相当部分的老东德选民讨厌科尔。默克尔自己做这个决定并不够坚决,再三反复之后,又在选举前十多天决定参选。此时另一位候选人,勃兰登堡州基民盟副主席乌尔夫·芬克早已开展了竞选活动。

虽然默克尔出生在勃兰登堡州的滕普林,似乎会有更多的优势,不过她上大学开始就已远走莱比锡了,默克尔对于勃兰登堡州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而且时间紧张,根本没有造势宣传的时间。芬克就老到多了,虽然是西德人,但他已经担任勃兰登堡州基民盟副主席两三年,选举刚开始,芬克就积极做准备,到各个基层基民盟组织,并且带着自己的竞选方案到处游说,大部分的基层基民盟组织均表示支持芬克。

不过科尔并不喜欢芬克,因为芬克是前任西德基民盟党总书记海内·盖斯勒的朋友,科尔与盖斯勒关系不是很好。科尔出面力挺默克尔之后,勃兰登堡州的老东德人们更加感到反感,认为默克尔只是被科尔操纵的傀儡。结果默克尔毫无悬念地输给了芬克。

纵观默克尔的从政之路,这次失败几乎可说是唯一的一次。默克尔自己后来也承认,由于准备不充分,输掉了竞选,给她自己敲了一个警钟,毕竟她之前的路都走得太顺畅了。

这个时候的默克尔真的是受上帝的眷顾,就在勃兰登堡州初尝苦涩后没多久,德梅齐埃留下的另一个职位——全德基民盟党副主席在党内准备选举。这一次没有太大疑问,基民盟副主席最好是由来自东德的政治家担任是全党的共识,当时默克尔算是最耀眼的东德女政治家了。

在基民盟党总书记吕尔的推举下,作为唯一的候选人,经过科尔的同意,默克尔作为东德的基民盟代表,担任基民盟副主席。1991年12月,在德累斯顿的全德基民盟党代会上,默克尔获得了719张选票中的621张,成为基民盟党史上首位女性副主席。此时距离默克尔加入基民盟的时间不过短短一年零两个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帝为默克尔关上一扇小门,打开了一扇大门。

默克尔获得基民盟党副主席一职后,没有为她带来什么实际权力,强势的科尔在处理问题时很少征求默克尔的意见。即使是在讨论梅前州的问题时,默克尔作为从梅前州选出来的联邦议员,科尔都没有与默克尔进行讨论。这一点也是无奈之举,当时科尔的影响太过强大了,以至于现在人们提到那个时代还是称为“科尔时代”。默克尔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权力,需要做更进一步的努力。

德梅齐埃辞职以后,利用从政时留下的巨大影响,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律师,德梅齐埃的律师所就在默克尔所住公寓内,后来两人还曾经碰到过数回,不过已经有点话不投机了。德梅齐埃曾经邀请默克尔前去他的律师事务所参观一下,不过默克尔都是当面答应,事实上却从没去过,这让德梅齐埃很生气,觉得默克尔有点忘恩。

在默克尔刚刚进入德梅齐埃政府做新闻副发言人时,德梅齐埃与默克尔的关系相当密切的,从德梅齐埃支持默克尔竞选联邦议员就能看得出。不过在德梅齐埃因为东德安全部安全问题引咎辞职后,默克尔先是竞选了勃兰登堡州基民盟主席,失败后转而竞选基民盟党副主席。默克尔踏着德梅齐埃的失败走向成功,这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

如今在德梅齐埃离开政治以后,默克尔就像是德梅齐埃的“遗产继承人”,接替他继续代表东德政治家,代表东德的人民利益。默克尔内心也为德梅齐埃感到同情,她为德梅齐埃抱不平,甚至后来还呼吁德梅齐埃重出政坛,不过年事渐高的德梅齐埃也已厌倦政治生活,最终再也没有踏足政治。

辗转多时,终获自己领地

身为基民盟副主席,默克尔活在科尔的光环下,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不做科尔的影子,她决定继续找寻属于自己的属地。说来真是巧合,就当默克尔需要领地的时候,她的另一位曾经的贵人,京特·克劳泽辞职了,再一次成全了她。

克劳泽1953年出生于距离莱比锡很近的哈勒,先后学习了建筑工程学和信息学,1984年,31岁的克劳泽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维斯玛应用技术大学任教,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教授论文。克劳泽天资过人,在政治方面也很有天赋,做事干净利落,被认为是东德的政治希望。在德梅齐埃担任东德总理的时候,克劳泽就出任了东德总理府秘书一职。两德统一的国家统一协定,也是由克劳泽和时任西德内政部长的朔伊布勒在东柏林的菩提树下宫签署。克劳泽在与朔伊布勒谈判德国统一的过程中,两人真是“不打不相识”,此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有英雄惜英雄之感。

德国统一后,克劳泽作为当时东德仅次于德梅齐埃的二号人物,在联邦政府中担任联邦交通部长一职。克劳泽做事情很有政治手腕,当时德国的政界普遍看好他的政治前途。西德总理科尔为了拉拢他甚至在私下许以重职,让克劳泽在联邦政府中担任建设部部长,负责整个老东德地区的重建工作,但是这个部门因为和其他部门职能范畴冲突、重合太多,被迫取消了,克劳泽被科尔任命为同样重要的交通部部长。

克劳泽统领的交通部工作触及面广泛,动用的资金庞大,克劳泽的职权也因此很大。联邦德国为了重振原东德地区的经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必备的基础,大量的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克劳泽拥有广阔的天地以一展拳脚。

为了实现自我的抱负,展示自己的政治才华,克劳泽四面出击,与大量相关的政治人物交流、斡旋,同时提拔党内后进,以作自己羽翼。现在看来,在超级自信的克劳泽眼中,默克尔不过是小虾、小鱼而已,根本不会对自己这条大鲨鱼造成威胁,所以才会在当初不遗余力地帮助默克尔竞选联邦议员。而在德梅齐埃辞职以后,克劳泽更是仿佛看到了自己升为东德第一政治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