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谤不辩,遇事不怨。焦急的辩解源于内心的虚弱和浮动;无休止的抱怨来自内心的贪求和悸动。当这些失真之语统统化作心灵天窗上厚厚的尘垢时,灿烂的阳光又怎能照进我们的心田呢?
沉默之人,不会被埋没
云作袈裟石作身,岩前独立几经春。
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
——宋·汤思退《咏石僧》
佛门禅宗经常会提到这个“西来意”,即达摩祖师西来东土传教的真意。这是学者初参佛法时,心、口、意不知如何修、不知如何断,茫然无绪,便勉为其难地提一句话参问。禅师们往往因为看穿参问的人所提的问题并非修行上的实际问题,便会随意拿一句话堵住学僧的嘴和心,不让他们再继续妄想下去。所以关于这个“西来意”的回答,往往千奇百怪。有学僧问香林远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的回答是:“唉,坐久了,真感到疲劳啊!”由此可见一斑。
而汤思退在这里借“石僧”之口的回答则是:默默无言。既然高僧禅师们的目的只是堵住学僧们的无端妄想,倒不如用沉默的方式来回答,省得学僧又被禅师的随意之语误导,陷入另一种妄想之中。因此,只有默默无言,才能体现禅佛的真味。
有人也许会问,倘若不说,我们又如何知道这些禅师是否真的有水平呢?就像现代人总是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让自己“冒出头来”,生怕偶然间失去了自我推销的机会。但沉默不是指不说话、不表达,有时候,沉默是一种最好的表达,一种隐藏在众人之中,不高声宣扬自己的表达。沉默着蓄力、精进,等水到渠成,我们要做的就只是顺流而下,平波万里。而那些还没完善自己就急着要说话的人,虽能很早“冒头”,但往往因为过于轻浮,而轻易被浪潮掀翻,在翻涌中渐渐沉沦,消失无踪。
急着说话的人,不妨学学雪窦禅师的做法。
曾经有一个叫曾会的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窦禅师,于是他就写了封介绍信给雪窦禅师,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雪窦禅师欣然接受,然后拜别,继续云游去了。
这一别就是三年,一次,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了三年前曾介绍过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便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搞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十分为难,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众中寻找了个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写的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介绍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便和学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寺中每个地方,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个很破的屋子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高兴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窦禅师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
各自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三年前我亲笔写的介绍信你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介绍信还给曾会学士,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人介绍呢?”
付出了,自然会有回报。参佛之人要的不是信徒称颂、万众敬仰,而是内心觉悟、智慧圆满,因此,何必要急着请人介绍,位列上宾呢?不如安下心来默默参禅问道,日益精进,这样的清净,反而是成佛的助力。倘若一开始就引人注目,那雪窦禅师还能有多少独自安心修行的时间呢?
不少人在春风得意时都极易喜形于色,夸耀自己;身处高位乃至认识一个身处高位的朋友,都易颐指气使、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这种唯恐天下人不知的彰显心理不知害了多少人。保持低调行事作风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显山露水,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高出于人的那一面,这样既给了自己更多的学习、提高的机会,也更容易创造出辉煌。在不显不露中出头,才是最高明的表达,最智慧的选择。
伤人之语,如覆水难收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
伤人以言,甚于剑戟。
——古代谚语
中国人历来讲究说话的智慧,各种警醒人们说话要留“口德”的谚语、俗语比比皆是:“伤人以言,甚于剑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都是要小心批评别人,因为伤人之语,如覆水难收,一旦把这“甚于剑戟”的覆水泼了出去,两人之间的裂痕就永远形成了,因为你在别人心头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恶劣的言语在佛教的教义中是不被容许的,口出恶言被佛教当做是第六大恶行。证严法师曾说:“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弘一法师也常劝导信徒要忌恶语,他说:“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历史上的得道高僧虽然有的放浪形骸,有的狂妄恣意,甚至喝禅骂佛,但他们甚少讽刺、挖苦别人,因为前者是证悟证道后的无碍境界,后者却是嗔心未泯的可笑表现。
佛陀在只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点,嘲骂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此事后,便召集六群比丘开示道:
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有一头母牛生下一只小牛。有一婆罗门就从养牛人家讨回那只小牛,并为它取名叫欢喜满。婆罗门把小牛放在儿女的住处,每天拿乳粥饭食等喂养它,爱护有加。
过了几个月,小牛长大了。它想:“这婆罗门曾费了许多心血来养我,现在我是全阎浮提牵引力最大的牛,正好让我来显一下本领,报答他养育我的恩情吧。”
有一天,欢喜满对婆罗门说道:“婆罗门!请你到养牛的长者家,告诉他说:‘我所养的雄牛能拖一百辆货车。’你就以千金跟他打赌吧!”
婆罗门就到那长者的家里,问长者道:“这城中谁养的牛最有力啊?”
长者先举别家的牛来回答,最后说:“全城中没有一头牛能及得上我所养的。”
“我有一只牛,能拖一百辆货车。”婆罗门道。
“哪里有这样的牛?”长者不相信。
“我家里就有。”婆罗门得意地回答道。
长者不服气,便以千金和他打赌。
婆罗门回去后,便在百辆车中装满沙石,顺次排列起来,用绳子从车轴上前后结住,为欢喜满洗浴,喂它香饭,将它装饰一番,驾在第一辆车的车轭上,自己坐上车,举起皮鞭叱道:“走呀!欺瞒者!拉呀!欺瞒者!”
这时,牛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并非欺瞒者,为何今天受这种称呼呢?它不知所以,四只脚就如柱子般立着不动。长者看到这情形,就叫婆罗门交出千金。
婆罗门损失了千金,解下牛,回到家里忧郁地卧着。欢喜满回来后看见婆罗门忧郁地卧在那里,便走上前去问道:“婆罗门啊!你为什么躺在这里呢?”
婆罗门很不高兴地回答道:“千金输去了,还能睡觉吗?”
欢喜满再问:“我在你家这么久,曾经踏破或打碎过碗没有?曾经在别处撒过粪尿没有?”
“都没有。”婆罗门否定道。
“那么,你为什么要叫我欺瞒者呢?”欢喜满问道,“你这样称呼我,是你自己的错而不是我的错。现在你可以再去和那长者赌两千金,但这次你可不要再叫我欺瞒者。”
婆罗门听了牛的话,再去和长者相约打赌两千金。
依照上回的方法,把百辆货车前后系起来,并将装饰好的欢喜满驾在第一辆车子的前面。婆罗门坐在车上,用手轻轻地拍着牛背说道:“贤者啊!前进呀!贤者啊!往前拉吧!”果然,欢喜满把系着的百辆货车拉着前行,很快到达了目的地。
长者终于拿出两千金来,其他的人看到这情形也都拿出很多钱来赏赐欢喜满。
佛陀接着开示:“比丘们啊!恶语是谁也不喜欢的,就是畜生也不喜欢。”
佛陀斥责六群比丘以后,就制定戒律,指示弟子们应该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人的话语就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古人常说:“人的嘴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嘴能够说出世界上最好的话来,能润人心田、暖人心扉,给人以希望和信心;然而,它也能敞开地狱的大门,用怨毒、诅咒和挑拨使人伤心气愤、痛苦不已。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想伤害我们身边的人,但是我们往往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而对人恶语相向。实际上,恶语虽是一句,却十分伤人。一句或许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却可能会在听者心田划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所以,请管好自己的嘴,不要随意起了嗔心,口出恶言。我们的嘴,应该用来言出友善、说出温暖,宽慰自己和所有的生灵。
说与不说,都是为了心的快活
百结鹑衣倒挂肩,饥来吃饭倦时眠。
蒲团稳坐浑忘世,一任尘中岁月迁。
——明·行刚《孟夏关中咏》
柴米油盐,皆是禅机;鸟语花香,尽是佛语。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蕴涵着佛香禅趣,开悟之法也仅仅是“饥来吃饭倦时眠”,自然而然、快快乐乐地生活,并无更多的玄机和妙法。但就算是这简简单单的自然和快乐,也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有四个和尚为了修行,结伴去参加禅宗的“不说话的修炼”。
四个人当中,有三个道行较高,剩下那个道行较浅。由于该修炼必须点灯,所以点灯的工作就由道行最浅的和尚负责。
“不说话的修炼”开始后,四个和尚就盘腿打坐,围绕着那盏灯,进行修炼。几个小时过去了,四个人都默不做声。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灯中的油越燃越少,眼看就要枯竭了,负责管灯的那个和尚,见状大为着急。此时,突然吹来一阵风,灯火被风吹得左摇右晃,几乎就要灭了,管灯的和尚实在忍不住了,他大叫说:“糟糕!火快熄灭了。”
其他三个和尚,原来都闭目打坐,始终没说话,听到管灯和尚的喊叫声,道行在他上面的第二个和尚立刻斥责他说:“你叫什么!我们在做‘不说话修炼’,不能开口说话。”
第三个和尚闻声大怒,他骂第二个和尚说:“你不也说话了吗?太不像话了!”
第四个道行最高的和尚,始终沉默静坐。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就睁眼傲视其他三个和尚说:“只有我没说话。”
为了一盏灯,四个人先后都开口说话了。最好笑的是,三个得道的和尚在指责别人“说话”时,都不知道自己也在犯下“说话”的错误。
其实,“不说话的修炼”只是一种修习内心清静的方便法门,完全无须拘泥于形式。内心清净并不是真的要一言不发,心中不起纷争,才是真的清净。相较而言,那个道行浅的和尚是因为灯火要灭才本能地发声,另外三个道行较高的和尚却是为了指责别人、抬高自己才说话,他们究竟孰高孰低,已经不言而喻。
这种“不说话的修炼”源自佛陀“拈花微笑”,不言而教的传说,虽令人心驰神往,但我们不必因此就强迫自己用不说话的方式来悟道。说与不说,都应该依随自己的内心,因快乐而说,也因快乐而不说,这才是佛陀的真正教化。所以,迦叶那会心一笑,不仅是智慧的一笑,更是快乐的一笑。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言语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禅师的智慧令人佩服。在面对羞辱、误解、背叛的时候,选择沉默其实就是选择自心的清净和快乐。只是对于一个世俗人来说,这种沉默是一种煎熬,会让自己憋得很难受。但对于悟道的人来说,这种沉默是一种快乐,因为他的沉默是真的不关心、不接受,而不是世人那种耳朵接收到了,但心里接受不了。
同时,禅师的沉默也是对那个人的一种不言之教。沉默,不予还击,就是对那个人的宽容,这种无言的宽容要比苦口婆心的劝诫有时更加有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宽容、教化都应该无言地进行。我们说与不说,是为了自心的快乐,也是为了别人的快乐。具体如何选择,要灵活地视情况而定。
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这位老禅师也不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呆若木鸡般地僵立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小和尚一定会知错明过,所以用一句关心代替了训斥。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这就是老禅师“说”的智慧,他没有选择大声呵斥,让弟子羞愧,也没有选择沉默,让弟子惶恐,而是用一句温暖的关怀,让弟子在感动中翻然悔悟,从此自律自戒。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况,有时是别人讥谤我们,有时是我们教训别人,究竟怎么回应、如何表达,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不妨学学这些得道禅师,每种选择都以自心的清净快乐不被打扰,他人的尊严人格不被践踏为标准,那样我们就会一路走得更加快乐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