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寻春不见春,春在枝头已十分。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开我们心头,我们又为何去别处探求呢?也许是因为昏沉,也许是因为浮动,我们的心镜总是落满尘埃,锁住自心自性,照不见天澈地明。“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不如让我们回归包含大千世界的自心自性,坐听自心的空灵,聆享尘世的梵音。
花开心头,何必远求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比丘尼《开悟诗》
我们参佛悟禅,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幸福,就好比在寻找春天。一开始,我们兴致勃勃地上了路,从清晨找到夜晚,从千山寻到万水,木杖不知扔掉了多少根,鞋子也不知踏破了多少双,却依旧找不到春天的踪影。后来,当我们心灰意冷地回到家里,偶然看到庭院中早开的寒梅,轻轻一嗅,清香四溢,才发现原来春天早就悄悄地绽开在枝头很久了。
不过,春天真的是开在寒梅枝头吗?其实是开在我们自己的心头吧。正如明朝著名的心学家王明阳所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是啊,春天开在枝头,枝头的花,却开在我们心里!只是,有几个人能嗅得到心头的花香呢?
一次,大珠慧海禅师去参见马祖道一禅师。
马祖道一禅师劈头盖脸地问道:“你从何处来?”
大珠慧海禅师答道:“我从越州大云寺来。”
马祖道一禅师又问道:“你来我这里有何事?”
大珠慧海答禅师道:“我来贵处求佛法。”
马祖道一禅师再问:“我这里一无所有,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都不顾惜,却跑出家来乱求什么?”
大珠慧海禅师感到很疑惑,反问道:“不知什么是自家宝藏?”
马祖道一禅师答道:“就是现在站在我面前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呀!这就是你的宝藏,一切都完备而充足,没有丝毫瑕疵和欠缺,用起来也自在无碍,你何必还要向外寻求呢?”
大珠慧海禅师顿悟,认识到自己的本源心性,于是欣喜地拜谢马祖道一禅师。
禅师尚且如此,我们凡俗就更是这样了。我们追寻人生幸福的真义,探求生命智慧的奥秘时,常常会习惯性地向外界寻找,或是四处拜谒名师,或是到处参阅典籍,其实,这实在是本末倒置。我们自在清净的内心,才是一切答案的源泉所在啊!心外的大千世界虽然宽广,高僧的人生智慧虽然玄妙,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自己的心,才是包容万物的最宏大的道场,孕育一切。
“一念觉,众生是佛。”佛陀教导我们的方法即在于启迪我们每个人的自心觉醒,从内部完满,同时,这也正是他传法授道的目的。佛陀告诉我们,没有哪朵花身上的衣裳是黑白的,每枝每瓣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何必艳羡于牡丹的华贵、郁金香的优雅呢?不如发现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绽出缤纷色彩。世人只有扎根于自己的生活,不因周围人的得失荣辱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因自己的一时高低而得意、叹惜,才能在经过时间的沉淀、滋养后,从容地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丽。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不要舍弃自心的灵山,徒然去攀登别的山岭,否则也只是多费几双鞋却一无所得。宝藏是自家的,佛法是现成的,菩提和春天,就开在我们自己的心头,又何必远求呢?
钻营故纸,不如回归心坻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唐·古灵禅师《窗蜂》
古灵禅师寻道多年,最终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悟道后的古灵禅师心想:“如果没有过去剃度恩师引导自己入门,如何能有我今日的悟道呢?”可惜他的剃度师父仍未参悟禅佛的真谛,于是古灵禅师回到师父身旁,打算伺机助师父开悟。
师父问归来的古灵禅师:“这几年在外面参学,证悟了什么吗?”
明明悟道的古灵禅师却回答:“没有!”他这么说,是因为道是不可言传的。
师父以为古灵禅师如实回答,便不再多问。
一次,师父洗澡,古灵禅师帮他擦背,古灵禅师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
师父听了,便回头看他,古灵禅师赶紧把握机缘:“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呢!”
可师父只是觉得这个徒弟出门多年,回来后言行有点异于常人。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蜜蜂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飞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嘎嘎响,这又触动了古灵禅师的禅思,并做了一首偈:“世间如许广阔,钻他驴年故纸。”意思是说:蜜蜂啊!你不晓得去哪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撞击已经试过的窗纸,这样何日才能出头呢!古灵禅师这是在暗示师父参禅应该从自身心地下工夫,而不是“钻故纸”,从前人的经法里获得知解。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论怪异,行径奇特,但言行中隐约透着一种从容与智慧,便诚恳地问他发生了什么。古灵禅师便把自己悟道后想回来助师父开悟的事告诉了师父。师父内心欢喜感动之余,请他上台说法。
古灵禅师升座,把经本一合,说道: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性自在圆成,如金子一般,即使放在污水里,也不失它的光泽,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去除了那些执念、妄念,忘却那些“故纸”的束缚,我们的佛性自然就能展现出来。师父听了古灵禅师的说法,终于有所开悟。
古灵禅师的良苦用心真是令人感动,但感动之余,我们更应该静下来,细细领悟他的智慧。其实,古灵禅师的这一系列说法都只是在谈两个世界——一个向前的、外部的世界和一个向后的、内部的世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看着积极进取,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但在寻求它的过程里,我们很容易被自己的一些固有观念、习惯所牵绊,比如当我们试图去解决一个问题时,其实是先假设这个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岂不知很多烦恼和障碍都只是庸人自扰而已。有一颗想去解决问题的心,已然离答案太远了。这是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养成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实在容易让人迷失自心,无法开悟。
而向后的世界却是更加智慧,更加宽阔的。因为当我们回归心坻,忘却了对“故纸”的执迷,忘却了那些问题和方法,只是安心体会自己内在的所有或丰盈或灵动的智觉,全心感受那种一无所有却又包容一切的真实的存在感,便能如神照本如禅师开悟时所说的那样“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发现自心原来就是十方世界的总和,所有佛法智慧都是“本来现成事”,又“何必待思量”。
当我们悠游于自己广袤的内心,自然就撞不见空门和纸窗了。
人心散乱,大多源于浮动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宋·苏轼《偈子》
大文豪苏轼虽然文采一流,震古烁今,他的仕途却不太顺利,一生数度被贬。不过好在他天性旷达,平日参禅问道、吟咏诗偈,倒也快活。上面这首偈子就是他被贬谪黄州期间,一日偶然有所开悟所作。说的是佛陀作为被天人所尊敬的“天中天”,其慈悲的光芒遍照了大千世界。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所以“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八风”都无法将其吹动,他只是庄严而安稳地坐在紫金莲花台上,安详地注视着人间。
歌颂赞美、厚利盛名以及种种快乐的享受,任谁都会陶醉其中;讥嘲诋毁、逆缘险境以及种种哀苦的折磨,任谁都会忧戚于心。但只有佛陀,能不为这一切所动,安然端坐,超然物外,令人仰慕。当然,苏轼在此也暗喻自己能跟佛陀一样,达到“心能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境界。
但苏轼真的达到了和佛陀一样的境界吗?
苏轼写好这首偈子后,反复吟诵,觉得十分满意,便想在自己的好朋友佛印禅师面前炫耀一番。于是,他立刻把偈子抄在诗笺上,用信封封好,叫仆人送去长江对岸的归宗寺,给佛印禅师品鉴。
佛印禅师读到苏轼的偈子后,并没有像苏轼预想得那样拍案叫绝、啧啧称赞。他只是微微一笑,在偈子后面批了两个字,让仆人送还给苏轼。
苏轼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信封,却是先惊后怒,连喊“岂有此理”!原来,佛印在偈子后面写了两个大字:“狗屁!”苏轼仔细地推敲着自己的偈子,找不出毛病,他坐立不安,索性搁下手中的事情,吩咐仆人备船过江。虽然此刻江上清风徐徐,扑面而来,但他却没了吟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闲适旷达之意。
哪知苏轼的船刚刚靠岸,就见佛印禅师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苏轼怒不可遏地对佛印禅师说:“和尚,你我相交甚好,为何要这般侮辱我呢?”
佛印禅师笑吟吟地回答:“此话怎讲?我怎么会侮辱居士呢?”
苏轼将偈子拿出来,指着上面的“狗屁”二字给佛印看,质问原因。
佛印接过来,指着苏轼的偈子问道:“居士不是自称‘八风吹不动’吗?那怎么一个‘屁’字就被打过江了呢?”
苏轼瞬间明白了佛印禅师的点拨,羞愧难当。
原来,苏轼的偈子意境高远,并无不妥,只是佛印禅师深知他这个人恃才傲物,难免心浮气躁,虽然写得出“八风吹不动”的高妙,却是很在意别人的评价,根本做不到佛陀般“端坐紫金莲”的寂静安详。
事实上,世上的人又有几人能做到淡定从容、宠辱不惊呢?
“心如明镜台”,倘若我们的真心之镜,被那外物的变迁所牵引,产生浮动,便无法清晰地映照出外物和自己的真貌。到时,真心不显,妄心就会成为我们的主人,我们离散乱、崩溃也就不远了。
一位学僧拜谒佛陀:“佛陀,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
佛陀说:“十年。”
学僧又问:“要十年吗?佛陀,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佛陀说:“得要二十年。”
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是修佛,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佛陀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学僧惊讶地问道:“为什么?”
佛陀说:“因为你只在意修佛证道这个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明心见性、真的悟道呢?”
修佛之心固然值得嘉许,但倘若一心寻求何日开悟,岂不与修佛的真正目的南辕北辙,深陷歧途?其实,这都是人心浮躁、妄动的表现。佛陀即劝诫学僧:凡事不可急躁、冒进。真正静下心来,一心一意体悟当下的自己和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投入其中,沉浸其中,才能真的做到不为外物、心魔所动,从而觉悟天地间真正的自在和清净。
于心头聆佛语,于红尘听梵音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一颗佛心,只有修到极致,才能看到什么,都是净土;听到什么,都是梵音。这心无挂碍,眼中只有花落、月出、鸟鸣融为一体的从容、惬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心境呢?
很多参佛之人,修行了几十年,深谙佛经典籍,却仍无法像诗人一样达到自悟的境界。这正是因为他们既受到俗世的羁绊,又无法智慧地看穿俗世背后的真意,于是心生浮躁之气,无法清净、安详,实在令人叹惜。
有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中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上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鲜花供佛,根据佛典记载,常以鲜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高兴地回答:“我每次来您这里礼佛时,觉得心灵就像被洗涤一样清凉。但一回到家中,琐屑的事情太多,实在令人心烦。禅师,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我如何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凉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笑笑,反问道:“你以花礼佛,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这一截花梗已经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花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说:“保持一颗清凉纯洁的心也是这样啊!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像瓶中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气质,不断忏悔、检讨,改正缺点,才能不断汲取来自大自然的新的养分啊!”
信徒听后,欢喜地作礼谢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美丽。”
无德禅师说道:“世间最美皆由心生,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一定要到寺院中生活呢!”
无德禅师的话就像一泓清新的山泉,浇灌着我们的心田。的确,我们参禅悟道,要从不断忏悔、改正缺点、换去心头污水,保持心灵清净开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少一点嘈杂和烦恼,多一点淡定与从容。但这还远远不是参佛的奥妙所在,当我们的心灵在日益精进的修行中渐渐静了下来时,我们自然会看见一片更广袤的天地。原来,我们的内心就是禅的道场,我们的身体就是佛的庙宇,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参禅悟道的素材。届时,无论生活多么眼花缭乱,都会化作装点心灵的花,衬托灵魂的美。我们也能如王维一样,把自己心头的佛语梵唱,倒映在我们身处的景物之中,看到一份真正清净完满的大自在。
慈悲即佛,而对我们最慈悲的父母、挚友,你是否听得到他们的“佛语”呢?“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你又是否听过,花草鱼虫的“梵唱”?红尘处处皆禅机,那些无法自悟的参佛之人,原来,是因为无法参悟红尘和自心的真性真趣。
我们不妨放宽心,不用刻意躲避那些诱惑、烦恼或是苦难,让自然的事顺其自然,让自己的事由它自己。你会发现,先把自己置身事外,一身轻松后,再去置身其中,细细体味,我们的内心就逐渐晴朗起来,生活中处处都有了开悟的机缘。布袋和尚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人生行脚,难免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逾越的鸿沟,而这鸿沟又何尝不是佛陀歇脚所在呢?没有路,就向白云问问,因为大自然展示给我们的一切,都是佛陀的开示。
有心的地方就有佛语低吟,有心的地方就有梵音轻唱。不必烦恼、纠结,前路若是崎岖,就顺手摘下路边一颗苹果,快乐地挂在自己的心头,安详地继续行脚吧!
人间热恼,做一颗清凉水晶
无来无去本湛然,
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
光明透出满人间。
——唐·拾得禅师《无题》
拾得禅师与寒山禅师、丰干禅师曾在天台山的国清寺隐修,被称为“国清三隐”,在民间留下许多传奇故事。“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间。”说的就是拾得禅师在隐修期间悟得的空灵自在的心性。
这里的“水精”就是我们熟知的“水晶”,瑕翳不染,煞是好看。很多女孩子都喜欢戴水晶手链,也许,她们只是觉得水晶晶莹剔透的样子十分动人。殊不知,一串水晶,就像一串清净的念珠,透明如水,深沉如泪,仿佛随时都可以化作一阵光明的雨,布洒人间。
我们的心性也正如这蕴涵无尽佛法之光的水晶,虽说“人间热恼无处洗”,但倘若能够保持心地澄净,做一颗清凉的水晶,以纯净的心态去观察、体悟世界,自然能于时时、事事中发现生命里本来就有的通透与光明。
不如就让我们来看看,拾得禅师的这颗玲珑剔透之心是如何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