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笼统说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就一定和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我不这样理解,我认为这是统一的,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一定不可能获得利润。
我想,追求利润和企业社会责任没有任何矛盾,我理解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现在讨论的企业家社会责任是两个概念。一般来讲,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是遵纪守法,保证员工、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是合理合法的,比如不能出三鹿奶粉事件,盖房子不能偷工减料,产品的质量保证和对消费者的责任首先才是你的社会责任,如果连这个都没有还谈什么企业责任?
——任志强在“5·12”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在2008年5月12号汶川地震之后,网易公司发起首届“‘5·12’企业社会责任论坛”,该活动旨在汇聚政府、企业、公益组织、传媒四种力量,共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数十名知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出席了这次会议,参会嘉宾在悼念地震遇难同胞的同时,就灾后重建、慈善捐助、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等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辨与讨论。
当时外界对万科和王石的捐款事件有很多不理解,任志强就此发表了对企业责任和企业家责任的看法。他认为企业和企业家不一样,企业家只归自己所有,而企业法人是归股东、员工和社会共有的,人们不该把王石和万科看成一体,王石是一个企业家,只代表个人,而万科是一个企业,二者完全不同。企业很可能在短期内就消失,这时企业的员工就会面临失业。作为企业来说,任志强认为宁愿利润不是最高,但是要最长久,对员工最有保障。
任志强对慈善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慈善就是把时间、精力和金钱奉献给公共事务,这种额外的奉献就是公益或慈善。把慈善理解为捐款是狭隘的,为公共事务奉献出的时间和精力一样属于慈善。
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应该是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而不是奉献出大部分资金做其他事情。企业要专注于如何扩大生产和再就业、如何创造需求等问题,当把自己必须要做好的事做好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再去做其他公益慈善的活动。现代公益的理念并不认为管理好企业而不捐献资金就是贪婪。有些企业一边污染着环境,边又去捐钱治理,这种行为就是假意的慈善,我们宁愿这些企业把这笔钱用在企业的环保规划上,也不要这种先污染然后又捐款治理的伪善款。真正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所以说,公益应该是隶属于企业内部管理下的正确理念,而不仅仅只有捐款这一种行为模式。
尽管秉承着这样的观点,任志强还是在做慈善。他通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这个公益组织,支持社会上很多公益环保组织去做各种公益慈善事业,如红嘴鸥、红树林和自然之友等,为推动中国的环保事业和低碳环境做出了切实的努力。任志强不光通过捐款的方式做慈善,还负责“授之以渔”,为他们建立培训组织,引导这些组织怎样做公益,怎样做宣传。
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慈善,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企业提升自身形象的一种方式。
拓展透析
社会责任感能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由传统的广告方式转型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也就是在通过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来再造企业文化,重塑企业形象,并由此打造企业品牌。
马云是一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对社会做了很多贡献,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也有自己的看法。
阿里巴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纳税冠军,通过纳税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但是马云认为他最重要的社会贡献是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直接和间接创造的10万多个就业机会。他认为创造就业机会比做慈善更有价值。比起把钱捐出去,不如把钱花出去,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
在马云看来,不论从事什么行业,所有创业者都是同一类人,这些人都拥有创业的基本素质。具备了创业的基本素质,不管做什么行业成绩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比如他去做牛奶,也会做成功,牛根生做互联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马云无疑是具备创业者基本素质的人。谈到再创业时,马云说,如果还有再创业的机会,他仍然要做互联网。当身边的人都在着手做互联网时,我们就应该考虑从传统行业谋求出路。当周围的人都在做传统企业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其他行业,如果千军万马抢着过一个独木桥,那么再宽的路也会有人被踩死。
很多热心肠的人都来游说马云,既然具备良好的创业者基本素质,为何不去做房地产、去做农业?这类行业利润巨大,今天投资的钱明天就翻几十倍。但是马云对此毫无兴趣。他说:“我不是为了利润才做互联网。的确,我喜欢赚钱,最好的游戏就是赚钱,但我是想帮无数的创业者和客户去赚钱,如果是为了自己赚钱,我干吗要去做互联网,太累人了。”
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发展互联网造福大众,这就是马云的社会责任感。马云认为,当前中国的互联网很不成熟,垃圾信息充斥人们的眼球,今天说的一句话到明天放在互联网上就可能演绎成30个版本,而其中只有一个版本是真的。这种现象使得马云更加坚定做互联网的信心。互联网能够改变世界,改变中国,而电子商务可以改变互联网,影响社会。马云以创造价值作为自身的追求,表示会坚持不懈地把做电子商务做下去。
马云没有高深的知识背景,背后也没有强大的支持力量,当初创业凭借的就是自己独特的商业感觉。但是阿里巴巴发展到今天,做事绝对不能只凭感觉。马云说阿里巴巴要参与世界互联网的竞争,要遵守行业的游戏规则,还肩负几千万网商的责任,他不能再像创业初期那样凭感觉办事了。
社会学家戴维斯曾说,放弃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社会呼唤责任就要求人们将责任深植于自己的行动中。一个企业管理者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时刻抱着负责的态度,才能更坦然和无愧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带领企业持续不断地前进。
关键时刻的启示之九:军人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最强马力
军人精神强调的是勇往直前、敢打敢拼、坚决执行、任劳任怨,这样的精神可以让一个人不断进步,取得成功。而对于企业来说,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它是拉动企业发展的最强马力。
首先,企业发展需要勇往直前的精神。
创业初期什么最重要?郭台铭一再强调,竞争的环境最重要。对于年轻创业者,郭台铭说:“家长不能在事业上帮孩子,不见得是坏事。”正是因为有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态度,才能更加义无反顾,奋发图强,郭台铭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的。
对富士康来说,要谋求持续发展,打造长久的生存能力,就必须进军大陆。1988年,成立14年的富士康已是略有基础、营业额突破10亿台币的企业,这一年鸿海的深圳厂建成,正式进军大陆,为“第二个15年”开始打下基础。
郭台铭在1993年加速布局,一开始以深圳作为滩头堡,逐步扩大规模和范围。因为从最开始就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来到大陆之后,郭台铭更加全力以赴。富士康一边建厂,一边开始赶工生产出货。
PCE事业处就是为给一家美国公司供货临时成立的。因为美方催得急,为了便于接洽,就成立了PCE事业处。工人加班加点,终于将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美国。不留后路的郭台铭就是这么拼命,在他看来,只有拼命才能,获得利润,不被市场淘汰。
也就是凭借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富士康拥有了自己的一支营建队伍——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建事业处。十多年过去了,在深圳、北京、昆山、杭州、山东、山西、台湾等地富士康建起了一栋栋厂房,一片片工业园区。
郭台铭的事例告诉我们,企业发展需要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只有拥有这种精神,企业才能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一致向前,团队的正能量也会就此迸发,企业求发展将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其次,企业发展需要敢打敢拼的精神。
2010年,国内手机市场已经群雄并起。不但有苹果、诺基亚、摩托、三星等海外产品,国内也有联想、HTC、酷派、OPPO和魅族等争分天下,这些品牌都有做手机的经验,然而就在这个时刻,一个从互联网跳入手机行业的企业开始出现,这个企业的领导者就是雷军。
过去,雷军曾多次投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雷军为什么要挑选做手机这个陌生的行业呢?正如UCwebCEO俞永福所说:“2008年我就说了,雷总是不甘寂寞的人,一定会再次创业。雷军的第一次创业是金山,第二次创业是投资,这次做手机是第三次创业。”
雷军是一个敢打敢拼的人,他的第三次创业是在无比煎熬中度过的。进入手机领域他要处理很多东西。
第一是团队。手机是个复杂的系统,要有软件、硬件,还要有通讯模块;要有内部芯片,还要有外部的设计;要制造,还要测试、运营,这都需要顶级的人才。2010年4月6日,雷军创立小米科技,当时雷军手下只有7个人,通过努力,小米发展到200多人,并且很多人才来自微软、谷歌、金山和摩托罗拉。
第二是资金。做手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软件不同,每台手机都需要存货成本,需要巨额资本支持,不过有很多投资人支持雷军创业,其中包括启明、IGC团队。
克服了重重困难,小米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两年的时间,40亿美元估值,小米刷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长速度。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小米估值目前仅次于腾讯(4029亿港元)、百度(388亿美元)、阿里巴巴(350亿美元)、网易(74亿美元),名列第五,已然超过盛大、携程等公司。
雷军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发展企业的时候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只有敢不敢干。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成为一个敢想敢干、拉着企业奔跑的人,要有高屋建瓴的眼光、独到的领导魄力、势必成功的坚定信念与将帅般敢打敢拼的精神。其次,企业管理者应鼓励每一个员工都敢打敢拼,成功打造敢想敢干的团队。如此,大家向着一个目标齐头并进,你的团队将是一个势不可当的优秀团队,你的企业将是一个长久立于强者之林的不败组织。
再次,企业发展需要坚决执行的精神。
世界上没有比戴尔更张狂的公司,公开宣布“增长速度要3倍于市场平均增长率”。许多公司即使这样发出口号也多半得不到执行,但在戴尔,员工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就需要员工具备卓越的执行能力。
在前些年,戴尔服务器业务的销量增长了16%,业绩远远好于惠普等其他同行,但是,戴尔服务器部门的负责人被罢了职,原因并不在于他做得不好,而在于他应该做得更好。在戴尔这种强有力的压力文化下,想成为戴尔企业的员工,就必须具备执行能力和承受各种压力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