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286900000011

第11章 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 (2)

拾得回答道:“弥勒菩萨偈语说——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世秘诀。”

有人谓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闾丘胤问丰干禅师,何方有真身菩萨?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

意指丰干乃弥陀化身,惜世人不识。说后,二人隐身岩中,人不复见。胤遣人录其二人散题石壁间诗偈,今行于世。

寒山、拾得二大士不为世事缠缚,洒脱自在,其处世秘诀确实高人一等。

人生如水,去如苦多。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人人都有所求,有的人求富贵满堂,即得满足;有的人求福如东海,深得幸福;有的人求无上智慧,最是得意;有的人求万事如意,甚为欢喜。如果就表面看来,他们所求各不相同,但万涓细流,会聚成海,归根结蒂,他们所求的仍然是快乐。

内心的快乐才是永远。生活本身是很简单的,快乐也很简单,只是人们把它想得很复杂了,或者人们自己太复杂了,所以往往感受不到简单的快乐。生活中如果我们都努力地放下沉重的包袱,不为贪婪所诱惑,择精而担,量力而行,这样的人生自然也就是轻松快乐的。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它就像一本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到生活中的有学问。只有驾驭生活中的真理,眼光才能看得更远,深知生活中的诀窍,才能活得越自在,越洒脱。生活闪现着智慧与学问,只有用心去领悟,才能体验到自在的真谛。

竹杖芒鞋轻胜马,饥来吃饭困来眠,观潮起潮落,看清风送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智慧呢?

简化事务,不被生活琐事拖累

浮世中许多人为追求舒适的物质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使自己庸碌而烦乱;今日的新新人类追求时髦、新潮、时尚、流行,让自己被欲望所束缚。用心于此,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碌起来——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在家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朋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闲暇,你会忙得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你会忙得没有时间陪父母叙叙家常……这些让我们失去了简单的快乐,在复杂的社会中失去了自我。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段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地计算。可以的话,我会去多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险的地方也不妨去一去。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清醒合理。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张。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在户外,甚至整夜不眠。还有,我会去游乐园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这位老先生是个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商人,活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他曾经倾尽全力、亲力亲为,弄得自己心力交瘁。为此,他总是能找到借口自我安慰:“商场如战场,我身不由己,我身不由己呀!”直到临终老先生才彻底觉悟,生活不需要很多钱,简单生活,让自己快乐才是最珍贵的。简单生活并非物质的匮乏,但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简单生活也不是无所事事,却是心灵的单纯。回归内在的真实,才是真正的富足。

简单生活并不是要你放弃追求,放弃劳作,而是说要抓住生活、工作中的本质及重心,去掉世俗浮华的琐务。简单生活不是自甘贫贱,你可以开一部昂贵的车子,但仍然可以使生活简化。一个基本的概念在于你想要改进你的生活品质。关键是诚实地面对自己,想想生命中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泰勒是纽约郊区的一位神父。

一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请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

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会为他们骄傲。”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勒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40年来,用他的歌声,感染众多听众。他虽然不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豪,可他从不缺少快乐。他过着简单的生活,有着一颗容易满足的心。

泰勒神父在之后的一次演讲中讲到了这件事,他总结道:“原来最有意义的活法很简单,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从中发掘到一颗容易满足的心灵。”

其实简单是一种生活艺术与哲学。简单生活首先是外部生活环境的简单化。当你不需要为外在的生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也就为内在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平静。之后是内在生活的调整和简单化,这时的你可以更加深层地认识自我。

我们现在所追求的简单,指的是有快乐意义的生活,真诚、和谐、悠闲且幸福。一个清洁工和一个公司总裁同样可以选择过简单的生活;一个隐居者和一个百万富翁同样可以简化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一个8岁的孩子和一位耄耋老人如果认同简单的做法,也同样可以快乐终生。

保持质朴的心,回归生活本色

每一个人刚走上社会都是满怀希望与抱负,然而一些人遭受多次挫折,经历艰难困苦之后,一颗原本质朴的心变了:爽直的人变得吞吞吐吐,心灵歪曲,抱负也丧失了。

社会与环境不足以影响人。每一个人要有独立的修养,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永远保持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心。这才是做人的最高修养。

著名作家沈从文可谓是一个没有学历而有学问的学者。他怀着梦想刚来到北京闯荡时,一边在北大做旁听生,一边阅读大量书籍,并与诸多大师结识,不断成长。后来,他带着一身泥土气闯入十里洋场的上海,时间不长,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

1928年,时年26岁的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在此之前,沈从文以行云流水的文笔描写真实的情感,赢得了一大批读者,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他给大学生讲课却是头一回。为了讲好第一堂课,他进行了认真准备,精心编定了讲义。尽管如此,第一天走上讲台,看见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他心里仍不免发虚。

面对台下满堂坐着的莘莘学子,沈从文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后来开始讲课了,由于心情紧张,他只顾低着头念讲稿,事先设计在中间插讲的内容全都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原先准备的一堂课,十分钟就讲完了。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怎么打发?他心慌意乱,冷汗顺着脊背直淌。这样的尴尬场面,他以前可从来没有经历过。

后来,沈从文没有天南地北地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于是,这老实可爱的坦言“害怕”,引起全堂一阵善意的笑声……

胡适深知沈从文的学识、潜力和为人,在听说这次讲课的经过后,不仅没有批评,反而不失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后来,一位当时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这是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此后,沈从文曾先后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和北大任教。正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他不墨守成规,而代之以别开生面的言传身教的文学教育,获得了成功。而他那“成功”的第一课,则在学生之中不断流传,成为他率直人生的真实写照。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一句“我害怕了”,袒露一代文学巨匠的质朴内心,面对失败不敷衍,不做作,不逃避,能老实可爱地袒露内心的人,当然会得到别人的谅解。

质朴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

生活在世事纷扰的世界里,尔虞我诈让我们多了一些虚伪,钩心斗角让我们多了一些狡诈,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一些冷漠。人之所以苍老是由于受一切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保持一颗质朴的心,可以让生命永远保持健康,让生命永远保持青春,把自己归与自然,回归生活的原始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