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286900000012

第12章 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 (1)

物质能给片刻的快乐,却给不了内心的充实

真正的快乐,不是用金钱和权势换来的,有钱有权的富人们,不一定都快乐,不一定都能领会生活的乐趣。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对金钱、权势的追求和对物质的占有,殊不知金钱和权力固然可以换取许多享受的东西,可不一定能获取真正的快乐。

钱越多的人,内心的恐惧感越深重,他们怕偷,怕抢,怕被绑票。权势越大的人,危机感越强烈,他们不知何时会丢掉乌纱帽,不知何时会遭人陷害,时时小心,处处提防,惶惶然终日寝食难安。

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而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

一天,富翁的小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铁匠开心!”

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于是拿了家里所有的金条,从墙头上扔过去,打铁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这些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连铁匠炉子上的活也丢下不干了。

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

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

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

女的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娃子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欢笑和歌声了。

曾经的富翁对他老婆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他们因为家里再也没有金条,不用防备盗贼,变得轻松起来,每天都有好心情唱歌了。

铁匠夫妻俩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开心,是因为得了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为了这不义之财,他们既怕被人发现怀疑,又怕被人偷去,有了金条不知如何处置,所以终日寝食难安。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大款虽然守着一堆花花绿绿的票子,守着一幢豪华的洋房,守着一位貌合神离的天仙,未必就能咀嚼到人生的真趣味。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有一首长诗叫《在俄罗斯,谁能幸福和快乐》,诗里的内容是,找遍俄国,最终找到的快乐之人竟是枕锄瞌睡的农夫。这位农夫有强壮的身体,能吃能喝能睡,从他打瞌睡的眉目里和他打呼噜的声音中,无不流露出由衷的开心。这位农夫为什么能开心?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知足常乐,二是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开心。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得好:“一个人快乐与否,绝不是依据获得了或是丧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自身感觉怎样。”

事实上,每一个内心充实的人,都是懂得放下之人。放下不是单纯的放弃,而是一种抉择——是禁锢自己,还是给自己松绑。

怀着知足心和上进心,在尘世的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充实,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会归于一个“淡”字,清淡明志,雅淡抒节,平淡处世。人生在世,难道不应该从这个“淡”字中,品尝出无欲无求的淡然境界吗?心中太多欲望的人,眼睛被欲望蒙蔽,自然看不到世间的美丽景象,只有那些心中无欲,清明自在的人,才有闲情雅致来欣赏蓝天绿树,鸟语花香。

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追求、许多的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

其实,幸福与快乐源自内心的简约,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

周国平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很简单,但如果深入思考,你会发现生活表象下面的人生真谛。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哲学家听说了,也感到疑惑不解,他就去问农民。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自然是一种最睿智的生活方式,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思想斗争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旋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而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等他抉择了,妻子和孩子都失去了。

而懂得凭自己的本性简单生活的人就善于放下欲望的包袱,减去一些生活中不必要的内容。简单生活不是贫乏或缺少内容,而是繁华过后的一种觉醒,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一个懂得简单生活的人,他会心无旁骛,并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及妨碍行进的事物丢弃掉,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

有这么一位吟游诗人,他一生都住在旅馆里,拒绝房子等他认为是负担的东西。他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一生都是在路上、在各种交通工具和旅馆中度过的。当然这并不是他没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座房子,而是他选择的生存方式。后来,鉴于他为文化艺术所作的贡献,也鉴于他已年老体衰,政府决定免费为他提供住宅,但他还是拒绝了,理由是他不愿意为房子之类的麻烦事情耗费精力。

就这样,这位特立独行的吟游诗人,在旅馆和路途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死后,朋友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一生的物质财富,就是一个简单的行囊,行囊里是供写作用的纸笔和简单的衣物;而在精神财富方面,他给世界留下了十卷优美的诗歌和随笔作品。

这位诗人的生活是简单而富有意义的。他的人生是一种去繁就简的人生,没有太多不必要的干扰,没有太多欲望的压迫,是一种简单而又纯粹的人生。

在追逐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尝试着放弃一些复杂的东西,让一切都恢复简单的面孔。其实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只有我们的内心。所以,要想恢复简单的生活,就要从心开始,净化心灵上的杂质,让心沉静下来。

其实,人一生中,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人生的抉择是最困难的,也是最简单的,困难在于你总是把抉择当做抉择;简单在于你别去考虑抉择问题,遵循内心的声音,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

因为简单,每每能找到生活的快乐;因为宁静,时时能感觉没有虚度每一天。平凡是人生的主旋律,简单则是生活的真谛。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和占据了生活大部分的时间。现代生活又充满了各种诱惑,那么多信息要筛选,那么多产品在吸引着你。“我们试图占有一切,而这往往把我们弄得精疲力竭。”因此,简单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能可贵。

简单生活不仅是组织高效运作的法宝,也是个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繁忙浮躁的时代立足的一个妙招。一个懂得体悟幸福的人,会心无旁骛,并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及妨碍行进的事物丢弃掉,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

菲律宾《商报》登过一篇署名陈美玲的文章,作者感慨她的一位病逝的朋友一生为物所役,终日忙于工作、应酬,竟连孩子念几年级都不知道,留下了最大的遗憾。作者写道,这位朋友为了累积更多的财富,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终于将健康与亲情都赔了进去。那栋尚在交付贷款的上千万元的豪宅,曾经是他最得意的成就之一,然而豪宅的气派尚未感受到,他已离开了人间。作者问:“这样汲汲营营追求身外物的人生,到底生命感知何在,意义何在?”

作者的这位朋友显然也是属“世味浓”的一族,如果他能把“世味”看淡一些,像陈美玲那样“住在恰到好处的房子里,没有一身沉重的经济负担,周休二日不值班的时候,还可以一家大小外出旅游,赏花品草”……岂不是惬意?

陈美玲写道:“‘生活简单,没有负担’,这是一句电视广告词,但用在人的一生当中却再贴切不过了。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迷惘里,还不如过着简单的生活,舒展身心,享受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满足来得快乐。”

“只有简单着,才能从容着、快乐着。”不奢求华屋美厦,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时髦,不扮贵人相,过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一种外在的财富也许不如人、但内心享受充实富有的生活。这是自然的生活,有劳有逸,有工作着的乐趣,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自由活动的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