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286900000037

第37章 幸福在于当下的快乐 (1)

回忆昨天,不如活在今天

美娟是某校一位普通的学生。她曾经沉浸在考入重点大学的喜悦中,但好景不长,大一开学才两个月,她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连续两次与同学闹别扭,功课也不能令她满意,她对自己失望透了。

她自认为是一个坚强的女孩,很少有被吓倒的时候,但她没想到大学开学才两个月,自己就对大学四年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她曾经安慰过自己,也无数次试着让自己抱以希望,但换来的却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以前在中学时,几乎所有老师跟她的关系都很好,很喜欢她,她的学习状态也很好,学什么像什么,身边还有一群朋友,那时她感觉自己像个明星似的。但是进入大学后,一切都变了,人与人的隔阂是那样明显,自己的学习成绩又如此糟糕。现在的她很无助,她常常这样想:我并未比别人少付出,并不比别人少努力,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我却不能呢?她觉得明天已经没有希望了,她想难道这么多年的拼搏奋斗注定是一场空吗?那这样对自己来说太不公平了。

进入一个新的学校,新生往往会不自觉地与以前相比,而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回归心理”更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美娟在新学校中缺少安全感,不管是与人相处方面,还是自尊、自信方面,这使她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如果不去正视目前的困境,就会更加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建立新的自信。

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就会导致过分的怀旧。一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只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此类过分的怀旧行为将阻碍着你去适应新的环境,使你很难与时代同步。回忆是属于过去的岁月的,而过去只存在你的印象里,不属于现实的生活。一个人要想在以后的生活里不断进步,就要试着走出过去的回忆,不管它是悲还是喜,不能让回忆干扰今天的生活。

在生活里,我们适当怀旧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因为怀旧而否认现在和将来,就会陷入病态。

不要总是表现出对现状很不满意的样子,更不要因此过于沉溺在对过去的追忆中。当你不厌其烦地重复述说过去时,你可能忽略了今天正在经历的体验。把过多的时间放在追忆上,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你的正常生活。

我们需要做的,是尽情地享受现在。过去的再美好抑或再悲伤,那毕竟已经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去。如果你总是因为昨天错过今天,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你又会回忆今天的错过。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你永远是一个迟到的人。不如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如认真地读书、看报,了解并接受新生事物,积极参与改革的实践活动,要学会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不能老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如果对新事物立刻接受有困难,可以在新旧事物之间寻找一个突破口,例如思考如何再立新功、再创辉煌,不忘老朋友、发展新朋友,继承传统、厉行改革等,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从这个点上做起。

有人曾经说过:“不是时间流逝,而是我们流逝。”在已逝的岁月里,我们毫无抗拒地让生命在时间里一点一滴地流逝,却做出了分秒必争的滑稽模样。

回到从前也只能是一次心灵的谎言,是对现在的一种不负责的敷衍。史威福说:“没有人活在现在,大家都活着为其他时间做准备。”所谓“活在当下”,就是指活在今天,今天应该好好地生活。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做到。

此刻冥想,用宁静的心体验幸福

生活中的每一次沧海桑田,每一次悲欢离合,都需要我们用心慢慢地体会、感悟。如果我们的心是暖的,那么在自己眼前出现的一切都是灿烂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的落英和随风飘散的白云,一切都变得那么惬意和甜美,无论生活有多么的清苦和艰辛,都会感受到天堂般的快乐。心若冷了,再炽热的烈火也无法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丝的温暖,我们的眼中也充斥着无边的黑暗,冰封的雪谷,残花败絮般的凄凉。所以,要经常跟自己的心灵对话,了解自己的内心处于怎样的状态,并尝试从心灵的舒展开合中获取力量。

从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束缚住我们的心灵,除了自己。与其在束缚中苦苦寻求心灵和道德的出路,莫不如给心灵松绑,在自由之中得到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快乐,这才会更加接近幸福。把贪图财贿看做正确行为的人,不会让他人获得利禄;把追求显赫看做正确行为的人,不会与他人分享美好的声誉;迷恋权势的人,不会授人权柄。掌握了利禄、名声和权势,便唯恐丧失而整日战栗不安,而放弃上述东西又会悲苦不堪,而且心中没有一点鉴识,目光只盯住自己所无休止追逐的东西,不肯与他人分享,这样的人只能算是被大自然所刑戮的人。但如果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那也就无所谓忧愁。心中没有忧愁和欢乐,才是道德的极致。

让自己的德行像光一样明亮,但不刻意对人显耀;行为信守承诺,但不会令人有所祈望。睡觉时不做梦,清醒时无忧虑。活着时好像无心而浮游于世,死亡时则像休息一样自然寂静。心神纯一精粹,没有欢乐与悲伤,对外物没有喜好与厌恶,持守精神的简洁和永恒,与世事无抵触,任何事情都不会违逆心意,获得心灵的自由与尘世的幸福原来就是如此简单。

儿时的我们,玩耍在原野里、荷塘边、甚至在放学的小路上,我们仍采撷了一路的欢笑;春天随着彩蝶奔跑,夏天追赶麦浪的馨香,秋天在玉米地里捉迷藏,冬天用僵红的小手打雪仗,四季里都带着自然的味道,心情快乐而平静;而今,我们行色匆匆地在踩不出印记的柏油马路间穿梭,偶尔的朋友聚会也选择了迷醉的酒吧和狂躁的歌厅里,心情也是浮躁不安的。喧嚣着的不一定是最闪亮的星,沉静的恒星往往安静的散发着光芒。我们警醒着自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时,却忘记了自身的和谐,只有低调地伏下身去,沉淀了生活中的浮躁,我们才能真正诗意地栖息在这温暖的大地上。

约翰是一家大型航空公司的经理。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学会了一种“坐在阳光下”的艺术,这让他第一次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回宁静的心境。下面是他对这段宝贵体验的回顾:在一个二月的早晨,我正匆匆忙忙走在加州一家旅馆的长廊上,手上满抱着刚从公司总部转来的信件。我是来加州度寒假的,但是仍无法逃脱我的工作,还是得一早处理信件。当我快步走过去,准备花两个小时来处理我的信件时,一位久违的朋友坐在摇椅上,帽子盖住他部分眼睛,把我从匆忙中叫住,用他缓慢而愉悦的南方腔说道:“你要赶到哪儿去啊,约翰?

在我们这样美好的阳光下,那样赶来赶去是不行的。过来这里,好好‘嵌’在摇椅里,和我一起练习一项最伟大的艺术。”

这话听得我一头雾水,问道:“和你一起练习一项最伟大的艺术?”

“对,”他答道:“一项逐渐没落的艺术。现在已经很少人知道怎么做了。”

“噢,”我问道:“请你告诉我那是什么。我没有看到你在练习什么艺术啊!”“有噢!我有。”他说道:“我正在练习‘只是坐在阳光下’的艺术。坐在这里,让阳光洒在你的脸上。感觉很温暖,闻起来很舒服。你会觉得内心很平静。你曾经想过太阳吗?”他问道。

“太阳从来不会匆匆忙忙,不会太兴奋,它只是缓慢地善尽职守,也不会发出嘈杂声——不按任何钮,不接任何电话,不摇任何铃,只是一直洒下阳光,而太阳在一刹那间所做的工作比你加上我一辈子所做的事还要多。想想看它做了什么。它使花儿开,使大树长,使地球暖,使果蔬旺,使五谷熟;它还蒸发了水,然后再让它回到地球上来,它还使你觉得有‘平静感’。”

“我发现当我坐在阳光下,让太阳在我身上作用时,它洒在我身上的光线给了我能量。这是我花时间坐在阳光下的赏赐。”

“所以请你把那些信件都丢到角落去,”他说道:“跟我一起坐到这里来。”

我照做了。当我后来回到房间去处理那些信件时,我几乎一下子就完成了工作。这使得我还留有大部分的时间来做度假的活动,也可以常“坐在阳光下”放松自己。

内心的平静是智慧的珍宝,它和智慧一样珍贵,比黄金更令人垂涎。拥有一颗宁静之心,比那些汲汲营营于赚钱谋生的人更能够体验生命的真谛。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追求内心的平静。冥想和静思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他们通过各种沉思冥想训练自己,让注意力在宇宙间漂浮,不被焦虑所困。伊斯华伦在他的书《征服心灵》中说:“在深沉的冥想中,我们的心灵是静止、宁静而澄静的。这是我们童稚时期的天真状态,借此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以及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每天花点时间进行静思。这种练习能使你的精神活动放慢。一旦你放慢内在混乱状态的活动速度,你的外在生活自然也就慢下来了。如果你的外在生活被塞得满满的,如果你习惯于寻求外在的成就感,就很难使用这种方法。

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像这位职员一样忙于工作而无暇自顾的人。在这种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是否该独处一段时间了。我们可以找一个时间让自己静一静,把宁静从自己的心中重新找回来。

此刻冥想可以让你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体验当下的每一刻幸福。现在,就请你开始与我们一起进行冥想吧。

把握今天,是幸福当下的关键

人只要生下来,世界就有我们的一份,凡事为此而努力。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份,否则因缘际会,一错过时机,因缘又不一样了。人生苦短,要好好把握当下。

很多人总是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烦恼,是因为他们总是在回忆过去或憧憬未来,而忽视了生活的“当下”。一个真正懂得“活在当下”的人,才能做到“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着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