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2
287200000009

第9章 揭开催眠术的神秘面纱 (2)

另一种是绝对暗示。即午休前,呈坐姿或卧姿,闭眼后自我暗示:“现在是中午11∶30,1个小时后我一定会醒来,不会影响下午上班。”到时候真的会醒来。当然,这要反复多练,才能修成“正果”。不仅如此,赶车、赶船、赶飞机,如果是在早晨,人们也很担心醒不来,同样可以按上面的方法去做。

催眠术到底有什么用?

催眠对人体生理活动、心理及行为状态,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当个体接受催眠后,不但可以改变随意肌的活动状态,而且也可以影响不随意肌的功能。那么催眠术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1治疗身心疾病

催眠对心理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症状有非常好的效果,只要运用催眠帮助病人从心理障碍释放出来,就能使生理疾病痊愈。

根据医学界的研究报告,催眠对于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高血压、偏头痛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帮助患者止痛

有些人由于对麻醉药物敏感,不能使用药物麻醉,这时候,催眠是值得考虑的方法。

在美国的妇产科、牙科,有许多催眠止痛的成功案例。 催眠的确可以提高我们的忍耐疼痛的能力。在深度催眠中,催眠师可以用针去刺受术者的手腿,而对方毫无感觉。

其实,痛不痛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发现!我们的感觉,其实是由我们的看法来决定的,我们的心灵具有惊人的神奇力量!

3治疗失眠

许多失眠的人,越想睡着,反而越睡不着。催眠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达到身体与心理的放松,自然而然就睡着了。

有些人习惯吃安眠药来帮助入睡,但是,大家都知道,安眠药虽然可以使人入睡,可是并不能睡得很熟很沉,往往睡了很久,第二天醒来以后还是有睡不饱的感觉。而使用催眠来帮助睡眠,可以说是毫无副作用,而且效果是最好的。

4帮助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我们可以运用催眠后暗示的技巧,将一些正面的信念输入当事人的潜意识里,例如在催眠中告诉他:以后,当你闻到香烟的味道,你会感觉到这种味道很臭,你一点儿也不会想把它吸到你的肺里……

或者,对想减肥的人,我们可以在催眠中告诉他:从今天起,你会开始喜欢吃天然健康的食物,你将会每天做运动,来燃烧掉你体内多余的脂肪,当你已经吃了足够身体所需的食物时,你会非常敏锐地不再想吃东西了。

5提高记忆力

有一个实验报告,有一次,在催眠状态下,让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背诵整部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在催眠状态中,他背出来了。

催眠师指示他,等他醒过来之后,他会忘记,果然,他醒过来以后,一个字也不记得了。可是,过了一个礼拜,再催眠他,他又可以在催眠中一字不漏地把整部戏剧又背诵出来。

6增强自信,勇敢面对考验

例如,我们可以对业务员催眠,告诉他:你可以从业务活动中感受到许多乐趣。不管你遇到哪一种客户,你都能够应付得很好。你这个月的业绩一定可以突破两百万!这样,对他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7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催眠可以帮助我们放松,不再被压力、焦虑、悲伤、挫折感等各种负面情绪所影响。

只要身体一放松,你就会觉得心里也跟着放松,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很容易忽略掉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的重要性。如果你常常让身体很放松很放松,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催眠术本身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心理调整和治疗技术,只要施术者规范操作,不会对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即使催眠后有感不适,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不会给受术者留下“后患”。当然,由于催眠术的特殊性,在实施催眠,特别是带有心理治疗和训练内容的催眠时,应该由接受过专业训练并有实践经验的催眠师实施催眠。

催眠术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催眠术几乎与人类文明本身一样古老,原始部落里的医士们知道它,埃及、印度、希腊和罗马等古老国家中的魔术师和牧师们也知道它。在古代文化中,催眠术被用于宗教的信任和身心的治疗上,催眠能力被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魔力。

在中世纪,由于魔术师和巫术士们的活动,催眠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人们确信那些催眠术士是魔鬼的代理人,而那些被催眠者是受了他们邪恐咒语的蒙蔽。因此,人们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力量,而不是慈善的道行。

直到18世纪,人们才把催眠术作为一种科学来看待。一位名叫麦斯默的奥地利医生于1772年提出了他的理论,即前面讲过的动物磁学理论。这个理论,虽然受到了学术界的批判和否定,但是它成功地把催眠术这个古老的技术引入现代社会。

此后在漫长的发展中,催眠术在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生们用它来诱导肢体的麻木,以便进行一些外科手术。另外,医生们还用催眠办法来治疗一些精神错乱症。

在19世纪中叶,一位苏格兰医生布雷德认识到了催眠的本质,他认为这种现象属于心理现象,而不是因为动物的磁性而产生的现象。

现代研究催眠的学者存在两个学派的争论,这就是所谓南锡-巴黎争论。巴黎学派认为催眠主要是一种生理学的或神经学的状态,南锡学派则认为催眠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

在19世纪,心理学的解释占了优势。在这个时期,暗示这个术语被用来解释催眠。这种心理学的解释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学说,这使许多人相信催眠仅仅是一个暗示的问题。这种解释很可能是到了19世纪后期医学家们放弃对催眠进行研究的原因之一。

到了20世纪,催眠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舞台上的娱乐者们和心理学家们来继承的。 20世纪的前15年里,心理学家只是偶然地研究—下催眠术。剧作家们为了自己的目的利用这种现象,催眠术作为一种恐怖的概念也就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如毛里尔的柔情小说——《特里尔比》就是个例子。

弗洛伊德曾经看到催眠术的价值,并在其早期的医疗工作中采用过。后来因为他发现只有少数病人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而放弃了这种技术。然而,精神分析学家们最近又恢复了它在精神分析中的应用。

在最近25年间,实验心理学家们默默地进行试验,他们确实加深了我们关于催眠的认识。这些试验结果表明,许多旧的概念是值得怀疑的。

如何来判定催眠的深浅?

施行催眠之后,被催眠者初步感应暗示,被称为浅度催眠,经过浅度催眠进入深度催眠,才可以施行最后的暗示,从而收到成功的效果。这种催眠状态的发展过程,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的分界标志。

但被催眠者面部的各种自然状态很有判定的价值,现分述如下:

1面容判定

我们的面容在清醒状态时,心中杂念比较多,面色婉若风云变幻的气象图。有喜则呈现高兴的样子,有忧则面带愁容,一旦进入睡眠时,杂念俱消,面容顿成呆板的状态。

催眠感应后的面容,类似睡眠,自成一种恍惚的状态,不起强烈的鼾声,面色比清醒状态时较为浅淡。催眠程度愈深,面部血色愈淡。

2眼部判定

眼是反映精神的镜子,所以与催眠感应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起初感应时,眼睛先出现心理变化,而渐渐闭合。及至深度催眠时,则眼睛又超生理变化,可以任凭催眠者自由支配,指示睁眼就睁眼,指示闭眼就闭眼。遥视可望千里,近看能见秋毫。从眼部观察,容易判定。

眼部由浅入深的催眠状态,可从四个方面观察:

(1)将要感应时,睁眼稍久即感乏力,逐渐觉得看一物恍惚成二物,眼泪慢慢流出眼眶。

(2)起初感应时,眼睑重压,目光恍恍惚惚。

(3)浅感应时,眼睑自然闭合,两眼不能睁开。

(4)深度催眠时,两眼可随意暗示,接受指令来支配眼的开闭、观望。

应当注意,对眼部的暗示指令应有次序。如果想用眼睛的睁、闭来试验感应催眠的深浅,绝对不能用“你的双眼已闭上了,无论如何都不能睁开了,你睁开试试”这种暗示。如这样暗示,容易扰乱催眠程序。指令被催眠者“睁开眼睛试试”,由于暗示的顺序紊乱,被催眠者按照你的指令睁开眼睛后,当你再暗示他“你的眼睛睁不开了,无论如何都不能睁开了”的时候,可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将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由于在他的潜意识中已经印有第一次“睁开眼睛试试”的感应,当第二次听到“你的眼睛睁不开了”的暗示时,潜意识中的第一次印象仍然在起作用,于是又将双眼张开了。催眠师很容易陷入这个弊端,而造成失败。像“睁开眼睛试试”这种暗示,只能用在那些已经不能睁开眼睛的被催眠者身上,并且不能重复使用。

3口部判定

从口部的状态,辨别催眠的深浅程度,比较容易。感应催眠后的口形,与睡眠时相像,而与清醒状态时则明显不同。被催眠者的口将要感应时,有力地紧闭着。起初感应时,口的周围肌肉渐渐松弛,上下嘴唇呈自然闭合状态;进入中度感应时,口的周围肌肉弛缓,出现松口露齿的形状;已经达到深度感应时,口的周围肌肉微微颤动,像睡眠时流口水那样,并有口涎流出。

4鼻息判定

鼻息指的是人的一呼一吸。催眠时的鼻息与清醒、睡眠时的鼻息都不相同。刚催眠时,呼吸忽急忽缓,没有规律;初步感应时,呼吸缓慢延长;中度感应时,呼吸缓慢绵长而无力;深度感应时,吸气长而呼气稍短。

5脉搏判定

催眠中的脉搏,要比清醒状态时弛缓。将要感应时脉搏逐渐整齐;初期感应时,脉搏渐转强实;深度感应时,脉搏整齐而缓慢,比觉醒时脉搏跳动的次数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