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2873300000006

第6章 勤俭持家为社稷

母仪天下理后宫

贞观六年和贞观十年,唐太宗先后下令取消泰山封禅和在洛阳西苑建造飞山宫的决定,史书溢美太宗说:“贞观二十年间,凡俗简朴,衣无锦织,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由此可以看出贞观年间的社会风尚比较朴素,这与长孙皇后的积极努力密切相关。

长孙皇后身为后宫之首,积极配合太宗勤俭治国的方针。她率先提倡节俭,不讲排场,摒弃华丽的服饰,而且要求自己的儿女们和后宫诸妃,也要在生活上力求俭朴。贞观元年,长孙皇后亲自带领宫廷内外自贵妃到女官,内外命妇去栽桑树养蚕,让她们亲身体会男耕女织的艰辛。长孙皇后深知,战乱刚刚结束,国家困难重重,百姓刚从流离失所回归故乡,安居乐业的情况还没有形成,况建国伊始,百业待兴,万万不能在后宫之中养成骄奢淫逸的风气。长孙皇后率先垂范,教育子女也是如此。

皇太子李承乾的乳娘遂安夫人常常抱怨太子宫中的用具太少不够用,不够排场,一次她对皇后说:“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酸。希望皇后能奏报皇上再增添一些。”

长孙皇后听了十分生气,训斥她道:“身为太子,怕就怕在将来即位之时品德不高,勤政爱民、礼贤下士的美名没有建立起来,哪能想着宫中缺什么器具使用,讲什么排场呢!你身为乳娘应该多引导他向先贤学习,而不是帮他要东西。”遂安夫人听后十分惭愧,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

然而对于庶出的皇子公主,这位嫡母却照料备至,在太宗众多的儿女中,有一个封号为豫章公主的小女儿,很小的时候亲生母亲便去世了。长孙皇后收养了这个小公主,对小公主的慈爱,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生儿女。宫里的妃嫔无不为长孙皇后的气度人品所折服。长孙皇后精心养育豫章小公主,使她成为唐太宗非常喜欢的公主之一。长孙皇后还亲自为豫章公主选择了功臣唐俭的儿子唐善识做驸马,为她找了一个好婆家。可惜豫章公主早逝,令唐太宗十分悲痛,一个多月都穿着服丧时的素服,直到魏征劝他要以国事为重,太宗才换上平时穿的衣服。太宗之所以这么悲伤,除了是对自己喜爱的女儿去世的悲痛,怕是也想起了六年前去世的长孙皇后,因为长孙皇后寄予了豫章公主太多的母爱。

长孙皇后关心的不仅是李家的儿女,对宫中其他的妃嫔,长孙皇后也十分关怀。当她们患病的时候,只要长孙皇后知道了,都要带着最好的药品和食物亲自去看望,给予安慰,使她们尽快痊愈。有时候太宗由于朝廷的事情过于烦心,常会按捺不住发脾气并责罚宫里的侍役,每当此时,长孙皇后也会附和太宗,命令把惹太宗生气的人抓起来。之后,她再亲自问明情况,遇到太宗冤枉好人的时候,她总是会替太宗道歉,安抚侍者。然后等皇帝气消了之后再慢慢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太宗。这样既帮太宗出气泄愤,排解压力,又没有冤屈发生,实在是长孙皇后处事的高明之处。整个后宫在她的庇护下,从来没有谁受过冤枉的刑罚。后宫的妃嫔、皇子、公主以至于宫女太监们都对她满怀爱戴之情。

有一次,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的一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异常愤怒,要杀那个养马的宫人。长孙皇后听闻后把一段历史娓娓道来:“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后,怒气就消了,饶恕了那个养马的宫人。事后,太宗还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我,对我的确是大有裨益啊!”

长孙皇后委婉进谏的作风,不仅让太宗和众多大臣受益良多,同时,也给她的子女及其后代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有一次,太宗盛怒之下欲斩苑西监穆裕,太子李治犯颜进谏说:“人的生命是万物中最有灵气的,但是只要死了,就不可能再活过来。父皇盛怒之下把他杀了,恐怕未必有足够的道理,还是请父皇把他送交给长司衙门来处理吧。”

太宗虽然十分生气,可是依然听从了太子的建议,撤消了斩杀穆裕的命令。事后,长孙无忌感慨地说:“自古太子进谏的时候,大多数人是趁着间歇的时候从容而言。而今天,陛下发天威之怒,太子依然敢犯颜之谏,真是古今未有之事。”而太宗则不以为意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太子和皇后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如此看来,长孙皇后真的是曾多次规谏,拾遗补阙,使唐太宗不致因为一时冲动而在政治上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正是因为长孙皇后赏罚分明、德冠后宫,才令后宫人人信服。后宫中没有人整日提心吊胆,也少了很多宫中惯有的尔虞我诈,整个后宫在长孙皇后的治理下呈现出和谐的氛围,这让太宗皇帝有了一个安定而幸福的家。古人云:“家道正而天下定。”长孙皇后为太宗解决了一半的事情,才能让太宗把更多的心思都投入到管理国家的大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