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2884300000001

第1章 《约婚夫妇》

〔意大利〕曼佐尼

《约婚夫妇》是曼佐尼的代表作。小说以17世纪30年代西班牙统治伦巴第时期为背景。

农村纺织工人伦佐和鲁齐娅互相爱慕,准备成婚。恶霸地主堂·罗德里戈意欲霸占鲁齐娅,对他们横加迫害。伦佐被迫逃离农村,流亡到米兰,鲁齐娅躲在修道院避难。当地大寨主被堂·罗德里戈买通,把鲁齐娅劫持到山寨。后来寨主对过去的罪恶生活感到厌倦和悔恨,同时,他也被鲁齐娅的纯洁所感动,在一个红衣主教的启迪下,寨主幡然悔悟,改邪归正。鲁齐娅被护送到米兰。伦佐历经饥民暴动、瘟疫和其他波折以后再次来到米兰,和鲁齐娅相逢,结成美满婚姻。

小说以广阔的画面,生动地反映了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的社会政治生活。作者把主人公的身世放在当时意大利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予以真实的描写,尖锐地揭露出西班牙侵略者及其卵翼下的贵族阶级的统治所造成的意大利长期封建割据、内讧四起、经济凋敝、灾荒遍地、瘟疫肆虐的局面。一对农村青年的不幸遭遇,象征着意大利人民的悲惨境况。17世纪30年代西班牙统治下的意大利,成为19世纪上半叶奥地利奴役下的意大利的缩影。小说的锋芒明确地指向外来侵略者,触及了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这一意大利社会最尖锐的问题,使这部历史小说具有了现实意义。

《约婚夫妇》是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为主人公的小说。作者展示了农民、车夫、船夫、仆人、小手工业者等普通人的生活,表现出他们热爱劳动、团结友爱、仇恨侵略者和封建势力的品质。伦佐朴实憨直,富于热情,为了争取幸福,不畏艰险;鲁齐娅心地纯洁,为人善良。作者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结合在一起。他把被压迫者的高尚品质同封建贵族、恶霸的丑行劣迹互相对照,刻画了后者依仗侵略势力欺压同胞、凶暴贪婪、腐化堕落的丑恶嘴脸,对那些为他们效劳的神甫、律师的趋炎附势、伪善自私进行了无情地申斥。

《约婚夫妇》也明显地反映出曼佐尼思想上的局限性。小说宣扬天命观,在铺叙主人公的遭遇的过程中处处让人觉得,由于神明主持正义,赐福弱者,那一对有情人才摆脱了重重困难,获得美满结局。小说谴责教会放弃维护弱者的职责,鼓吹借助基督教来培养高尚的情操,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使他们“摆脱迷津或绝境”。书中的两个重要人物鲁齐娅和大寨主就是按照这种思想塑造出来的。鲁齐娅柔顺、忍耐,浸透着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她不怨恨任何人,即使对待堂·罗德里戈这样的大恶霸,她也只是祈求上帝能够“感化”和“宽恕”他,化“横暴”为“温良”。大寨主是和官府、贵族沆瀣一气的“杀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盗”,但一经红衣主教劝谕,立即“放下屠刀”,痛改前非,致力于“补赎旧日的罪过,救恤贫困”,成为“圣徒”。曼佐尼在这里宣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在上帝的感召下,共同接受基督教的仁爱思想,根除社会邪恶,企图以此调和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反映了意大利自由资产阶级的弱点:既要求推翻封建压迫,取得民族解放,又害怕高涨的革命运动,因而幻想用道德感化的方法同强大的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实行妥协。

《约婚夫妇》为意大利历史小说的发展开拓了道路。19世纪30~70年代,这种体裁风行全国,产生了许多借过去的斗争来表达民族复兴运动思想的历史小说,如古埃拉齐的《佛罗伦萨围困记》、尼埃沃的《一个意大利人的忏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