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289000000017

第17章 不幸,如梦幻泡影 (1)

一切不幸都只是过程

智慧点金石

人生就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有晴有雨,有风有雾,不管是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况且,一帆风顺的人生,就像是没有颜色的画面,苍白枯燥。

等人老了的时候,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开心的、伤心的,不都成了过眼云烟吗?一路走过来,难免会有许多辛酸的泪水,难免会有许多欢乐的笑声,当一切成为过去,谁还记得曾经有多痛,曾经有多快乐。

按照这种思路想来,一切都会过去的,那么,对于眼前的不幸,又何必过于执著?

故事苑:曲径通幽

佛印正坐在船上与东坡把酒话禅,突然听到:“有人落水了!”

佛印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来。被救的原来是一位少妇。

佛印问:“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寻短见呢?”

“我刚结婚三年,丈夫就抛弃了我,孩子也死了,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佛印又问:“三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的眼睛一亮:

“那时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当然没有。”

“那你不过是被命运送回到了三年前。现在你又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

少妇揉揉眼睛,恍如一梦。她想了想,向佛印道过谢便走了。以后,这位少妇再也没有寻过短见。

弦外有音

缘起缘灭,得到失去,好或不好,都是生命的常态,然而这一切都将过去。所以,在顺境中,不可得意忘形;在逆境中,不要自暴自弃,以心灵的常态对待生命就可以了。

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你又何必太认真呢?反正我们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把一切不幸都看成一种难得的体验好了。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也要为你能在有生之年体验末日而感到幸运。

互相温暖,就不会争吵不休

智慧点金石

一个人如果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就一定能够善待他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爱人。但事实往往恰恰相反,在遇到挫折或者内心烦乱的时候,人最不能放过的正是自己的亲人。

于是,生活中有了喋喋不休的埋怨、争吵、有了伤心、烦乱。然而,等到冷静下来才发现,正吵得热烈的早已不是最初的那件烦心的事了。

绕了一个圈子,也没有找回想要的那份认可、那份同情、那份价值。

所以,不要争吵。人生的幸福,不是吵来的。

故事苑:曲径通幽

俗世中的人,往往执著于一时的对与错,而不能站在另一个人生高度来看待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与错的真正意义。禅者正好相反,他们悟透人生,能够帮助人们脱离嗔怒之苦。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

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

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你!”

妻子:“我就骂你,你不像男人!”

这时,仙崖禅师听后就对过路行人大声叫道:“你们来看啊,看斗牛,要买门票;看斗蟋蟀、斗鸡都要买门票;现在斗人,不要门票,你们来看啊!”

夫妻仍然继续吵架。

丈夫:“你再说一句我不像男人,我就杀人!”

妻子:“你杀!你杀!我就说你不像男人!”

仙崖:“精彩极了,现在要杀人了,快来看啊!”

路人:“和尚!大声乱叫什么?夫妻吵架,关你何事?”

仙崖:“怎不关我事?你没听到他们要杀人吗?杀死人就要请和尚念经,念经时,我不就有红包拿了吗?”

路人:“真是岂有此理,为了红包就希望杀死人!”

仙崖:“希望不死也可以,那我就要说法了。”

这时,连吵架的夫妇都停止了吵架,双方不约而同地围上来听仙崖禅师和人争吵什么。

仙崖禅师对吵架的夫妇说教道:“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时都会融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时都会煮熟;夫妻,有缘生活在一起,要做太阳,照亮别人;做柴火,温暖别人。希望贤夫妇要互相敬爱!”

仙崖禅师就这样活用“禅”了。

弦外有音

烦躁的现代人更需要宁静的高山流水,而人们却在争吵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得不偿失。

吵架,让人的智商严重降低,也损毁了平日的形象,发泄后是更大的失落。

所以,不要再吵架,安静下来,让头脑放松,让怒火平息,一切终将归于平淡……

向一位名人所说的那样,“忘记自己”。问问自己:目前的烦恼能左右你前面的路,甚至一生吗?除了这些烦心的事,还有别的事情需要你去完成吗?

然后,听听树上鸟儿的欢鸣,嗅嗅院子里的花香,会发现:原来,一切都还是那样的富有生机,心里有太阳,阳光就永远都在!

不如意是因为拥有太多

智慧点金石

宋代词人辛弃疾有一句名言: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想拥有,是因为占有欲在作怪,如果舍得放弃,就不会如此痛苦了。生活就是如此,有的时候,痛苦和烦恼不是由于得到太少,反而是因为拥有太多。拥有太多,就会感到沉重、拥挤、膨胀、烦恼、害怕失去。

拥有是一种简单原始的快乐,拥有太多,就会失去最初的欢喜,变得越来越不如意。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一位贫穷的人向禅师哭诉:“禅师,我生活得并不如意,房子太小、孩子太多、太太性格暴躁。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禅师想了想,问他:“你们家有牛吗?”

“有。”穷人点了点头。

“那你就把牛赶进屋子里来饲养吧。”

一个星期后,穷人又来找禅师诉说自己的不幸。

禅师问他:“你们家有羊吗?”

穷人说:“有。”

“那你就把它放到屋子里饲养吧。”

过了几天,穷人又来诉苦。禅师问他:“你们家有鸡吗?”

“有啊,并且有很多只呢。”穷人骄傲地说。

“那你就把它们都带进屋子里吧。”

从此以后,穷人的屋子里便有了七八个孩子的哭声、太太的呵斥声、一头牛、两只羊、十多只鸡。三天后,穷人就受不了了。他再度来找禅师,请他帮忙。

“把牛、羊、鸡全都赶到外面去吧!”禅师说。

第二天,穷人来看禅师,兴奋地说:“太好了,我家变得又宽又大,还很安静呢!”

弦外有音

只有生活在宁静的状态下,才有情趣欣赏世界可爱的一面,体会别人的人情道义和善良,才会有机会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无论社会和时代变得如何的喧嚣与躁动,只要我们愿意去找,就一定能发现一片真正安静的角落。而且,即使真的没有安静的外在环境,我们也能保持一份心灵的宁静,在那里,可以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规则是个容器,你只需做水

智慧点金石

人生有两种情境,一逆境一顺境。在逆境中,困难和压力逼迫身心,这时应懂得一个“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实力,以等待转机。在顺境中,幸运和环境皆有利于我,这时当不忘一个“伸”字,乘风万里,扶摇直上,以顺势应时,更上一层楼。

从做人上讲,应该有刚有柔。人太刚强,遇事就会不顾后果,迎难而上,这样的人容易遭受挫折,人生苦短,能忍受几多挫折?人太柔弱,遇事就会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这样的人很难成就大事,一味软弱,终究是扶不起的阿斗。做人就要刚柔并济,能刚能柔,能屈能伸,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屈伸有度。

把社会和社会中的规则当成一个容器,而你自己,要像水一样,善于调整自己的形状,用于发挥自己的力量。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不得志,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得道大师。

他找到大师,倾吐了自己的烦恼。大师沉思了一会儿,默然舀起一瓢水,说:“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形状呢?”

大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一只杯子,这人恍然,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无语,轻轻地拿起花瓶,把水倒入其中,这人又道:“哦,难道说这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花土的盆中。水很快就渗入土中,消失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思。这时,大师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就是人的一生。”

那个人沉思良久,忽然站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就像一个个有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在什么容器之中就像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失,就像水一样,消失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都无法改变。”

这人说完,眼睛急切地盯着大师,渴盼着大师的肯定。

“是这样。”大师微笑,接着说:“又不是这样!”说毕,大师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大师伏下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大师手指所触之地,那里有一个深深的凹口。

大师说:“下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你看,这个凹处就是雨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于是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可以像这小小的雨滴,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容器破坏。”

大师点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人生当如水,无常形常式,却包容万物,无往不利。

能屈能伸,乃智者人生。

弦外有音

做人就要学会能屈能伸,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感情上都是如此,要学会做水一样的人,来适应这个社会。可以和一些人在一起工作;也可以一个人工作.可以被人捧到天上,也要学会忍受别人的责骂。在生活中慢慢地成长,来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和爱情观,这是一件可喜的事。能屈能伸的人一定能很好地处理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