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将来长大要做一个伟人,这个目标太不具体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写作文,题目是将来长大做什么?有的同学就说:“我长大了要做总统。”这个目标就有点太不具体了,太笼统了。目标必须具体,比如你想把英文学好,那么你就订一目标,每天一定要背10个单词、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内能看懂英文书报,由于你定的目标很具体,并能按部就班去做,目标就容易达到。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人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大概个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6尺,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对一组说:“你们能跳过6尺5寸。”而对一组只说:“你们能跳得更高。”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跳。结果第一组由于有6尺5寸这样的一个具体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跳得高,而第二组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他们只跳过5尺多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跳过了6尺5寸。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第一组有一个具体目标。
山田是一位拥有出色业绩的推销员,可是他一直都希望能跻身于最高业绩的行列中。但是一开始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愿望,从没真正去争取过。直到三年后的一天,他想起了一句话:“如果让愿望更加明确,就会有实现的一天。”
于是,他当晚就开始设定自己希望的总业绩,然后再逐渐增加,这里提高5%,那里提高10%,结果顾客却增加了20%,甚至更高。这激发了山田的热情。从此他不论什么状况,任何交易,都会设立一个明确的数字作为目标,并在一二个月内完成。
“我觉得,目标越是明确越感到自己对达成目标有股强烈的自信与决心。”山田说。他的计划里包括“我想得叫的地位、我想得到的收入、我想具有的能力”,然后,他把所有的访问都准备得充分完善,相关的业界知识加之多方面的努力积累,终于在第一年的年终,使自己的业绩创造了空前的记录,以后的年头效果更佳。
山田自己做了一个结论:“以前,我不是不曾考虑过要扩展、业绩、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为我从来只是想想而已,不曾付诸行动,当然所有的愿望都落空了。自从我明确设立了目标,以及为了切实实现目标而设定具体的数字和期限后,我才真正感觉到,强大的推动力正在鞭策我去达成它。”
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目标,达到目标,成大事,关键在于把目标细化、具体化。
4.为自己的未来找准位置
任何成大事者,其背后必然做了铺路的工作,必是为自己作好了冲刺的目标,找准了位置。
想成大事,不经过任何准备,就想立即开始行动,绝对会受要重闯的。与其如此,倒不如像所有成大事者那样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未来拼图”,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说,要想成大事,如果不想糊里糊涂地开始,便须有周全的准备。
一切的成大事者,都需要若干准备。任何人在任何活动中成为成大事者,其背后必然做了铺路的工作。
好运连连的人,往往正是准备最周全的人。
不妨想想看,希尔的“未来拼图”是如何完成的?
首先,希尔决定向崇高目标挑战——让声誉卓著的出版商,为他出版某种类型的书。
以希尔当时的年纪,再加上在同行中资历尚浅,立定这样的目标实在有点勉强。
但是,希尔的学历、兴趣以及先前的一些成就,已使他在许多方面具备追求这一目标的资格。
但希尔知道,他不需另外拟订具体的进攻策略,否则,以当时的情形,出版社不太可能会接受他的企划案。
于是,希尔运用策略,使构想得以实现。
出版商希望出畅销书,假如他能让他们相信,他的书会有广大的市场,他们一定会感兴趣。
口说无凭,他们凭什么听他的呢?何况,即使他们同意在其知名丛书中加入某类主题的书,也未必认为应该由他主编;他必须一一说服他们相信他是不二人选。
希尔反复思考如何达成愿望,突然想到,何不从可能使用这本书的知名教师着手。
假如他能打动这些名师的心,他们便可以联合为他打动出版商的心。
所以,希尔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向他们推销他的构想。
为此,希尔立即拟订一份伟大的企划案,介绍自己的出书构想。
希尔迅即拟妥计划,连同亲笔信函寄给有关的学者专家,结果,获得热烈回复。
接下来,他把整套企划案,连同多位教授写来的支持信,寄到出版社,不出几周,即获得预期的回应;他就这样逐步达到最后成大事者;
由于做妥准备(包括为自己的人生与事业生涯所做的通盘准备,以及藉此设定与达成中期目标,而完成特定准备),使希尔脱颖而出。
准备工作相当费事,但诚如丹麦谚语所言;“想跳得高,助跑距离一定要长。”而出书这件事,使希尔更接近人生目标——做个对世界举足轻重的成大事者学家。
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你心中的“未来拼图”,然后借助于周全的目标助你成大事!
5.一开始就有目标
成大事,就应该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一开始就有目标!
一开始心中就有最终目标,最根本的一点是,从今天开始就要把你生命最后的景象、图画或模式作为检查其他一切的参考物或标准。你生命的每一部分——今天的所作所为,明天的所作所为,下周的所作所为,下个月的所作所为——都可以从整体来检查,从什么确实对你最重要来检查。只要明确地记住最终目标,你就能肯定,不管哪一天干哪一件事都不会违背你所确定的最重要的标准,你生命的每一天都会为你设想的终生目标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意味着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样你就比较清楚你现在在哪里,你迈出的每一步总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陷入事务性的圈子,为生活忙忙碌碌,在成功的阶梯上日益奋力地攀登,到头来发现梯子靠错了墙,出现这些情况简直太容易了。可能忙——很忙——而且成效并不很高。
人们发现自己取得的胜利毫无价值,是在牺牲他们忽然意识到对他们重要得多的东西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功。各行各业的人常常为得到更高的收入、更多的承认或者某种程度的专业能力而奋斗,最后发现他们的追求使他们没有看到真正对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到头来却为时已晚。
如果我们真正知道什么对我们极为重要,并且把它牢记在心上,每天的一言一行都以什么对我们最重要为标准,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啊!如果梯子靠错了墙,那么我们每走一步就向错误的地方接近一步。我们可能很忙,可能“效率”很高,但只有从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效果”。
“一开始心中就有最终目标”,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原则的基础之上的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所有事物都要经过脑力的和实际的两个部分。”以盖房为例,在你钉下第一颗钉子以前,你已经把它详详细细地在脑中和纸上构造出来了。你对你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有一个非常明晰的概念。如果你要一幢以家庭为中心的房子,你就计划把一家人聚集的房间放在自然聚集的地方,你计划滑门和孩子室外游玩的院子。你冥思苦想,考虑各种方案,直至你对要盖的房子有了一个清晰的图像。
然后你把它浓缩成一个蓝图,订出建造计划。所有这些都应该在破土动工前完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在第二次创造即实际创造的过程中,你就不得不花费昂贵的代价进行修改,那样的造价可能比计划高出一倍。
木匠的规矩是“量两次,锯一次”。你必须确信蓝图,即第一次创造,确实是你所需要的,每件事都已考虑周全。然后你再开始付诸实施。你每天到工棚,拿出蓝图,下达一天的工作命令。你一开始心中就有最终目标。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例子——开办企业。如果你希望创办一个成功的企业,就要明确自己努力争取达到什么目标。你要从市场的角度仔细考虑你要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然后调动各方面的因素——资金、产品开发、经营、推销、人员、机器设备等——来达到这一目标。你一开始对最终目标考虑的程度往往决定你是否能创建一个成功的企业。多数企业的失败始于第一次创造:资金不足、对市场缺乏判断或判断失误,缺乏企业经营计划等。
人们在不同程度上把这一原则用于生活的许多不同领域。你在旅行前先确定目的地,计划好最佳路线。你在菜园里栽种以前,先在脑子里,或许在纸上,作好计划。你在发表演讲以前先把演讲创造在纸上。你先设想到庭院的美化,然后再实际美化。你把服装设计好,然后再穿针引线。
成大事一开始就要树立目标,有了明确目标才能有创造,有成就。
6.目标早确立,人生早成功
目标越早确立越科学,成功的机率和时间就越早,成大事应该及时科学的确立自己的目标。
有效目标的核心条件概括为两个:一个是量化,一个是时间限制。
量化一是指数字具体化,即如果某一个目标能用数字来描述,则一定要写出精确的数字。比如,你在三个内要实现的收入状况,就可以量化为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等具体的数字。二是指形态指标化,即如果所确定的目标不能直接用某一个数字来描述,则必须进一步分解,将其表现形态全部用数字化指标来补充描述。如想买一套房子的目标,应该具体说明:多大面积、几室几厅、多少价格、具体位置、房屋朝向、周边环境要求等。
时间限制是指你所确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期限,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没有时限的目标,不是一个有效的目标。你可能轻而易举地为自己找到拖延的借口,使目标实现之日变得遥遥无期。
以下这些数字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谢冰心80岁生日那天计算的:
80×365=29000;
29000×24=700800;
700800×60=42048000;
42048000×60=2522880000。
谢冰心说,人的一生如果活80岁,就由这十位数的秒组成。而现在你已经提取了许多时日,在你生命库存中也许只剩下九位数、八位数,甚至更少。我不敢断定你是否功成名就,但我敢说,很多人没有像作家这样给自己算过账,没有哪一位能准确无误地把自己过了几位数说出来。我们的很多人在买菜的时候,在消费的时候,在经营店铺的时候,把账算得很细,几元几角几分,可人生也是经营,为什么我们不认真地算一算人生这笔账呢?
25岁之前是求学探索阶段;25~30岁要了解你想做什么,切入相关行业开始创业;在30~35岁之间,是创业的关键时期;35~45岁是大发展大收获阶段。
同时,要使目标能够实现,就必须将目标分解量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使自己知道现在应该为日标做什么,使目标有了现实的行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