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比尔盖茨为什么优秀
292600000006

第6章 冒险:盖茨们的游戏规则(2)

这正是他本人生活的总结。小时候,人们常常告诫他,一旦选行,梦想就不会成真,并告诉他,他永远不可能上大学,劝他把眼光放在比较实际的目标上。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不但上了大学,还拿到了双博士学位。当他决定抛弃已有的一份优越工作台湾省环游世界时,人们说他最终会为此后悔,并且拿不到终生教职,但是,他还是上了路。结果,回来后不但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还拿到了终生教职。当他在南加州大学开办“爱的课程”时人们警告他,他会被当作疯子。但是,他觉得这门课很重要,还是开了。结果,这门课使他改变了一生。他不但在大学中教“爱的课程”,还到广播、电视中举办爱的讲座,受到美国公众的欢迎,成为家喻户晓的爱的使者。他说:“每件值得的事都是一次冒险。怕输就错失游戏的意义。冒险当然有带来痛苦的可能,可是从来不去冒险的虚感更痛苦。”

事实上,无论我们选择试还是不试,时间总会过去。不试,什么也没有;试,虽然有风险,但总比空虚度过丰富,总会有收获。这里有一个让我们能鼓起勇气来一试的思维方式,即: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

约瑟夫在华盛顿一家公司里有一个舒适的职位,但是他想当自己的老板,去经营自己的小生意。他问自己:如果失败了,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呢?他想到了倾家荡产。然后他继续问自己同样的问题:倾家荡产后最坏的事情是什么?答案是他不得不干任何他能得到的工作。之后最坏的事情可能是他又厌恶这种工作,因为他不喜欢受雇于别人。最终,他会再找一条路子去经营自己的生意,而这一次,有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他懂得了如何避免失败,他就会成功。这样想过之后,他采取了行动,去经营自己的生意,并真的获得了成功。他总结说:“你的生活不是试跑,也不是正式比赛前的准备运动。生活就是生活,不要让生活因为你的不负责任而白白流逝。要记住,你所有的岁月最终都会过去的,只有作出正确的选择,你才配说你已经活过了这些岁月。”“艰苦的选择,如同艰苦的实践一样,会使你全力以赴,会使你有力量。躲避和随波逐流也是一种选择——但绝不是最好的一种。”

只有当我们选择大胆尝试时,我们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潜力,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并冲破人生难关。

勇于冒险,敢于挑战

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生活,才有多彩多姿的人生。英国俗谚说:“冒险越大,荣耀越多。”这种冒险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你的智慧和能力的挑战,绝不是冒冒失失地无端逞强及希图侥幸的投机取巧。

风险几乎无处不在,我时不有。乐于迎战风险的人,才有战胜风险,夺取成功之望。贪恋蜷缩在温室中、保护伞下,并非当代青年的选择。妄想处于一个没有风险的世界,只能是海外奇谈。

有一则《风险面前》的寓言故事,它是这么讲的:

一个魂灵要求老天爷派给他作一个最好的“形象”。老天爷回签:“你准备做人吧。”“做人有风险吗?”灵魂问。“有,勾心斗角,残杀,诽谤,夭折,瘟疫……”老天爷答。“另换一个吧!”“那就做马吧!”“做马有风险吗?”“有,受鞭笞,被宰杀……”,他又要求换一个。换成老虎,得知也有风险。看来只有您老天爷没风险了,我留下,在你身边吧!”老天爷哼了一声:“我也有风险,人世间难名我有冤情,我也难免被人责问……”说着,老天爷顺手扯过一张鼠皮,包裹了这个魂灵,推下界来:“去吧,你做它正合适。”

不甘平庸,不喜四平八稳,追求标新立异的品格,是美国早期拓荒者艰苦创业时形成的优秀心态,美国心理学家法兰·花里对本国历史上的名人进行了20余年的心理研究,找出了他们性格的共同点,即:T型性格,即英文酷爱“寻求刺激者”的简称(Thrill Seekers)。这些名家酷爱竞争和冒险,乐于“刺激”自己。因而,他们热情澎湃,充满活力,始终保持一种昂奋进攻的态势。

美国人的这种传统和性格,哺育了美国社会的英才伟人。使他们在运动场上敢拼敢搏,摘取了一个个世界冠军;在科技领域内,敢于标新立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新思想的浪潮。这种美国式的冒险精神,造就了敢于投入,始终生机勃勃,追求创新进取的美利坚民族。

锤炼这种T型性格,对现代青年尤其是奋发向上、渴求成功的青年,更为紧迫。相比较而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中庸哲学对冒险、竞争是鄙视的。“温良恭俭让”的古训是育才的准则。君子型人才备受推崇。今天,每一位奋斗者都应学习异域民族中的冒险精神,并将其融进自己的性格之中,要显示出自己的勇气和胆量,要乐于做一个挑战者,乐于在竞争中展示自己,造就自己。

只有勇气,才能使你战胜脆弱,笑对磨难。它能使你产生一种强烈的期待感,不断催促你奋力前行。勇气,是飞鸟振翅翱翔的双翼,它能助你飞向理想的、瑰丽的彼岸。

勇气和沉着是一种力量,它能使我们在生活的各种袭击面前战稳脚跟。不要事事小心翼翼,切莫处处诚惶诚恐。在风霜雨雪面前,做“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原在破崖中”的青松,无疑是成才者的选择。

“要想成为大赢家,就得不屈不挠,奋斗到底!”这是国象棋世界冠军谢军母亲对女儿的训导。谢军在“世界之战”的世界冠军争夺赛中,战胜了前苏联的4次世界冠军得手齐布尔达尼,改变了数十年来欧洲选手独霸棋坛的局面。她的成功,有诸多原因,其不畏权威、敢于挑战、顽强的意志、毅力等优秀心理素质,是其克敌制胜的法宝。

为目标而冒险

“胆大者为赢家”。这是美国安利公司最为推崇的一句话。公司的重要人物安其罗和克劳蒂亚·纳当在华盛顿担任公务员,但他们厌倦了固定的收入,所以冒险展开直销事业。今天他们除了获得经济上的成就,也替慈善机构筹募了好几百万元。

在安利公司里创业对有些人而言,那是家庭声誉的冒险。伊藤绿生长于富裕之家,她的家庭中有像前日本首相和东京市长那样显赫的亲戚。所以对她来说,经营直销事业会被认为是丢脸的事,但她冒险了,也成功了。

对 些人而言,那是名誉的冒险。艾瑞克在接触安利之初,是日本大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冒险去做而且成功了。

对有些人而言,是生活安全的冒险。法兰克·摩拉列斯担任国际钻石协会执行长30年,他的妻子芭芭拉是南加州国家银行的创办者之一,他们冒险开创事业并且获得胜利。

他们信奉的格言是:“没有冒险,没有收获。”我们也可以这理解:“冒险愈多,收获愈多。”的确,为目标而冒险,是大丈夫所为,是对一个人心及坚忍程度的最好考验。拉里·埃里森可能是世界电脑业中在进取精神、胆识魅力、坚强果断、高傲自信等方面,惟一能与比尔·盖茨媲美的企业家。两人都是白手起家,领导自己的公司不断扩展壮大;两人都以技术专家自居,但却以强硬的企业战略家闻名于世。埃里森这方面的特征,甚至从他的业余爱好中就可以断定:赛艇、飙车,还曾经自己开着一架战斗机在太平洋上空和别人进行模拟空战。他藐视传统,挑战权威,开发了关系数据库的商业价值。连IBM这样的业内巨头都认为商业前景暗淡的事,名不见经传的埃里森却敢大胆尝试,这或许就是他能够成功的最大秘诀。埃里森曾说:“虽然这种自信在外人看来也许毫无根据,但这一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埃里林常常为自己具挑战性的个性感到自豪,他说话或盛气凌人:“击败微软,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企业是我的一大目标。我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蜞 他所有人都失败了,那时我才是真正的成功……”凭着在信息领域疯狂般的行为,他坚信互联网就是计算机的未来,而且最终将淘汰他的死对头比尔·盖茨。在这个竞争极其残酷IT行业中,各种事物的改变往往只是瞬息的事。但是以拉里·埃里森的富有冒险、刺激、挑战的人生观,相信会带领甲骨文闯过任何一道难关!

想捕大鱼就到深海去

没有万无一失的创富之道,冒风险的人,永远没有创富的可能,所以,你想捕大鱼,就必须到深水中去,你想尽快创富发迹,就必须敢于冒大风险。

一个能够察微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业者,才能在扑朔迷离的市场中把握成功的关键,在纷繁复杂的思绪中找准制胜的契机。无数成功的百万富豪们正是因为识在人先,当机立断,勇往直前,故而在市场逐鹿中演出了一幕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话剧,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业绩。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2000年中国大陆50富豪之一的著名民营企业家罗忠福便是一例。

作为商门后裔的罗忠福几乎和共和国同龄。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罗忠福和祖辈一起同荣辱,共患难。但也正是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造就了他日后的辉煌。

罗忠福是名符其实的白手起家。祖辈、父辈的商业家产并没有给他带来令人羡慕的财运,他甚至连中学都没有念完,15岁就缀学回家。但坎坷的经历却铸就了他超人的胆识,命运的大门正一点点打开。

做为一名普通工人,他不像别人那样,没事就打几把扑克、下下棋,消磨时间。他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看报纸看杂志上面了。他每天都要把这些报纸仔仔细细地看过,从中分析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动态。也正是在那时,罗忠福敏锐地看到了国家经济松动的迹象,便做起生产、销售沙发的买卖,积累起了自己的最初资本。

靠着“投机+冒险”的超人胆识,罗忠福一步步创办了家具厂、百货服装商店、黔海工贸公司、福海集团等多家企业,先后涉足旅游、房地产、金融、贸易、建材等多个行业。截至1998年,以集团净资计算,他的财产达1亿美元。在社会转型的契机当中,罗忠福比别人略高一筹的冒险意识,无疑是他出人头地的重要原因。

说到冒险精神、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故事更是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哥伦布还在求学的时候,偶然读到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知道地球是贺的,他就牢记在脑子里。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后,他大胆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贺的,他便可以经过极短的路程而到达鳊了。自然,许多有常识的大学教授和哲学家们都耻笑他的意见;因为,他想向西方行驶而到达东方的印度,岂不是傻人说梦话吗?他们告诉他:

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然后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将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这不是等于走上自杀之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