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2928500000004

第4章 九岭

黄立云

一天,冯梦龙路过芹洋,在黄贡生家中小憩,看见桌上摆着一部《芹洋黄氏宗谱》,便信手翻看起来。忽然,冯梦龙眼睛一亮,原来宗谱中的一首王十朋咏九岭诗:“崎岖九岭更双岩,遥见闽山未见三。来访神灵隐见处,翠微深锁古精蓝”引起了他的注意。

王十朋,那可是冯梦龙十分敬仰的著名历史人物。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浙江乐清四都左原梅溪村人,宋政和二年生。绍兴二十七年丁丑科状元。王十朋履任泉州知府,赋诗: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恻隐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任上,夫人病故,路远无钱运送灵柩回家,赋《乞祠不允》:“臣家素贫贱,仰禄救啼饥。况臣糟糠妻,盖棺将及期。旅榇犹未还,儿女昼夜悲。”

乾道五年冬,王十朋卸任归家,泉州男女老幼涕泣遮道苦苦挽留。还仿效饶州百姓挽留王十朋的做法,把他必经的桥梁拆断。王十朋只好绕道离去,士民跟随出境送到仙游县枫亭驿。乾道七年七月初三,王十朋在乐清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岁,谥忠文。泉州士民在开元寺沉痛悼念,建王忠文祠(梅溪祠)以为纪念。冯梦龙一直将王十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赴任寿宁途中还专程到王十朋故里--乐清梅溪村,追怀凭吊这位令人仰慕的先贤。

冯梦龙问黄贡生:“《芹洋黄氏宗谱》中怎么会有王十朋的咏九岭诗?”黄贡生回道:“据先人所传,当年王十朋任泉州知府时,途经境内的鳌阳、感》等律诗。”“那《栖林寺》、《入长溪境》、《鳌阳文楼园有感》三首为何不在谱中?”冯梦龙忙追问。“明永乐年间,祖屋遭回禄,宗谱被六世祖黄昌永抢出,但谱序及诗文部分被烧毁,仅存这首《双岩寺》,后重修宗谱,转录于此。”听完黄贡生之言,冯梦龙连连叹息:“惜哉!惜哉!”沉思片刻,冯梦龙又问:“我几回往来九岭,怎么途中并未看到双岩寺?”黄贡生回道:“双岩寺原在九岭之旁,明初,乞丐宿此烤火,不慎失火焚之,现仅存残基。”冯梦龙听后,又是一声:“惜哉!”

黄贡生见冯知县如此痛惜王十朋遗迹的丧失,就上前一步说道:“大人如此珍视王状元遗迹,小生愿捐资重建。”冯梦龙轻轻摆手:“‘陈眉公先生尝言:寺庵为佛家养济院,无此不成郡邑。故有不必废,无不必兴。’此言甚为有理。双岩寺既已废之多时,就不必再兴土木了。倒是九岭之巅的九峰堂已具规模,该堂地处九岭之旁,扼九岭之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有匪寇觊觎鳌阳,控此天险,御敌却寇,可保县城无虞。你如愿结善缘,可将九峰堂扩建修整,以备日后用作资粮、枪械仓库及弓兵栖身之所。”黄贡生连声诺诺。

冯梦龙端起茶杯,端详着杯中缓缓舒展的碧绿茶芽,轻轻呡了一口,连声赞道:“好茶!好茶!”接着,他又连着喝了两口,清了清嗓子,说道:“早在宋代,就有状元、知府为九岭赋诗;明嘉靖年间,知县罗献臣也有‘戴月振衣悬九岭’之诗句;万历年间,知县蒋诰又在九岭植松、樟、枫树数百株,以蔽行人,九岭真乃寿邑名岭也!”

到了清咸丰八年,太平军由政和入境寿宁。卓麟英响应清廷之令,组建团练,以九峰堂为团练驻扎之所,在九岭头踞险抵御,将太平军阻于岭下,使寿宁县城得以免除兵灾之患,人们都说冯梦龙有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