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艺术经典3
2935900000006

第6章 穿戴类工艺

刺绣

刺绣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华夏民族的部族联盟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和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就必须穿着绘绣有日、月、星辰等图纹的上衣和有水藻、火等图形的下裳(裙)礼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更加稳定,种植桑麻、从事纺织也更为普遍,刺绣工艺渐趋成熟。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是湖南长沙战国时期楚墓中出土的两件刺绣,以辫子股针法(即锁绣)绣在帛和罗上,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龙游凤舞、猛虎瑞兽等图案表现得自然生动,充分显示了楚国刺绣工艺的成就。

进入秦汉时期后,丝纺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刺绣工艺和品种的发展。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大批种类繁多而且保存完整的绣品,代表了汉代刺绣的工艺与艺术风格。从这些绣品看,汉绣题材多为波状的云纹、翱翔的凤鸟、奔驰的神兽以及汉镜纹饰中常见的带状花纹、几何图案等。技法以锁绣为主,将图案填满,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流畅。

花溪渔隐绣制佛像之风兴起于汉末、六朝时期,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贯通,并在刺绣中得到反映。甘肃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鲁番等地出土的东晋到北朝的绣品残片,整幅作品无论图案或留白都用细密的锁绣全部绣出,表现出满地施绣的特色。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三国时期吴王赵夫人以“三绝”——机绝、针绝、丝绝著称。她能以彩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此时剌绣的另一显著特征是开始出现了人物形象,为人物绣品开了先河。

唐代刺绣技法仍沿袭汉代锁绣,但针法已开始以平绣为主,并采用多种针法和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此外,唐代刺绣还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之立体感。唐宋时期,刺绣的参与人员开始扩大,不仅产生了中国女红的代表品种——闺绣,而且由于文人画师的广泛参与,还产生了画师供稿、艺人绣制,画绣结合的绣画。从唐宋到明清,文人画师的加入推进了刺绣针法的发展与创新:在色线的处理中开始把丝线劈成更细的丝缕,使线条的表现更为柔弱和逼真;在针法上出现了乱针、钉线、圈金、掺针、滚针、接针绣等大量新型的针法;甚至采用补笔加绘等技法,使画面的主次结构和轻重表现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明、清时期,官府手工业逐渐衰落,中国城乡出现了商品性生产的专业作坊,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加上唐宋期间文人艺人合作创作刺绣的影响,刺绣技术和生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传统刺绣进入巅峰时期,出现了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四大名绣。

苏绣以苏州为中心,它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顾氏家族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工画花卉,擅长刺绣,顾家的刺绣名声远扬,清代江南一带的绣庄便都挂起“顾绣”的字号。

苏绣广泛吸取了顾绣的长处,其主要品种是仿画绣、写真绣,特点是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有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生动之情,花鸟能报亲昵之态。在工艺上,苏绣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

粤绣是广东地区刺绣品的总称。相传最初始于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的男子。绣品主要有衣饰、挂屏、褡裢、屏心、团扇、扇套等。粤绣常以凤凰、牡丹、松鹤、鹿以及鸡、鹅为题材,构图繁密热闹,色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粤绣的名品钉金绣,以织金缎或钉金衬地,加衬高浮垫的金绒绣,显得金碧孔雀开屏套扇辉煌,多用作戏衣、舞台和寺院庙宇的陈设,以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

蜀绣亦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蜀绣历史悠久,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中已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蜀绣以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等日用品居多,取材多为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清中后期,蜀绣在当地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一跃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绣之一。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色彩艳丽、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齐整。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长沙商人为了满足一批因镇压太平军而发迹的新贵,开设了“顾绣庄”,不久又以湘绣之名压倒了顾绣。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绣花,其实是将绒丝在溶液中进行处理,防止起毛,在当地被称作“羊毛细绣”。湘绣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印染

利用矿物、植物对纺织物进行染色,在中国已有很长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红。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中国劳动人民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当时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染人”、“掌染草”等专职官吏来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不断增加,这可从《诗经》中提到的多种织物颜色得到证明。

汉代的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染色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先织后染,如绢、罗纱、文绮等;二是先染纱线再织,如锦。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延年益寿”、“万事如意”等字锦,所用的丝线颜色有绛、白、黄、褐、宝蓝、淡蓝、油绿、绛紫、浅橙、浅驼等,充分反映了当时染色、配色技术的高超。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发展,纺织品颜色不断丰富。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品五光十色,颜色可多达24种。很多丰富多彩的间色是在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而得到的。

现存最早的印花织物,是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印花绸被面。长沙马王堆和甘肃武威磨咀子的西汉墓中,都发现有印花的丝织品。其中马王堆出土的用两块凸版套印的灰地有银白加金云纹纱,工艺水平相当高。但奇怪的是,这种工艺在西汉以后几个世纪的印花织物中没有再发现过。在中原地区,印花技术的再度复兴是从缬开始的,所以后来也把缬作为印花织物的通称。到了唐代,印染工艺就已经十分发达,著名的有蜡缬、绞缬、夹缬,这是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蜡缬又称蜡染,实际上是“蜡防染色”,即先用蜡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画图案,然后入染。蜡液浸入纤维后,有防水的作用,染液不能进入。经过热煮脱蜡,可形成白色花纹。蜡液的凝结收缩,往往会形成许多自然的裂纹,入染后图案中会出现独特而自然的纹理。蜡染作为中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代,西南地区的苗、瑶、布依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

绞缬又称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民间印染工艺。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染效果。东晋时,绞缬工艺已在民间流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隋唐时期,绞缬更是风靡一时。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古代最早的绞缬实物是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晋代绞缬绢,上面针眼和褶皱仍依稀可见。

夹缬在盛唐时期十分流行。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板,将布帛夹在中间,然后入染。夹缬的图案对称、均衡,在唐代常用作妇女的服饰,还作为家具的装饰品,例如夹缬屏风等。

丝织

中国丝织工艺以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著称于世。中国古代丝织品种主要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

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在商代已经出现。经过殷商的发展,西周时期已有较为复杂的织锦工艺。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织工艺已具有较高的水平。丝织品的品种有绢、罗、纱、锦等,花纹有几何纹、菱形纹、s形纹等,几何纹中还饰有龙凤、麒麟和人物。秦汉的织绣工艺,尤其是汉代,在继承战国传统的基础上有了飞跃,丝织品种更为丰富,有锦、绫、绮、罗、纱、绢、缟、纨等。汉代丝织的花纹常见的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吉祥文字和各种几何纹。汉代丝织的制作工艺已非常精美,尤其是孔眼分布均匀的单丝罗,制造工艺相当高超,代表作品有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只重49克,不到1两,极为精巧。

沈子蕃缂丝花鸟轴局部唐代的丝织工艺十分发达,分工很细。中央设有织染署专门管理生产,民间的丝织生产遍及全国,产量很大。唐代织绣工艺努力追求华丽的色彩效果。丝织的品种很多,以织锦最著名,一般称为“唐锦”。不同于此前运用经线起花的传统织法,唐锦受到西域纺织文化的影响,采用纬线起花、用两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因此也被称为“纬锦”。纬锦利用多重多色纬线织出花纹,织机结构复杂,但操作方便,可织出比经锦更复杂的花纹及宽幅的织物。中唐以后,纬线显花成为丝绸提花织物的主流。唐锦在传统的图案花纹基础上,吸收了外来的装饰纹样,具有清新、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除了唐锦外,唐代还盛行绫(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其中以浙江出产的缭绫最为著名。窦师纶是此时最著名的丝织纹饰设计家,他设计的丝织纹样多以羊、马、龙、凤为题,新颖别致,富有生气,因其曾被封为陵阳公,故其设计的纹样又有“陵阳公样”之称。

宋代丝织在唐代的生产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其中以织锦最具时代特色,称为“宋锦”。宋锦用三种斜纹组织、两种经纱(面用本色生丝,底用有色熟丝)、三种色纬织成,组织规则严整,色调典雅和谐,多采用小朵花、规矩纹。宋锦除用作服饰、赏赐及经济贸易外,还作为装裱书画的专用材料,深受书画家欢迎。此外,缂丝也十分盛行。它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会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缂丝主要用于织作绘画或书法,反映了丝织工艺由实用向欣赏的转化。宋代缂丝的主要产地,北宋时在河北定州,南宋时以云间(今上海松江)为中心,名家辈出。

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而此前纺车的锭子数目是两至三枚,最多为五枚。大纺车利用水力驱动,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纱为例,普通纺车每天最多纺纱三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

元代丝织工艺中以织金最具特色。织金在元代又称为“纳石失”。元代统治者喜欢用金,这使织金成为一种时尚。金锦的花纹有团龙、团凤、宝相花、龟背纹、回纹等。为了适应蒙古游牧民族生活的需要,毛织在元代得到特殊发展。毛织品种多为地毯、床褥、马鞍、鞋帽等,主要产地在宁夏与和林(今属蒙古)。中国古代最早只在西北和西南一带种植棉花,在元代棉纺织工艺家黄道婆的努力下,棉织工艺在中国广大地区得到推广。当时松江一带的“乌泥泾被”,成为风行大江南北的著名产品。

明代,全国有江南、山西、四川、闽广四个丝织产区,其中江南是主要产地。此时最具时代特色的是织锦,被称为“明锦”。明锦有三个主要品种,即库缎、织金银、妆花。库缎是本色花,具有光柔的特点。织金银是在织锦中织进金线或银线,十分高雅华贵。妆花则是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其每一朵花均用不同的色线,边织边绕,色彩多,花朵大,具有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最高水平的代表。根据不同的组织,妆花织物可分为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缎等。明锦的图案组织有团花、折枝、缠枝、几何纹等,其中以缠枝图案最为常见。明锦花纹丰富多彩,有云龙凤鹤、花草鸟蝶、吉祥锦纹等,其造型质朴大方,富有程式化的装饰美。

清代的丝织已形成南京、苏州、杭州三大全国生产中心,品种丰富,织造精美。此外,四川、广东等地区丝织工艺也很兴盛。清代丝织的艺术风格,大体可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继承明代丝织的传统特色,多用几何形骨架,饰以小花朵,规矩严谨;中期受到欧洲巴罗克和洛可可艺术的显著影响,纹样繁缛,色彩华丽;晚期则流行折枝花、大朵花,趋于淳朴粗放。清代丝织的著名品种除了云锦、宋锦和蜀锦外,还盛行古香缎和织锦缎。缎是一种外观光亮平滑的丝织品,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期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