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1
2936500000013

第13章 考古(12)

汉长安城共有12座城门,每面3座,每座城门均有3个门道,每个门道的宽度均为6米,相当于4个车轨的宽度,即文献记载的所谓“三涂洞开”、“方轨十二”。12座城门中,除霸城门、覆盎门、西安门、章城门因入门不远便是长乐宫和未央宫外,其余8座城门均有1条通入城内的大街。这8条大街宽阔、笔直,或东西向,或南北向,互相交叉、接合,形成一些“丁”字路口和“十”字路口。其中最长的是安门大街,长约5 400米:最短的是洛城门大街,长约800米。各条大街的宽度均在45—56米之间,其间有两条排水沟,将全街分为平行的3股。中股道宽约20米,两侧的道路各宽约12米。据记载,中间的称“驰道”,专供皇帝行走。

长安城中与8座城门连接的8条大街将城内分为11个区,各区的功能不尽相同,建筑内容亦不一致。11个区中,未央宫(包括武库)、长乐宫(包括高庙)、桂宫、北宫、明光宫和东市、西市各占1个区,里居共占4个区。

长乐宫位于汉长安城东南部,面积约6平方公里,为西汉初年高祖刘邦的临时皇宫。惠帝在未央宫当皇帝后,长乐宫成为西汉一代的太后之宫。宫城四面应各设1座宫门,但目前未发现北宫门。宫城中部有1条横贯全宫的东西向干路,向东通至霸城门,向西与直城门大街相连接。长乐宫内的主要宫殿建筑分布在东西向干路的南部。

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西南角,宫城平面近方形,面积约5平方公里。宫墙夯筑,墙宽约7—8米。宫城四隅各筑有角楼。宫城四面各有1座宫门。宫城之内有干路3条。未央宫中部有主体建筑——前殴基址,后妃宫殿多在前殿以北,后宫首殿椒房殿遗址建筑规模宏大。其他宫殿建筑则多在前殿东西两侧。未央宫北部和西北部还分布着皇室官署如少府以及中央官署等遗址。未央宫北部有皇室的文化性建筑,如天禄阁、石渠阁等。中央官署遗址出土的5万多枚刻字骨签,是研究西汉经济和官制等方面最具权威性的档案资料。

北宫、明光宫和桂宫位于长乐宫和未央宫以北。目前北宫遗址的范围已经确定,平面呈长方形,周长4 660米。明光宫的考古勘察工作正在进行。桂宫平面为长方形,周长5 480米,面积约1.66平方公里。已勘探出南、北、东宫门各1座。在桂宫内发现多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

武库位于长乐宫和未央宫之间,是长安城中的皇家兵器库。武库四周筑围墙,形成平面呈长方形的大院落,东西长710米,南北宽322米,共有7个库房,出土了大量铁兵器。

宗庙、辟雍和社稷等礼制建筑位于长安城南郊。宗庙遗址包括12座建筑,建筑形制均同。传统上认为它是文献记载的“王莽九庙”。辟雍遗址平面外圆内方,主体建筑居中,建于圆形夯土台上。

东市和西市位于汉长安城西北部。东市以商业活动为中心。西市以手工业为中心,西市之内有大面积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已发掘出制陶、冶铸和铸币作坊遗址。

汉长安城的一般居民大多住在城的东北部,少数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的宅邸在未央宫附近。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汉长安城遗址东南隅清理汉墓近500座,说明横亘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是当时一般居民最主要的墓葬区。

从考古材料看,长安城的排水工程已成系统,设施基本完整。长安城内的排水主要靠街道两边的排水沟。宫殿、官署等的排水设施主要有地漏、陶质的排水管道。

汉长安城西有建章宫和上林苑等离宫和苑囿。建章宫布局形制主要仿自未央宫。其主体建筑为前殿,前殿西北有太液池。东宫门外双阙基址尚存。

汉长安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汉长安城布局上所表现出的崇“方”思想、“择中”观念、规整的城门配置制度、棋盘式道路网、 “面朝后市”和“左祖右社”的格局等方面在中国古代都城布局中具有典型意义,对后代的影响非常深远。50多年来,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考古资料成为再现这座古代世界著名大都会的历史素材,使人们看到了一幅丰富多彩、气势庞大的西汉时期的历史画卷。

居延汉简

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使强弩都尉路德”修筑居延要塞,还大量徙民充实边地。居延之地从此成为汉王朝的重要边防要塞。居延塞作为汉代的战略要地之一,是抵御匈奴侵扰的前哨,不仅有烽火台、障坞墙塞等防御设施,还是作战军队的集结地,广大戍边吏卒,离乡背井,长年累月驻守战斗在戈壁荒漠上,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木兰诗》有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何等悲壮与凄凉!东汉和帝永元三年(91),汉朝军队就是从居延塞出击,北围匈奴单于于金微山。匈奴战败后离开了蒙古高原。向西远徙。奎东汉末年,匈奴的威胁已经消除,原有的居延要塞也就逐渐被废弃。

居延遗址是汉代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所辖边塞上的烽燧和塞墙等遗址。分布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北起居延泽之西,自额济纳河(弱水)两岸,至毛目以南,自东北斜向西南,全长约250公里。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中的贝格曼等人到居延遗址进行调查,并在部分地方做过小规模发掘,出土简牍较多的有10个地点,另外还有20个地点也发现少量简牍,共计约10200枚左右,现藏台湾省。1972—1976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对遗址进行了复查,并发掘了甲渠候官治所、甲渠第四燧和肩水金关等3处遗址。其中破城子甲渠候官治所出土简牍7 865枚,甲渠第四燧出土195枚,金关出土11577枚,3处共计19637枚,再加上其他地点零星采集的,总数近2万枚,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999—2002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博物馆、额济纳旗文物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额济纳旗境内的汉代居延遗址进行了分阶段考古调查,又会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居延遗址内13处古城和烽燧遗址进行测量,并对其中部分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了500多枚汉简,命名为“额济纳汉简”。

汉代张掖郡肩水都尉所属的肩水候官,所辖烽燧塞墙包括金关及其西南地段,候官治所在地湾。居延都尉所辖烽燧塞墙分属3个候官。三十井候官塞自布肯托尼至博罗松治。甲渠候官塞从察汗松治起,候官治所在破城子。殄北候官寨在居延都尉防区最北端,候官治所在宗间阿玛。汉代居延县和居延都尉府是当时的主要屯田区。甲渠候官治所、甲渠第四燧和肩水金关等3处遗址的发掘,使我们对汉代烽燧的形制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破城子甲渠候官治所的城堡由鄣、坞两部分构成。鄣在西北部,是一个平面23.3米见方的小堡。鄣墙厚4—4.5米,用土坯垒成,现残高4.6米。鄣门在南。鄣南为坞。坞平面近方形(47.5米×45.5米),坞墙厚1.8—2米,夯土筑成。坞门在东墙南端,门外有类似瓮城的曲壁。坞四周3米以内的地带埋有4排尖木桩,高出地面0.33米,应为文献所记的“虎落”。鄣坞内建有房屋、灶和牲畜圈等。出土遗物有弓箭、铜镞、铁甲片等,还有铁农具、工具和各种生活用品。

肩水金关是肩水候官所属的一座烽塞关城,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关门,门洞宽5米;另一部分是鄣坞,在关门内西南方。鄣在坞的西南角上。约13米见方。坞约35米见方。鄣坞的规模比候官治所小。出土遗物很多,有刀、剑、镞等武器。还有大量的丝、麻、毛、革制成的衣物鞋帽残片以及点燃烽火用的草苣。

甲渠第四燧位于甲渠候官南5公里。鄣约8米见艿,残高3.4米,方锥体,夯土筑成。鄣南的坞东西长21米,南北最宽处15.2米。而瓦因托尼的殄北第二亭,鄣仅有6.5米见方,可能是最小的亭鄣。

塞墙一般宽2.5—2.8米,高度可达3米。其构筑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内外两侧都用粗石板垒起,中间填砾石而成;另一种是用砾石压紧柴枝垒筑。

居延汉简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汉代边塞上的屯戍档案,一小部分是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等。最早的纪年简是元朔元年(前128)和元狩四年(前119)等汉武帝中期的。由于各遗址的性质不同,所出土的屯戌档案简册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亭隧遗址中出土的档册数量不多.而且仅限于与本亭隧有关的档册。候宫或都尉治所的档册,数量多,内容丰富,包括整个辖区中各亭隧的有关档案。这些档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登记和统计簿籍,另一类是各种公文文书。属于簿籍类的有各种名籍,如吏卒名籍、吏卒廪名籍、卒家属名籍、卒家属廪名籍、吏奉赋名籍、秋射赐劳(或夺劳)名籍等;有专门记录吏卒日常工作的“作簿”和“日迹簿”;有专记传递公文信件的“邮书课”;有统计各亭隧军事装备情况的“守御器簿”、“折伤兵簿”和“戌卒被簿”;有记出纳钱财和粮谷的“出人簿”或“食簿”等;有“驿马名籍”和“驿马阅具簿”;在候官治所还有所谓“诣官簿”,即其下属各亭隧士吏诣官办事的登记簿;在关卡遗址中还有吏民出入关的登记簿和过所、符传等。这些簿籍都各有书写格式,按规定的内容填写。各种公文文书中有诏书、檄书、牒书、律令、品约以及劾状、爰书等。这些简册原来都是按类归档的书卷、书案和簿录,但在出土时多已编纶散断,次序零乱,有些已被当做垃圾倒在遗址的一角;也有保持簿册原状的,如查科尔帖出土的“永元器物簿”。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和整理,并根据简册的形制和内容,可以恢复档册的类别和原状。

居延汉简是继敦煌汉简之后发现的最重要的汉代边塞屯戌文书。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敦煌汉简,涉及汉代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哲学、宗教、民族等各个领域,为汉代历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与简牍的发现与发掘,仿佛使我们又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古战场,烽烟滚滚。战马嘶鸣……

满城汉墓

闻名中外的满城汉墓,位于河北保定满城县西南1.5公里的陵山上。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此处施工时偶然发现一座大墓,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发掘,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著名考古专家郭沫若先生莅临指导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