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着装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2949500000002

第2章 服饰起源 演变与心理需求(2)

二、服饰的社会功能

除了自然功能以外,服饰还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服饰的社会功能,是指服装在自然属性基础上所发生的社会效应。相对于自然属性,服装的社会属性是第二位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人为的,同样一件服装,可因国家、民族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产生不同乃至于截然相反的社会效应。例如,某种“和服”新款式,在日本可能流行,在中国就不会流行,农村姑娘喜欢大红大绿,城市姑娘则追求素净、典雅等等。可见,服装的社会属性比起它的自然属性,更依赖于人们的心理倾向,受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表现出主观的性质。

人类出于精神满足需要,用服饰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取得别人的好感,可能是最初的服饰动机,这可以看作为服饰起源的心理原因。又因为它是个体身上的装饰变化,在他那个生活范围内,别人对这种变化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赞赏或指责、羡慕或妒嫉、模仿或拒绝之类的心理上与行为上的效应反应,所以这种反应同时又是服饰的初级社会功能。

(一)表现自己,企求赞许

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的原始人来说,勇敢和力量不仅是生存的条件,而且是财富的源泉。他们装饰个人,是为了表现自己,表现自身的肉体和肌肉的力量。起初用从泥土或野生植物果汁中取得颜料涂身、涂牙、染指甲,过渡到永久性装饰的纹身、纹面,进而发展为用猎物装饰和美化自身。谁捕获的猎物愈多,谁的装饰品也多。装饰品开始具备了它的社会功能,装饰品的多少便变成了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征。显示装饰品,无非是要显示主人的力量、勇敢和高超的狩猎技艺,满足企求他人的赞许和尊敬方面的需要。

于乃昌撰写的珞巴族风情《巫术·服饰·心灵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走进珞巴村寨,不仅在人们的身上看到了各种猎获物的牙齿、皮革、骨片,而且在珞巴木屋、竹楼的门前、檐下,可以看到一排排野兽的头骨和蹄甲。”据珞巴族传说,最初,人们打到猎物,是把兽头挂在胸前,到各村寨游行示威,夸示自己的勇猛、威力和取得的胜利。但这种方式实在不便,才取其轻小的牙齿、骨片做成装饰品,而把重量较大的兽头、蹄甲之类悬于门前檐下。人类以自己创造的方式装饰自己,力求最大限度地表现自身,以博得人们的称赞和尊敬。而服饰从它的开始时起,就充当了这种表演的成功角色。

(二)表现门第,满足虚荣

古代的埃及,当平民的服装还只能是一根带子和一条围裙时,贵族就在腰带和围裙上绣花,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在中世纪欧洲国家,王后和公主的面纱一直拖到脚,而平民女子的面纱只能到腰部。在19世纪,妇女拖裙的长度用来表示门第的高低,王后的拖裙长达15.5米,公主9.1米,王妃6.4米,公爵夫人则只能到3.6米。

以现代意识审视服饰演变过程中的这段历史发现,人们为了满足心理上的虚荣感,几乎到了可笑的地步。在17世纪的英国,妇女高低木底鞋的高度,表示穿着者的社会地位,(图1—1)不得不使一部分妇女两边有人搀扶,才能保持身体平衡站立起来。

当流行以短裤的大小显示自己的身份时,居然“有一个男子可以从他肥大的短裤里取出他的床和桌子。”鞋的高度标志着穿着者的身份地位,鞋跟越高,地位越高。

(三)反映年龄,表示婚嫁

有人说青年是服饰的宠儿,这话一点不假,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注意起自己的服饰打扮,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到了青春期,可以说是人生最讲究打扮穿着的时期,不管男女都要尽自己所能,挑选最满意的服饰。世界上许多民族服装从式样到穿着方式,一直沿用着区别婚嫁状况的明确标志。外人一看就知道对方的年龄和婚姻状况。

中国西双版纳哈尼族(鸠为支、吉座支族的支系名称。)姑娘,从开始进入青年初期年龄到举行结婚仪式,日常的装束要作多次变动。15岁时,姑娘系上围襟,围襟由两片组成,绣有特殊的花纹,到了16、17岁,换下以前戴的圆帽,改为被称作“欧丘”的帽子,帽上有银牌,表示发育成熟,可以接受青年男子求爱;到了18岁,改戴一种叫做“欧昌”的帽子,帽子后面挂有银沧,明确表示,男子可以娶她为妻。

哈萨克族少女戴马皮制成的圆形小帽,平平的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羽毛,胸佩珠串;已婚少妇则蒙白头巾,一般遮住头、肩及腰部。

在日本,姑娘是否结过婚一看她穿的和服款式,就能知道个大概。未婚姑娘一般穿宽袖外服和红领衬衣,梳钵体状发型;已婚妇女穿紧袖外服和素色衬衣,梳圆形发髻。

希腊马其顿地区,穿紫色花边紧身上衣的是少女。穿白色花边上衣的一般是已婚少妇。如果看见穿淡紫色花边上衣的女人,则可能是一个寡妇。

(四)吸引客人,增进交往

增进友谊是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根本目的。在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以增进友谊、互通信息为目的的交往活动空前活跃,随之兴起的旅游业给服饰生产带来了空前繁荣的前景。

一方面,世界不同国家的服饰在此得到了交流。

服装商很会利用人们对新颖商品的特殊注意力,以及他们那种以洋为荣、先睹为快的心情,将别国的服装,尤其是那些有声望的名牌货大量倾销到另一个国家去。偏爱甚至盲目崇拜进口洋货,看来是有它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的。这种事在中国有,在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也属常事。美国妇女以用一条法国短大衣上的丝带为荣,成千上万的妇女抢购后将它缝到自己国产的短外套上,表示自己大衣的“洋味”;1902年美国人正在抢购巴拿马草帽,而巴拿马人却喜欢美国的草帽。中国是服装鞋帽的出口大国,近几年偏偏有人只热衷购买进口时装,对自己能否承受经济负担则全然不顾。

另一方面,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了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反映在服饰上,各种具有职业特色的服装,为了吸引客人而设计的服饰,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商店、餐厅、宾馆和机场,令人耳目一新。一家中西合壁的餐厅,在西餐厅里,服务员身着白色西装,系着红色领带,彬彬有礼、气度不凡;在中餐厅里,则红色旗袍在清一色的中式陈设中大放异彩。这样的场面无疑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服饰需求指向

作为人类服饰起源根本动力的服饰需求,从一开始就明确地指向了服饰的保护功能和服饰的社会功能。一天也没有中止过的需求动力,保证了服饰持续不断地由单一向多样、由贫乏向丰富、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今天的服饰,以它出色的保护功能和它有效的社会功能,达到了高度统一。在某种具体服装上有时会侧重点不同,然而只追求单一功能的服饰已很少见,也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换言之,保护功能和社会功能达到完美结合的服饰,才能占领市场并且经久不衰,在服饰的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心理需求与服饰运动

和一切事物由生到灭的运动规律一样,一种服装款式从出现、流行到最终衰落,也有它的运动规律。

一、服饰运动

(一)周而复始的服饰循环

除非由于历史原因使某种服装款式退出舞台彻底消失,一般说来,服装运动轨迹呈现周而复始的循环。现在认为时兴的款式,经过流行阶段,便慢慢地衰落下去,直至被人遗忘。但是在经过了相当的时间以后,这种被人们淡忘了的款式,又因某种原因奇迹般地重新活跃起来。虽然这种复苏不一定就是原款式的再版,复苏后的款式大多数有所改动、变化或进步。然而,只要稍加剖析,便会发现它的变化依然是原型的翻新,其基本模样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出现了又回到曾经时兴过的款式。

西装款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列宁装、中山服和老式中装所取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又在中国大陆流行起来。这一次流行,其来势之迅速,影响之广泛都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中式棉袄,在经过了近20年的沉默以后,于60年代初期又出现流行,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前后持续了近10年的时间。在不久将来的一天早上,当人们醒过来之后发现它又开始复活了,这种可能完全存在。

妇女穿的裙子、旗袍,也都出现过这种循环式的运动,而鞋子的变化不外乎总在鞋头的尖、宽,鞋帮的扁、窄之间徘徊。

在外国服装流行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亨利三世时衣服的突出特点是皱领,到了伊丽莎白女皇时期,它又以显耀的地位重新流行,一直到19世纪的后期。

有人十分形象地概括了服装运动的这种规律:

时装循环象钟表的指针一样,在一个圆圈内出现,经过不同的间隔又重新出现。它只是不象钟表指针那样均匀地移动步子,而是以跳跃的步伐时快时慢地走动着。

(二)“轰动效应”

每种新式服式的出现并产生流行,可能具体原因不尽一致,但是都必须在有人带头以后,产生一定的社会震动,才在他人的模仿下推广开来。新生服饰出现,引起社会震动而出现流行的服饰运动现象,称之为服饰轰动效应。

既然称“轰动”,自然有“突然”、“偶然”的意思,指这种过程不一定有事先确定的动机,当事人缺乏心理准备,或者是始料不及的过程。

当今的白色网球服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为什么会始终是白色的呢?据说这要归功于法国路易十世国王的风流。路易十世当朝,为年轻美貌的宫廷女厨师倾倒。一天,他潜入厨房威胁女厨师就范。哪知道这位女厨师还是一个刚烈女子,不但坚决不从,竟然动手了,猛地一推,国王准备不足,一个趔趄仰面掉进面粉桶。女厨师趁势溜走了,路易王从面粉桶里爬出来,也没动怒便跑到网球场上打球。大臣们以为国王身上白花花的面粉是一种新式的运动服,个个出来捧场赞美并纷纷仿效,争先恐后穿起白衣服打网球。从此,白色运动网球服,便成了现代网球运动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