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2959200000004

第4章 舍的境界(3)

很多时候,其实打败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不是别人让我们失望,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失望了。只要不放弃自己,就没人能打倒你。

吃吃眼前亏

“好汉要吃眼前亏”的目的,是用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生存和实现更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丢掉性命,哪还谈得上未来和理想?

在人们的心目中,好汉的标准是要光明磊落、果断勇敢、敢做敢当,但在任何时候都会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不被他人所损伤。如果因一时莽撞,逞血气之勇,认为“士可杀不可辱”,“忍不得一时之气”的话,那么结果便是,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做出意想不到的大事,吃了大亏,后悔莫及。真正的好汉是不会那样做的。有时,吃点“眼前亏”,正是为了换取以后的“长远利益”,敢于吃眼前亏的好汉,并不是那些在面对危害自己的一丁点儿利益之时就不顾性命的一介莽夫,他是以吃小亏,换取日后大益。但如果只为了一己私利而不吃眼前亏,违背道义,那又有什么理由称自己为好汉呢?只有敢于并善于吃眼前亏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汉。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不仅是一个人个性意志精神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处事的方法,学会忍耐,婉转退却,可以获得无穷的益处。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亏”,就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公理”与“正义”而与对方搏斗,他们中有些人会因此而一败涂地,命丧他乡;有些人虽然胜利了但已元气大伤。那时候你是否想过你到底是输还是赢?汉朝开国名将韩信便是“好汉要吃眼前亏”的最佳典型,胯下之辱的典故众人皆知,如果他当时不受胯下之辱的话,恐怕要挨顿打,面对那些恶少们的故意刁难,即使不死也会丢掉半条性命,照此,哪还会有日后的统率全军,叱咤风云!他吃眼前亏为的就是保全有用之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一种聪明之举,古语说得好:吃亏人常在世,贪小便宜寿命短。所以,在你碰到对你不利的环境的时候,千万别逞血气之勇,吃吃眼前亏或许对你有好处。

有个卖装修器材的老板,他没文化,也没社会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他的经营之道,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这样一来,但凡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继续跟他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因此很多人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是当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时,就成了最大的大头,所以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有句口头禅说得好:“大人不计小人过。”即遇事不要与人斤斤计较,应该将便宜、方便让给他人,这样才会减少与他人之间的矛盾,人际关系也会变得融洽,这才是君子风范,为人处世之道。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但是吃亏也是有技巧的,会吃亏的人,亏吃在明处,便宜占在暗处,让别人觉得被占了便宜,还感激不尽,这才是经商的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人们能够舍弃一些蝇头小利,也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取他人的好感,为自己赢得友谊,扩大影响力。

吃亏是福

吃亏并不是褒义词,那为什么还要说要学会吃亏呢?做人要学会吃亏、甘于吃亏、善于吃亏,这不是懦弱的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品性、思想、行为的反映。一般人不肯吃亏,聪明人甘于吃亏,而只有比聪明人更聪明的人才会善于吃亏。让利于人、宠辱不惊、得失无悔、放平心态,人生就会拥有无尽的美好,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和处事的基本准则。

有人说,世界上什么都好学,但吃亏最难学,吃亏是一种本事,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炼,是一种涵养,更是一门学问。愿意吃亏才会拥有权威,才会有号召力,多吃亏自然少是非,只要肯吃亏就能有作为。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太少,这并不单因为人性中所固有的弱点,即很难拒绝摆在面前那些本来就该你拿的那一份,也不单因为大多数人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不能舍眼前小利而争取长远利益。学会吃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坚定的人生信仰和执著的人生追求去克服自身所固有的狭隘心理,时刻将心中的“私”压到最低限度,特别是面对当下社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横流的物欲和诱惑时。

生活中总少不了那些为了鸡毛蒜皮的事而争来抢去的人,也少不了那些为了私利而出卖朋友的人,更少不了那些鼠肚鸡肠、算计来算计去的人,总之,很少有人愿意吃亏。

在大森林里,一天,一头凶猛的狮子建议9只野狗同它合作猎食。他们一天一共猎到了10只羚羊。狮子说:“我们来分配一下这顿美餐。”这时一只野狗说:“一对一就好了啊。”狮子听后很生气,立即把它打昏在地。这个举动,吓坏了其他野狗,但其中一只野狗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老大,刚才我的兄弟说错了,如果我们给您9只羚羊,那您加上羚羊就是10只,而我们加上一只羚羊也是10只,这样我们就都是10只了。”狮子满意了,说道:“你是如何想到这个绝妙的分配方法的?”野狗答道:“当您将我的兄弟打晕的时候,我就立刻增长了这点儿智慧。”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好汉要吃眼前亏”“吃得眼前亏,可保百年身”。古语说:“吃亏是福。”这是对吃亏或忍让的最好评价。因此,我们不要害怕吃亏,吃亏不但不是坏事,而且还是好事,是在为我们培植福德。

“吃亏是福。”这是对吃亏或忍让的最好的评价。因此,我们不要害怕吃亏,吃亏不但不是坏事,而且还是好事,是在为我们培植福德。

收获来自于付出

在你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前,你总是需要先付出一些东西。收获不会凭空产生,不劳而获的事只是徒然的空想,是不切实际的。

对待任何事,若想收缩它,那么,必先要使其扩张;若想要削弱它的力量,必先使其坚强;若想要废弃它,必先维护它;若想要夺取它,必先施予它。这种做法,表面看并不合算,实际上却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如果我们先给予对方恩惠,那么以后会从对方身上得到加倍的回报。表面上看似糊涂,实际上非常精明。

在美国东部的某一个城市里,有一家经营非常成功的商店,他们所用的方法就很简单。

店里的职员经常巡视商店附近的停车表,看到“已逾时”的信号便代车主投币,并且附上一张纸条,表明该家商店很乐意为驾驶人服务,以免他们因为逾时停车而被开罚单。许多驾驶人专程到店里道谢——然后就在店里买些东西。

波士顿有一家大型的男装店,在他们所卖出的西装的口袋里,都装有一张印刷精美的卡片,告诉消费者,如果西装令你感到满意,可以在6个月后,拿着这个卡片去店里换取一条领带。

当然,消费者会很高兴地再回到店里,通常还会选择再买一套西装。

农夫在秋季收获之前,必须先在春季或夏季播种;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毕业文凭以前,也要先投入几百个小时的读书时间;秘书想要成为经理,也要先花费相当多的额外的工作时间;运动员想要赢得金牌,也要先流许多汗水,埋头苦练才行。

当然,需要你付出的不仅是在工作上,在做人时,你付出得多,得到的回报也将会是极其丰厚的。

对于任何人而言,真诚坦率的付出都会令人感到愉悦。没有一个人会喜欢那种吝于付出、只知占有的铁公鸡。愿意付出的人会唤起别人对你的爱意和信任,同时也会换来别人对你的坦率与真诚。

想想看,如果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为他人付出,帮助他人,世界将变得多么和谐与美好!当然,付出是没有打折的储蓄,当你不断储蓄时,你就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一个能够为别人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裕的人。为别人付出不仅利人,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有这样一则历史故事:

相传,汉初北方有一个东胡国,向邻国寻衅,派一位使臣到邻国去晋见国王,要国王送东胡一匹最好的千里马。邻国的大臣们都认为,东胡要的千里马正是先王遗留下来的那匹,不可轻易送人。然而以邻国的实力不足以与东胡国抗衡。国王冒顿也为此而大伤脑筋。

最后冒顿微笑着说:“我与东胡为邻,不能为了一匹马而伤了和气。”随即叫使者把马牵走了。过了一段时间,东胡使者又带来国书,说东胡国王看上冒顿王美貌的妻子,要冒顿王把妻子送给东胡国王。冒顿的大臣们听后十分气愤,纷纷请求冒顿斩掉来使,发兵进讨东胡。冒顿又摇摇头说:“他既然喜欢我的妻子,给他便是了,岂能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一个邻国?”东胡国王得了冒顿的良马、美人,日夜荒淫,而且还认为是冒顿怕自己。过了一段时间,他又遣使者向冒顿索要两国交界处的宝地。冒顿群臣得信后,意见不统一,有的主张给予,有的则强烈反对。冒顿此时勃然大怒,说:“土地乃国家之根本,岂能给人!”接着命令左右将东胡来使斩首,迅即向东胡出兵,东胡军队猝不及防,连连战败,全军覆灭。冒顿直冲宫中,杀了东胡国王,灭其国。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句话告诉人们:若想取之,必先予之。正如钓鱼还得有鱼饵,无鱼食诱之,鱼是不可能上钩的。

你若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就必须先给他点什么。这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要想收获,就须先在地里施肥。

在日常生活中,这一计谋时常被某些缺德的人所运用。如果他是一位官员,他会给百姓一些小恩小惠,骗取民众对他的信任;如果他是一位商人,他会装出为对方着想的样子,让出一些无关紧要的利益,以博取对方的好感,从而谋求高额利润……

总之,“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一应变之计告诉人们:为了得到,必须要先有所失去,以“小失”来换“大得”。当然,善良的人可以使用这计谋做善事,但恶人同样能够使用这个计谋害人,这就需要善良的人们对此加以防范。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一应变之计告诉人们:为了得到必须先有所失去,以“小失”来换“大得”。

为了熊掌而舍鱼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说明他在某一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但没有面面俱到、十全十美的人。因为,人在发展某一方面的同时,也在放弃另一方面。

急流勇退就是一种放弃,但急流勇退并不是放弃如荼的主流生活,更不是强求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而是在呼唤一种率直的生活理念,一种近乎平淡却真挚的人生态度。进和退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进有退的。如果说“逆水行舟”是一种进的艺术,那么“急流勇退”就是一种退的艺术。高明的人都深谙急流勇退的道理,因其退得及时,故常能立于不败之地。急流勇退虽然是一种放弃,但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急流勇退是一种清醒的选择,是一个明智之举。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理想和追求。否则,他便会胸无大志,自甘平庸,无所建树。然而,历史和现实在告诫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人生有时是很复杂的,而有时却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取得往往容易使人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课题:学会放弃!

尽管有的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这并不妨碍这个事实。即便是在一个具体的生活或工作方面,有所得亦有所失,有意识地放弃是争取更大的成功的前提条件。

当人执著于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或某项工作时,往往就会表现出只专注于此,而不考虑其他的情况。生活中无论是哪个方面,总是想着“鱼与熊掌兼得”,然而什么都想要的人其实也经常是顾此失彼,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急流勇退,并不是让你放弃自己既定的生活目标、放弃对事业的努力和追求,而是要放弃那些力所不能及以及不现实的生活目标。其实,任何获得都需要付出代价,付出就是一种放弃。人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地做出各种选择。在现实的社会中,有很多诱惑,拒绝诱惑也是一种放弃。

面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我们常常要面对是舍鱼取熊掌还是舍熊掌取鱼的困惑。其实,如果我们懂得果断放弃,就不会有这种困惑了。处在当今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彩世界中,我们所面对鱼与熊掌取舍之类的选择越来越多。因此,放弃便成了我们的必修课。梅花放弃温室,便得到与寒风冷雪傲斗的娇姿;骏马放弃平川大道,便得到了能驰骋高原的洒脱豪逸;而我们放弃电缆车、人力轿,便得到了攀登崎岖、探寻坎坷的无畏,得到了云烟飞渡、峭壁险峰的迷人风光。

急流勇退,不一定就是怯懦无能的表现,也不一定就是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有时候,急流勇退恰恰是一种心灵高度的跨越,是睿智思索的绝佳抉择。学会急流勇退,不是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而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学会急流勇退,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清高自负,而是为人有道,胸怀达观;学会急流勇退,不是摒弃人格、违背原则,而是坚持真理、一往无前;学会急流勇退,而后获取,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哲理及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