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舍与得人生经营课
2959200000005

第5章 舍的境界(4)

生活是美好的,但不是一首浪漫的诗。漫长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也需要一种勇气;放弃不是失败,而是寻找成功的最佳时机。正确的选择,会成为成功之帆;错误的选择,则势必与成功南辕北辙。果断的选择,是明智的选择。学会放弃,心灵也会得到超脱。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没有放弃,就没有牢固的收获。生活有美好也有残酷,时常逼迫我们改变自己的喜好,丢掉某种机会,甚至是难以割舍的东西。

能够放弃一些东西、物质、利益,是人生一道美丽的风景。有时,急流勇退就是高瞻远瞩,就是趋利避害,就是以退为进,就是弃旧图新。学会放弃,学会急流勇退,自己的人生就会有一个更新的起点。

懂得放弃才有快乐

人们总是希望有所得到,以为所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取的路走下去。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惊觉地发现: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要求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著了,不知不觉中,我们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

譬如说,你爱上了一个人,而他不爱你,你的世界就微缩在对他的感情上了,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吸引你的注意力,都能成为你快乐和痛苦的源泉。有时候,你明明知道那不是你的,却还要强求,或许是出于盲目的自信,或过于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不断地努力,却遭来不断地挫折。有的靠缘分,有的靠机遇,有的则需要人们能以平常心来看待,不是自己的不强求,得不到的就放弃。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都在取与舍之间做选择,而我们又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懂得了放弃的真谛,就能明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懂得了放弃的真谛,静观其变,体会和世界一样博大的境界,我们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有所放弃,这就是我们获得内心平衡、快乐的好方法。

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交出权力,放走机遇,抛下爱情。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放弃会让你变得豁达豪爽,放弃会使你冷静主动,放弃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什么该放弃?放弃失恋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所有的负荷,放弃浪费精力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权力的追逐,放弃对金钱的贪婪,放弃对名利的争夺……一切源于自私的欲望,一切恶意的念头,固执的观念都该放弃。

然而,放弃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面对诸多不可为之事,勇于放弃,是明智的选择。只有毫不犹豫地放弃,才能够投入新的生活,有新的发现和转机。

放弃是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大千世界,取之弃之相互伴随,有所弃才会有所取。人的一生是放弃和争取的矛盾统一体,要潇洒地放弃不必要的名利,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会放弃,本身就是一种淘汰,一种选择,淘汰自己的弱项,选择自己的强项。放弃不是不思进取,恰到好处的放弃,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取。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生短暂,而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世间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禄都是短暂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得意与失意,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矣。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们都有过某种重要东西失去的事,且大都在心理上埋下了阴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调整好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总是缅怀已经不存在了的东西。事实上,与其为所失去的而懊恼,不如正视现实,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你的失去,却是别人所得到的。

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都是短暂的,一切都会消失的;让失去的变得可爱。”有时,失去不一定是忧伤,反而会成为一种美丽;失去不一定就是损失,反而是一种奉献。只要我们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失去就会变得可爱。

放弃是一种睿智,它可以放飞心灵,也可以还原本性,使你真实地享受人生;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绝佳的选择。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必将会迎来光辉的未来。放弃绝不是毫无主见,随波逐流,更不是知难而退,而是一种主动寻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懂得放弃才会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

放弃也是一种成功

放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件痛苦不堪的事情,然而,适时的放弃也是一种成功。因为,适时的放弃能让你腾出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避免让你浪费有限的资源而集中精力去做最重要的事,这样更容易成功。

敢于放弃、适时放弃对事业的兴衰有着直接的影响。

放弃令人痛苦不堪,既表现在它就如刀割般的痛苦,还表现在不易把握放弃的时间,掌握这个度是非常困难的。当你确认现有的资金无法支撑你到新的资金注入时,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如果你一定要坚持到弹尽粮绝,那样麻烦就会更大,不要以为天上会掉馅饼下来。当市场发生重大变化使你的核心竞争力大大降低,而你又无法拿出应对措施时,这时,就要果断放弃,别让自己死得太惨,否则,你可能连东山再起的机会也没有了。

创业成功者的事迹大家看过不少,看看他们的创业历程,很少有人是在最初的项目上一次成功的,基本上都是经历了许多坎坷,进行了多次的业务转型。这是因为实际情况总是跟创业者初期的主观意愿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做出不断的调整和变化,而每一次的调整和转变都意味着一次放弃,直到最后市场机遇与企业资源达到相吻合的状态。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他们还会转变,还会放弃,并不断转变,不断放弃,这或许就是做生意的基本规则。所以,放弃不等于失败,可以是另一种成功。

许多创业者都曾盲目地坚信“胜利往往来源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尽管企业把成本一压再压,甚至连个人生活都被降到最低,但最后还是被迫放弃。

这种行为实属幼稚无知。说幼稚是指违背了“生意不是赌博”这个基本原则,明知无望还在想能够出现奇迹;说无知是指不完全理解创业的真实性目的所在。其实,创业就是为了获得“第一桶金”,而这一桶金来自哪个项目并不重要。商场上的机会比比皆是,只要你有心,放弃一个肯定就会找到另一个,非你不娶、非我不嫁的理念属于爱情,不属于生意。

越不想失去,失去的就越多。该失去的东西迟早要失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无可奈何。而人的不明智恰恰就是:明知要失去的东西,却死都不肯放手。一部报废的汽车,因不想它报废而继续开着,直到车毁人亡;一场寿终正寝的婚姻,如果好聚好散的话,还可以留下一份感情,否则,只会弄得诉诸法庭,甚至殊死一搏;一个势必失去的官椅,如果痛快潇洒地离开,人家可能还会给你另一把椅子坐一坐,尽管可能坐着没有以前那么舒服,但总比靠边站着好。因为太想占有那把椅子了,便非要不遗余力地再争夺一番,结果连不怎么舒服的椅子都没得坐了。

放弃并不等于失去,只要不是在伤痕累累、弹尽粮绝时放弃,你完全还有可能东山再起,还能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开始。

§§§第2节 舍弃物欲

富贵如浮云

人生就像一场比赛,不管你有多努力,技术运用得多么高超,相对于第一名来说你都是落后者。只有第一个冲到终点的幸运儿才能享受成千上万人对他的欢呼。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那些受万众瞩目的人都是在某一领域中出类拔萃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平凡的家庭中默默尽力的人。更何况,人生风云变幻,没有品尝过世事沧桑滋味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每一种工作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要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维持丰厚的物质生活,为社会的繁荣做了贡献,他就应该感到自豪。而且从生活的价值的角度来说,体味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百岁年华的生命也没有被荒废,而自己喜欢的事也做过了,心灵从容富足,则“在富在贫,皆足安心”。这也就是所谓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关于这个问题,孔子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功利之心,但是想要追求富贵,脱离贫贱,均必须以是否符合“义”为前提,“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能嗜欲太过,甚至不顾一切,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富贵。荷锄自种的陶渊明,树下锻炼的嵇叔夜,均为贫贱之士,但他们的精神却万古流芳。史书自古就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样的记载。古人曰:“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这些箴言足以告诉我们要如何生活。

只要做到有不贪的心,就能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要懂得播种一分,收获一分的道理,不要强求,不要企图意外的惊喜。《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的哥哥高西木进了四十大盗的藏宝洞,欣喜若狂,因贪婪而不停止地挖取宝藏,以致强盗突然回来,将他砍死。佛祖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就告诉世人说:“财色之取,譬如小儿食刀刃之饴,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

其实,在古人的眼里,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富贵”二字。“不取于人谓之富,不屈于人谓之贵”,白衣草鞋,粗茶淡饭,也可以有一股飘逸清雅的仙气和一份闲适自在的意趣。

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只要它确实存在,就绝不会因穿着华服或蓑衣而有所改变,关键在于有自持之态。

知足常乐

知足者常乐也,而其终身不辱也。不知足往往导致许多人人生失败。

在一次新生接待会上,来自我国台湾的一位大学校长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快乐吗?”“快乐!”下面的同学立即欢呼起来。“好,好,我的话到此结束。”这段对话使大家感到很惊愕,待明白过来时,爆发出了阵阵的掌声。这位颇有风趣的校长其实是很了解学生心理的。追求快乐原本就是人的根本目的,而如果大家都很快乐,再扫别人的兴又有什么必要呢?由此可见,这位校长的做法是很高明的。

快乐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或者说快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问题,或许很难让大家表述清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快乐是很主观的,你是否快乐他人是无法发现的,只有通过你的表现和行为举止才能被他人所了解。你认为快乐的事,其他人未必这么认为。总之,快乐是很特别的,它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其实也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追求快乐是人性之一。有谁不愿意自己生活得快乐点呢?有人说,人生来便是痛苦的,哪有快乐可言?正因为人生多痛苦,所以追求快乐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人生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快乐”两个字。成功的事业、富足的家产、自我实现……都是为了最终的快乐。快乐像是一服润滑剂,有了它,你的生活就会光滑许多,没有它你前进的道路上就会阻力重重。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为何不选择快乐呢?

快乐的反面是痛苦。那么痛苦从何而来?人生来就是要追求快乐的,人生来便具有各种欲望。这些需要和欲望应该是得到满足的,而得不到满足,理想与现实之间便出现了差距,人的需要便产生了匮乏,也就产生了痛苦。痛苦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它像恶魔一样纠缠着我们,企图使我们拜倒在它的脚下。而人越是觉得痛苦,越会觉得快乐的可贵,越会拼命地去追求快乐。当他得到了新的快乐,新的痛苦又产生了。痛苦是无止境的,因为人的欲望也是无止境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应该不去追求快乐了呢?不,快乐是能够追求到的,尽管人的欲望无穷,只要我们能够知足常乐,就能拥有永久的快乐。

知足的人即满足于自我的人,知足者能够意识到无止境的欲望和痛苦,于是就干脆压抑一些无法实现的欲望,这样虽然看起来比较残忍,但它能够帮你减少很多的痛苦。在能实现的欲望之内,他拼命为之奋斗,一旦得到了自己的所求,就会自然而然地快乐,每上进一个台阶,快乐的程度也会随之上进一个台阶。

只有懂得知足,在自我能力的范围以内去要求自己,而不是刻意地去勉强、强迫自己,才能真正享受到快乐。

活得简单才幸福

住在田边的蚂蚱对住在路边的蚂蚱说:“你这里太危险了,搬来跟我一起住吧!”路边的蚂蚱说:“我都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蚂蚱去探望路边的蚂蚱,却发现它已经被车压死了。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远离懒惰。

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学乌龟打算背着蛋壳过一生。它受了很多苦,直到有一天,它在路上遇到了一只大公鸡。

原来摆脱沉重的负荷很简单,有名师的指点就可以。

一个孩子对他妈妈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啊。”“为什么呀?”孩子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

原来拥有漂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一位农夫,每天都叫他的孩子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农夫回答说:“我不只是在培养农作物,我还在培养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