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热土群英
2969000000012

第12章 公路卫士

——记萍乡市公路管理局芦溪分局魏祥朝

荣连柏粟泽河

2008年元月,一场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突袭而来,萍乡城区数十万人口饮用水告急。萍乡城区通往县区的主干道交通安全形势严峻,确保干线公路畅通,确保武功山矿泉水供应城区成了养路工人的头等任务。

这些日子来,芦溪公路分局组织干部职工先后重点抢修了320国道、芦南公路和武功山旅游公路路面结冰严重路段。魏祥朝与同事们连续几周在几条主要干线公路上铲雪除冰,打通道路。他们每天早晨7时出发,午饭就是一瓶矿泉水、一块面包、一个茶叶蛋。

2008年2月3日清早起来,他觉得身体不太舒服,有点感冒,但面对严重灾情,他并没有退缩,依然踏着冰雪,走上了必须立即抢通的公路。

这是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上午,魏祥朝与公路分局领导、机关工作人员、数十名公路职工、200多名乡镇干部和群众一起,在武功山旅游公路山口岩路段铲雪除冰。上午9∶30,意外突然发生了。正当魏祥朝埋头工作的时候,不幸如同魔鬼一样降临了。一根直径达5厘米,长约40厘米的冰柱从距离地面近100米的高压电线上掉落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魏祥朝的头部。只见他顿时双膝跪在雪中,全身突然麻木,这时的他误以为被掉下的电线击中。第一个念头闪动脑际:不能让同事们靠近,避免触电。

他使出最后一点力气说:“有电,不要靠近我……”话音刚落,便倒在了雪地上。

同事们抬着已经昏迷的他往山下赶,由于伤势特别严重,经萍乡市人民医院3个多小时的抢救,顺利完成了开颅手术,直到2月15日才脱离了危险期。

在脱离危险期后,他得知在医院重病监护室每天的护理费高达2000多元时,主动要求转到普通病房,以减少单位的医药费开支……

魏祥朝,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83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萍乡市公路管理局芦溪分局上埠道班班长。

作为一名普通的养路工,他始终牢记“养好公路、保障畅通”这一神圣使命,甘当养护工作的排头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甘当公路事业的忠诚卫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自1998年以来,他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佳”模范养路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抗冻保通英雄”、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抗冻救灾先进个人”以及江西省交通厅、省公路局授予的先进个人和十佳养路标兵等60多个荣誉称号。

面对光荣而又繁重的公路保通使命,他率先垂范,敢打硬仗,用汗水书写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从军13年,有26年党龄,现年46岁的魏祥朝1997年退伍后分配到原芦溪公路段芦溪养路队。从此,他与队友在320国道管养路段来回清扫,或清修水沟,或铲挖绿化带外超高路肩,或修枝刷白,单调重复的日常养护工作考验着他。每天他第一个赶到道班;工作时,他重活、脏活、苦活抢着干,很快就成为队长的得力助手、职工的亲密伙伴。

2000年6月,原芦溪公路段成立了两个养护施工突击组。魏祥朝担任了南坑突击组组长。为发扬突击组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他召开了突击抢修动员会,统一职工思想。在芦南公路泛油严重的紧急时刻,突击组主动放弃休息,冒着中午40多度的高温在油路上加砂,魏祥朝和同事们把数十个双休日作为义务奉献日,做到了哪里有险情、哪里工作难度大,哪里就有突击组同志挥洒汗水的身影。

就这样,突击组先后会同南坑、长丰、上埠等队职工抢修了公路坑槽,保证了分局管养公路的安全畅通。

2004年以来,芦溪公路分局改革了养护管理模式,将路面维修与公路保洁分开。分局路面维修中心成立伊始,魏祥朝担任中心主任。几年来,他带领路面维修中心全体员工主动放弃节假日达400余天,一心扑在分局管养公路的抢修工作上。由于不能给妻子和女儿太多的关爱,造成了家人的不理解,妻子最终离家出走。虽然他也曾苦恼过,但这并没有动摇过他对公路养护工作的一往情深。

2010年3月,江西进入了多雨季节,强降雨造成萍乡市芦溪境内公路严重水毁:芦(溪)麻(田)公路聂家店至新泉17公里公路范围内就发生坍方61处,公路路基缺口下沉12处;芦(溪)南(坑)公路、萍(乡)六(市)公路也出现大面积路基发软和路面坑槽。为做好“服务保畅”工作,魏祥朝率领中心21名员工连续4个月未休过双休日和节假日,一心扑在水毁公路抢修工作上。2010年4月21日深夜,持续几个钟头的暴雨造成芦(溪)麻(田)公路九洲路段右边坡山体坍方,800多立方米的土石方将7米宽的路面全部掩埋,交通因此中断。次日凌晨6时刚过,魏祥朝得知险情,立即组织养路工赶到现场。虽然雨还在下个不停,身穿雨衣的魏祥朝率先跳下车,一边摆放安全警示标志,调集装载机和运输车,一边组织养路工清除土石方,硬是人工开辟出了一条便道,在机械设备的配合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冒雨抢修,公路恢复了安全畅通。

在2008年那场抗冻保通抢险战役中,魏祥朝因工负伤,进行了开颅手术。如今每逢天气变化,头痛时有发生,但他凭着一股韧劲,始终坚持在公路抢修第一线。在他的带动下,上埠道班其他5名家住萍乡的职工,每天早晨6时左右就匆匆赶往离家30多公里的道班所在地——上埠聂家店,大家披星戴月、早出晚归。雨天,他们顶风冒雨,抢修水毁公路,清除公路边坡坍方;晴天,他们备足养护材料,抢修路面坑槽,恢复路况,方便群众,服务社会。

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身先士卒,他所在的道班连续7年荣获萍乡市公路管理局先进集体,并多次荣获江西省公路局“十佳”文明道班。

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魏祥朝担任芦溪分局纪检监察员。组织上看中他作风过硬、原则性强。面对反腐倡廉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要用忠诚书写纪检干部的光辉形象。

工程廉政建设是公路部门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牵涉的人际关系多,纪检监察干部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他上任伊始,芦麻公路聂家店至新泉段改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为此,魏祥朝认真恪守自己的职责,敢于开展工程执法监察,督促检查工程廉政合同执行情况,介入工程资金运作方面的监督检查,把好工程材料进货关、验收关和工程施工工艺关、质量关。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有他督促检查工作的身影,泥泞中有他艰难前行的脚步,烈日下有他一边挥洒汗水、一边验收材料的忙碌场面。

2007年,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正在萍乡公路交通部门全面铺开。为切实抓好工程廉政建设,预防干部职务犯罪,魏祥朝每天早出晚归,奔走在工程施工现场、养护生产第一线,广泛宣传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工程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教育重点岗位重要人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在芦麻公路聂家店至新泉改建工程建设中,魏祥朝采取明察暗访,督促工程廉政建设有关制度的落实。他吃住在工地,利用下班业余时间组织对该项目办公室、各项目经理部、监理代表处的人员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常打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预防针”,增强了工程建设参建人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魏祥朝同志勤于学习,洁身自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为人正派,做事果断,从不唯利是图,领导、同志和群众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在工作中,面对请客送礼等各种诱惑,他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他从不滥用权力,不贪占公私财物,不接受任何不正当的钱财和礼品。他以自己高风亮节树立起了一个纪检干部的模范形象。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魏祥朝就是在最平凡的养护工作岗位上用实干树立起来一面旗帜,他用满腔的工作热情呵护着脚下不断延伸的山区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