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2970600000009

第9章 名人轶事篇(2)

拉索是一个保守的作曲家吗?

提及意大利作曲家拉索,一般的音乐爱好者非常熟悉他的无伴奏合唱曲《回声》,可是拉索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并非是以此曲奠定的。拉索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佛莱芒乐派的传统在这位高大人物身上达到了顶峰,意大利人称他为世界性的人物,他的艺术成就是一个半世纪佛莱芒复调音乐的顶点。它们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成就的神韵和光辉。在他的墓碑铭文上写的是:“这里安卧着拉索,他使困乏的世界清醒,世界的不谐和在他的和声中运动着。”

奥兰多·迪·拉索(1532~1594年)出生在比利时的蒙斯(当时是法属尼德兰地区),他的名字以多种形式出现,其音乐生涯从孩提时代便开始了,作为当地尼古拉教堂合唱团的男孩。他的嗓音非常优美。正是由于他的音乐天赋,以致后来被一个到处搜寻年轻音乐家的意大利贵族拐走了。他被弄到西西里总督府,服务于贡扎加的费迪南公爵,在最初的音乐经历中,他漫游意大利艺术胜地,从曼杜瓦到米兰,从那不勒斯到帕勒莫;21岁时便成了享有“罗马和世上所有教堂之母”之称的圣约翰·拉特兰教堂的合唱团领班。1554年,他从意大利来到安特卫普,在那里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安特卫普圣歌篇》,这是一本著名的17首无伴奏圣歌集。不久拉索又有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保护人,即巴伐利亚的阿尔伯特公爵,从此拉索到了慕尼黑的宫廷,这位公爵大人使他名声鹊起。拉索的声誉从此传遍欧洲。拉索的黄金时代自此开始了。他从一个乡下人成为一个有地位的上等人乃至贵族。他在巴伐利亚宫廷娶了一位贵族小姐,他们的4个儿子后来都成了音乐家。他死后,儿子们出版了他的歌集《音乐大全》,因而,在音乐史上,拉索较之后来的李斯特,在事业和生活上要春风得意得多。

关于拉索的创作原则和创作风格,音乐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及音乐家辞典》认为拉索同帕勒斯特里纳一样,是一位保守的音乐家。研究文艺复兴音乐史的专家霍尔德·布朗的观点正相反。还有些人认为他两种风格兼而有之,或者说他完全超越了纯宗教音乐的创作原则。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如果把拉索同帕勒斯特里纳作一个比较的话,两人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音乐创作上都有着无穷的天赋和天衣无缝的技巧,并且都醉心于使用这种技巧和创作原则;也许是他们的地位决定了其创作上的保守,他们的许多风格相同,如频繁地使用三度跳和以一度来解决装饰音等。另外,二人的作品主要是圣乐,帕勒斯特里纳的作品是清一色的圣乐,拉索尽管周游列国,但一生留下的作品如52首弥撒曲、100首圣母颂以及1200首经文歌等,大都也是圣乐作品,仅从这方面而言,他是保守的作曲家就能令一般的音乐爱好者信服。然而专门研究文艺复兴音乐史的人则更多地从其创作风格方面理解这一观点。

许多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拉索不是一个保守的音乐家。在许多方面,拉索与帕勒斯特里纳是不同的,二人同样可做一个比较:在当时法属尼兰德出生、在意大利受音乐教育而在德意志创作的拉索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人物。而帕勒斯特里纳“足不出户”,一生几乎未曾离开过罗马甚至罗马的教堂;后者的音乐集中体现了天主教音乐的风格,他本人是反宗教改革派音乐家的典范,然而拉索的艺术包罗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各种风格特点,如法国的香颂歌曲的优雅和技巧,意大利牧歌的美感及德国音乐的深刻和细腻。在对生活的感受方面,拉索甚至超过同代的佛莱芒大画家皮埃特·勃鲁盖尔,其音乐色彩辉煌,充满激情,某些动人的世俗歌曲中的歌词即便“对今日音乐厅而言,色情味也太重”,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的潮流。在创作法则上,帕勒斯特里纳严格遵循传统的天主教会倡导的法则,拉索则更多地采取“新艺术”创作原则,如导音的使用等。从许多方面看,拉索并非是保守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反映了一个新时代,充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不列颠百科全书》亦持这一观点。

还有的认为,从时代而言,纵观整个音乐史,拉索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作曲家,他不反对传统的音乐却创作了违背传统的世俗音乐;他并不醉心于“新艺术”理论、不与新音乐流派合流却制作了超越时代的作品。有关资料证实:拉索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他并没有反宗教改革的热情。仅凭这一点,就反映了他对于圣乐创作立场的不坚定性。生活在反宗教改革时代的拉索正处于他才华横溢、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他不仅没有反宗教改革的热情,相反还受到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新思想的影响,如他的作品有的表达了对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赞赏。在新教中心罗切尔(胡格诺教中心)、伦敦和海德堡,出版的拉索的音乐作品很合新教派的口味,它们在英格兰备受欢迎;他的香颂歌曲为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引用(在第二幕)。由于阿尔伯特公爵过分宠爱他,所以这些有违天主教圣乐原则的作品才得以出版流行;当老公爵死后,新的保护人尽管也很欣赏拉索的才华,但却反对他超越的立场,所以拉索渐渐失宠。拉索是一位天主教作曲家,创作的圣乐是其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但他的音乐风格特别是俗乐却受到新时代的影响,反过来,它们也影响着整个时代。他进入宫廷和教堂后创作了不少不朽杰作,这些作品冲出了封闭的教堂;可以说这位“音乐王子”是那个时代作曲家的典范,但他又超越了那个时代。

在拉索身上还有很多很多的谜,这些谜同对拉索是否是保守作曲家争论一样让世人迷惑不解。

《第十交响乐》是贝多芬创作的吗?

凡欣赏过贝多芬作品的人,无不为他那优雅的奏鸣曲所陶醉,为他那巨人般的交响乐所震撼。贝多芬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交响性的。1800年4月2日演奏的《第一交响乐》被认为“在某些技术方面虽同18世纪的交响乐风格有密切关系,……但每一乐章都是独创的,处处都潜伏着(伟大的)贝多芬的因素”。1802年创作的《第二交响乐》比《第一交响乐》更有气魄,显示出清明恬静、胸襟宽广的意境。同年创作的《第三交响乐》,又名《英雄交响乐》,被认为是“新思想的缩影,是文艺中不可思议的伟绩之一,是一个作曲家在交响乐的历史和一般音乐史上迈出的最伟大的一步”。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中赞叹它是巨大的迷宫,深密的丛林,剧烈的对照,不但是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建筑,亦且是空前绝后的“史诗”。1806年创作的《第四交响乐》是贝多芬和勃仑斯维克订婚的一年,在这件可爱的作品中。泄露了他爱情的欢欣。《第五交响乐》,人称《命运交响乐》,它写了整整3年,音乐评论家们认为。它永远是交响逻辑的完美的典范。在全部交响乐中,这是结构最谨严,部分最均衡,内容最凝练的一阕。《第六交响乐》创作于1807~1808年,又名《田园交响乐》。这是一部真正的古典交响乐。这阕献给大自然的颂歌,以深邃的平和、恬静的节奏、平稳的转调,使听者充满了语言难以形容的安谧和清香。第七、第八交响乐创作于1812年,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以奔腾兴奋的气氛表现了酒神节大规模的欢乐场面;后者似乎是一篇幽默的小品文,“像儿童一般,他作着音响的游戏”,仿佛是对交响乐的嘲弄。1823年,也就是创作完《第八交响乐》的11年之后,贝多芬推出了《第九交响乐》,音乐史家把这阕公认为是贝多芬将他过去在音乐方面成就的一个综合。

音乐天才贝多芬贝多芬是否写过《第十交响乐》,这一直是萦绕在音乐史家们心中的一个谜。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一书曾经记述,贝多芬在1824年9月17日致苏脱兄弟信中这样写道:“艺术之神还不愿死亡把我带走;因为我还负欠甚多!在我出发去天国之前,必得把精灵启示我而要完成的东西留给后人,我觉得我才开始写了几个音符。”他的未来计划中有《第十交响乐》。1827年3月18日他在写给其秘书莫希尔斯的信中说:“初稿全部写成的一部交响乐和一支前奏曲放在我的书桌上。”但这部初稿一直未被发现。朗格倾向于认为贝多芬并未写《第十交响乐》,因为在创作《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乐》时。他已开始认识到自己已经达到大型音乐结构的极限。他以前所耕耘的一切音乐体裁的领域都已达到它们的终点,他的攻城槌已经没有冲击的对象了。

1988年10月8日,在伦敦举行的音乐会上奏出的贝多芬《第十交响乐》,这首全曲只有14分钟的交响乐,轰动了世界。这是谁的发现,抑或是后人的伪作,这是首次听到这阕交响乐听众的第一个反应。苏格兰音乐家巴里·库珀极度兴奋地挥着乐谱告诉记者:“你们瞧,一切都是真正属于贝多芬的。我惟一的功劳就是辨认了这些谱表。我把它作了调整和补充,就像贝多芬本来就会这样做的那样。在这方面我是很在行的。因为我是一名音乐学教授”。早在1983年,34岁的库珀正准备写一本题为《贝多芬的创作过程》的著作,他在柏林钻进了普鲁士文物国家图书馆,他非常艰难地辨认了贝多芬乱涂乱写的音符。有一页纸上标明是“交响乐”,其他一些纸片是奏鸣曲和四重奏的初稿,某些主调就在那几张谱表上。这位音乐家称自己“在可以辨认的一堆杂乱的字迹中。我能分辨出这是有目的、有步骤地写下的《第十交响乐》的谱表”。

库珀的见解是可以找到根据的。贝多芬在1818年笔记上曾写道:“用Andante写的Cantigue——用古音阶写的宗教歌,或是用独立的形式,或是作为一支追逸曲的引子。这部交响乐的特点是引进歌唱。或者用在终局,或从Adagio起就插入。乐队中小提琴……等都当特别加强最后几段的力量。歌唱开始时一个一个地,或在最后几段中复唱Adagio——Adagio的歌词用一个希腊神话或宗教颂歌,Allegro则用酒神庆祝的形式。”罗曼·罗兰由此推论,以合唱终局的计划是预备用在第十而非第九交响乐的。后来贝多芬又说要在《第十交响乐》中,把现代世界和古代世界调和起来,像歌德在第二部《浮士德》中所尝试的。晚年贝多芬十分孤独,病魔缠身。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从伦敦赠送给他100英镑作为医药费,贝多芬告诉爱乐乐团,为了感谢,他将把《第十交响乐》奉献给他。这是当时为感谢对艺术事业资助者的一种传统办法。自1822年以来,贝多芬由于要给维也纳宫廷写三重奏和四重奏而一直未能完成,但他一直没有间断过第十交响乐的构思。据贝多芬的一位音乐家密友赫尔茨说,他曾听过钢琴弹奏《第十交响乐》的第一乐章,“降E大调的序曲非常柔和,然后是C小调有力快板”。这和巴里·库珀找到的谱表的片断确实是完全吻合的。

关于《第十交响乐》的归属之谜在真相大白之前,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着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天才给我们创造的音乐盛宴。

“月光奏鸣曲”究竟从何而得名?

每当从收音机中或钢琴上传来那轻柔、飘渺的“月光奏鸣曲”的美妙旋律时,许多音乐爱好者的眼前便会浮现出“碧天如水夜云轻”、“天街夜色凉如水”等诗般幽美的夜景;特别在夜深人静之时聆听,更会产生这般感觉。但是听者中恐怕还有不少人并不知道,贝多芬的这首著名钢琴曲,原来并没有“月光”这个标题,它的正式名字应该是“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那么,究竟是何人,又为何加上了这样一个美妙的标题呢?

说法是很多的。其中,流传得最为广泛的一个是:某晚,贝多芬在莱茵河畔的某一小镇散步,听到一间破旧房子中有人正在弹奏着自己所写的一首曲子,还听到弹奏者(一位女子)边弹边与另一人叹息着自己因无力购买音乐会的门票去聆听贝多芬本人的演奏而深感惋惜……贝多芬大受感动,便推门而入,走到钢琴前为他们——一个鞋匠与他的盲妹妹弹奏了刚才的那首曲子。一曲弹完,他余情未尽,便又即兴弹起了一首新曲。这时正好月光如水,照得满屋皆白。贝多芬的乐曲也就照着此情此景驰骋了起来。弹完后,他飞奔回住所,连夜把刚才即兴所弹之曲记录、整理了出来,便为“月光奏鸣曲”。这一故事现在几乎传遍了全世界,甚至许多国家(其中也包括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本都把它收作了课文。

另一略为相似的传说是:某晚,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的林中散步,偶过一贵族别墅,便信步走进想作片刻休息。谁知里面正在举行盛大歌舞晚会。人们发现了贝多芬后便一致盛情邀请他即席演奏。贝多芬慨然允诺。这时,皎洁的月光照入大厅,贝多芬和钢琴沐浴在这银光之中,音乐家因此而灵感大发,即兴弹奏了一首美妙的乐曲。回去后加以整理,便写出了“月光奏鸣曲”。某位名画家还根据此事画成了一幅油画,在世界上也很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