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2980300000015

第15章 史学常识(3)

盘庚迁都,使得殷商摆脱了困难的处境,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力、生产技术、制作工艺都有了相当成就,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从此以后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

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齐桓公(?-前643),姓姜,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君。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小白在与公子纠争位中取得成功,于公元前685年即国君位。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各诸侯国中最富强的国家。

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拯灾恤邻,救危扶倾,团结中原诸侯,帮助燕国打败北戎,援救邢、卫两国,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当时,楚成王依据强大武力,一意北进,陈、蔡、郑、许等国皆屈从楚国。桓公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以优势兵力压服楚国,迫使楚国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在“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历史形势下,创建霸权四十余年,团结了广大华夏国家,在军事上南征北讨,沉重地打击了北方、西方戎狄族的侵扰,有力地阻止了楚国势力的北进,维持了中原三十余年的稳定局面,是有很大的历史功绩的。

秦始皇

秦始皇秦始皇(前259-前221)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被拥立为秦王。八年后(前238年),秦王嬴政在蕲年宫举行加冕礼,亲理国政。此后,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选贤任能、厉兵秣马、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公元前230-221年,历经10年的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等诸侯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定都咸阳,秦王政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命,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还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车轨,以秦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并统一了全国的法规刑律。他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修筑驰道,还连接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形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这一系列大刀阔斧、前无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铁腕行动,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嬴政在执政时,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又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此外,他还兴师动众,五次远途出巡,逢山刻石,以示不朽之功,又下令焚书坑儒。这些作为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严重社会危机。秦始皇去世才1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王朝仅存在15个春秋,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自古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但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汉武帝

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小名刘彘,西汉皇帝,景帝之子,初封胶东王,7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前87),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谥号“孝武”。《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可谥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执政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藩国自然分解为侯国。他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学说作为巩固统治思想的工具,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设五经博士,在京师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儒家思想从此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同时,汉武帝继续执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兴修水利工程和治理黄河。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并又颁布算敬、告缉令。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又派遣唐蒙至夜郎,经营西南夷,在西南先后建立了7个郡,加强了内地同西南地区的联系。并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遁漠北,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又征服闽越、东瓯和南越,设郡县以治理。

汉武帝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不断起义。汉武帝曾在轮台颁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

公元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做皇帝。子幼母壮,为了防止太子的年轻母亲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狠下心借口处死了她。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葬于茂陵,庙号是世宗。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是南北朝时北魏杰出的君主。北魏前期,经济萧条,人口大量流亡,自然灾害连年发生,人民生活艰难,起义不断发生,而且胡汉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加剧。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

魏孝文帝整顿吏治,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这样开垦的田北魏孝文帝像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北魏孝文帝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就要吸收中原的先进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因此,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以伐齐为名,行迁都之实。于公元493年,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此时正赶上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道路泥泞,行军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攻打南齐。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迁都后,便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是:第一,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穿汉族服装;第二,禁止用鲜卑语,改说汉话;第三,改鲜卑复姓为汉姓,孝文帝把自己皇族拓跋姓改为元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同汉家世族通婚;第四,在鲜卑中建立门阀制度,把汉族地主的门阀制度推广到鲜卑族当中去;第五,改鲜卑官制、法律、礼仪、典章为汉制,革除鲜卑旧制。

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非常坚决,坚决镇压反对改革的叛乱,对改革措施也实施严格督察。一次,他在街上看见一个妇女坐在车中,作鲜卑打扮,就在朝廷上责备任城王拓跋澄督察不严并让史官记载下来。

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鲜卑和北方的封建化(即汉化)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出现了历史上的北魏盛期。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唐朝第二位皇帝,高祖李渊次子,其名意为“济世安民”。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隋朝末年,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晋阳起兵。

618年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大功。他首先打败了占据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薛举,迫使其子薛仁杲降唐;接着又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南攻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武德四年(621年)又打败窦建德,消灭夏政权;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郑随之灭亡,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完善并发展了隋朝和唐高祖时建立的制度,包括府兵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以及科举制度,并颁布了《大唐律》。唐太宗最突出的一点是善于纳谏,以魏征为首的大臣常常犯颜直谏,他都能虚心接受,留下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等佳话。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

唐太宗在位期间,先后出兵打败了北方的东突厥和西面的吐谷浑、高昌国,既解除了外来威胁,又拓展了唐朝的疆域。但他晚年亲征高句丽劳民伤财,无功而返。唐太宗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不仅仅依赖武力,更有广阔的胸怀,他曾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将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并放心地任用少数民族人才,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领袖共同尊为“天可汗”。唐朝前期,对外交往四通八达,出现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促进了文化的大交流。

唐太宗还是一个身兼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的全才,临终前还写下总结一生经验的《帝范》十二篇。

唐太宗被认为是中国帝王中的楷模,成为后世执政者的教科书,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仁君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1010-1063),是宋真宗赵恒之子。赵祯既没有太祖赵匡胤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宋徽宗那样多才多艺,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对臣僚、对百姓比较宽容,即“仁政”。宋仁宗在位42年,期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人民安居乐业,是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宋仁宗性情仁厚,常以宽待人。有次出使北方的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讨伐,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平民。

赵祯尚德缓刑,史称“终仁宗之世,疑狱一从于轻”(明·郑瑄《昨非庵日纂》)。当时四川有个士子,写了一首诗:“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认为这是反诗,将他缚送京城,交给皇帝严加惩治。可是仁宗却说:“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做做吧。”就授其为司户参军。

嘉祐年间,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赵祯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给与功名。”

在行政上,赵祯尊重大臣们的意见,从不越俎代庖。据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一》记载,夏竦死后,赵祯打算给他一个谥号“文正”,夏竦曾两度担任枢密使,并有《文庄集》行世。不料,负责官员考核的刘原父说:“给谥号是臣下的职责,陛下怎能干预我们呢?再说,夏竦也不够格。”于是,赵祯收回成命,同意将谥号改为“文献”。

有一次包公要拿掉三司使张佐尧的职务。张是仁宗宠妃的伯父,贵妃向太宗求情。仁宗有点为难,便想让张去当节度使。包拯还是不愿意。张最终没能当成节度使,仁宗回到宫中对贵妃说:“汝只知要节度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仁宗皇帝不仅对人仁厚,对自己也很严格。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一千。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还有一次,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喝碗羊肉热汤,但他却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要保重身体,一碗羊肉汤算什么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喝一次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形成定例,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不忍,我宁愿忍一时之饿。”

仁宗死后,谥曰“仁”,这是给予皇帝的最高评价。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烧纸钱哭于大内之前。”洛阳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全城。死时讣告送到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可见赵祯真是无愧“仁”宗的称号,其仁德和气量称得上是一代杰出君主。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1162-1227),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后来其父也速该被害,铁木真过着艰难的生活。铁木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约在12世纪80年代称汗。

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蒙古各部,统一了草原,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即蒙古国大汗位,号成吉思汗,意为“四海之王”。蒙古国建立后,大批原来的部落人口被分编在不同千户中,许多部落的界限从而泯灭,开始形成共同的蒙古民族,成吉思汗对此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成立蒙古国之后,成吉思汗相继灭掉西夏、辽、花剌子模、金等国。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在六盘山病逝。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另外,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403-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他的身世有很多传闻,有说生母是马皇后,还有说法说他为妃子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