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2992400000011

第11章 纸牌类(1)

纸牌魔术在魔术中是一个独特的领域,它很受观众的欢迎。既能在舞台上表演,又能在其他社交场合表演,不需要复杂的道具,凭借一副普通的纸牌(32张或52张的都可以)表演出名目繁多、令人惊讶的魔术节目。因为不用或很少用辅助工具,所以表演的成功与否,全仗魔术师的手上功夫。

纸牌魔术尽管早已有之,但直到19世纪才发展成真正的纸牌魔术。维也纳的天才沙龙魔术家约翰·内波姆克·霍夫津泽于19世纪中期将纸牌魔术推到极高的艺术境界。

纸牌魔术有三种表演方法。一种是建立在数学计算基础上的,只要记住了公式,表演就能顺利进行,不过这类节目今天已不能吸引观众。另一种方法主要靠表演技巧,表演者往往用动作和语言来弥补单调、简陋的纸牌本身无法产生的舞台或环境效果。第三种方法最难也最受欢迎,通常都有秘诀:将纸牌一张一张凭空变出来;将一副纸牌像手风琴一样从右手拉到左手;将手上的扇牌越变越大或越变越小……

表演用的纸牌应薄而有弹性,纸牌的大小则视表演者手的大小而定。

巧认扑克

魔术师手拿一副扑克牌对观众说我只要一看背面,便知这张牌是什么牌。接着,魔术师将扑克示众后,又乱洗几次,随意从中抽一张牌,稍示背面,便说出了是什么牌。

反复几次,次次准确。

魔术师抽出扑克牌握在手中,美其名曰是看一眼牌的背面,其实是右手夹着牌的背稍朝前弯曲,扑克牌的正面下角朝前翘起,魔术师的左眼就能看到扑克牌正面左下角牌的花色和点数。

扑克飞来

魔术师左手拿着两张扑克,朝观众前后翻看一次,说明仅有两张。然后把两张扑克收拢。举在眼前,对扑克吹口气,说声:“扑克飞来,扑克飞来。”再将扑克拉散开,这时,魔术师手中却有七张扑克了。

魔术师又将扑克收拢,说声:“扑克飞去,扑克飞去。”再将扑克拉散开,又只有两张了。

反复表演趣味无穷。

魔术师手中的两张扑克的后面一张用浆糊精贴了五张的斜角扑克。魔术师在交待手中扑克时将有斜角条边的扑克倒放在下面。当收拢后趁吹气之时,暗将扑克调头,再拉开时,当然会变成七张(其实是两张和五块斜角条扑克边),因观众较远,会看不出斜角边而认为是飞来的扑克。当再次收拢时,魔术师只要将扑克暗调头散开,多余的扑克就又“飞”走了。

听话的牌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当众逐张展开,请一位观众将全副牌中的A牌挑出,即挑出四张A牌。请观众将四张A牌分四处插入全副牌中,并将牌洗乱。魔术师接过观众洗乱的牌后,再洗两三下,说声:“A牌上来。”然后,请观众展开全副扑克牌一看,四张A牌全在牌顶上。

魔术师说这可能是一次巧合,再请一名观众将四张A牌分散插入全副牌中,洗乱。魔术师接过洗乱的扑克牌再洗二三下,说声:“A牌上来。”之后请观众再次展开全副扑克牌一看,奇怪,四张A牌又集中到牌顶来了。

表演前,将一副扑克牌挑出四张A牌,其余均按图各切去1毫米。表演时,因A牌两边比其他牌宽2毫米,不论观众将A牌插在哪里,魔术师只要用右手去拉牌,便能拉出A牌放在牌顶。

奇妙扒牌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或向观众借)请一名观众抽出一张扑克牌看清花色点数记在心中,再放在牌叠上。魔术师将全副牌抽洗几次后,左手握牌,右手四指将左手中的牌从牌叠上一张一张往下扒,并叫观众随便在什么时候叫停,当观众叫停时,请观众捡起最后扒下的扑克示众,正是观众抽看过的扑克牌。

魔术师说:“这次表演可能是巧合,那我们再来一次。”接着,魔术师又叫另一名观众抽出一张扑克牌看清花色点数后放在牌叠上,将扑克牌抽洗几次后,左手握牌,右手四指将左手中扑克牌一张张往下扒,当观众叫停时,观众拾起最后扒下的扑克牌一看,正是观众看过的牌。

当观众将抽看过的扑克牌放在牌叠上后,魔术师用左手食指按住观众抽看过的牌,然后上抽下放或下抽上放,直至将观众抽看的牌留在最下面。当左手握牌右手扒牌时,观众抽看的牌被左手掌遮着,观众看不到。右手扒下的牌是牌叠中的其他牌,当观众叫停时,魔术师速用右手大拇指扒下左手心观众抽看的牌。因扒牌停牌很自然且是连续的,观众不会发现秘密。

三A幽会

魔术师拿出一副普通扑克,反复抽洗后,从中选出三张A牌,两黑一红。魔术师说:“这三张A牌是三个好朋友,它们总要在一起。有时,你把它们分放在三处,不一会又会聚到一起。”接着,魔术师当众将一张黑A放在牌叠最上面,将红A插入牌叠中间,另一张黑A放在牌底。抽洗几遍后,将扑克翻过来一看,两张黑A和一张红A又在一起了。

表演前暗将一红方A放在牌叠最底,抽洗牌时,注意不能将底牌洗走。再选出二黑一红心A后,排列,观众一看是两张黑A一张红方A。表演中洗牌时,只用上抽牌放下,下抽牌放上的方法。因而,最上面的那张黑A和最下面的那张黑A以及那张红A便聚一起了。

帕中取牌

表演者取一副牌,请观众任抽三张,用一条借来的大手帕盖住。再请他抽一张牌,记住牌名,放在整副牌的牌背上。表演者伸手入手帕之内,竟然能从中把牌背上的抽牌取出来。

观众抽取三张牌,用手帕对角盖住。再抽一张,记名后放在牌背上,整副牌在手帕的一角。

表演者预先在右手背上涂点甘油或茶水,使之能粘住一张牌。先把右手伸进手帕内,取一张牌,慢慢伸出,翻转手掌给观众看,并问:“是不是那张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同时,右手手背正贴在整副牌的牌背上,粘住那张抽牌,慢慢伸回手帕内。抽牌也就带回到手帕里了。

在手帕内,放掉原先的牌,抓住抽牌,再慢慢伸出,翻转手掌,问观众:“是不是那张牌?”这回答案是肯定的。手帕还给观众,帕下仍是三张牌。注意,这次伸出手时,手背仍要靠近整副牌背上。

披牌知牌

表演者洗牌后,牌背向上,把牌披开,请观众任意指定其中的一张,当然,谁也不知道这张牌是什么。然后从这张牌开始把全牌分开,拿起上半部分,其面牌也就是观众指的那一张。表演者把面牌向着观众,不看,却能说出牌名来。

这个魔术的关键是手指动作要快捷。

表演者洗牌时,要事先认明面牌的牌名。然后,左手托牌,向右披开。

观众指定牌后,表演者用左手拇指把牌剔开,准备用右手拉开右边牌时,同时右手四指把下面那张面牌与上面观众所指的牌拖过对齐。由于左手食指挡住观众的视线,所以,观众看不见表演者右手四指的动作。

表演者把牌拉开时,同时把下面的那张已知面牌拉出,使之紧贴上面拉出的那些牌上。这样,这张牌就成为观众指定的那张牌了。表演者当然能说出牌名来。

注意,拉牌的动作先慢后快,节奏分明。

变牌

魔术师当众拿出一沓扑克牌,展开示众,是红心2、3、4、5、6、7、8、9、10、J、Q、K。收拢牌后,牌背面朝上,盖上一条向观众交待过的手帕,在手帕上做个魔术动作,说声变,揭开手帕,展开扑克牌一看,奇怪,扑克牌全变了,变成了12张小花人牌(4张J、4张Q、4张K)。

魔术师将12张小花人牌收拢,盖上手帕,在手帕上做个魔术动作,说声变,再揭开手帕,将扑克牌展开示众,原来的12张小花人扑克牌变回红心2至红心K牌了。

表演前将九张红心扑克牌(2、3、4、5、6、7、8、9、10)浸湿,剥开表面,对角剪去一半,然后分别贴上已剪好的3张J、3张Q、3张K,这样该副扑克即成了2/J、3/J、4/J、5/Q、6/Q、7/Q、8/K、9/K、10/K。

表演时,将这12张扑克牌上头展开示众是红心2至红心K,当用手帕盖上,说声“变”,之后,拿起扑克牌调头后再展开,即出现了12张小花人牌。

用同样表演方法,可将12张小花人扑克牌变回红心2至红心K。

巧报抽牌

表演者把牌洗开,牌背向上,请观众任抽一张,记住牌名,然后插回牌里。洗几遍牌,牌背向上摆齐,拿到身后,抽出几张,交给观众当即计算几张牌的总点数。观众交还这几张牌,表演者放回身后,然后根据观众所报的点数,马上就能报出那张牌的牌名。

要知道,计算那几张牌的总点数是个幌子。

关键在两处:

(1)表演者洗牌时,用“魔术洗牌法”把那张牌洗到牌背上。

(2)牌放到身后时,把这张抽牌藏在手心里,然后任意取几张牌用拇指捏住,牌面对观众,请他计算总点数。这样,表演者正好可以看到手心里的抽牌的牌名,而观众则发现不了。

最后,把所有牌都放回身后的全部牌里,装作计算点数后,报出牌名。

背后摸牌(一)

取26张纸牌,让观众过目后,反复抽洗。然后放到身后,第一次摸出一对A,第二次摸出一对2,以后3至K,共13对。

洗乱的牌怎么会都成对了呢?

表演者取13对牌,26张,从A到K分作两组,按顺序(A、2、3、4、5、6、7、8、9、10、J、Q、K)叠在一起。。

披开全牌,使有的牌几张叠加,令观众认为牌是无序的,然后用“顺序洗牌法”反复洗牌,观众以为牌都洗乱了。

收牌时,牌面朝着自己,记住面牌。放到身后,调整全牌使A出现在牌面上。然后再数13张,把全牌分作两组,面牌向外,背对背合成一叠。

此时,每次取两边的面牌,就出现了一对A,一对2,直到一对K。

背后摸牌(二)

请观众任意洗全牌后,表演者拿回,放到身后摸牌,说:“我已摸出一张黑桃A。”随即把全牌拿出,给观众看,结果一点不差,面牌是一张黑桃A。再把牌放回身后,说:“这次摸出的是方块5。”拿出一看,又没错。如此接连地报牌名,张张都对。

表演者真的能摸出牌名吗?

这里面只有一个小花样。观众洗完牌,表演者在拿到身后时,要注意一下面牌。假设它是“黑桃A”。

牌到身后时,表演者装作摸牌的样子,把“黑桃A”背对背放在牌背上。

此时报出牌名,同时把黑桃A向外,一手持牌向观众展示。

与此同时,表演者又看见了第二张面牌,假如是“方块5”。这样,再把牌取回身后,把“方块5”压到“黑桃A”上,报牌名,伸手展示。

如此循环不已,永远不会出差错。

背后认牌

魔术师坐在一把椅子上,请一位助手用一块黑布蒙住眼睛。拿出一副扑克牌交观众检查无秘密后,再乱洗几遍,然后将扑克牌从魔术师背后递给魔术师。魔术师双手在牌的背面逐一摸,便能准确说出每张牌是几。

表演前准备两副同样的扑克牌。将一副牌按一定的规律排好。如按自己、夫人或儿子的出生年月日的数字来排,年份用红心、黑心、草花、方块,月用红心,日用黑心、时用草花。例如自己生于1958年5月14日9时,扑克的顺序就是红心A、黑心9、草花6、红块8、红心5、黑心A、黑心4、草花9。然后,按这一规律排好的十多张牌放在牌叠的最上面,藏在魔术师背后的裤袋中。表演时,魔术师接过助手背后传来的扑克牌后,以摸牌为名,与口袋中的牌掉换。然后按上述顺序逐一从背后拿出牌,报给观众。

表演这样的魔术,一般每次只要说出七八张即可。

巧变单牌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或向观众借),经观众检查无秘密后,反复抽洗。请一名观众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看清花色和点数后,放在牌叠上面,再将牌反复抽洗,亮出底牌给观众看,问是不是观众所抽的牌,观众说不是。魔术师将底牌抽出并放在表演桌上。接着又连续拿出四张牌,问明不是观众所抽牌后,扣在第一张上。魔术师拿起表演桌上的五张牌抽洗后,又将底牌拿给观众看,问观众是不是所抽的牌。观众说不是。将底牌拿出扣放在表演桌上,把其他四张丢开。这时,魔术师说声:“变。”再叫观众翻开那张牌一看,正是观众原来所抽的牌。

当观众抽走一张牌后,趁观众看牌之际,魔术师速看一眼底牌是什么牌。观众把抽看的牌放在牌叠上时。魔术师便从底下拿牌往上放,从上拿牌往下放,切勿从中间抽牌。再趁整理牌之际,将原已看清的底牌下面的那张牌即观众所抽的牌洗到牌叠下的第二张。当亮出底牌,观众说不是抽看的牌后,魔术师用左手中指、无名指将底牌往后拉出几厘米,将手抽出第二张即观众抽的牌扣放在表演桌上。观众以为是第一张。第二次又用同样办法拿取观众抽看的牌扣放在表演桌上,观众揭开一看,当然是自己原来抽看的牌了。

巧变双牌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请甲乙两位观众各抽一张牌,记住牌名的花色和点数后,再一起插入牌叠中。反复抽洗几次后,将牌放在背后,取出一张牌问甲是不是甲抽出的牌。甲说不是。于是魔术师便将这张牌扣放在牌叠上面,朝牌吹口气,拿起上面这张牌放在甲面前。后又将全副牌放在背后,抓出一张,问乙是不是乙抽出的牌,乙说不是。和前一次一样,将这张牌吹口气后再放在乙面前。魔术师说一声:“变。”甲揭开自己面前的牌一看,正是自己抽的牌。乙揭开自己面前的牌一看,也正是自己所抽的牌。